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卫版内科护理学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教案【目的要求】第一节概述1、掌握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2、熟悉循环系统疾病的诊断。3、了解循环系统的结构功能。【教学内容】1、循环系统的组成,心脏的蛆织结构、传导系统和血液供应。2、循环系统的生理功能,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调节,循环系统3方面的诊断,护理评估。【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第二节循环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目的要求】1、掌握心源性呼吸困难、心源性水肿、胸痛、心悸和厥的特点。2、掌握“气体交换受损”、“活动无耐力”、“体液过多”和“焦虑”等护理诊断的护理措施。3、熟悉上述5个症状的病因。【教学内容】1、心源性呼吸困难、心源性水肿、胸痛,心悸
2、和厥的定义及其病因O2、上述5个症状的特点和相应的护理诊断,护理程序的5个步骤。【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第三节心力衰竭【目的要求】1、掌握心力衰竭的定义和分类2、掌握慢性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诱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心功能的分级标准、治疗要点和常用护理诊断的护理措施。3、掌握急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处理。4、熟悉其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和保健指导。5、熟悉其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和保健指导。6、了解心力衰竭预后。【教学内容】1、心功能不全和心力衰竭的定义。2、心功能不全和心力衰竭的区别。慢性心力衰竭1、慢性心力衰竭实验室及其他检查。2、慢性心力衰竭基本病因、诱因和发病机制;
3、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全心衰竭的临床表现;心功能的分级标准。3、诊断要点;治疗要点;护理程序的5个步骤;保健指导。4、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保健指导。急性心力衰竭1、急性心力衰竭的定义。2、急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处理。3、急性心力衰竭的保健指导。【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第四节心律失常【目的要求】1、掌握心律失常的分类。2、掌握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房室传导阻滞和预激综合症等常见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治疗要点和护理。3、熟悉心律失常病因。【教学内容】1、心律失常的定义、分类。2、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房室传导阻
4、滞和预激综合症的病因。3、心律失常的机制、诊断。4、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房室传导阻滞和预激综合症的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和治疗要点。5、心律失常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依据。6、心律失常的保健指导。【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第七节心脏瓣膜病【目的要求】1、掌握各类心脏瓣膜病的病理生理改变、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和护理。2、熟悉其实验室及其他检查。3、了解各类心脏瓣膜病的诊断要点。【教学内容】1、心脏瓣膜病的定义,常见类型,各类心脏瓣膜病的病理解剖特点。2、各类心脏瓣膜病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3、各类心脏瓣膜病的病理生理改变,临床表现。4、各类心脏瓣膜病的诊断要点,心脏瓣膜病的治疗
5、要点。5、各类心脏瓣膜病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依据。6、心脏瓣膜病的保健指导。【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第八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目的要求】1、掌握心绞痛的症状、体征、临床分型,治疗要点和护理。熟悉冠心病的病因和分型。2、掌握心肌梗死的症状、体征、并发症、治疗要点和护理。3、熟悉冠心病病因。4、熟悉心肌梗死病因、实验室及其他检查。5、了解冠心病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和诊断要点。6、了解心肌梗死诊断要点。【教学内容】1、冠心病的定义。2、冠心病的临床分型。3、冠心病的病因心绞痛1、心绞痛的定义,病因。2、心绞痛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3、心绞痛的发病机制,症状、体征和临床分型。4、心绞痛的诊断要点,治疗要点
6、5、心绞痛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依据6、心绞痛的保健指导。心肌梗死1、心肌梗死的定义,病因。2、心肌梗死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3、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与心绞痛比较;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状、体征和并发症。4、心肌梗死的诊断要点,治疗要点。5、心肌梗死的护理评估和诊断。6、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及保健指导。【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第九节原发性高血压【目的要求】1、掌握高血压的定义、判断标准、一般表现、并发症、非药物治疗要点、降压药物的种类与应用、高血压急症的治疗要点和护理。2、熟悉高血压发病因素、高血压的分类及危险度分层、临床类型。3、了解其诊断要点和预后。【教学内容】1、高血压的定义与判断标准。2、高血
7、压的分类及危险度分层,诊断要点。3、高血压的发病因素。4、高血压的预后,高血压的一般表现,并发症及临床类型;非药物治疗要点,降压药物的种类与应用;高血压急症的治疗要点。5、原发性高血压的护理评估和诊断。6、高血压护理计划。7、高血压病的保健指导。【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第十节病毒性心肌炎【目的要求】1、掌握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和护理。2、熟悉病毒性心肌炎保健指导。3、了解病毒性心肌炎病因、发病机制、诊断要点和预后。【教学内容】1、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因。2、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诊断要点和预后,临床表现和治疗要点O3、病毒性心肌炎的病人正确的护理与保健指导。【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第十一节心肌
8、病【目的要求】1、掌握扩张型心肌病与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和护理。2、熟悉扩张型心肌病与肥厚型心肌病相应的保健指导。【教学内容】1、扩张型心肌病与肥厚型心肌病的定义。2、扩张型心肌病与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要点。3、心肌病的护理与相应的保健指导。【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第十二节感染性心内膜炎【目的要求】1、掌握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和护理。2、熟悉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病机制、保健指导。3、了解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因、诊断要点及预后【教学内容】1、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因。2、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病机制,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要点及预后,临床表现和治疗要点。3、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的护理与保健指导。【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第十三节心包炎【目的要求】1、掌握急性心包炎与缩窄性心包炎的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和护理。2、了解心包炎病因、发病机制和保健指导。【教学内容】1、急性心包炎与缩窄性心包炎的病因。2、急性心包炎与缩窄性心包炎的发病机制,急性心包炎与缩窄性心包炎的临床表现,急性心包炎与缩窄性心包炎的治疗要点。3、急性心包炎与缩窄性心包炎的护理与保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