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针灸学》第七章皮外骨伤科病证 .ppt

    • 资源ID:4960218       资源大小:534.52KB        全文页数:62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8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针灸学》第七章皮外骨伤科病证 .ppt

    针灸学 第七章,第四节 皮外骨伤科病证,瘾疹,古代文献中的相关名称及认识;瘾疹是以异常瘙痒、皮肤出现成块、成片状风团为主症的疾病,因其时隐时起,遇风易发,故名“瘾疹” 。本病在中医学中名称较多,有“瘾疹”、“风疹”、“风骚瘾疹”、“风疹块”、“鬼饭疙瘩”等。“瘾疹”一名首见于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少阴有余,病皮痹瘾疹”。诸病源候论谓“邪气客于皮肤,复逢风寒相折,则起风瘙瘾疹。”至宋三因方·瘾疹症治提出了风、寒、暑、湿皆可引起瘾疹,为后世所共识。,【病因病机】,【辨证】,【治疗】,基本治疗 治法:疏风和营。以手阳明、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曲池 合谷 血海 膈俞 委中 配穴:,其他治疗 (1)耳针法:选取神门、肾上腺、内分泌、肺、耳尖、耳背静脉。毫针刺,中强度刺激,耳尖、耳背静脉可点刺出血。 (2)拔罐法:在神阙穴拔火罐,留罐5分钟,取下再拔罐留5分钟,如此3次为1次治疗,每日治疗1次。,【经验介绍】,l王雪锋梅花针加拔罐治疗荨麻疹120例。取穴:主穴为血海,配穴为曲地、足三里。方法:血海梅花针叩刺加拔罐,余穴毫针刺。结果:痊愈104例,显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7。 2李占东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荨麻疹32例。取穴:曲池、血海、三阴交。每次选二穴,每穴每次注入5当归注射液2ml。1050次后统计疗效,痊愈23例,显效6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9。,【附注】,l针灸治疗本病有较好的疗效,针灸治疗本病具有止痒快,可防止复发等特点。但如果发生于咽喉部,可引起喉头水肿,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发憋等症状,应积极进行综合治疗。 2寻找病因,给予相应治疗,应特别注意慢性病灶、肠寄生虫、胃肠道及内分泌障碍等。 3避免摄食易致敏的食物和药物。忌食鱼腥、虾蟹、酒类、浓茶、咖啡、葱韭、辛辣等海味及刺激性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小结】,风疹是以异常瘙痒、皮肤出现成块、成片状风团为主症的一种皮肤病。 病因多与风邪侵袭,或胃肠积热有关;病理因素不外风、寒、热、湿。病位在肌肤腠理。 针灸治疗拟疏风清热、活血和营为法,宜取阳明、太阴经穴为主。 急性者短期发作后多可痊愈,慢性者常反复发作,可历数月或经久难愈。,蛇串疮,蛇串疮是以突发单侧簇集状水泡呈带状分布的皮疹,并伴有烧灼刺痛为主症的病证。多见于腰腹、胸背及颜面部。 本病亦称“甑(zeng)带疮”、“火带疮”、“蜘蛛疮”、“蛇窠(ke)疮”等,又因每多缠腰而发,也称“缠腰火丹”,相当于现代医学之带状疱疹。其病原体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成簇的水疱沿一侧的周围神经或三叉神经的分支分布,多伴有神经痛,好发于春秋季节,痊愈后很少复发。