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种子生产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种子生产基础课程性质:专业课程课程学时:32学时课程学分:2学分一、课程信息本课程是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基础课程。一般在二年级第一学期进行,总学时40学时。本课程是在认识和掌握植物与植物生理等基础上,了解种子生产的任务,掌握栽培品种的类型与特性,发掘、研究和利用各种植物遗传资源,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手段,改良作物品种的遗传素质及群体的遗传组成,创造高产、稳产、优质、抗逆、成熟适当和适应性强的新品种甚至新作物。在本课程学习之前,需要开设植物学、遗传学等课程。本课程内容主要对应种业企业的育种岗位。种子生产基础是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对应的工作岗位有种子
2、生产制种企业经营管理岗位、制种企业种子生产技术员岗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农作物种子生产基本知识,具备种子生产、管理能力;同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善于沟通协作和责任心强等的社会能力。通过课程学习、培养使学生能从事农作物制种方面的工作,并支撑高级种子繁育员、高级农艺工资格证书的获取。二、课程任务名称教学目标知识目标L熟知种子生产的意义和任务2 .知道种子、品种和良种的概念3 .熟知种子生产的种类4 .了解我国种子生产体系的发展5 .了解我国种业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及现状6 .熟知栽培品种的类型与特性7 .知道纯系学说8 .熟知作物品种防杂保纯9 .熟知作物的繁殖方式与遗传特点10 .熟
3、知纯系品种种子生产程序与基本技术11 .熟知杂交品种种子生产程序与基本技术12 .熟知种子生产基地选择13 .了解种子生产基地管理14 .了解种子生产基地环境保护15 .了解种子生产快繁的意义及类型16 .熟知种子生产快繁技术能力目标1 .会作物品种防杂保纯,能控制种子生产质量2 .会纯系品种种子生产程序与基本技术3 .会杂交品种种子生产程序与基本技术4 .能选择、管理种子生产基地5 .会种子生产快繁技术素质目标1 .培养良好的劳动纪律观念2 .培养团队协助精神3 .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4 .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三、教学内容种子生产技术任务及知识、能力和素质分解表模块知识能力素质模块1、走进种子生
4、产1 .了解种子生产的意义和任务2 .掌握种子、品种和良种的概念3 .熟知种子生产的种类4 .了解我国种子生产体系的发展5 .了解我国种业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及现1 .正确全面地认识、理解种子生产的意义、类型。2 .理解种子生产的基本概念。L能够利用网络、课程学习资料主动学习,能综合分析形成自己的意见,并对相关知识进行综合利用;2.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能有效的交流沟通模块知识能力素质状模块2、种子质量控制技术1 .栽培品种的类型与特性2 .纯系学说3 .作物品种防杂保纯1 .具备定的栽培品种形态学观察能力;2 .能根据观察到的栽培品种的形态学特点进行种类的识别;3 .具备作物品种防杂保纯的技术,
5、能够开展作物品种防杂保纯工作。1 .能够吃苦耐劳,具备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责任心强;2 .能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有效交流,能与他人合作完成实训项目学习任务;模块3、种子生产程序与基本技术1 .作物的繁殖方式与遗传特点2 .纯系品种种子生产程序与基本技术3 .杂交品种种子生产程序与基本技术1 .能根据作物的繁殖方式与遗传特点,选择良种繁育方式,开展种子生产;2 .会杂种优势利用;3 .会亲本繁育;4 .会杂种制种;5 .能落实杂交制种技术1 .具备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品质,遵守行规,工作责任担当,诚实守信,具备良好的职业形象2 .能融入小组学习中,并发言及表达个人意见,善于沟通、交流,能获得预期资讯
6、信息,落实工作任务3 .诚实敬业、保守企业机密;4 .能与农民有效沟通,有效落实生产任务和技术;模块4、种子生产基地选择与管理1 .种子生产基地选择2 .种子生产基地管理3 .种子生产基地环境保护1 .能选择种子生产基地;2 .会种子生产基地管理;3 .能制定、实施制种基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 .能使用信息技术获得学习资讯,能及时收集整理工作中的各种信息,并制定应对的措施,形成工作总结、报告等2 .有效收集种子生产相关信息,工作结束后完成工作报告、总结等作业文本。模块知识能力素质模块5、种子生产快繁技术1 .种子生产快繁的意义及类型2 .种子生产快繁技术1 .能选择适合的种子快繁类型2 .会种子
