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管局关于城市区环境卫生工作的调研报告(经典分享)加强城市环境卫生工作,对于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有效防范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树立城市良好形象,增强城市功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市区环境卫生工作取得了显著进步,环卫队伍不断壮大,环卫设施逐步完善,环卫行业改革开始深化。但运行机制及清扫保洁效果方面,都有一定差距和不足。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1、机构现状。市区环境卫生一级管理机构为环境卫生管理处。该机构属建委管辖,主要职责是负责市区环卫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管理,负责市区生活垃圾的清运、处置。城区*个街道设立环卫所,接受区环卫处的业务指导,在所在
2、街道办事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主要职责是负责辖区内日常清扫保洁,征收环境卫生费用。2、人员组成及经费渠道。市区环卫系统现有各类工作人员*人(不包括社区、物业聘请的人员)。其中,区环卫处正式职工*人(*人在区环卫处,其余分流到各街道环卫所),性质为差供事业编制,其工资渠道为城市维护费中切块划拔;各街道办事处安置人员*人,这部分人性质较复杂,工资来源于征收的环卫费(城市垃圾代运费),不足由办事处补贴;各环卫所临时聘请一线清扫保洁工人*人,工资来源于征收的环卫费。3、市区生活垃圾产生及处理情况。城区现有道路(含人行道)清扫面积*平方米,其中由各环卫所承担的面积约为*万平方米。目前市区生活垃圾年产出量约
3、为*吨,日产量*吨,年增长速度约为*也生活垃圾由各环卫所和居民小区、物业公司的清洁工用板车集中送至垃圾转运站,再由环卫处清运公司组织清运到垃圾处置场所。二、存在问题1、管理体制不顺。一是市级没有环卫管理机构。据了解,在全国所有设区的城市中,市级没有环卫管理机构的仅有我市。环卫处属,环卫规划、执法、设施建设、资金筹措等重大问题需要高位协调,难度加大;具体如绿化岛内垃圾清理、临街部分门面房环卫费问题,因涉及到市直部门,协调五年仍末得到解决。各环卫所收取垃圾代运费,执行的仍是原物价文件,新的收费标准因物价部门无权确定,一直没有出台。二是环境卫生与市容管理“两张皮二环卫处不隶属市容管理部门,在全省十七
4、个省辖市中我市也仅此一家。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依据的法律法规是一部,即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很多管理工作职责交叉,相互联系,如建筑垃圾管理、“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等。市容、环卫“两张皮”,不符合“精简、统一、效能”的现代行政要求。2、运行机制不活。据统计,市区环卫系统从业人员*人,一线清扫保洁人员只有*人(其中临时聘请人员占*%),其余的基本上是环卫处机关和各环卫所管理收费人员,鳌峰环卫所办公室人员最高曾达到*人。管理人员工资高、不干事,有的定岗在清扫保洁岗位的正式职工则拿出工资的一部分,请临时工代为清扫。常年在清扫保洁一线的工人待遇极低,澄江环卫所一线清扫工人月平均工资只有*元,甚至低于
5、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同时,街道办事处负责清扫保洁,区环卫处负责清运、处置,环卫处没有手段对各街道清扫保洁工作进行调控和进行督促检查,致使城市清扫保洁标准不一,一些管理死角出现,如城区内河道卫生,一直没有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宛溪河是三个街道办事处各管一段,一般只是突击整治应付检查。3、环卫设施滞后。市区现有公厕*座,按城区*人/座的标准,数量严重不足,且主要集中在老城区,城市新区及城郊结合部布点缺乏;市区生活垃圾转运站*座,大大低于部颁标准,且大都占地偏小、构造简陋,形成新的污染源。环卫机械设备、车辆数量严重不足,目前市区只有环卫专用车辆*台,与要求的*辆相比,缺额很大,特别在夏季垃圾产生高峰期,
6、问题尤为突出;洒水车、吸粪车均已报废不能使用;市区机械化清扫率为零。环卫工人劳保投入不足,市区目前环卫工人休息点较少。4、经费投入不足。目前,城区环卫经费年预算为*元(城市维护费中列支)。而市年度预算为*元,另拨付基础设施建设费*元;市年度环卫预算费用*元。环卫经费不足,导致原本薄弱的环卫管理基础更加脆弱。三、相关意见建议1、理顺管理体制。建议将环境卫生管理处更名为市环境卫生管理处,整体上划归属市市容管理局,为市市容管理局二级机构,正科级事业单位。撤销各街道办事处环卫所,上收清扫保洁职责,在管理体制上改过去的区、街道两级管理为市一级管理,在市区范围内对环境卫生管理实行“四统一”,即统一工作部署
7、统一收费标准、统一工作质量、统一检查考评。2、推进环卫体制改革。按照“事企分开,管干分离”要求,对区环卫处参照事业单位进行改制。同时,按照“作业市场化、运营企业化、服务社会化、发展产业化”和“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把隶属于原区环卫处的作业服务单位,按道路清扫保洁、公厕保洁、水域保洁、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设施建设与维护等环卫作业服务的不同特点,从管理层中分离出来组建为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专业实体,积极引导社会力量组建环卫服务企业,在统一市场准入制度、统一服务质量标准、统一价格收费的前提下,参与环卫作业市场活动,推进环卫作业的市场化。3、加大环卫设施投入。落实市城市环境卫生专项规划,在城市
8、建设中,留足环卫发展用地,配建各类环卫设施,确保环卫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当务之急,一是为市环卫处配置一辆洒水车和两辆垃圾车,保证市区垃圾及时清运,街道及时冲洗。二是对现有公厕进行改造,使其布局更合理,并有明显、规范的标志,初步解决市民“寻厕难、上厕难”问题。三是对城区现有*座生活垃圾转运站进行改造,提高日转运能力,同时在*新建*座转运站,缓解当前转运能力不足、垃圾在城区滞留时间过长的矛盾。四是增拨环卫经费。按现行环卫工作任务量测算,每年至少需经常性经费*元。4、提高市民卫生意识。建议启动争创省级卫生城市活动。确定每月第一周的周六为全市爱国卫生日,动员和组织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学校学生和广大市民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清理城市“牛皮癣”和卫生死角。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对乱丢垃圾、乱泼污水行为进行严管重罚,促使门面经营户养成垃圾袋装、定点投放的习惯。在市电视台、*日报开辟类似“公德镜”形式的专栏,对一些违背社会公德、不讲公共卫生现象,加大新闻曝光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