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四篇2024年小学预防校园欺凌告家长书.docx

    • 资源ID:497845       资源大小:28.50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四篇2024年小学预防校园欺凌告家长书.docx

    1、关于预防校园欺凌致家长的一封信亲爱的老师们、家长们:大家好!近期,校园欺凌事件频繁发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我们有责任共同关注这一问题,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校园欺凌的严重性。校园欺凌不仅会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还会破坏学校的和谐氛围,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将预防校园欺凌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有效杜绝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特向各位家长提出以下建议:一、正确认识校园欺凌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一方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

    2、失或者精神损害的行为。校园欺凌主要包含以下五方面:1.殴打、脚踢、掌掴、抓咬、推撞、拉扯等侵犯他人身体或者恐吓威胁他人;2 .以辱骂、讥讽、嘲弄、挖苦、起侮辱性绰号等方式侵犯他人人格尊严;3 .抢夺、强拿硬要或者故意毁坏他人财物;4 .恶意排斥、孤立他人,影响他人参加学校活动或者社会交往;5 .通过网络或者其他信息传播方式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散布谣言或者错误信息诋毁他人、恶意传播他人隐私。二、为预防孩子遭受校园欺凌,家长应该怎么做?1 .以身作则,杜绝实施暴力行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谈举止、性格特点都会对孩子产生长远的影响。请各位家长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理性解决问题,为

    3、孩子树立一个正向的好榜样。2 .帮助孩子建立有益的人际关系孤僻、不合群、人际交往能力差的孩子更容易遭受学生欺凌。各位家长应从小教育孩子珍爱自己、善待他人,珍惜同学友谊,不做伤害他人的事情,友善与人交往。3 .加强法治教育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法治教育,增强孩子的法治意识、守法意识和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自我保护能力,以免受到不法侵害。严禁孩子在校内校外“拉帮结派”,教育孩子既不做残忍的施暴者,也不做软弱的受害者和冷漠的旁观者。4 做好防欺凌教育家长可以结合一些学生欺凌案例来引导孩子,进行防欺凌教育。提醒孩子平日里加强体育锻炼;上下学尽量结伴而行;在校不与同学发生冲突;穿戴尽量低调,以免引起他人贪

    4、念。教育孩子若遭受校园欺凌,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不要盲目反抗,应寻找机会逃离,必要时,可向路人呼救求助;事后,一定要及时跟家长和老师反映情况或报警,不能忍气吞声;看到其他同学遭受欺凌时,应尽快报告老师或报警,不能坐视不理。三、当孩子出现这些迹象时,请各位家长注意!1 .身体经常出现难以解释的伤口;2 .书包、文具、衣服等物品出现丢失或破损;3 .借以各种理由,要求请假在家休息,或者不想上学、迟到、旷课、逃学,家长陪伴到校后,害怕家长离开;4 .出现失眠、噩梦、食欲下降、精神恍惚,心不在焉等异常行为;5 .在家沉默寡言,出现焦虑、沮丧、悲伤等不良情绪;6 .学习状态差,成绩下滑;7 .以各种理由

    5、向家长要钱甚至偷窃家中财物;8 .拒绝谈论学校里的事情或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或谈论时闪烁其辞,兴致不高。当孩子出现以上这些现象时,请家长及时与老师联系,校内校外紧密关注,仔细甄别孩子是否遭受了欺凌。四、当孩子遭遇欺凌后,请各位家长这样做!1 .及时与老师沟通和确认情况,商议解决办法,注意不可言语过激,避免处理过程中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2 .暂时放下其他事物,多多陪伴孩子,稳定孩子的情绪,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无论孩子表现出哪种行为和状态,都要耐心陪伴。如果孩子不愿说出具体情况,也不要斥责其懦弱、没用,而是理解孩子,鼓励和等待孩子说出实情。3,保留孩子受欺凌的证据,必要时可借助法律武器保护孩子。4

    6、关注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如果孩子在心理上出现害怕上学、害怕出门、交友焦虑等情况,可联系专业人士给予疏导帮助。5 .如果欺凌和暴力发生在上下学路上,家长可亲自接送孩子。欺凌者发现无机可乘,便会打消实施欺凌的念头。6 .陪伴孩子参与社团活动,帮助孩子重建信心。防治学生欺凌是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责任,需要各方尽心尽责、密切配合。让我们携起手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共同为孩子的平安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关于预防校园欺凌致家长的一封信尊敬的家长:您好!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为防止学生欺凌事件的发生,特向您提出如下倡议,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和配合,共同保护学生健康成长。1.