,【病因病机】,【治疗】,基本治疗 治法:泻火解毒,清热利湿。以局部阿是穴及相应夹脊穴为主。 主穴:局部阿是穴 夹脊 配穴及操作:,【辨证】,其他治疗:,【经验介绍】,【附注】,【小结】,【思考题】,痄腮,痄腮,又名“蛤蟆瘟”,是以发热、耳下腮部肿胀疼痛为特征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病因病机】,【辨证】,【治疗】,基本治疗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以手少阳、手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翳风 颊车 外关 合谷 关冲 配穴及操作: 其他治疗,【经验介绍】,1裴良才耳穴法治疗流行性腮腺炎150例。取耳穴:腮腺区、面颊区、耳尖、内分泌、皮质下、神门、肾上腺。耳尖三棱针点刺放血610滴,腮腺区、面颊区梅花针点刺,余穴磁珠压迫。结果:100治愈。平均治疗25天。 2何良元等少商穴放血治疗流行性腮腺炎60例。双侧少商,三棱针点刺出血约23ml,结果:放血一次治愈30例,二次治愈19例,三次治愈11例。总有效率100。,【附注】,1针灸对本病疗效显著。病情单纯者,单用针灸疗法,一般均可治愈。 2在集体单位,如幼儿园、小学等儿童比较集中的地方,当发现有腮腺炎流行趋势时,在未得病的幼儿身上每天针一次合谷穴,不留针,可起预防的作用,即使发病亦可减轻症状。 3一旦出现严重并发症,应积极进行综合治疗。 4发现病人应及时隔离治疗至腮肿消退五天左右为止,且流行期间应经常检查儿童腮部,有可疑者及时隔离观察。治疗期间应卧床休息,饮食以流质或软食为宜,多饮水。 5注意口腔卫生,防止口腔腮腺管口继发性细菌感染,每次饭后要漱口,早晚以温盐水或1:1000高锰酸钾溶液清洁口腔。,【小结】,痄腮是由风温邪毒引起的急性疫病。以发热、耳下腮部漫肿疼痛为其临床主要特征。 临床上有轻重之分,治拟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宜取手少阳、阳明经穴为主。除毫针刺外,灯火灸法亦有较好的疗效。 学龄前儿童多发。一般预后良好,但可并发睾丸炎、脑膜炎。,扭伤,扭伤是指四肢关节或躯体的软组织损伤,如肌肉、肌健、韧带、血管等扭伤,而无骨折、脱臼、皮肉破损的证候。主要表现为受伤部位肿胀疼痛,关节活动受限,多发于肩、肘、腕、腰、髋、膝、踝等部位。,【病因病机】,【辩证】,【治疗】,基本治疗 治法:祛瘀消肿,舒筋通络。以受伤局部腧穴为主。 主穴: 腰部:阿是穴 肾俞 腰痛穴 委中 踝部:阿是穴 申脉 丘墟 解溪 膝部:阿是穴 膝眼 膝阳关 梁丘 肩部:阿是穴 肩髃 肩髎 肩贞 肘部:阿是穴 曲池 小海 天井 腕部:阿是穴 阳溪 阳池 阳谷 髋部:阿是穴 环跳 秩边 承扶,方义:扭伤主要是由气血壅滞而致局部肿胀疼痛,故治疗当取近部腧穴,以达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目的,使损伤组织的功能得以恢复。,配穴:可用循经近刺和远刺相结合的方法。如腰部正中扭伤病在督脉,可远取人中、后溪;腰椎一侧或两侧(紧靠腰椎处)疼痛明显者,可取手三里或三间,因为手阳明经筋夹脊内。也可根据受伤部位的经络所在,在其上下循经邻近取穴,如膝内侧扭伤病在足太阴脾经者,除用阿是穴外,可在扭伤部位其上取血海、其下取阴陵泉,以疏通脾经气血。疼痛较重配合谷、太冲,瘀血肿胀甚者配血海、三阴交。,其他治疗 (1)耳针法 (2)刺络拔罐法:,【附注】,【小结】,腱鞘囊肿,腱鞘囊肿是发生于关节或腱鞘内的囊性肿物,内含有无色透明或微呈白色、淡黄色的浓稠粘液,属祖留医学“筋结”、“筋瘤”的范围。好发于关节和腱鞘附近,常见于腕背和足背部。患者多为青壮年,女性较多。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多与关节或腱鞘部的慢性劳损、机械性刺激、外伤等有关。