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技学校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内容清单检查内容序号具体检查指标完成情况备注(一)春季学期开学工作。1学校开学前是否全面开展一次风险隐患排查,形成问题清单,逐项整改到位;是否突出“水、电、气、暖”等设施设备安全,加强检测调试,排除安全隐患。已开展,排查出3问题已整改3处。2中小学校是否设置一定的适应期,在教学上适当调缓坡度、降低难度;是否组织“开学考”和强制上交作业。高一年级开始开设初高中衔接课程,设置适应期、调缓坡度和降低教学难度;没有组织“开学考”和强制上交作业此类情况。3是否规范教育教学管理,有无提前开学、组织学生开学前集体补课、在职教师违规补课、让学生提前报到等问题。学校已制定教育教学常规
2、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教体局相关规定要求,没有提前开学、组织学生开学前集体补课、在职教师违规补课、让学生提前报到等问题。4是否按要求组织“开学第一课”,覆盖所有师生员工;是否认真核查学生返校情况,落实好控辍保学措施;是否做好流感等传染性疾病防控工作。已按要求组织全体师生“开学第一课”,核查并落实控辍保学及传染性疾病防控等安全工作。(二)学生身心健康管理工作。5是否全覆盖组织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筛查,对情绪不稳定和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落实专人包保,跟进教育疏导和干预治疗;是否对体质较弱和特异已对所有在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筛查,并对心理有问题学生落实专人包保并逐人开展心理疏导。已对体质异常学生进行排查并建立
3、健康档案。体质、特定疾病学生进行摸排,建立健康档案。6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否开足。(高校2个学分【32-36学时】;中职、中小学每学期不少于10学时)。已开齐开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每周开设1节。7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否配齐。(中职学校、中小学至少配备1名;高校按照师生比1:4000配备,每校至少2名);中小学是否建有心理辅导室。学校已配备2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建立心理辅导室。3学校门口交通是否安全有序;是否设置限速标志、减速设施、人行横道,是否施划禁停网格线,是否配备防冲撞设施;校园内是否人车分离。学校门口交通安全有序,设置了限速标志,有减速设施,有禁停网格线,校园内一般不允许机动车辆进入,
4、实行人车分离。(三)校车及交通安C全管理。J教育行政部门是否近期开展了校车安全专项排查整治;是否统计辖区内中小学、幼儿园的校车数量、运营等情况,建立台账。县教体局已组织开展了校车安全专项排查整治。本校无校车。10学校使用的校车是否取得校车使用许可,校车驾驶人是否取得校车驾驶资格;校车是否安排老师随车照看,是否有随车照看老师值班表。本校无校车,无此类情况。11学校或校车服务提供者是否建立校车安全管理制度;校车是否符合校车安全国家标准,是否半年进行一次安全技术检验;校车行驶路线是否经过审查,有无存在安全风险。本校无校车,无此类情况。(四)校园消防安全管理。12是否有消防管理制度,制度是否上墙。学校
5、已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且已上墙。13学校是否配备足量的灭火器、消防栓、应急疏散标识、应急照明灯、烟感器、自动喷淋系统等,以上消防设施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学校已配备足量的灭火器,适时更新。消防栓分布不多,应急疏散标识、照明灯、烟感器配备齐全,无自动喷淋系统。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14消防水泵水压是否达标和正常使用;消防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是否堆放杂物。消防水泵正在购置中,消防通道、安全出口都通畅,无堆放杂物。15是否有私拉乱接电线和线路老化、接线不规范现象;宿舍是否使用大功率电器现象。校园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骑行是否规范、安全。无私拉乱拉电线情况,一处线路老化已整改,宿舍每周进行一次
6、安全检查,无使用大功率电器现象。校园电动车停放有序,充电、骑行规范安全。16学生宿舍、教学楼等建筑是否按要求设置疏散出口;是否存在占用、堵塞、封闭校园内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情况;宿舍等人员密集场所的门窗是否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学生宿舍、教学楼等按要求设置疏散出口,无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情况。宿舍等人员密集场所没有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障碍物。的障碍物。(五)学校安防建设情况。17学校是否配备足量的专职保安员:(中小学幼儿园在校生规模500人以内的,至少配备2名专职保安员;500人至1000人的,至少配备3名专职保安员;100O人以上的,每增加500人增配1名