    7、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以身作则,预防实施暴力行为近年来,孩子暴力伤害他人的现象频频发生,这并不是单一偶然的现象,而是与家长的教养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您的孩子出现了欺负同学的行为,那么请您务必认真反思,家庭环境是否健康,是否存在家庭暴力?要知道,您的教育方式可能对孩子的行为产生深远影响。家庭暴力不仅会给孩子带来身体上的伤害,更会在他们的内心留下深刻的伤痕。孩子可能会从被打的经历中受到不良影响,转而将内心的负面情绪发泄到其他无辜的同学身上,造成更大的伤害。因此,作为家长,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尊重他们的个性,理解他们的难处。我们要用爱心和耐心来引导他们,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人格,让他们成

    8、为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请您时刻牢记,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您的教育方式将决定孩子未来的命运。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亲爱的家长们,孩子的心理健康就像他们身体的健康一样重要。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孩子们的社交圈子。要知道,一旦孩子们陷入拉帮结派的圈子,可能会因为盲目的朋友义气而在冲动之下做出一些不计后果的决定。这不仅可能给他们的未来带来无法预见的风险,还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深远的影响。所以,让我们用心呵护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密切关注他们的交友情况,为他们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2 .重视与老师、学校的沟通与联系与老师经常联系,了解孩子在

    9、校的情况,及时掌握孩子的动态,主动配合学校和老师对孩子进行教育,教育孩子在校要团结同学,互帮互助,不能欺凌同学,遭受其他同学的欺凌后及时告知家人。3 .坚持预防教育在这个充满挑战的社会里,学生欺凌现象时有发生。作为父母,我们不仅要积极配合学校和老师来解决问题,更需要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出发,通过预防教育,引导孩子学会分辨是非,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首先,我们要引导孩子明确认识欺凌行为的危害性。通过身边的案例或者媒体报道,让孩子了解欺凌行为的严重后果,从而增强他们的防范意识。其次,教会孩子分辨是非,明白以暴制暴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当孩子遇到欺凌时,我们要学会引导他们冷静思

    10、考,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法,而不是冲动地采取报复行为。最后,我们要教会孩子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比如,告诉孩子如何寻求帮助,如何拒绝不合理的要求,如何在遇到危险时保护自己等。这样,孩子在遇到欺凌时就能更加从容地应对,有效地保护自己的权益。作为家长,我们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成长,通过预防教育,让孩子学会分辨事情的对与错,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4 .加强法制教育家长加强对孩子的法制教育和日常监管,增强孩子的法制意识、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自我保护能力,以免受到不法侵害。5 .教育孩子机智应对,学会坚强告诉孩子遭遇学生欺凌时,一定要保护自己的生命,及时告知老师和家长,或拨打校园欺凌举报电话,保存好相关证据,必

    11、要时及时报警。发现有学生欺凌事件发生,应及时劝阻、报告学校或打IlO报告公安部门。6 .督促孩子按时上学、返家,不在上、放学路上逗留上放学路途,让孩子结伴而行或家长接送,避免孩子在上放学途中受到欺凌。7 .周六日或是节假日要监管好自己的孩子教育孩子不要和举止不文明的同学、朋友在一起玩,更不进网吧、歌厅等娱乐场所,同学相聚不喝酒、不抽烟,远离毒品,不痴迷上网、打游戏,要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教育孩子要拒绝与校外不良青年交往。对校外不良青年的引诱要坚决拒绝,在受到威胁、恐吓时及时向学校、老师、家长报告。8 .重视与老师、学校的沟通与联系与老师经常联系,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及时掌握孩子的动态,主

    12、动配合学校和老师对孩子进行教育,教育孩子在校要团结同学,互帮互助,不能欺凌同学,遭受其他同学的欺凌后及时告知家人。9 .教育、监督孩子文明上网教育孩子不得利用手机短信、QQ、微信等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也不要随意带手机到学校。家长朋友们,期待家校结合,多方合力,让孩子远离学生欺凌!关于预防校园欺凌致家长的一封信尊敬的家长朋友:您好!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对被欺凌的学生造成身心伤害,破坏了正常的学校秩序。实施严重欺凌的学生如果没有有效教育和管控,也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校园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校园暴力频发,不仅伤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学校坚决反对各种程度和形式的欺凌和

