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科技学校考试(考查)工作管理制度.docx

    • 资源ID:499444       资源大小:12.74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科技学校考试(考查)工作管理制度.docx

    1、科技学校考试(考查)工作管理制度(2025年3月修订)一、考试命题规则1 .学校规定,期末考试、期中考试、升学班月考命题工作由教务处负责统一组织,各教研组分工负责。2 .根据各专业教学计划和各专业教学特点,学校规定各专业期末考试、期中考试开设的主要学科必须进行考试;升学班月考按照考纲要求开展。3 .各专业各年级期末考试、期中考试学科由各教研组根据本专业教学计划确定后,报教务处批准;升学班月考学科按照考纲要求开展。4 .各教研组在命题过程中,就业班一般按60至90分钟的标准考试时间命题,升学班按照各学科高考的标准考试时间命题,特殊学科经教务处同意后可适当延长或缩短考试时间。5 .各教研组可根据本

    2、教研组教师具体情况和考试学科自行确定命题教师,有条件的教研组或教研组可采取交叉命题的办法命题。实行考、教分离,并尽早建立相应的试卷库。6 .命题教师出题后,经教研组长审查后,报教务处审批。7 .命题教师必须自行打印试卷或使用现有试卷,但都必须保证试卷质量。8 .期末考试、期中考试、升学班月考一律采用标准试卷并报盘到教务处,由教务处负责审批,各教研组负责校对。9 .期末考试、期中考试、升学班月考试题要难易适度,题量适当。10 .各教研组在期末考试、期中考试、升学班月考前5天把期末考试、期中考试、升学班月考试卷盘交教务处,并同时提供各科考试的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补考考试试卷及补考考试试卷的标准答案

    3、和评分标准在期末考试、期中考试、升学班月考结束后交教务处。二、考试过程管理规定1 .学校规定,考试工作由教务处负责组织,统一组织考试。2 .我校在籍学生必须参加考试。3 .学生因故不能参加期末考试、期中考试、升学班月考,必须提前三天提出书面申请,经教研组长审核,报教务处批准。4 .学生在发卷前五分钟,必须将教材、笔记、参考资料、记算器等物品,统一放在监考教师指定的地方。5 .试卷发下之后,必须在试卷指定位置写清教研组别、班级、姓名、考号。6 .学生必须用蓝黑钢笔或蓝黑圆珠笔答卷,卷面书写要工整规范。7 .在考试过程中,学生必须服从监考老师的安排。8 .在考试过程中,如有问题必须举手请示,经监考

    4、教师批准后方可处理。若卷面试题字迹不清,可向监考教师或主考教师提出询问,但监考教师不予解释。9 .草纸由学校统一发给,不得自带。学生考试答卷时不允许垫放任何东西。10 .提前交卷者,必须将试卷交到监考教师手中,迅速退出。已退出考场者,不得返回考场,提前交卷者不得在走廊大声议论和喧哗。11 .考试时间到,全体学生必须立即停止答卷,将试卷扣在桌面上,起立退出考场。12 .学生经批准的缺考或期末考试、期中考试、升学班月考不及格者,必须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补考考试。13 .学生开考30分钟前不许退场,开考30分钟后不准入场参加考试。三、监考教师职责1 .监考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严格维护考场纪律、制止违纪行为

    5、确保考试顺利地进行。2 .监考教师在开考前20分钟,到教务处领取试卷。3 .监考教师在考前10分钟进入考场。对学生进行核对无误后,宣布考试纪律。4 .监考教师在考前5分钟下发试卷。试卷下发后,提请学生核对试卷页数,并监督学生在试卷规定处填好教研组别、班级、姓名、考号。5 .考试开考后,二位监考教师应一前一后站立,必须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好考场的监督、检查工作。6 .监考教师对试题内容不作任何解释。但对试卷印刷文字不清处所提的询问应当众答复。7 .监考教师在监考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有关考试制度,发现学生违纪,要在试卷第一页总分栏处填写“违纪”二字,并签上监考教师姓名,同时将违纪试卷、违纪证据一并送

