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水稻种植技术全.docx

    • 资源ID:500170       资源大小:87.35KB        全文页数:4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水稻种植技术全.docx

    1、目录第一章水稻生长特性及对环境的要求2水稻生产发育期对环境的要求2影响水稻根系生长的因素7第二章水稻种子处理及苗期管理7水稻种子处理技术8水稻苗期管理技术建议9水稻苗床管理的主要技术措施11怎样加强水稻苗期分票率13第三章水稻移栽、插秧管理14水稻插秧技术要求14水稻移栽标准18加强秧田中后期管理19水稻插秧后管理技术要点20第四章水稻施肥技术21水稻需肥规律与施肥技术21水稻各时期施肥量和施肥方法24水稻如何进行标准化施肥26水稻施肥四注意27第五章水稻水分管理29水稻全生育期如何管水29水稻生育期高产水管理30四期控水巧灌杂交晚稻高产31对灌溉技术的要求33水稻涝灾的补救措施34晚稻后期重

    2、管水35第六章水稻高产管理36水稻栽后加强田管36怎样缩短稻秧移栽后的返青期37水稻中后期优质高产管理五措施38水稻生长后期高产栽培要点39水稻后期的田间管理41水稻抽穗结实期的田间管理42水稻倒伏防治45第七章水稻常见病害防治47第一章水稻生长特性及对环境的要求水稻生产发育期对环境的要求在水稻上通常把种子萌发到水稻新的种子产生为水稻的一个生育周期,即生育期。生育期可分为幼苗期,返青期、分窠期、长穗期穗分化期,结实期。一般幼苗期在秧田已完成,移栽后缓苗成活的这段时间叫返青期,返青后就开始分票有的在秧田已开始分篥,就开始穗分化拔节,在幼穗分化以前,是长根、茎、叶为主的为营养生长期,穗分化到成熟是

    3、长穗,花、籽粒等为主的生殖生长期。一、幼苗期:是种子萌发到三叶期这个阶段,一般又分为种子萌发阶段和幼苗生长阶段。浸种发芽、发芽的需要温度是种稻为123梗稻为ICTC,适温3032。(:,最高温度可达4(TC42。C但是在育秧期间最低不能低于5(,或OoCz在低温下会出现烂种、烂芽和烂秧。首先秧田要选择向阳、避风、水灌、排放等的田地块,如遇低温还可加盖薄膜等措施,防止少烂或不烂。出苗及幼苗生长的温度比发芽高2,即种稻14(,梗稻12。(:,16。C以上科,梗都可顺利出苗。二、返青期与分窠对环境的要求:返青期是移栽后,从秧田到本田成活的缓冲阶段太约在4天左右,要求即是浅水,因水太深,淹没了生长点心

    4、叶,透气性不好,也会烂秧,或成活缓慢,返青后接着以分窠为中心,生长根和叶片的营养生长期。1、温度的要求:水稻分窠最高适温为3032c,最适水温为32oC-34oCo最高气温38C40C,最高水温为40C42C,最低气温为15C16C,最低水温1617。水温在22。C以下分窠就较缓慢。低温使分票延迟,且影响总分窠的有效穗数,因此要求在15。C以上时开始插秧。2、光照的要求:在分篥期需要充足的阳光,以提高叶片的光合强度,制造有机物,促进增加分票数。在自然光照下,返青后3天就开始分篥,假设只50%自然光照时,返青13天才开始分窠,假设只有5%的自然光照,不但不产生分票,连秧苗也会死去。3、水份的要求

    5、分票期是对水最敏感的时期,但是只要求水田水饱和状态,或浅水最有利于分票,在高温条件下26。036。0,土壤持水量在80%时会产生分篥最多。如深水灌溉,水层超过田8厘米时,使分票节光照弱,氧气缺乏,温度又低的情况下,抑制分篥。但是田过份干,持水量在70%以下时,也会停止分窠。4、营养要求:在分窠需要营养多,有效分窠也多。营养多可促分窠和生长快而多。如果营养少、分篥也少或停止。所需的营养中是以氮、磷、钾为主,特别是氮肥最需要。最好氮、磷、钾配合追肥最有利。三、拔节孕穗期对外界条件的要求拔节孕穗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进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水稻生长发育迅速增大,根群最大、稻株叶面积到达最大,同时

    6、稻穗开始分化,拔节孕穗是决定每穗粒数的关键时期,也是每亩有效穗数的稳固时期,及粒重的决定时期,主要因素在于外界条件影响。1.养分要求:幼穗分化过程中,水根的根群不断增加,最后3片叶相继长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都需要养份的时期,如果在这时期缺乏营养,对幼穗分化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在生产上要进行中耕追肥,约在抽穗前30-40天的时期,以促进颖花分化,2次枝梗数增加,这次肥也可称促花肥;在抽穗前1020天可喷施肥一次,即是雌雄花芯形成期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最需肥防止颖花败育,确保粒多,这期追肥为保花肥。2、温度要求:幼穗分化的适温为26C30C,以昼夜35,夜温25更有利于成大穗。幼穗分化的外