7、快繁方法1 .具备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品质,遵守行规,工作责任担当,诚实守信,具备良好的职业形象2 .能融入小组学习中,并发言及表达个人意见,善于沟通、交流,能获得预期资讯信息,落实工作任务四、课程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依据种子生产基础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是本课程在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培养目标中的课程定位与课程任务。(二)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以作物种子生产岗位能力需求为出发点,基于种子生产岗位工作过程,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实现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2、课程改革思路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时空,如将一般性要求的或学生容易自学的内容少安排学时,或安排学生课外自学,将部分
8、实践性教学内容安排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或各种相应的协会活动中进行。而实践性较强且集中的实训内容安排在顶岗实习进行等多种实训形式。(三)教学实施条件1、教学团队具体来说,课程组成员构成情况如下:姓名性别年龄学历专兼教师职称职业资格证书2、实训条件有育种实训室、种子标本实训室、植物组织培养室等,有新疆、河南省高新科技园及校企共建的100多个种子企业,其设备和基地基本能开设本课程的全部能力训练项目。河南省高新科技园近400亩地,设有河南省品种区试站、主要作物原良种繁殖田,每年种植有数十个品种,供学生实习实训,能及时了解河南当前的主推品种及其特征特性,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技能。(四)教学方
9、案设计模块任务积件(知识点、技能点)资源图片视频文档教案动画课模块1、走进种子生产任务1种子生产的意义和任务L作物种子生产的意义2.作物种子生产的任务025101任务2种子、品种和良种的概念1.种子2.品种3.良种512001任务3种子生产的种类1 .育种家种子2 .原原种3 .原种4 .良种5 .杂交种子6 .无性繁殖材料553112任务4种子生产体系的发展L我国种子生产体系的发展262001任务5我国种业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及现状1 .我国种业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2 .我国种业在农业生产中的现状373101模块2、种子质量控制任务1栽培品种的类型与特性L栽培品种2 .纯系品种3 .杂交品种15
10、510105模块任务积件(知识点、技能点)资源图片视频文档教案动画课技术4.群体品种5.无性系品种任务2纯系学说1.纯系学说2.自交系15510215任务3作物品种防杂保纯1 .作物品种稳定性2 .品种纯度3 .品种混杂退化1510153010模块3、种子生产程序与基本技术任务1作物的繁殖方式与遗传特点1 .自花授粉作物2 .异花授粉作物3 .常异花授粉作物4 .无性繁殖方式10210102任务2纯系品种种子生产程序与基本技术1 .纯系品种种子生产程序2 .三圃制3 .两圃制4 .一圃制5 .株系循环法6 .四级种子生产程序7 .一圃三级种子生产技术8 .自交混繁法20815418任务3杂交品
11、种种子生产程序与基本技术1.杂种优势2.亲本繁育3.杂交种子生产2010103110模块4、种子生任务1种子生产基地选择1.种子生产基地选择321102模块任务积件(知识点、技能点)资源图片视频文档教案动画课产基地选择与任务2种子生产基地管理2.种子生产基地管理522105管理任务3种子生产基地环境保护1.种子生产基地环境保护712108模块5、种子生产快繁任务1种子生产快繁的意义及类型I.种子生产快繁技术意义2.种子生产快繁类型1525101技术任务2种子生产快繁技术1.种子生产快繁技术20510215合计451607310523568(五)教学实施模块一:走进种子生产模块概述本节主要讲述了
12、任务种子生产的意义和任务、种子、品种和良种的概念、种子生产的种类、种子生产体系的发展及我国种业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及现状,以求学生能够正确全面认识理解种子生产。学时2学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种子生产的意义和任务2. 掌握种子、品种和良种的概念3. 熟知种子生产的种类4. 了解我国种子生产体系的发展5. 了解我国种业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及现状能力目标1 .正确全面地认识、理解种子生产的意义、类型。2 .理解种子生产的基本概念。教学内容任务积件(知识点、技能点)任务1种子生产的意义和任务L作物种子生产的意义2.作物种子生产的任务任务2种子、品种和良种的概念1.种子2.品种3.良种任务3种子生产的