    13、暴力行为,严肃校规校纪,规范学生言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孩子的成长需要家校共育,学校家长要携起手来,共同防范校园欺凌和暴力在我们孩子身上发生。请家长知晓并做到以下事项:一、家长怎样辨别孩子遭受欺凌暴力?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遭受欺凌,而且孩子遭受欺凌一般不会主动和老师、家长说。所以,需要老师、家长善于发现。家长如何辨别自己孩子遭遇校园欺凌和暴力?如果孩子有以下情况,那么孩子可能遭遇欺凌或其他伤害。1 .精神恍惚,心不在焉。成绩下滑,学习不在状态。2 .表现出焦虑,易怒,脾气变得暴躁,会出现自伤或伤人行为。3 .胆小,沮丧,战栗,做噩梦,看起来沮丧、悲伤甚至试图自杀。4 .身体经常有伤痕,或

    14、出现无明确原因的头疼或肚疼。5 .书本或者衣服被撕裂,其他物品丢失、损坏。6 .比原来少话,将自己封闭。7 .携带刀具,可能是为防身。8 .有时索要、甚至是偷窃家里的钱物,撒谎说老师收费或买学习用品。所以家长要在孩子花钱的事上保持警觉,如果孩子这样,可能被同学索要钱财或打游戏充值。9 .不愿上学,或告诉家长不想上学了,找各种理由推迟上学,迟到旷课。家长送孩子到校后,害怕家长离开。10 .拒绝谈论学校里的事情或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或闪烁其词。当然不是说出现了这些状况就说明孩子遭遇欺凌或其他伤害,而是说极有可能。如果您的孩子遭遇校园欺凌事件或听说校园欺凌事件,请第一时间与班主任和学校联系。二、受害孩

    15、子的家长如何应对欺凌和暴力?1.与老师沟通和确认情况,如果情况属实,与老师商议解决办法;注意不可言语过激,避免处理过程中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2,直接与孩子讨论。通常孩子会因为羞耻和尴尬而不愿和父母谈论,所以应该要适时鼓励,让孩子信任你,并且随时可以得到你的协助。3 .暂时放下其他事物,全时陪伴孩子,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表示对孩子的坚定支持和爱护,稳定孩子的情绪。无论孩子表现出何种行为和状态,都要耐心陪护。如果孩子不愿说出具体情况,也不要斥责其懦弱、没用,而是耐心陪伴,鼓励和等待孩子说出实情。4 .注意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如果孩子在心理上出现害怕上学、害怕出门、交友焦虑等情况,联系专业人士给予疏导

    16、帮助。5 .如果欺凌和暴力发生上学放学路上,应亲自接送孩子直到问题解决,欺凌者发现无机可乘,时间长了,会打消实施欺凌的念头或转移欺凌目标。6 .如果你的孩子内向害羞而缺少社交,应多帮他安排兴趣相符的社团活动,培养孩子适当的社交技巧并且建立自信心。三、实施欺凌孩子的家长怎么办?1 .跟你的孩子讨论校园暴力行为,在讨论中让孩子明辨是非。切忌认为孩子没受别人欺负就行,从而不闻不问,这样是害了孩子。实际发生了受到欺凌的孩子家长,将欺凌者伤害的案例。2 .清楚明确地告诉你的孩子,你不能容许这样的行为,学校、老师、社会、法律都不容许这样的行为。跟你的孩子讨论受害者可能受到的负面影响,让孩子设想自己被欺凌的

    17、感受,决不能接受孩子“只是好玩”之类的理由。陪同孩子向对方真诚道歉。3 .安排一个有效而非暴力的惩罚,惩罚的方式要与你的孩子的施暴行为有关,且符合他的年龄与身心发展,这样的惩罚可宣示你的权威,表明做错事会承担相应后果,并有效阻止施暴行为。4,增强你对孩子参与活动与行踪的掌控,并了解他与哪些人往来,是否与社会不良青年交往。花时间陪你的孩子并且为他们制定合理的活动规范。5 .与学校合作矫正孩子的行为,与学校老师保持联系,及时掌握孩子的转变情况。6 .赞美孩子非暴力行为,悔改与担当负责的表现,遵守学校规范与家庭家风的也值得鼓励,只要看到孩子为改善施暴行为而努力就大力赞扬他。7 .禁止孩子玩暴力游戏,

    18、劝导孩子同时家长自己做到不玩暴力游戏。8 .确保孩子没有看到家庭成员间的暴力行为,家庭中暴力行为的模范会导致他在学校使用暴力,也会影响到他以后的问题解决方式。四、参与和旁观孩子的家长怎么办?1 .如果孩子与欺凌者关系较近,是欺凌者的朋友,站在欺凌者一方进行帮腔,或声援欺凌者,拍摄欺凌行为和被欺凌者,也属于欺凌行为的参与者。2 .在现场即使没有实际参与,也是为欺凌者助威,纵容欺凌行为,因此,旁观行为也是错误的。如果与双方都不认识,也不能为了看热闹而旁观。欺凌者在人多时会为了显示自己的强大而加重欺凌和暴力行为,因此,纯粹的旁观者也不能说跟事件完全无关。3,告诉孩子,既不能实施欺凌和帮助实施欺凌,也