    7、界温度为15。(:18。(:,但最敏感时期是减数分裂期。在减数分裂期,对高温和低温的危害,都会引起颖花的大量败育和不孕。3、光照要求:光照强度对幼穗分化有密切的关系,光强有利于幼穗分化,据试验证明,在幼穗分化期用两层沙布遮光透光约为自然光的1/61/8,颖花退化比对照多30%o如果阴雨天多、日照少,封行过盛,通气性不好。所以贵阳光照时间较少,因此在水稻密度上保证合理,促使有一定的光合作物,增加有机物可生长大穗、粒多的稻谷。4、水份要求:幼穗分化到抽穗,是水稻一生需水最多的时期,尤其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需水最敏感,所以在这个时期一定要保持田间持水量在90%以上,如果缺水会影响到颖花发育。但是

    8、水份过多受淹,也会引起不利影响,如全部淹没也会死亡。四、抽穗结实期对环境的要求在水稻抽穗结实期,营养生长根本停止,这时期为生殖生长占主要时期,一切任务是保持粒多,重的关键时期,主要在管理上要使水稻不早衰,也不贪青,不倒伏。1、抽穗与开花:(1)水稻抽穗:水稻幼穗分化后12天稻穗从剑叶叶鞘中抽出,有50%抽出,为抽穗期,有80%抽出为齐穗期。抽穗时由于低温或肥水缺乏,常造成稻穗不能全部抽出,生产上把这种现象称为包穗或包颈,被包住的造成疱粒或空壳,如杂交水稻抽穗时温度低于20。C时,会造成IO0%产生包穗而无收成。2开花;在正常情况下,稻穗抽出就能开花。开花前首先是颖壳内的两个浆片吸水,体积膨大3

    9、5倍,吸足后将外颖张开,内外颖的角度约为2530C,张开过程约为10-20分钟,全开后,角度为25C30C可维持30分钟,所以整个开花过程约12个小时。温度对开花时间影响较大,高温开花时间短,低温开花时间长,有时可达2个小时以上。在内、外颖张开时,花丝伸出、花药开裂,花粉就散了出来,授粉在柱头上,授粉后约1015分钟后花药即慢慢凋萎,同时浆水也因水份蒸发而体积缩小,内外颖重新闭合。2、影响灌浆结实的因素:(1)光照: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影响稻叶的光合作用和碳水化合物向谷粒的转运,高产水稻谷粒充实的物质,90%以上抽穗后,是叶片光合作用制造的碳水化合物供给的,因此,灌浆期的光合作用将直接影响水稻

    10、的产量。2温度:温度对灌浆结实关系密切,一般最适合灌浆气温是2022,在灌浆前15天以后昼温29oCl夜温19,日均温度为24。C为宜。后15天以昼温20oCz夜温16oCz日均温为18。C为好。适宜灌浆温度,有利于延长积累营养物质的时间,细胞老化慢,呼吸消化少,米质好。高温和低温都不利于水稻籽粒正常灌浆,况且又影响稻米品质。3水份:灌浆期水份,仅次于拔节、长穗、分窠期的水份,如水份缺乏会影响叶片同化能力和灌浆物质的运输,灌浆缺乏造成减产。灌浆期水份缺乏会影响光合作用,降低物质运转效率,缩短时间,稻米的物理性状变劣。4矿质营养:在灌浆期间叶片含氮量与光合能力之间有密切关系,适当施氮,可增叶面积

    11、的光合作用,维持最大的叶面积,防止早衰,提高根系活力,对提高水稻产量影响很大,因此在生产上常用根外追肥方法。在齐穗期可看苗补肥,或补施磷、钾肥等,以确保灌浆过程能到达正常进行。影响水稻根系生长的因素1.温度稻根生长的最适土温为30。(:32。&超过35。C生长受阻,加速衰老,吸收能力下降;超过37。C显著衰退氐于153生长和吸收能力也都大大减弱;低于10。C那么生长停顿。2、光照光照对根系发育和吸收能力起着间接的重要作用。因为光照充足加强了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供给根的养分增多,所以促进了根系的发育,提高了根系活力,增加了根系对无机养料的吸收。在光照缺乏时,不仅影响根系发育,而且还会使根对各种无

    12、机养料的吸收明显地下降。3、土壤养分肥料三要素中,氮素对根的生长和吸收能力影响最大。适量氮素肥料能有效地增加根原基的分化和稻株的发根能力,使单株根数增多,根长变短。缺氮或氮素供给过量,根量都小。配合施用磷、钾肥,对根的生长促进作用更大,不管根数、根量、根长等都有所增加,根系的分布也加深了。4、土壤的通气性水稻根系的发生、伸长和对养分的吸收、转化等生理活动,都要有足够的氧气。如果缺氧就会影响根系生长和生理功能,根系活力也会丧失。第二章水稻种子处理及苗期管理水稻种子处理技术一、晒种晒种能增强种子的透水性和透气性,提高发芽率,使种子发芽整齐,幼苗健壮,还有杀菌防病作用。特别是对成熟不良和贮藏中受潮的

