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工程施工作业地基与基础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换填法.适应范围1.i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包括构筑物)软土地基采用换填法处理的施工。1.2换填法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杂填土地基及暗沟、暗塘等的浅层处理。2作业条件2.1 场地做好三通(路通、水通、电通)一平(清除施工现场的障碍物),查清地下管线的位置及确定架空电线的位置、高度。2.2 做好施工准备,包括供水供电线路、机械设备施工线路、机械设备放置位置、运输通道等。3.主要材料及设备机械设备配置:平碾、羊足碾、挖掘机4、操作方法4.1 施工方法:分层铺填厚度、每层压实遍数等宜通过实验确定。除接触下卧软土层的垫层应根据施
2、工机械设备及下卧层土质条件的要求具有足够的厚度外,一般情况下,垫层的分层铺填厚度可取200-300mmo4.2 为保证分层压实质量,应控制机械碾压速度。4.3 素土和灰土垫层土料的施工含量宜控制在最优含水量2%。的范围内,最优含水量可通过击实实验确定。4.4 当垫层底部存在古井、洞穴、旧基础、暗塘等软硬不均的部位时,应根据建筑不均匀沉降的要求予以处理,并经验合格后,方可铺填垫层。4.5 严禁扰支垫层下卧层的淤泥或淤泥质土层,防止其被践踏或受浸泡。在碎石或卵石垫层底部设置150-300n三厚的砂垫层,以防止淤泥或淤泥质土层表面的局部破坏。如淤泥或淤泥质层厚度较小,在碾压荷载下抛石能挤入该层底面时
3、可采用抛石挤淤处理。先在软弱土面下堆填块石、片石等,然后将欺压入以置换和挤出软弱土。4.6 垫层底面宜设在同一标高上,若深度不同,基坑底土面挖成阶梯或斜坡搭接,并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垫层施工,搭接处应夯压密实。素土及灰土垫层分段施工时,不得在桩基、墙身及承重窗间墙下接缝。上下两层的缝距不得少于500三,接缝处应夯压密实。灰土应拌和均匀并应当日回填夯实。灰土夯实后三天内不得受水浸泡。垫层竣工后,应及时进行施工和基坑回填。4.7 重锤夯实的夯锤宜采用圆台形。锤重宜大于2t,锤底面单位静压力宜为1520kpa0夯锤落距宜大于4mo4.8 重锤夯实宜一夯接一夯顺序进行,在独立柱基基坑内,宜按先外后里
4、的N页序夯实。同一基坑地面标高不同时,应按先深后浅的顺序逐层夯实。夯击分23遍进行,累计夯击1015次,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对砂土不应超过510mm,对细颗粒不应超过1020mmo4.9 当夯实或碾压振动对邻近既有或正在施工中的建筑物生有害影响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5、质量标准5.1 对素土、灰土和砂垫层可用贯入度检验垫层质量;对砂垫层也可用钢筋检验。并均应通过现场试验应控制压实系数对应的贯入度为合格标准。压实系数的检验可采用环刀法。5.2 垫层的质量检验必须分层进行。每夯压完一层,应检验该层的平均压实系数。当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铺填上层。5.3 当采用贯入度仪或钢筋检验垫层质量时,检验点间距应小于4mo当取土样检验垫层质量时,对大基坑每50100nV应不少于一个检查点;对基模每1020m应不少于1个点;每个单独柱基应不少于1个点。5.4 重锤夯实的质量检验,除按试夯要求检查施工记录外,总夯沉量不应小于试夯总夯沉量的90%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