7、专职保安员。寄宿制学校在校生规模200人以内的,至少配备2名专职保安员,200人至300人的,至少配备3名专职保安员;300人以上的,每增加300人增配1名专职保安员。既有寄宿学生又有非寄宿学生的学校,分别按上述标准计算后相加之和为应配备专职保安员数)。学校已足量配备专职保安员3名。18中小学幼儿园是否实行封闭化管理;校园围墙、大门等硬件是否完整,形成封闭的校园;是否有完整的出入校审批、登记记录。学校实行全封闭、半军事化管理,围墙、大门等硬件完整,并有完整出入校3人审批,且登记。19一键式报警和视频监控是否按要求配备;一键式报警装置是否与公安联网,能否与公安机关音视频同传。一键式报警和视频监控
8、配备齐全,并与公安联网,能音视频同传。20公安机关护学岗制度是否落实;上下学时段,是否有公安、交警、学校安保人员、教师等在校门口维护秩序。上下学时段有值班人员及安保、教官维护秩序和安全,统一放假时有公安等参与的护学岗。21校门口防冲撞设施是否配备,摆放是否合理,是否能达到防冲撞效果;是否按要求设置学生通道。校门口防冲撞设施齐全,摆放合理,能达到防冲撞效果,单独设置学生通道。(六)食品卫生安全管理。22食堂食品安全制度是否建立;食堂是否建立索证索票制度;食堂内卫生条件是否达标;是否建立食品留样制度,食品留样是否覆盖全部食品,且保存时间不低于48小时、125克标准;食品是否离地离墙放置;有无学校领
9、导陪餐记录,保证每餐均有学校(幼儿园)负责人陪同学生用餐。食堂各项制度健全,实行索证索票制度;食堂内卫生达标,食品留样全覆盖,且不低于48小时和125克标准,食品离地离墙,有校领导配餐记录并保证值班领导每餐陪同用餐。(六)食品卫生安全管理。23食堂内是否落实“互联网+明厨亮灶”,食品制作过程实现视频全覆盖,师生可以通过食堂内设置的显示器随时观看;食堂监控视频是否接入本校监控平台或市场监管等部门的监控平台;挡鼠板、防鼠台等防范生物侵害设备是否完善;食堂灭火器、灭火毯等设备是否充足、合格,摆放正确。食堂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及视频全覆盖。已接入监管平台,防鼠设施完善,灭火器、灭火毯充足、摆放正确
10、24是否完善校园传染病、流行病监测体系和工作机制,严格落实疫情报告、因病缺勤缺课追踪登记、卫生消毒等制度。严格完善落实校园传染病等疫情报告制度,严格因病缺勤缺课追踪登记、卫生消毒等制度。(七)校舍安全管理。25是否有校舍安全管理制度,制度是否上墙。学校已制定校舍安全管理制度,且已上墙。26是否存在危房、易倒塌建筑物等;楼梯扶手、门窗、幼儿大型玩具等是否牢固。经排查,无此类情况。验化管实危全A)及安。(/室品)27是否有实验室及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制度是否上墙;是否落实实验用品购买、领用、回收登记记录;是否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学校有实验室但没有危化品,其安全管理制度已上墙;学校已落实实验用品购买
11、领用、回收登记记录;定期开展安全检查。(九)校园周边环境治理。28学校周边是否存在占道经营及销售抽奖类游戏产品、“三无”食品和问题文具等情况。暂无此类情况。29是否建立“学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组织开展校园周边集中排查治理。正在联系当地党委政府等部门协调中。治力欺防暴生十园学O校与支30是否建立了校园欺凌台账制度并定期全面排查欺凌事件;是否建立欺凌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实行欺凌报告制度。学校建立了校园欺凌台账制度,并定期全面排查;建立了欺凌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实行零报告制度。31是否成立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组织开展风险评估和专项调查。学校成立了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开展了风险评估和专项调查。(十)
12、防治校园暴力与学生欺凌。32是否明确教职工对校园暴力与学生欺凌问题线索排查发现、干预制止、强制报告的责任和义务,每月组织开展学生间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已明确,并每月开展学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33是否在学校重点部位公布防欺凌投诉举报电话、信箱、邮箱以及法治副校长联系方式,明确专人负责线索的核查处置。已公布防欺凌投诉电话、信箱及法治副校长电话等,并有专人负责核查处置工作。4是否按要求开展思想道德和法治教育。已按要求开展思想道德和法治教育。(十一)防溺水5学校是否对学生开展预防溺水教育;是否落实“1530”常态化安全教育制度;是否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签订承诺书;学生是否掌握防溺水“六不两会”;是否开展
13、自救他救”和游泳教育培训。已开展预防溺水教育;已落实“1530”常态化教育;已发放一封信并签订承诺书;已掌握“六不两会”;暂未开展培训。(十二)校外培训机构安全管理6机构周边是否有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和可能危及学生人身安全的场所,选址是否远离殡仪馆、危险化学品仓库、传染病院、监狱和看守所等建筑。校外培训机构场所是否满足同一时段内生均培训用房建筑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学校无校外培训机构,无此类情况7机构是否建立“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安全防范体系;视频监控设备是否能够正常运行,是否做到公共空间、教室等场所全覆盖、无死角。学校无校外培训机构,无此类情况。8机构场所是否符合建筑防火通用规范要求。校