    13、种子,晒种效果尤为明显。晒种方法:选高温晴天自上午9时至下午4时,晒2-3天。晒种时要摊薄,勤翻,晒透,使种子受光、受热均匀,防止搓伤种皮。二、盐水选种盐水选种是简便易行的选种方法,能淘汰空枇粒、草籽和其它夹杂物,保证种子饱满,为齐苗全苗壮苗打好根底。具体做法是:先用锅将食盐煮化成浓盐水,然后在其它容器内与清水配成比重为LlO-Ll3的盐水如果没有比重计测定比重,可用新鲜鸡蛋一个,放入盐水中,鸡蛋漂浮水面能露出伍分硬币大小的蛋壳盐水比重即约为1.10-1.13),将种子放入盐水中,充分搅拌,捞去漂浮在水面的空枇粒、草籽和其它夹杂物,然后取出下沉的种子,用清水洗两遍即可。每选二、三次,要用鸡蛋再

    14、测一次比重,及时调整盐水浓度。三、种子消毒由种子传染的水稻病害,主要是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防治这两种病害的简便有效的方法是进行严格的种子消毒。常用的种子消毒方法有以下几种:1.用浸种灵一支(2毫升,兑水10公斤,浸种6-8公斤,遮光浸种120小时。此法对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防效均在95%以上。2、用98%巴丹原粉兑水6000倍,加上3%多菌灵溶液混合就苗海藻酸碘,浸种72小时,对防治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有良好效果。种子消毒时应注意:在浸种过程中,每隔6小时左右要搅拌一次,使上下种子着药均匀,用药水浸种后,将种子捞出须放清水内浸泡半小时,反复两次,以防药害。四、增产菌拌种水稻播种前用增产菌拌种可以起

    15、到壮苗、增产的作用。方法是水稻播种前用增产菌一袋(20克拌湿种20斤,拌匀后播种即可。水稻苗期管理技术建议根据4月下旬天气忽冷忽热情况,水稻苗期管理建议如下:一、苗床温度管理1.播种后至1叶露尖,温度以保温为主。棚内温度在28-30oCz最适温度25-28oC,2叶期保持25,3叶期保持20-22oCz最低温度不低于10。夜间气温偏低,应采取大棚内开电灯或点烧稻壳等措施增温,小棚育苗的要在棚外面盖稻草或防寒被等措施增温,确保到达秧苗各叶龄所需的最低温度指标,使稻种在苗床上能正常生长发育。2、苗床通风管理:在水稻出苗绿化后,就要揭掉地膜,最好在早晨或晚上揭地膜,棚内外温差小,秧苗适应新的环境快,

    16、如果中午气温高时揭地膜,地上部秧苗水分蒸腾快,根部吸收慢,易造成秧苗生理失水。揭地膜后就可以进行小通风,通风到达各叶龄最低温度界限,要及时闭棚。随着叶龄的增长,通风炼苗时间相应延长,尤其在2.5叶期,温度不得超过250Cz高于25,要通风降温,防止出现早穗现象。在3叶期以后逐渐大通风,棚内外温度接近一致,如果夜间没有霜冻,就不用覆膜,等待插秧。二、苗床水分管理1.在浇透底水的情况下,原那么上在2叶前尽量不要浇水,以后浇苗床水要做到三看:一看早晚叶尖有无露珠;二看中午高温时新展开的叶片是否卷曲;三看苗床土外表是否发白。如果早、晚叶片不吐水,午间新展开叶片卷曲,床土外表发白,应把一上午晒温的水一次

    17、浇足、浇透,尽量减少浇水次数,更不要冷水灌床,会导致冷水僵苗,影响稻苗生长发育。2、尽量做到旱育壮苗,水长苗,旱长根,要想秧苗盘根好,必须控制苗床水分。秧苗只有在旱育状态下才能促进根系发育,特别是在插秧前2-3天,最好不要浇水使秧苗根部保持旱育。如果秧苗在插前盘根不好,可在插秧前1-2天冲施根多生,可使水稻秧苗发根多、白根多、根系长,盘根好。三、控制秧苗徒长,矮化促蕖培育壮苗关健是控制徒长,多效嘤具有抑制秧苗伸长,促进分篥的作用,能提高秧苗叶绿素含量,增强酶的活性,利于代谢,增强抗旱、抗寒能力。实践证明,在出苗后15天喷施,每平方米用15%多效嗖0.2-03克混合就苗海藻酸碘矮化促窠效果好。壮

    18、苗标准秧龄30-35天,叶龄3-3.5叶,苗高12-14厘米,单苗根数9-11条,茎粗2.5-3毫米,百株干重3-3.5克,带篥率30%以上。四、预防水稻苗期立枯病、青枯病根据4月下旬忽冷忽热的天气状况,容易发生苗期病害。1.水稻立枯病主要因低温多湿、温差大、土壤偏碱、光照缺乏、播种量过大、秧苗细弱等多种因素所致,严重影响了水稻秧苗素质和水稻单产的提高,所以必须采取以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预防水稻立枯病的发生和蔓延。2、立枯病是真菌性病害,因发病时期的不同可分为芽腐、基腐和黄枯3种类型。青枯病是生理性病害,多发生在三叶期以后,叶片发青,叶尖无水珠,打卷,心叶卷筒状,严重时稻苗整株死亡。3、防治

