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随堂练习一、选择题1.西汉建立的时间是()A.公元前221年B.公元前209年C.公元前207年D.公元前202年2 .西汉的建立者是()A.嬴政B.项羽C.刘邦D.刘彻3 .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A.消灭项羽的残余势力B.加强中央集权制度C.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D.解除朝中大将兵权4 .西汉初年,经济凋敝,人民流离失所,土地荒芜。为改变这一面貌,汉初统治者实行了()A.严刑峻法B.休养生息政策C.对外征战D.增加赋税5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汉高祖时期的政策()A.让士兵还乡务农B.释放一些奴婢为平民C.减轻农民的赋税,减免徭役及兵役D.把田赋降到三十税
2、一6 .西汉王朝到了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他们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A.十五税一B.二十税一C.三十税一D.四十税一7 .西汉时期,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的皇帝是()A.汉高祖8 .汉文帝和汉景帝C.汉武帝D.光武帝8.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A.文景之治8 .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9 .下列关于“文景之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指的是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的局面B.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是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C.这一时期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D.这一时期
3、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10 .西汉初期,统治者实行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统治政策,其主观原因是()A.经济凋敝B.土地兼并严重C.吸取秦亡教训D.人口锐减11以下是四位同学排演的历史课本剧“文景之治”的片段,哪一项不符合历史史实()A.农民张三因为努力种田受到政府奖励B.县官王平因为关心农桑受到景帝提拔C.文帝的夫人因为铺张浪费受到训斥D.汉文帝命人仿照阿房宫修建皇宫12 .秦始皇陵兵马俑展现了秦朝大一统帝国的鼎盛辉煌。而汉景帝阳陵的陶俑微带笑意,神态安详,富有生活气息,是中国古代第一个盛世的折射。“中国古代第一个盛世”是()A.文景之治B.康乾盛世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13 .汉高祖和他
4、的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他们的根本目的是()A.发展农业生产B.做开明君主C.改善人民生活D.巩固封建统治14 .西汉初年,在文帝和景帝的治理下,汉朝出现了一个社会稳定、国家繁荣的时期,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为“文景之治”。形成“文景之治”局面的原因有()皇帝提倡节俭,以身作则政府减轻人民的各种负担注重农业的发展推行儒家学说A.B.C.D.15 .下列关于西汉初期社会状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经济萧条B.田地荒芜C.人民流离失所D.社会繁荣昌盛16 .史书记载“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傕。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为改变这
5、一局面,汉初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A.强征赋税B.严刑苛法C.对外征战D.休养生息17 .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薄赋敛”。汉文帝采纳了他们的建议,采取了措施是()A.以德化民B.提倡节俭C.休养生息D.重视农业18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文景之治”内容的是()A.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B.注重发展农业生产C.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D.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19 .从修建骊山墓、长城和驰道可以看出,秦的暴政最突出的表现是()A.繁重的徭役B.很重的赋税C.残酷的刑罚D.可怕的殉葬20.秦朝灭亡和项羽失败的共同原因是()A.严酷的刑
6、法B.骄傲自大C.剥削沉重D.失去人心二、材料分析题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民失作业,而大饥僮。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四匹毛色相同的马),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材料二:“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汉文帝材料三:“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汉景帝(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景象?造成这一景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三体现了汉文帝、汉景帝具有怎样的相同思想?他们在位时期出现的繁荣景象史称什么?(3)举例说明汉代实践这种思想的措施。并分析这种思想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4)通过分析以上材料,我
7、们能从中吸取什么经验教训?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夫农,天下之本也。汉文帝材料二:农,天下之大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汉景帝(1)材料一、二反映了汉文帝、汉景帝的什么思想?(2)汉文帝、汉景帝为了践行这一思想,采取了哪些措施?(3)这些措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朝的阿房宫,建筑群规模宏大,正殿东西约五十步,南北约五十丈,殿内可容纳一万人。为修建这些宫殿,从各地运来最好的石料和木材,有的地方树木都被砍光了。材料二:汉文帝非常注意节俭,并以身作则。他穿的衣服比较粗糙。一次,文帝想建一座露台,经计算要花费大量的钱。他说:“
8、这些钱相当于中等百姓十户的家产,我继承先帝的宫室,还感到惭愧,为什么还要建造露台呢?”(1)秦朝的统治者与汉文帝的做法有何不同?(2)你能说出秦亡汉兴的原因吗?三、简答题1 .简述西汉建立的背景和时间、建立者。2 .简述“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和表现。答案一、选择题1.D2C3.C4.B5 .D6 .C7.B8.A9.B10 .C11 .D12 .A13 .D14.B15 .D16 .D17 .D18 .C19 .A20 .D二、材料分析题(1)西汉初年。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2)重视农业(以农为本)。“文景之治”。(3)措施: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进一步减轻
9、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等。影响: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使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为西汉的强盛奠定了基础。(4)统治者要重视农业生产,关心百姓生活,提倡节俭等。22.(1)重视农业生产(以农为本)的思想。(2)措施: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等。(3)影响: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使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为西汉的强盛奠定了基础。23.(1)秦朝的统治者奢侈腐化,汉文帝注意节俭。(2)秦朝因为实行暴政,不得人心,最终导致灭亡,而汉朝初期的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人民负担,注重发展生产,得到人民的支持,所以汉朝得以兴起。三、简答题1 .背景: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经过四年的楚汉之争,刘邦最终战胜项羽。时间:公元前202年。建立者:刘邦。2 .原因:汉文帝和汉景帝吸取秦亡的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他们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等。表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