14、外培训机构场所房屋、设施等是否符合校外培训机构消防安全管理九项规定相关要求;是否进行住建、消防前置审批及后续年检程序和日常消防监督抽查;县区主管部门是否定期对机构开展安全专项检查。学校无校外培训机构,无此类情况。39机构是否制定完善疏散逃生等应急预案,是否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开展初起火灾扑救和疏散逃生演练;从业人员是否掌握消防设施器材基本使用方法,熟悉疏散逃生路线,遇有危险发生时能否引导、帮助学生及时疏散转移。学校无校外培训机构,无此类情况。(十二)校外培训机构安全管理O机构是否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在醒目位置张贴消防安全宣传图示和疏散示意图;安全出口、楼梯间、疏散走道是否设置疏
15、散照明灯具和保持视觉连续性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是否能够正常使用;安全疏散门是否向疏散方向开启。学校无校外培训机构,无此类情况。1机构是否按标准配备足量、合格的消防设施器材(如室内消火栓、手提式灭火器、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应急手电等);是否在消防设施器材上设置醒目标识,标明使用方法;是否定期主动检查、维护消防设施器材,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定期维护保养。学校无校外培训机构,无此类情况。机构培训或托管时段内,是否存在动火动焊作业以及在建筑外部动火作业;其他时段动火动焊是否履行审批流程,并落实防护措施,安排专人监,管看护;设有餐饮服务的,是否符合食品经营等管理规定要求,厨房是否进
16、行防火分隔,餐饮设施器材(如灶台、蒸箱、燃料、管道等)是否符合安全生产要求。学校无校外培训机构,无此类情况。I(十二)校外培训机构安全管理“六项严禁”是否严格落实(严禁使用彩钢板建筑,以及在投入使用后擅自搭建、改建、扩建;严禁在外窗、阳台、安全出口等部位设置影响逃生、灭火救援的铁栅栏、广告牌或门禁等障碍物;严禁擅自停用、关闭、遮挡消防设施设备,埋压、圈占消火栓,破坏防火分隔,锁闭、堵塞、占用安全出口和消防通道;严禁私拉乱接电线,在电气线路上搭、挂物品,超负荷用电或者改变保险装置,空调等大功率用电设备外部电源线采用移动式插座连接,使用电烤炉、红外辐射取暖器、电热毯等电热器具;严禁在培训场所内及公
17、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处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或充电;严禁在培训场所内吸烟,使用明火取暖、照明、驱蚊,违规存放、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学校无校外培训机构,无此类情况。机构从业人员是否全部落实无犯罪记录查询、性侵违法犯罪信息查询。校外培训机构是否存在聘用受到剥夺政1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人员和纳入“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黑名单”人员的问题。学校无校外培训机构,无此类情况。学校是否将安全教育纳入学校课程,每学期开设安全教育课不少于10学已将安全教育纳入学校课程,每周1节;定期举办(十三)其他方面。5时;是否举办主题班会、安全讲座等安全主题安全教育活动;是否开展应急疏散演
18、班会及讲练。座等活动;适时开展应急疏散演练。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是否有专门负责学校安全科(股)室,人员配置是否满足工作需要;是否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和预防控制机制,制定学校安全应急预案;是否定期开会研究、部署6学校安全工作;是否指导学校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安全应急机制和安全事故处置预案,并对学校安全教育培训、应急演练、校车管理等安全工作进行指导、督促、检查。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有专门负责学校安全科(股)室,人员配置基本满足工作需要;建立健全了学校安全管理和预防控制机制,制定学校安全应急预案;定期开会研究、部署学校安全工作;并分组分片下到学校,指导学校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安全应急机制和安全事故处置预
19、案,并对学校安全教育培训、应急演练、校车管理等安全工作进行指导、督促、检查。(十三)其他方面。r学校是否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安全应急机制、安全事故处置预案;是否认真落实学校安全教育“1530”制度;是否采取多种形式定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否定期学7习研究、安排部署学校安全工作;是否常态化开展学校安全隐患排查并积极进行整改;是否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和消防等应急演练;是否经常组织相关安全工作人员参加学校安全工作培训、认真学习有关学校安全文件。学校已建立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安全应急机制、安全事故处置预案;认真落实学校安全教育“1530”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定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定期学习研究、安排部署学校安全工作。常态化开展学校安全隐患排查并积极进行整改;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和消防等应急演练。经常组织相关安全工作人员参加学校安全工作培训,并认真学习有关学校安全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