    19、方法:(Ik立枯病防治,做好种子和床土消毒,控制好苗床的温度和湿度,培育壮秧,提高秧苗的抗病力。立枯病在秧苗发病时,应用立枯克星混合就苗海藻酸碘喷施,可有效防治立枯病。2、青枯病的防治:降低播种量,提倡应用隔离层育苗,可提高地温;通风炼苗时应注意大棚开口下方用编织物等挡住,防止风大直接导致青枯。发病比拟重时,灌水上床,待叶片展开后,立即把水排出;严重发病时用瑞苗青水剂,每平方米喷施1毫升,即可治愈。五、插秧前做到三带,实行健身栽培在插秧前,应做好秧苗三带工作,一带土,能保证插秧质量,有利于秧苗快速返青成活;二带肥,每平方米苗床施磷酸二镀150克,然后浇水洗苗,能促进根系发育;三带药,每100平

    20、方米苗床用4克艾美乐兑水喷苗床预防潜叶蝇,同时喷施75%三环嘤或天丰素1500倍液健身栽培。提倡早整地、早插秧,早插秧1天,可抢得活动积温20。C以上,有利于水稻在霜前成熟。水稻苗床管理的主要技术措施水稻进入苗床管理的关键时期,切实加强苗床管理,对培育壮秧,确保水稻丰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要抓好旱育秧苗期田间管理,着重应从以下7个方面着手:1、调控膜温。播种至立针前,苗床管理主要任务是促使出苗和全苗。早春播种时外界气温低,在温度管理上,以密封薄膜保温为主。播种后要经常检查,有无露种或露风,如有露种或露风,应及时覆土盖种和密封薄膜,出苗之前把膜内温度控制在30-32V,出苗后到1.5叶期间,膜

    21、内白天温度控制在25以内。揭膜后,如遇日均气温大于20。C摄氏度天气,苗床还应采取遮阴降温措施。2、立针揭膜。早春播种覆膜,目的是增温保埔,促进早出苗、出齐苗。但是早揭膜,在气温低的地方,秧苗生长缓慢,甚至发生僵苗;晚揭膜,随着气温上升,膜内温度高,秧苗徒长、抗性差,第一叶节难分窠。在一般情况下,揭膜最正确时间在播后5-7天,第一片完全叶展开前(呈针状,约2厘米左右)。在揭膜的当天,如果空气湿度大、气温偏低的阴雨天,应在上午揭膜;如果晴天,揭膜时间宜在黄昏前。3、浇透揭膜水。在揭膜的同时,必须采取边揭膜、边浇水,而且浇透水。因为揭膜后秧苗周围空气温度急剧上升,而根部吸水往往供给不上,容易发生青

    22、枯死苗。所以及时浇透揭膜水,以补充揭膜后土壤水分的缺乏,使秧苗尽快适应环境的变化。4、补浇断奶水。秧苗2-3叶期,秧苗的忍耐力最差,卷叶至死亡的时间最短,对水分亏缺最敏感。这时期也是防治死苗,提高成苗率最关键时期。如果揭膜水缺乏,蒸发过多,墙情较差,必须及时补浇断奶水。5、适度化控。未用壮秧剂处理土壤的秧床,特别是培育长龄大苗,分别在1叶1心和3叶1心期,喷洒250-300ppm多效嗖溶液混合赛生海藻酸碘,以利促进分票,矮化秧苗。6、3叶期后控水旱育。3叶期后,苗体较大,根系逐渐兴旺,一般不能随意浇水,应以控水旱育为主,防止水多徒长。如遇高温干旱,中午叶片萎焉并卷筒,而且夜晚叶片不展开,必须及

    23、时在黄昏浇水。但水量不宜大,次数不能多。7、浇透送嫁水。栽秧前一天黄昏,用1%尿素水溶液把送嫁水同送嫁肥一次施用。这次用水很讲究,既要适量,不能过多或过少;也要适时,不宜过早或过晚,到达拔秧不费力,又尽可能的不破坏根系为目的。移栽后尽快喷施就苗海藻酸碘,促进根系愈合生长。怎样加强水稻苗期分巢率1.早施促拿肥、酌施保票肥氮素营养对水稻分拿起着主导作用,水稻分票期的施肥量是全生育期的2530%,所以早施速效性氮素促票肥,使叶色迅速转黑,是促进前期分票的主要措施。早熟品种分票期短,促票肥必须在插秧后710天内一次施足。而中、晚熟品种,一般在插秧后15天左右施用促票肥,到了有效分票期末,假设有效茎数明

    24、显少于预期的适宜穗数时,宜酌量施用保票肥,促进分票平稳生长。2、寸水活棵,浅水缓苗水稻插秧时为了便于浅插,一般实行薄水插秧。插秧后便适当加深水层,减少叶面蒸发,减轻植伤,以利返青成活。但也不宜过深,以免淹死下部叶片,降低水温、影响发根。一般广1.5寸为宜,所谓寸水活棵。在秧苗返青后,要立即把水层放浅到0.5一LO寸,以利分票和发根。因为分票的发生和根系的生长和温度有密切关系。分票期一面要求浅灌,但绝不能断水受旱,必须做到浅水勤灌。3、细除草,适时晒田在秧苗缓苗后,可进行施药除草。防治稗草和阔叶杂草:每公顷用丁草胺+农得时或草克星150200克;防治三叶以上大龄稗草和三棱草;每公顷用50%快杀稗