,【病因病机】,本病多因过度劳累,外伤筋脉,以致痰凝筋脉,或因经久站立、扭伤等致筋脉不和、气血运行失畅,阻滞于筋脉络道而成。,【辨证】,本病为经筋劳伤,气津凝滞,病位在筋,属经筋病。 (l)好发于关节和肌腱附近,青壮年多见,尤其女性较多。 (2)多见于腕背部及足背部。表现为局部发展缓慢的小肿块,呈半球形,表面光滑,与皮肤无粘连,大者有波动感,小者只有硬韧感。 (3)一般无痛苦,仅感累赘,活动多后内压加大,感到局部酸胀无力。日久可出现酸痛。,【治疗】,基本治疗 治法:活血散结,疏调经筋(在筋守筋)。以囊肿局部阿是穴为主。 主穴:囊肿局部阿是穴,配穴:发于手腕配外关,发于足背配解溪。 操作:囊肿局部常规消毒,在囊肿的正中和四周各刺入1针,针尖均刺向囊肿的中心,以刺破囊壁为度,留针 2030min,并用艾条在局部温和灸,出针时尽量摇大针孔, 。隔日 1次,至囊肿消失止。,其他治疗,【经验介绍】,【附注】,【小结】,斑秃,斑秃是指头皮部毛发突然发生斑状脱落的病证,严重者头发可全部脱落。中医学称为“头风”,俗称“鬼剃头”。往往于精神过度紧张后发生,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内分泌障碍有关,感染为其诱因,有研究发现亦与自身免疫有关。,【病因病机】,【辨证】,基本治疗 治法:养血祛风,活血化瘀。以督脉穴及患部阿是穴为主。 主穴:阿是穴 百会 风池 太渊 膈俞 其他治疗 艾灸法:取阿是穴,用艾条在患部熏灸,至皮肤微呈红晕时为止。,【附注】 1针灸治疗本病有一定效果。 2宜保持心情舒畅,忌烦恼、悲观、忧愁。,与现代医学的关系:急、慢性荨麻疹可按本篇论治。荨麻疹的病因很多,食物、药物与吸入物的过敏,以及精神紧张是其最常见的原因。其发病机理有两类:变态反应型,主要由1型变态反应引起;输血引起的为正型变态反应;血清病型者为血型变态反应。非变态反应型,某些生物的、化学的和物理因素可直接作用于肥大细胞与嗜碱性白细胞,使其释放颗粒等一系列反应而发病。最终导致皮肤粘膜扩张,通透性增强而产生一种瘙痒性、局限性、暂时性的表皮或粘膜的水肿反应。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秋冬为多发。,风邪外袭 客于肌肤营卫不和 (夹寒、热) 禀赋不足湿热内生郁于肌肤 (食用鱼虾蟹蛋) 瘾疹 体弱久病气血不足血虚生风 气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袭 肠道寄生虫胃肠积热复感风邪 邪郁肌肤,1风邪袭表:发病迅速,与天气变化有明显关系,全身瘙痒,疹块以露出部位如头面、手足为重,或兼有外感表证; 2胃肠积热:发作与饮食因素有明显关系,伴有脘腹胀痛,大便秘结,小便黄赤,或伴有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舌质红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 病久不愈,热伤阴血,可导致血虚风燥之证。,曲池、合谷同属阳明,善于疏风清热; 血海、属足太阴,主血分病; 膈俞为血之会穴,活血祛风; 委中又名血郄,调营活血。,疏风 和营,“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风疹之急性者,多属实证,责于外邪,以疏风为主,或配清热,或配散寒,或加调营等;慢性者,多属虚证,或虚实挟杂之证,治当益气养血祛风。宜取阳明、太阴经穴治之。,配穴:风邪侵袭者,加外关、风池;肠胃积热者,加足三里、天枢;湿邪较重者,加阴陵泉、三阴交;血虚风燥者,加足三里、三阴交;呼吸困难者,加天突;恶心呕吐者,加内关。,本病多因脾被湿困,或肝气郁结,气郁化火之人,适感外邪,气血相搏,邪毒壅滞经脉,溢于肌肤所致。