1、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学时:32学时,每周2课时学分:2学分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方向)、艺术教育(学前方向)专业等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方向)以及艺术教育(学前方向)的核心课程,为B类课程(理论+实践),旨在帮助同学们竖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环境育人”的职业技能。(二)课程标准设计思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并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要求幼儿教师“要具有环境的创设与利用等基本专业能力”。本课程的设计以基础的概念与理论为切入点,再从幼儿园
2、环境创设的整体到以班级为单位的个体,呈现了幼儿园环境创设实践中的关键性知识点以及基本的操作方法。采用理论讲解、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形式,从教育实践以及职业引领、学以致用的角度出发,使同学们能具备“环境育人”的教育理念,掌握幼儿园环境创设方面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力求将来步入职业岗位以后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深入理解“环境育人”的教育理念,全面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工作的基本原理,规划与设计的有效方法,操作与实践的技能技巧。能结合幼儿园的特色与文化,以及儿童的特点和现阶段的教学目标、主题完成相应的环境创设。(二)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概念、分类及相
3、关的理论论述,熟悉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原则和注意事项。2、能力目标:掌握幼儿园室内外空间、各种墙饰以及班级主题环境、区域环境的设计与制作,实现幼儿园“环境育人”的目标。3、素养与思政目标:能够体会幼儿园环境创设是以育人为根本,而非单纯的美化与装饰。提升职业素养,培养爱生活、爱环境、爱幼儿、爱幼教的责任心与使命感。4、应用目标:能够将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理论与实践技巧运用于实习以及将来的幼儿园一线工作实践当中,提升专业能力与技巧。三、内容标准(一)课程内容安排表:二年级下学期32学时每周2课时16周序号项目名称任务模块学习内容建议学时1幼儿园环境概述幼儿园环境的概念与分类1、幼儿园环境的概念0.52、
4、幼儿园环境的分类幼儿园环境的相关论述1、传统文化中关于环境的朴素思想0.52、蒙台梭利的“有准备的环境”论述3、瑞吉欧关于环境是“第三位教师”的观点4、陈鹤琴的“活教育”课程理论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1、幼儿园环境创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2、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2幼儿园空间环境的创设室外空间环境设计1、自然空间设计42、运动空间设计3、沙水区与种植区设计4、建筑空间设计(园门与户外长廊)室内空间环境设计1、班级活动室与生活区62、门厅、走廊和楼道3、功能活动室幼儿园环境中的色彩与光线1、色彩概述22、色彩的心理3、幼儿园空间环境中的色彩应用4、幼儿园环境中的光与影幼儿园环境中的造型与装饰1、造型与
5、空间22、材质与环境3、师幼共创的幼儿园环境幼儿园墙饰设计1、幼儿园墙饰的分类42、幼儿园墙饰的设计要点3、班级中的功能性墙饰的设计与制作(晨检牌栏、值日生栏、家园联系栏、记录栏)班级区域环境创设1、班级区域环境的空间布局与规划42、区域的环境创设3、区域环境中的标识班级区域环境中的墙饰(区域标志,进区规则,选区牌)班级主题环境创设1、主题环境创设与主题活动互为表里82、主题网络的设计3、主题环境创设的实施(二)课程内容与要求项目一:1、项目内容:幼儿园环境概述2、项目要求:了解幼儿园环境的概念与分类,掌握幼儿园环境的相关理论基础及环境创设中的原则。项目二:1、项目内容:幼儿园空间环境的功能创
6、设2、项目要求:从结构、功能的角度学习室内、外空间环境设计,了解幼儿园环境中的色彩与光线,以及造型与装饰。项目三:1、项目内容:师幼共创的幼儿园环境2、项目要求:学习幼儿园墙饰的分类以及设计要点,掌握班级中的功能性墙饰的设计与制作方法。掌握班级主题环境与班级区域环境的创设。四、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1、组织形式:本课程为B类,理论+实践的课程,使得其组织形式多样,既有集中讲授教学又有分组实践演练以及单人实践操作。并利用见习活动等实践机会开展实地考察与研究。2、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让学生能更快地融会贯通。(2)采用项目化教学,分项目让学生完成各个节点的练习,能更好地学以致用
7、3)以任务驱动法开展课程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有的放矢。(4)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让学生的设计得以在场景中呈现,更加清晰直观。(5)结合见习等实践机会开展实地考察与研究,以力学笃行。(二)考核与评价1、考核方式:考查2、评价方式:学期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占60%,期末成绩占40%。3、详细说明:本课程的考核主要是平时作业,实践表现以及期末考试等见几项构成。平时作业主要是各个任务模块学习中的实践操作表现,以同学们设计并制作的作品为主要考量对象。实践表现是指在见习等实践活动中的观察记录报告为主要考量。期末考试主要是教师以幼儿园中某一具体场景为题,要求学生设计制作的环境创设成果为
8、成绩评判对象。(三)教材资料使用教材:十三五规划教材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与玩教具制作,杨枫,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参考教材:I、全国高中专学前教师教育教材幼儿园环境创设,杨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幼儿园环境创设指导与实例,汤志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3、幼儿园环境创设,葛作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四)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校内教学资源:多媒体教育,电脑教室,图书馆等资源2、校外见实习基地:我系在校外有多处的实习基地、共建单位与研究基地,这些校外资源为本课程提供了有利、便捷的见实习场所,方便了学生的第二课堂,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五、说明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学前教育概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美术等相关课程,是下一个学期教育实习之前需要掌握的重要专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