    25、500克+苯达松2公斤,对水300公斤喷雾。这样可到达灭草效果。在水稻分篥末期要适时晒田。晒田时机很重要,一要看发窠情况,实行苗够晒田;二要看禾苗长势,如生长猛,叶色浓,有徒长现象宜早晒、重晒,如生长慢、叶色较淡可迟晒、轻晒;三要看土壤情况,土质烂、泥脚深的田应早晒、重晒,低洼田、冷浸田既使禾苗长势不旺,发苗不够也应早排水,轻度晒田。盐碱地晒田后容易引起泛碱,保水不良的新开稻田晒田后会加重渗漏,以及一些寒冷地区可采用深水淹Ir的方法抑制后期分窠。深以io厘米左右为宜,时间不宜不长,一般不超过10天,以免基部节间过度伸长,容易引起倒伏。第三章水稻移栽、插秧管理水稻插秧技术要求水稻插秧技术要点概括

    26、为适宜水深、田面硬度、插前三带、最正确插深、适龄壮秧、合理密植、科学灌溉、早施拿肥、及时防虫、适时抢早、插满插严、按序插秧。1、适宜水深。要求插秧前一天把格田水层调整到1厘米左右呈花达水状态有利于插秧机作业,田面水过少,插秧机行走困难,秧爪里容易粘泥,夹住秧苗,秧槽内易塞满杂物,供苗不匀不齐,甚至折苗,造成缺苗严重。田面水过深,立苗不正,插秧深浅不匀,浮苗缺苗多,插秧机行走过程中易推苗压苗,保证不了插秧质量。2、田面硬度。插秧时田面硬度检查方法是食指入田面一节(2厘米左右深度划沟,周围软泥呈徐徐合拢状态,为最正确的插秧状态。如沉淀不好,田面过于稀软,秧苗插不牢,立秧姿势乱,插秧机推压边行苗,插

    27、后秧苗易下陷,影响缓苗和分窠生长。田面硬度过大,插秧阻力大,容易伤苗,插秧深度变浅,插后痕迹不能及时合拢,造成漂苗、缺苗。3、最正确插深。机械插秧的深度是否适宜对秧苗的返青、分窠以及保全苗影响极大,一般插秧深度05厘米时易散苗,倒苗、漂苗较多,插秧深度3厘米以上,就会抑制秧苗返青和分票,尤其是低位节分篥受抑制明显,高位节晚生分篥增多,分篥延迟,分票质量差,弱苗插深还会变成僵苗。而插秧深度在2厘米左右时,那么不出现倒苗、漂苗现象,植株发根较多,生长健壮,分篥力强,因此,水稻机械插秧深度控制在2厘米左右;人工插秧深度11.5厘米;钵育摆栽钵面与泥面平;抛秧栽培钵面入土2/3泥浆状态抛秧为宜。4、插

    28、前三带。按照插秧的农时安排,有方案的在插秧前一天进行三带工作,边三带边插秧切不可一次把插前三带工作做完,以防止肥料浓度过大造成烧苗现象发生,同时,还可以延长防治潜叶蝇的时间,提高对潜叶蝇的预防效果。插前三带一是带磷:磷酸二镀125150克/平方米,,二是带药:70%艾美乐68克或25%阿克泰68克/百平方米;三是带生物肥,如益微增产菌、世绿生物肥等,按照说明书使用。5、适龄壮秧。移栽期秧苗素质的好坏对秧苗返青、分票影响极大,一般要求旱育中苗3.13.5叶、旱育大苗4.14.5叶是根白而旺、扁蒲粗壮、叶挺而绿、秧龄适当、整齐均匀、干物重高、抗逆能力强的健壮秧苗,这样的秧苗插后返青快、分窠早、生长

    29、旺盛。而秧苗素质差的徒长秧苗,插秧后叶片搭拉在水面上,极易受到潜叶蝇的危害,叶片很快烂掉,即使叶片保持完好,撤水后叶片直立非常缓慢,缓苗慢、返青迟,如遇不良环境条件,那么死叶、死苗率高。6、合理密植。插秧的密度每平方米的根本苗数应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秧苗素质、气候条件、栽培水平等综合因素来确定,单位面积根本苗数以方案穗数平方米收获穗数600穗以上的1/41/5为好。一般土壤肥沃、施肥水平高、供肥能力强、秧苗素质好、气候条件好的地号可适当稀插,平方米根本苗数不宜过多,一般在125株/平方米比拟适宜;而土壤较瘠薄,供肥能力差、气候条件差的地号那么可适当增加密度,平方米根本苗数控制在140株/平方米

    30、较为适宜。7、科学灌溉。插后立即上护苗水保返青,水深46厘米左右,苗高2/3,以不淹没秧苗心叶为准,促使秧苗早返青、早分篥、早生快发。在常温下地表水呈花达水时,秧苗返青所需天数为910天,护苗水深度2厘米时,秧苗返青所需天数为67天,护苗水深度4厘米时,秧苗返青所需天数为45天。在一定条件下,护苗水深每增加2厘米株高增加1厘米,根数增加2条左右。水稻返青后立即撤浅水层,保持3厘米左右浅水层,以利增加水温和泥温,加快水稻分蕖。水稻分票最适气温3032,最适水温3234oCo气温低于20oCz水温低于22,分票缓慢,气温低于15,水温低于16,或气温超过40oCz水温超过42oCz分篥停止发生。保