故病理因素主要为湿热,涉及肝、胆、脾经。,情志不遂肝气郁结、郁而化火肝胆火甚 饮食不节脾失健运、蕴湿化热湿热搏结 浸淫肌肤蛇丹 外感风火、湿毒之邪郁于少阳、厥阴经脉,初起时先觉发病部位皮肤灼热疼痛,皮色发红,继则出现簇集性粟粒大小丘状疱疹,多呈带状排列,多发生于身体一侧,以腰、胁部为最常见。疱疹消失后可遗留疼痛感。 1肝经火毒:皮损鲜红,疱壁紧张,口苦口渴,烦躁易怒,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2脾经湿热:皮损淡红,疱壁松弛,口不渴,纳呆,便溏,舌体胖,苔白厚或白腻,脉濡数。 除肝经火毒、脾经湿热外,尚可见疱疹消失后遗留疼痛者,证属余邪留滞,血络不通。,方义:局部阿是穴围针刺或点刺拔罐可引火毒外出。本病是疱疹病毒侵害神经根所致,取相应的夹脊穴,直针毒邪所留之处,可泻火解毒,通络止痛,正符合内经所言“凡治病必先治其病所从生者也。”肝经郁火甚者加肝经井穴大敦、荥(子)穴行间、胆经合穴阳陵泉以清泻肝胆经火毒;脾经湿热甚者加脾经擅清血热之血海,配合脾经井穴隐白、胃经荥穴内庭以清泻脾胃湿热。,配穴:肝经郁火者,加行间、大敦、阳陵泉 ,以疏通肝胆气机,清泄肝胆郁热;脾经湿热者,加血海、隐白、内庭,以健脾利湿。气滞血瘀者可配膈俞、期门、血海。再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适当配穴,如病变在头部加风池、太阳、攒竹、下关等,病变在胸肋用相应之夹脊穴加支沟、阳陵泉、太冲等,病变在腰腹用相应之夹脊穴加侠溪、足三里、三阴交等。,操作: 本病属实证,诸穴均用毫针泻法。疱疹局部阿是穴用围针法,是在疱疹带的头、尾各一刺一针,两旁则根据疱疹带的大小选取1点,向疱疹带中央沿皮平刺。或用三棱针点刺疱疹及周围拔火罐,令每罐出血3毫升。配穴中的大敦、隐白亦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其他治疗:皮肤针法 疱疹后遗神经痛可在局部用皮肤针叩刺后,加艾条灸。皮肤针局部叩刺(皮损的周围)和与病灶有关脊神经根所分布的区域,即脊柱旁开约1.5寸处之平行线,中等强度刺激,由上而下进行。皮损局部忌叩刺,以免感染。此外,灸法治疗本病有很好的疗效,如皮损部位加肺俞穴的温和灸及皮损周围部位壮医药线点灸等。,王秀明药棉灸治疗带状疱疹300例。方法:充分暴露患部,把药棉拉成无洞薄片(越薄越好),将其覆盖于疱疹上,嘱病人不要移动。然后点燃其一端。结果:痊愈297例,显效3例。其中210例一次治愈。(王秀明,饶芬整理药棉灸治疗带状疱疹300例。中国针灸1992;12(1):54),1本病自然病程约为24周,针灸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早期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具有疗程短,见效快,后遗神经痛出现率低等特点。其有效率可达95以上。 2若病人全身症状明显,还可根据辨证选取适当的穴位进行针刺。 3发于面部者,病情较严重,常引起剧烈的疼痛,并可损害眼球各部,甚至引起全眼球炎、溃疡性角膜炎而失明。儿童患者往往不疼痛或疼痛轻微;老年患者疼痛剧烈,且皮疹完全消退后,仍后遗神经痛。 4. 对于后遗神经痛,针灸诸法也有一定效果,其中局部刺络拔罐、火针、毫针刺夹脊穴、梅花针等均有较好疗效,可酌情选用。 5注意防止皮疹创面感染,必要时需外科处理。,蛇串疮是以突发单侧簇集状水泡呈带状分布的皮疹,并伴有烧灼刺痛为主症的一种非传染性皮肤病。 本病的病理因素以湿热为主,涉及肝、胆、脾三经。 治宜泻火解毒,清热利湿。以局部阿是穴及相应夹脊穴为主。 针灸之诸多疗法对本病均有很好的疗效。,病例分析 张某某 男 42岁 1997年12月19日来诊。 右侧胸部、肩部及右上肢臂部出现疱疹四天。