    6、交教务处处理。8 .监考教师在考试时间终了时,应立即通知学生停止答卷,组织学生有秩序地退出考场,并将试卷整理后,把试卷及试卷封皮有关内容填写后送交教务处。9 .监考教师在考场内不许吸烟、看书、看报、睡觉或闲聊,监考期间不许上厕所,应集中精力,严肃认真,忠于职守。10 .监考教师应严格履行监考职责。凡不认真履行监考职责的,由所在教研组给予批评教育,并把此项列为对教师考核内容之一。11 .不得通过安排考试变相强制学生购买或推荐购买教辅材料和课外读物。四、学生违反考试纪律的行为及处罚(一)学生违反考试纪律的行为1 .在考场内,凡交头接耳,左顾右盼,前张后望,第一次提出警告,第二次视为违纪。2 .在考

    7、试过程中,凡把书、笔记、参考资料、小抄等与考试内容有关材料夹带到考场或把与考试有关内容写在桌面上、墙上等,不论看否,一律视为违纪。3 .考生抄袭别人试卷、传接答案、交换试卷、替考答等,一律视为违纪。出警告、第二次视为违纪。5 .学生故意不参加考试、故意不交考试试卷,一律视为违纪。6 .凡在试卷规定以外的地方写姓名、考号或有意在试卷上做其它标记的,一律视为违纪。(二)学生考试违纪处罚1 .凡违反考试纪律第一条、第四条、第六条,予以通报批评,本学科期末考试、期中考试、升学班月考成绩记零分,准许参加正常补考。2 .凡违反考试纪律第二条,予以警告处分,本学科期末考试、期中考试、升学班月考成绩记零分,并

    8、不准补考。3 .凡违反考试纪律第三条,予以记过或留校察看处分,本学科期末考试、期中考试、升学班月考成绩记零分,并不准补考。4 .凡违反考试纪律第五条,本学科期末考试、期中考试、升学班月考成绩记零分,并不准补考。5 .在校学习期间,第二次违反考试纪律,予以留校察看及其以上处分,本学科期末考试、期中考试、升学班月考成绩记零分,并不准补考。第三次违反考试纪律,劝其退学。6 .在考试过程中发现其它违纪行为,视其情节酌情处理。五、评卷与评分守则1 .考试评卷由各教研组组织并安排,在规定时间内参加评卷。2 .各教研组负责人请在考试当天按时到教务处领取试卷,并履行签字手续。3 .评卷教师在评卷过程中必须根据

    9、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采取分题评卷(指二人或二人以上同评试卷)的方法进行评卷。4 .评卷教师必须用红色笔评卷,并把小题得分上到总分栏处,合计总分,在总分合计或复查过程中如果发现总分合计有误,可以在总分栏处改正,但请在改动处签字确认。试卷评完后,请在试卷封皮的评卷人、总分合计人、复查人处填写教师姓名。5 .评卷教师在评卷过程中,发现学生有意在试卷上做各种标记,请及时报教务处处理。6 .评卷教师在评卷过程中,一律不许以任何理由撬动密封签。7 .教师在评卷过程注意保持评卷室内安静,不要谈论与评卷无关的事。评卷教师在评卷期间一律不许到其它评卷室闲谈或看分。8 .各位评卷教师在评卷过程中一律不许接待其它教师和学生看卷或查分。9 .在评卷过程中如发现倒订、错订、漏订、漏名或把答题内容订在密封签内等现象时,不要擅自启封,请送到教务处处理。10 .教师在评卷过程中原则上不许在评卷室内抽烟,喝水请注意不要污损试卷。在评卷期间禁止饮酒。11 .各教研组负责填写本教研组学生专业课成绩单,公共课成绩单由教研组、中心、各教研组负责填写。公共课学生成绩单如果因工作量大不能按时完成任务,教务处可协助完成。12 .填写成绩单要用钢笔,各教研组要在规定时间把考试成绩单与不及格学生名单连同软盘和试卷一并报送教务处。


    注意事项

    本文(科技学校考试(考查)工作管理制度.docx)为本站会员(极速器)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