13、种类1 .育种家种子2 .原原种3 .原种4 .良种5 .杂交种子6 .无性繁殖材料任务4种子生产体系的发展1.我国种子生产体系的发展任务5我国种业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及现状1 .我国种业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2 .我国种业在农业生产中的现状参考资料1 .张天真.作物育种学总论.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2 .北京农业大学作物育种教研室.植物育种学.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89.3 .潘家驹.作物育种学总论.北京:农业出版社,1994.4 .西北农学院.作物育种学.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实施过程任务1种子生产的意义和任务:让学生一起进教学设计步骤一:引入步骤二:介绍种子生产的意义和
14、任务。步骤三:总结归纳任务2种子、品种和良种的概念步骤一:介绍种子、品种、良种的概念步骤二:介绍种子、品种、良种的特点步骤三:总结归纳任务3种子生产的种类步骤一:介绍种子、品种、良种的概念步骤二:介绍种子、品种、良种的特点步骤三:总结归纳任务4种子生产体系的发展步骤一:介绍种子、品种、良种的概念步骤二:介绍种子、品种、良种的特点步骤三:总结归纳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现场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模块二:种子质量控制技术模块概述本节主要讲述了栽培品种的类型与特性、纯系学说及作物品种防杂保纯,以求学生能够正确全面认识理解种子质量控制技术。学时8学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L熟知栽培品种的类型与特性2 .了
15、解纯系学说3 .掌握作物品种防杂保纯技术能力目标1 .具备一定的栽培品种形态学观察能力;2 .能根据观察到的栽培品种的形态学特点进行种类的识别;3 .具备作物品种防杂保纯的技术,能够开展作物品种防杂保纯工作。教学内容任务积件(知识点、技能点)任务1栽培品种的类型与特性L栽培品种2 .纯系品种3 .杂交品种4 .群体品种5 .无性系品种任务2纯系学说L纯系学说2.自交系任务3作物品种防杂保纯L作物品种稳定性2 .品种纯度3 .品种混杂退化参考资料1.王海波,袁爱云,王新燕。大田作物制种技术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2 .唐蓉,朱广慧。植物与植物生理Mo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3 .王孟宇。作物
16、遗传育种Mo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实施过程任务1栽培品种的类型与特性:让学生一起进教学设计步骤一:引入步骤二:介绍种子生产的意义和任务。步骤三:总结归纳任务2纯系学说步骤一:介绍种子、品种、良种的概念步骤二:介绍种子、品种、良种的特点步骤三:总结归纳任务3作物品种防杂保纯步骤一:介绍种子、品种、良种的概念步骤二:介绍种子、品种、良种的特点步骤三:总结归纳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现场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教学内容任务1作物的繁殖方式与遗传特1 .自花授粉作物2 .异花授粉作物模块三:种子生产程序与基本技术模块概述本节主要讲述了栽培品种的类型与特性、纯系学说及作物品种防杂保纯,以求学生能够正
17、确全面认识理解种子质量控制技术。学时8学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熟知作物的繁殖方式与遗传特点2 .掌握纯系品种种子生产程序与基本技术3 .掌握杂交品种种子生产程序与基本技术能力目标1 .能根据作物的繁殖方式与遗传特点,选择良种繁育方式,开展种子生产;2 .会杂种优势利用;3 .会亲本繁育;4 .会杂种制种;5 .能落实杂交制种技术任务积件(知识点、技能点)3 .常异花授粉作物4 .无性繁殖方式任务2纯系品种种子生产程序与基本技术1 .纯系品种种子生产程序2 .三圃制3 .两圃制4 .一圃制5 .株系循环法6 .四级种子生产程序7 .一圃三级种子生产技术8 .自交混繁法任务3杂交品种种子生产程序
18、与基本技术1 .杂种优势2 .亲本繁育3 .杂交种子生产参考资料1 .王海波,袁爱云,王新燕。大田作物制种技术MO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2 .唐蓉,朱广慧。植物与植物生理Mo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3,王孟宇。作物遗传育种Mo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实施过程任务1作物的繁殖方式与遗传特点:让学生一起进教学设计步骤一:引入步骤二:介绍种子生产的意义和任务。步骤三:总结归纳任务2纯系品种种子生产程序与基本技术步骤一:介绍种子、品种、良种的概念步骤二:介绍种子、品种、良种的特点步骤三:总结归纳任务3杂交品种种子生产程序与基本技术步骤一:介绍种子、品种、良种的概念步骤二:介绍种子、品种、良种的特点