    31、持浅水层可以增加泥温,缩小昼夜温差,提高土壤营养的有效性,有利于促进分窠,无水或深水易降低泥温,抑制分票发生。要事先留好出水口,出水口高度5厘米,以防降水过多时水深淹没秧苗或长期深水淹灌,降低根系活力。8、早施窠肥。插后35天秧苗返青后立即施蕖肥,施肥量是氮肥总量的30%,其中,篥肥总量80%插后45天全田施入,另20%尿素1公斤/亩左右79天后看田找施,哪黄哪弱施哪,促使肥效反响在67叶期有效分窠盛窠叶位,促进秧苗早分窠、快分窠、多分窠,减少无效分窠。为了延长肥效期,可以用硫酸和尿素混配使用,3公斤硫酸镀代替1公斤尿素。分窠期稻苗体内三要素的临界量是氮2.5%、无氧化二磷0.25%、氧化钾0

    32、5%,叶片含氮量3.5%时分窠旺盛,含钾量1.5%时分窠顺利。生物硅肥全部用在票肥上,5公斤/亩与第一次窠肥一起施用。9、及时防虫。水稻潜叶蝇发生前在5月末6月上旬,插秧后及时进行虫情调查,发现潜叶蝇危害时及时喷药防治。调查的方法是选择插后810天的秧苗靠近水面并平铺搭拉在水面上的叶片,用手轻轻捋叶片,发现叶片中间有小颗粒即为潜叶蝇的幼虫,应立即喷药防治。10、适时抢早。水稻插秧起始温度是气温稳定通过13。C泥温15。C高产插秧期5月1525日,钵育摆栽1823日;5月1015日、5月2630日为平产期;5月10日前、6月1日后为减产期。随时间托后,产量明显降低,以5月15日移栽产量为100

    33、5月20日移栽的产量为94z5月25日移栽的产量为90,5月30日移栽的产量为79.9o11、插满插严。插后同步补苗,插到头、插到边,格田四角插满插严,确保田间根本苗数合理、耕地利用率100%,要求做到秧苗栽的正,不要东倒西歪,插秧行要直,行穴距规整,每穴苗数均匀,栽插深浅整齐一致,不插上下秧、断头秧。12、按序插秧。插秧时应从稻田的下头开始,逐步向上头推进,待下一个格田插完秧以后,上一格田中的水放入下一格田做为护苗水,这样,即节约用水,又提高了水温,还减少肥料流失浪费。同时,距主干公路两侧的稻田头两排格田应在5月15日后插秧。水稻移栽标准一机械插秧标准是早、密、浅、正、直、满、匀、扶、补。

    34、1.早:适时抢早。2、密:合理密植,保证田间根本苗数。3、浅:插秧深度2厘米以内,插深小于1厘米,穗虽多而穗小,不抗倒伏,插深大于2厘米,穗少而不能高产。4、正:要求秧苗栽的正,不要东倒西歪。5、直:插秧行要直,行、穴距要规整一致。6、满:插到头、插到边,格田四角插满插严,确保田间根本苗数合理、耕地用率100%;7、匀:栽插深浅整齐一致,不插上下秧、断头秧,每穴苗数均匀。8、扶:插后及时上护苗水,促进秧苗早返青、早分票。9、补:插后同步补苗,确保水稻生育进程一致。二摆栽标准是适、平、扶、匀。1.适:保证做到适时摆栽。2、平:钵面与泥面平齐。3、扶:摆后及时放水扶苗,防止晒干。4:匀:行、穴距准

    35、确、均匀一致。加强秧田中后期管理1、加大通风力度。秧田管理的重点是保持秧田的旱育状态,促进秧苗根系发育。近期由于防病、调酸等作业,秧田湿度较大,必须加大通风量,及早散去秧田多余水份,进入3叶期的秧田更要加大通风练苗力度,特别是阴天也要早晨翻开棚头通风,散去棚内湿气,使秧田始终处在旱育状态,努力培育旱育壮苗。2、严格水份管理。秧田水份管理严格按照三看标准实施浇水,决不可随意加大秧田浇水次数和浇水数量,严格控制秧田水份,确保秧田实现旱育状态。3、加强病害防治。通过前期的努力,水稻秧田立枯病的防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仍有局部秧田发生立枯病危害,为此,要求各单位切不可掉以轻心,麻痹大意,要认真进

    36、行调查,发现发病中心立即浇pH4.0的酸水和喷药防治,并且及时追肥或叶面追肥。4、防御低温冷害。水稻障碍温度指标是播种至出苗最低气温为-1,地表温度为-3V;出苗至三叶期最低气温为3,地表温度为-1;三叶期以后最低气温为5oCr地表温度为rco根据天气预报,如插秧期气温有1。C以下低温时,要将秧田盖好,或采取其他增温措施,严防秧苗受害。当夜间温度IOoC时,可以昼夜通风,促使秧苗逐步适应外界环境,提高练苗效果。四、正确处理好五个同步关系1.插秧与秧田后期管理相结合。在抢农时插秧的同时不要无视秧田后期管理,特别是要注意水分管理,不要因缺水使秧苗萎慝影响秧苗素质。2、插秧与插前三带相结合。在插秧之