局部灼痛,簇集状水泡呈带状分布,不超出前后正中线,皮损鲜红,口苦口渴,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 要求:诊断(证型),治法,针灸处方,方义。,诊断:蛇串疮 (肝经郁火)。 治法:泻火解毒,清热利湿。以局部阿是穴及相应夹脊穴为主。 处方:局部阿是穴围针、相应夹脊穴、行间、大敦、阳陵泉。 方义:取局部围针、相应夹脊穴,以通病所经气,泻火解毒,通络止痛 ;取肝经井穴大敦、荥穴行间、胆经合穴阳陵泉以清泻肝胆经火毒,,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之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见,散发为主,亦可引起流行。好发于59岁儿童,成人发病,症状往往较儿童为重。绝大多数可获终生免疫,也有少数反复发作。,本病因风热邪毒从口鼻而入,加之患儿本体痰热蕴积,热毒结于少阳、阳明经脉,郁而不散所致。,风热疫毒(口鼻) 气血壅阻腮腺肿胀 (温毒炽盛) 内陷心包 昏迷 直犯少阳 (正气不足) 引动肝风 痉厥 素体积热 邪毒郁结厥阴肝络少腹胀痛、睾丸肿痛,温邪在表轻证:仅觉耳下腮部酸痛肿胀,而无其他见症,可在数日内逐渐肿消痛止,较重者,初起有恶寒、发热等症; 温毒蕴结少阳阳明重证:发热、耳下腮部红肿热痛、咀嚼困难; 温毒内陷厥阴心肝危候:见高热烦渴,或睾丸肿痛,甚则神昏、抽搐。,颊车、翳风局部取穴,宣散局部气血之郁滞; 外关、合谷取手少阳络穴及手阳明经原穴,既能疏风解表,又可清热解毒; 关冲手少阳三焦之井,点刺出血利少阳气机,可奏清热消肿之功。,配穴:高热者,加大椎、商阳;睾丸肿痛配太冲、曲泉,以疏通厥阴经气,消肿止痛 ; 惊厥神昏配人中、十宣或十二井以清神定志,宣泄气营之邪热 。 操作:诸穴均针用泻法,关冲、商阳、十宣、十二井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如患儿小,不便留针,稍强捻转后出针不留。,(1)灯火灸法:选取患侧角孙穴,先将角孙穴处头发剪短,穴位常规消毒,取灯心草蘸香油点燃,迅速触点穴位,并立即提起,可闻及“叭”的一声。一般灸治1次即可,若肿势不退,次日再灸1次。 (2)耳针法:选取面颊、肾上腺、耳尖、耳背静脉,中强度刺激,耳尖及耳背静脉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扭伤属软组织损伤范畴,中医又称“伤筋”。是由间接外力作用于关节(包括可动和微动关节),引起其周围软组织的牵拉或撕脱而造成。其主要病理变化是皮下出血、浆液渗出、挫伤或断裂。临床主要表现为受伤部位的瘀血、肿胀、疼痛、功能障碍。,本病由于剧烈运动或负重持重时姿势不当,或不慎跌仆、牵拉和过度扭转等原因,引起某一部位的皮肉筋脉受损,以致经络不通,经气运行受阻,瘀血壅滞局部而成。若迁延不愈,外邪易乘虚而入,致伤瘀夹痹,经络失于温煦,瘀滞难解,则恢复缓慢。,扭伤部位疼痛,关节活动不利或不能,继则出现肿胀,伤处肌肤发红或青紫。 兼见皮色发红,多为皮肉受伤,青色多为筋伤,紫色多为瘀血留滞;新伤疼痛肿胀,活动不利者,为气血阻滞;若陈伤每遇天气变化而反复发作者,为寒湿侵袭,瘀血阻络。 此外,更宜根据扭伤部位的经络所在,辨清扭伤属于何经。如急性腰扭伤,脊椎正中扭伤为伤在督脉,一侧或两侧腰部扭伤为伤在足太阳经。,因为手足同名经脉气相通,故关节扭伤还可应用手足同名经取穴法,又称关节对应取穴法,治疗关节扭伤疗效甚捷。方法是踝关节与腕关节对应,膝关节与肘关节对应,髋关节与肩关节对应。例如踝关节外侧昆仑、申脉穴处扭伤,病在足太阳经,可在对侧腕关节手太阳经养老、阳谷穴处寻找有最明显压痛的穴位针之;再如膝关节内上侧扭伤,病在足太阴经,可在对侧肘关节手太阴经尺泽穴处寻找最明显压痛点针之。