19、步骤三:总结归纳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现场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模块四:种子生产基地选择与管理模块概述本节主要讲述了栽培品种的类型与特性、纯系学说及作物品种防杂保纯,以求学生能够正确全面认识理解种子质量控制技术。学时6学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熟知种子生产基地选择2 .了解种子生产基地管理3 .掌握种子生产基地环境保护能力目标1 .能选择种子生产基地;2 .会种子生产基地管理;3 .能制定、实施制种基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教学内容任务积件(知识点、技能点)任务1种子生产基地选择1.种子生产基地选择任务2种子生产基地管理2.种子生产基地管理任务3种子生产基地环境保护1.种子生产基地环境保护参考资
20、料1 .王海波,袁爱云,王新燕。大田作物制种技术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2 .唐蓉,朱广慧。植物与植物生理Mo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3 .王孟宇。作物遗传育种ML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实施过程任务1种子生产基地选择:让学生一起进教学设计步骤一:引入步骤二:介绍种子生产的意义和任务。步骤三:总结归纳任务2种子生产基地管理步骤一:介绍种子、品种、良种的概念步骤二:介绍种子、品种、良种的特点步骤三:总结归纳任务3种子生产基地环境保护步骤一:介绍种子、品种、良种的概念步骤二:介绍种子、品种、良种的特点步骤三:总结归纳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现场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模块五:种子生产快繁技术
21、模块概述本节主要讲述了栽培品种的类型与特性、纯系学说及作物品种防杂保纯,以求学生能够正确全面认识理解种子质量控制技术。学时8学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种子生产快繁的意义及类型2 .掌握种子生产快繁技术能力目标1 .能选择适合的种子快繁类型2 .会种子快繁方法教学内容任务积件(知识点、技能点)任务1种子生产快繁的意义及类型1 .种子生产快繁技术意义2 .种子生产快繁类型任务2种子生产快繁技术1.种子生产快繁技术参考资料1 .王海波,袁爱云,王新燕。大田作物制种技术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2 .唐蓉,朱广慈。植物与植物生理Mo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3 .王孟宇。作物遗传育种Mo中国农业大
22、学出版社2009实施过程任务1种子生产快繁的意义及类型:让学生一起进教学设计步骤一:引入步骤二:介绍种子生产的意义和任务。步骤三:总结归纳任务2种子生产快繁技术步骤一:介绍种子、品种、良种的概念步骤二:介绍种子、品种、良种的特点步骤三:总结归纳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现场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五、课程安排模块工作任务教学时数分配理论教学课时单项技能实训课时综合实训课时模块工作任务教学时数分配理论教学课时单项技能实训课时综合实训课时模块1、走进种子生产任务1种子生产的意义和任务任务2种子、品种和良种的概念任务3种子生产的种类1任务4种子生产体系的发展任务5我国种业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及现状1模块
23、2、种子质量控制技术任务1栽培品种的类型与特性2任务2纯系学说2任务3作物品种防杂保纯22模块3、种子生产程序与基本技术任务1作物的繁殖方式与遗传特点2任务2纯系品种种子生产程序与基本技术12任务3杂交品种种子生产程序与基本技术12模块4、种子生产基地选择与管理任务1种子生产基地选择1任务2种子生产基地管理1任务3种子生产基地环境保护22模块5、种子生产快繁技术任务1种子生产快繁的意义及类型2任务2种子生产快繁技术24合计2012六、课程考核1、评价手段采用网络互动、电子作业或纸质作业等形式,提交专题报告、开卷或闭卷测试等途径。2、采用过程的考核,可采用过程评价和理论考核相结合,线上知识考核和线下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方法。3、实施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相结合的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