    37、前要分期做好三带工作,不可一次全部育秧大棚都做完三带工作,要根据插秧进程在插秧的前一天再进行三带处理。3、插秧与灌护苗水相结合。插秧后及时上护苗水,切不可插后不上水,秧苗处在晒干状态,致使秧苗底叶枯槁,延长缓苗期,影响秧苗正常分篥。4、插秧与施篥肥相结合。在插后34天就要及时施篥肥,最晚不晚于秧苗返青就施篥肥,严防篥肥施用过晚过迟,决不可全田都插完再施拿肥。5、插秧与补苗的同步关系。在插秧的同时就要安排专人同步补苗,使得秧苗生育进程一致,便于实施本田管理,严防插完全田再统一进行补苗,这样将导致秧苗生育进程不同,本田管理措施实施不便,影响水稻正常生长。水稻插秧后管理技术要点一、扶起倒苗。应及时将

    38、灌护苗水时,引起的倒苗扶起,使其直立生长。二、灌护苗水。在水稻插秧后至返青期灌护苗水,水层为苗高的三分之二,可以保护苗不被风吹倒,不使稻苗萎需。三、防止冻害。注意听天气预报,当气温接近摄氏零度,将有霜冻发生时,必须为水稻苗灌深水,从而保护水稻苗不遭受冻害。四、插秧后的灭草。插秧后3-5天,当秧苗返青后灌3厘米的水层,进行灭草时,采用药剂灭草,即每亩水稻用60%丁草胺125克,拌12.5公斤过筛的细潮土撒施,施药时一定要堵住灌排水口,施药后57天不排不灌,缺水就补水。假设插秧早,施药早或草大的稻田,每亩用药量可增加到150克。假设插秧后没用除草剂的封闭稻田,且稗草长到1.52叶期时,每亩用96%

    39、禾大壮200克,采用毒土法撒施,水层管理与上述相同,施药时应保持5一6厘米水层,防止药害的发生,且也防止了那种串水灌溉降低药效的现象。五、补苗。如果插秧时疏忽,可能有漏插空穴的,这样的必须补苗补插。第四章水稻施肥技术水稻需肥规律与施肥技术水稻需肥规律水稻是需月瞰多的作物之一,一般每生产稻谷100公斤需氮(N)1.625公斤、磷(P2O5)O81.2公斤、钾(K2)2.13.0公斤,氮、磷、钾的需肥比例大约为2:1:3o水稻对氮素的吸收量在分票旺期和抽穗开花期到达顶峰。施用氮肥能提高淀粉的产量,而淀粉的产量与水稻籽粒的大小、产量的上下、米质的优劣成正相关。如果抽穗前供氮缺乏,就会造成籽粒营养减少

    40、灌浆缺乏,降低稻米品质。水稻对磷的吸收各生育期差异不大,吸收量最大的时期是分窠至幼穗分化期。磷肥能促进根系发育和养分吸收,增强分窠,增加淀粉合成,促进籽粒充实。水稻对钾的吸收,主要是穗分化至抽穗开花期,其次是分窠至穗分化期。钾是淀粉、纤维素的合成和体内运输时必需的营养,能提高根的活力、延缓叶片衰老、增强抗御病虫害的能力。另外,硅和锌两种微肥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水稻茎叶中含有10%20%的二氧化硅,施用硅肥能增强水稻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和抗倒伏能力,起到增产的作用,并能提高稻米品质;锌肥能增加水稻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等,降低空枇率,起到增产作用,在石灰性土壤上作用较明显。硅、锌肥施用

    41、在新改水田、酸性土壤、以及冷浸田中作用更为明显。水稻施肥技术秧田施肥:秧田基肥应重施优质有机肥,有机肥料肥效长,养分全,含有大量水稻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一般每亩施用5001000公斤,同时每亩施用尿素35公斤、磷酸二镀815公斤、氯化钾78公斤或亩施复合肥2030公斤,以到达供肥均匀的目的,促使苗壮苗齐。移栽前45天,每亩施用尿素67公斤或高氮复合肥810公斤作为送嫁肥,以利秧苗移栽后尽快返青,恢复生长。施足大田基肥:大田基肥也应重视有机肥的施用,一般亩施德孚尔滴灌冲施肥Io-15公斤。并施用冲之道配土比加一套另外每亩增施硅肥68公斤、硫酸锌11.5公斤。大田基肥应在插秧前结合耕耙稻田施用,

    42、要深施到1220厘米的土壤中,使钱在少氧的环境中保持稳定,防止流失。追肥:(1)早施分篥肥。移栽返青后及早施用分篥肥,以促进低节位分窠的生长,起到增穗作用。分票肥一般分两次施用,每次亩施德孚尔滴灌冲施肥IOkg,保证全田生长整齐,起到保篥成穗作用。(2)巧施穗肥。水稻倒二叶开始出叶,幼穗长约1厘米时,是穗形成和籽粒发育的根底时期,应控制无效分篥。此时可每亩追施就果一桶,确保中期足够的养分转向生殖生长,增加颖花数量,防止颖花退化,促穗大粒重,同时具有养根、健叶、福干、防倒伏的作用。群体过小的地块可以提前到穗分化时期施用。(3)补施粒肥。从抽穗到成熟期间,以提高结实率,确保完全成熟,增加千粒重为主