    19、不能做旁观者。4 .管教孩子是家长的法定监护职责。家长要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尽量多安排时间与孩子相处交流;5 .及时了解孩子的日常表现和思想状况,积极与学校沟通情况,自觉发挥榜样作用;6.切实加强对孩子的管教,特别要做好孩子离校后的监管看护教育工作,避免放任不管、缺教少护、教而不当。我们都会对孩子严格要求,但严格不是严苛,不是辱骂,不是逼迫。孩子长大很快,孩子的成长却是一个缓慢而长久的过程。家长应做的就是耐心陪伴、沟通、关爱,引导孩子自主判断对错,自我形成认知,相信孩子有追求进步的意识和能力。家长朋友,我们共有一个关心、爱护的对象一一您的孩子,要从根本上杜绝校园欺凌现象,需要家庭、学校及社

    20、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与配合。我们愿与您一道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友爱的校园环境,共同为孩子的安全成长保驾护航!关于预防校园欺凌致家长的一封信尊敬的家长朋友:您好!校园欺凌事件严重损害着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了杜绝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家校合作至关重要。为保证家校合作顺利、有效,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强化安全管理,促进孩子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以创造良好就学环境为宗旨,学校向您提出如下建议,希望得到您的理解和配合,并能起到学生教育的警醒作用。一、校园欺凌的主要表现行为1、对同学拳打脚踢、掌掴、扯发等欺凌行为2、用暴力胁迫弱小者,强索金钱或物品3、用讥讽、侮辱性言语对同学进行心理攻击4、在网上发布具有人

    21、身攻击的言论或个人隐私的视频二、防患于未然,关爱孩子,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1、上下学尽可能结伴而行2、给孩子的穿戴用品尽量低调,不要过于招摇3、在学校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4、放学不要贪玩,按时回家5、远离暴力游戏、动画片及电视剧,不要沉迷于网络6、要慎重择友,多交“益友”,不交“损友”7、给予孩子更多家庭关爱、注重和孩子的沟通与交流8、平日教育孩子,不要采用打骂等极端行为9、对孩子爱之有道,不要一味的满足其要求,言听计从。适当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孩子坚强品格10、进行预防教育。引导孩子学会分辨事情的对错曲直,不以暴制暴。当然,还要教会孩子自我保护的方法三、遇到问题沉着应对,教会孩子坚强面对1、告诉

    22、孩子遇到校园暴力,一定要保持镇静,不要惊慌。尽可能拖延时间,保护自己。争取有机会求救2、必要时,向路人呼救求助,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3、人身安全是第一位,不要去激怒对方4、当自己和对方力量悬殊时,要认识到自我保护的能力,以及通过理智或借助环境来使自己摆脱困境5、告诉孩子如果遭遇校园暴力一定要及时跟家长老师沟通,不要忍气吞声默默承受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6、如果孩子遇到校园暴力事件后,心理上出现害怕上学、害怕出门、交友焦虑等情况,需要及时与专业人士交流,从心理层面给予帮助7、孩子遭受暴力后要稳定孩子的情绪,理解和同情孩子。同时抽出时间多陪伴孩子,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8、知道孩子遭遇校园暴力之后第

    23、一时间和学校沟通,了解孩子在校的真实情况,及时解决。若需要,可拿起法律武器保护孩子9、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在日常家庭教育中避免粗暴解决问题的方式。孩子暴力伤害他人,并不是单一现象,与家长的教养方式有密切联系。提醒部分家长,如果你的孩子有欺负别的同学现象,一定要认真反思,家里是否存在家庭暴力现象?以暴制暴,如果引导不好,可能会让孩子从被打中沉淀积怨,反过来发泄内心的负面情绪,转而去伤害其他无辜同学各位家长,我们共有一个关心与爱护的对象一一您的孩子。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拥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所以我们一定要时刻不忘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安全意识,增强自我防范能力,做到警钟长鸣!为了这一共同的目标!让我们一起努力,创造最好的成长环境,让孩子走向灿烂的明天!


    注意事项

    本文(四篇2024年小学预防校园欺凌告家长书.docx)为本站会员(飞猪)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