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刮痧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docx

    • 资源ID:497407       资源大小:17.29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刮痧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docx

    1、刮戒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一、概念应用边缘钝滑的器具,如牛角刮板、瓷匙等,在病人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刮动,使局部出现瘀斑或疮痕,以疏通膜理、调畅气血、逐邪外出,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二、适应症常用于缓解和解除外感时风邪所致的高热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如暑疟、痢痣、头疯痴等。三、禁忌症1、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浮肿者。2、孕妇的腹部、腰舐部禁用刮痣。3、凡体表有拜肿、破溃、疮痈、斑疹和不明原因包块处禁止刮机4、急性扭伤、创伤的疼痛部位或骨折部位禁止刮痣。5、接触性皮肤病传染者忌用刮痣。6、有出血倾向者,如糖尿病晚期、严重贫血、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禁止刮痛。

    2、7、过度饥饱、过度疲劳、醉酒者不可接受重力、大面积刮箱,否则会引起虚脱。8、眼睛、口唇、舌体、耳孔、鼻孔、乳头、肚脐等部位禁止刮机9、精神病患者禁用刮疮法,因为刮痴会刺激这类患者发病。四、常用刮痴方法1、面刮法:手持刮板,刮拭时用刮板的1/3边缘接触皮肤,刮板向刮拭的方向倾斜30。60。,以45。角应用最为广泛,利用腕力多次向同一方向刮拭,有一定刮拭长度。这种手法适用于身体比较平坦部位的经络和穴位。2、角刮法:用刮板角度在穴位上自上而下刮拭,刮板面与刮拭皮肤成45。角倾斜。这种刮法多用于肩部肩贞穴、胸部中府、云门穴。3、点按法:用刮板角与穴位成90。角垂直,由轻到重,逐渐加力,片刻后猛然抬起,

    3、使肌肉复原,多次重复,手法连贯。这种手法适用于无骨骼的软组织处和骨骼凹陷部位,如人中穴、膝眼穴。4、厉刮法:用刮板角部与穴区成90。角垂直,刮板始终不离皮肤,并施以一定的压力作短距离(约1寸长)前后或左右摩擦。这种手法适用于头部全息穴区。五、注意事项1、保持空气新鲜,以防复感风寒而加重病情。2、操作中用力要均匀,勿损伤皮肤。3、刮痴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立即停刮,报告医师,配合处理。4、刮痴后嘱患者保持情绪安定,饮食宜清淡,忌食生冷油腻之品。5、使用过的刮具,应消毒后备用。六、常见病症刮病穴位方法颈椎病(肩颈痛为主症)临床表现:患者自觉肩背部、臂部酸痛,头痛、头晕,颈部僵硬,甚至

    4、出现颈肩或上肢活动功能受限,病变棘突及患侧肩胛内上角常有压痛等。常用刮痛部位:1.颈肩部(1)督脉经一风府至身柱(面刮法)(2) .足少阳胆经一双侧风池至肩井(面刮法)(3) .足太阳膀胱经一双侧天柱至大杼(面刮法)2.背部:手太阳小肠经一双侧天宗(面刮法+手法点按)颈椎病常用经穴及刮法:1 .风府定位:在项后正中,枕骨粗隆下两筋之间凹陷中。2 .身柱定位:在第三胸椎下凹陷中。3 .风池定位:枕骨下两侧,风府穴旁大筋(斜方肌)外,后头骨下凹陷中。4 .肩井定位: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中点凹陷中。5 .天柱定位:督脉哑门穴旁开1.3寸,当项后发际内斜方肌外侧。6 .大杼定位:第一胸椎棘突旁开1.5寸。7 .天宗定位:肩胛冈下窝的中央。感冒临床表现:头痛、发热、鼻塞、流涕、打喷嚏等。常用刮痛部位:1 .头部:督脉经一百会至哑门(厉刮法)足少阳胆经一双侧风池(面刮法)手阳明大肠经一双侧迎香(面刮法)2 .背部:督脉经一大椎至至阳(面刮法)3 .以头痛为主要症状的感冒则加:经外奇穴一双侧太阳(点按法/角刮法)足少阳胆经一风池(角刮法)督脉经一百会(点按法/角刮法)4 .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感冒则加:手阳明大肠经一曲池、合谷(面刮法/点按法/角刮法)5 .局部疼痛较重者加阿是穴


    注意事项

    本文(刮痧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