    43、追肥要视水稻长势而定,宜少不宜多,一般每亩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混合赛生海藻酸碘5060公斤;在缺锌病症出现后,每亩喷施0.1%0.3%的硫酸锌溶液5060公斤混合花果医生果能多元素;对抽穗前叶片有褪绿发黄的地块,可亩施冲之道配土比加一套。补施粒肥可以有效地增强植株的抗逆性、抗病性;延长叶片功能期,防止早衰;改善水稻根部氧的供给,提高根系活力;加快灌浆,促进成熟和籽粒饱满,从而增加稻谷产量,改善稻米品质。应当注意,前期肥足、中期分窠过多过旺、叶色浓绿、群体间受光态势差、有贪青晚熟趋势的田块,不应追施粒肥。此外,盐碱地在施肥前应排水洗盐。施肥前34天左右注意白天灌水、夜晚排水,防止临

    44、时性积盐影响肥效发挥。水稻各时期施肥量和施肥方法水稻要长好,施肥少不了,不但要施饱,方法更需巧。为促进水稻早发、壮长和丰收,以下就水稻的科学施肥方法作一介绍。一、水稻各个生长期施肥量1.施肥量。水稻施肥量可根据预期产量、水稻对养分的需要量、土壤养分的供给量以及所施肥料的养分含量和利用率进行计算。2、施肥期。可分为基肥、分蕖肥、穗肥、粒视水稻生长势而取舍4个时期。各个时期的施肥时间和分配比例如下。ClJ基肥。水稻移栽前施入土壤,基肥占化肥总量的40%,结合最后一次耙田施用。在施入农家肥的根底上,一般每亩冲施冲之道配土比加一套。2分票肥。分窠期是增加株数的重要时期,在移栽或插秧后半个月时施用。每亩

    45、随水冲施就果一桶,叶面喷施花果医生果能多元素补充微量元素,促进分翦3穗肥。分为促花肥和保花肥。促花肥是在穗轴分化期至颖花分化期施用,此期施氮可增加每穗颖花数。保花肥是在花粉细胞减数分裂期稍前施用,具有防止颖花退化和增加茎鞘贮藏物积累的作用。每亩冲施冲之道配土比加一套。4粒肥。粒肥具有延长叶片功能、提高光合强度、增加粒重、减少空枇粒的作用。尤其群体偏小的稻田及穗型大、灌浆期长的品种,建议施用少量的尿素,但切不可偏氮,以免贪青晚熟。每亩冲施德孚尔滴灌肥10-15千克。三、水稻主要施肥方法1.前轻中重后补法:足适量施用基肥和分蕖肥,合理施用穗肥,酌施粒三,到达早生稳长,前期不疯,中期促花,后期不早衰

    46、该法在保证足够穗数根底上,兼攻大穗和粒重。南方单季晚稻和迟熟中稻多采用这种施肥方法。2、前稳攻中法:此法省月巴稳产高产。主要是提高有效分篥率、攻大穗提高结实率、增加粒重争高产。特点:壮株大篥小群体,前期控票;仕秆强根,中攻大穗,中后攻结实率和穗重。3、前促中控后补法。此法与字型施肥法类似,重施基肥占总量80%以上并重施分篥肥,酌施拗巴,到达前期轰得起,中期稳得住,后期健而壮的要求。东北稻区、南方早稻大局部、华北地区麦茬稻等大都采用这种施肥法。其弊端是前期生长过旺,易造成田间郁蔽,病虫害较重。4、前促施肥法。在施足底肥根底上,早施、重施分篥肥,特别是氮肥,以促进分篥的早生快发,确保增票多穗。底

    47、肥占总肥量的70%氮肥占总氮量的60%-80%),其余30%肥料在移栽返青后全部施下。此法适用于水稻生长期间降雨集中,肥料易流失,常出现低温少照的稻区。底肥以农家肥为主。5、底肥一道清施肥法。整田时将全部肥料一次施下,使土肥充分混合,适用于黏土、重壤土等保肥力较强的稻田,目肥源充足。采用此法,比底肥加篥肥和底肥加穗肥的稻株吸氮率增加,分蕖快,成穗多,行间透光率高,增产3.6%-17.9%o6、测土配方施肥法。测土配方施肥是为了协调作物产量、农产品品质、土壤肥力与作物环境的相互关系,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特性与肥料效应,使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相结合、必需营养元素与微量元素适当配比以及采用相应肥料施用方法的一套施肥技术体系。本法可根据土壤养分测定结果及作物一生所需各种养分的多少,科学搭配各种养分比例及施用量,合理供给,满足作物一生所需养分,到达增产、增效的目的;减少不必要的施肥,降低本钱,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减轻土壤板结及病虫害。水稻如何进行标准化施肥一、施肥原那么1 .实行平衡施肥根据各作物需肥规律,土壤养分供给状况和肥料效应,确定相应的施肥量和施肥方法。以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基肥与追肥相结合为原那么,实现平衡施肥。2 .实行有机肥无害化农民自产自用的有


    注意事项

    本文(水稻种植技术全.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