,(1)耳针法:选取相应扭伤部位、神门,中强度刺激,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2)刺络拔罐法:选取阿是穴,用皮肤针叩刺疼痛肿胀部,以微出血为度,加拔火罐。适用于新伤局部血肿明显者或陈伤瘀血久留,寒邪袭络等。,1针灸治疗本病有很好的止痛、消肿的作用。可以治疗各个部位的扭伤。据8篇文献报道,针灸治疗各类扭伤2153例,其中痊愈者1801例,占83·7。 2在针灸诸法中,对于急性扭伤首选体针,以消肿止痛,对于陈旧性扭伤,或扭伤后遗症则以灸法为先。可配合药物熏洗等疗法。 3宜动静结合。适当限制受伤局部的活动,以免加重损伤。同时,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做一些有益的活动,以促进血液的流通,加速功能的恢复。,扭伤是指肢体关节及周围组织和躯体的软组织,因间接暴力使其突然发生超出生理范围的活动时,引起筋膜、肌肉、韧带的过度扭曲、牵拉而引起损伤或撕裂。 其总属筋脉受损、气血壅滞所致。 临床上多以部位论治,拟消肿止痛为原则,局部取穴为主,适当选用远道腧穴。除毫针刺外,拔罐、刺络、耳针、穴位注射等方法,均可获效。,三棱针法:选取阿是穴,在囊肿局部常规消毒,医者左手掐持囊肿,右手持三棱针对准囊肿高点迅速刺人,将表层囊壁刺破,并向四周深刺,但勿透过囊壁的下层,然后摇大针孔并快速拔针,同时左手用力挤压囊肿,尽量使囊内的粘稠状物全部排出,然后常规消毒并加压包扎3-5日,一般1次即可。若囊肿未全消或复发,可于1周后再行治疗1次。,凌华用火针治疗腱鞘囊肿42例。方法:选取用直径08mm火针,对准囊肿高处点刺12针,即可见粘性胶冻状透明液体从针孔冒出,挤净后针孔用碘酒消毒加压包扎。34天后再用直径04mm的细火针局部散刺23针。结果:治疗一次后囊肿消失者40例,占952。(凌华火针治疗腱鞘囊肿。中国针灸 1997; 17(l):56),1针灸治疗腱鞘囊肿效果甚佳。据有关14篇统计,针灸各法治疗本病804例,有效(包括治愈)789例,总有效率98。 2针刺时,一定要透过囊壁,按摩时注意要挤破囊壁,将囊液疏导至周围组织。且针刺同时配合温灸法则能提高疗效。 3治疗期间应减少腕部活动,并可配合热敷。,腱鞘囊肿古称“腕筋瘤”,发于关节的肌腱滑动处,常以腕关节背侧为多见。 本病主要为经筋劳伤,气津凝滞,病位在筋,属经筋病。与外伤可能有关。 治疗以活血散结,疏调经筋为原则,以局部取穴为主。,发为血之余,肾主精,其华在发,故毛发全赖精血充养而生长。本病多由肝肾不足,精血亏虚,或脾胃虚弱,气血生化无源,致血虚生风,或风邪乘虚人中毛孔,风盛血燥,发失所养;或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气滞血瘀,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血不养发而脱落。,主症:患部头风突然间成片脱落,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界清楚,小如指甲,大如钱币,一个至数个不等,皮肤光滑而有光泽。少数患者可出现头发全秃,甚至眉毛、胡须、腋毛、阴毛亦脱落。 血虚风燥:兼见患部发痒,头晕,失眠,舌淡红,苔薄,脉细弱; 气滞血瘀:病程日久,面色晦暗,舌质暗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涩。,方义:头为诸阳之会,百会为足太阳经与督脉交会穴,风池为足少阳经与阳维脉交会穴,且二穴皆近脱发患处,同用可疏通患部气血,疏散风邪。肺主皮毛,太渊为肺经原穴,且脉会太渊,血会膈俞,二穴同用补能益气养血,泻能活血化瘀。再用梅花针叩刺阿是穴,更可疏导患部气血,促进新发生长。,

    注意事项

    本文(《针灸学》第七章皮外骨伤科病证 .ppt)为本站会员(少林足球)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