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高级中学分册(“十二五”版)江苏省教育厅印发-O一一年七月目录江苏省高级中学图书馆装备标准江苏省高级中学理科实验室装备标准江苏省高级中学信息技术装备标准江苏省高级中学历史地理实验室装备标准江苏省高级中学通用技术实践室装备标准江苏省高级中学艺术装备标准江苏省高级中学体育装备标准编制说明一、本标准依据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实验室规程以及学科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满足新课程改革对教育装备的要求;以及我省教育事业开展状况和近几年来装备实践,在原标准(试行)稿的根底上进行修订。本标准参考或直接引用以下标准文件:1 .GBJ992009中小学校建筑设计标准(2009年征求意见稿)2
2、 .GB/T198512005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2005年)3 .JGJ381999图书馆建筑设计标准4 .教育部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2002年)5 .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音乐、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2002年)6 .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2003年)7 .教育部中小学实验室规程(2009年)8 .教育部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标准(2006年)9 .教育部高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2010年)本标准包括图书馆、实验室、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课程、历史地理、艺术和体育装备七大类。二、编制原那么:1 .本标准每个学科分为建设、配备、管理和应用四个局部。2 .每个学科根据学校的装备
3、水平分为三类:第一类为高水平、示范性的;第二类为中高水平、先进性的;第三类为最根本的、是合格学校必须到达的装备水平。3 .通用技术根据学科的特殊性和师资配备情况,采用菜单形式供学校选择适宜的模块。4 .必配和选配相结合,必配局部是每类学校完成教育教学要求所必须的,选配局部均注明“()”,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高级中学分册(“十二五”版)主编部门:江苏省教育厅根底教育处江苏省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管理中心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编委会主仟.倪道潜尹伟民樊增荣刘丰宋志强编委会委员;陆志平马斌陈峥珠鞠文灿马幸年晏仲超杜伟王国强陆岳新尤学贵陈绍义张子祥后有为俞听放高镇筹划
4、统稿:张忠伟参编人员(排名不分先后)实验室:张子祥顾晓东孙宏根周大群许宝康陈其渔刘刚袁焕新曹惠芳程有渔李箕云图书馆:袁敏雍忠林刘荣周晓峰杨红芹金建雯顾晓东冯刚信息技术:宋志强严峻董江陈绍义康永宏徐建明陈正石张光耀科技史地:高镇李惠敏王锋军袁广华刘海林王武林陆忠花孔政王德平朱熙春丁良峰张丽君艺术体育:王祥明裴乃炯王锋军王勇吴国伟钱琴娣玲周朱珍敏明飞峻荣宁林 玉惠 炸 启 梅 王李薛王陈杨李杜云莉志伟霖芳军波萍和 泽忠 承卫 海建致 窦张 虞王徐谭丁周江苏省高级中学信息技术装备标准一、建设与配备(一)信息技术教育设施设置名称8轨12轨16轨20轨I类11类In类I类II类HI类I类II类HI类I类
5、II类HI类数量数量数量数量数量数量数量数量数量数量数量数量计算机网络教室222333544655计算机资料及软件制作室11(1)11(1)11(1)11(1)专用多媒体教室1121212121212121212121安装多媒体设备教室占班级总数比例1/11/21/31/11/21/31/11/21/31/11/21/3自动录播教室(1)(1)(1)(2)校园网络管理中心111111111111校园闭路电视系统11(1)11(1)11(1)11(1)校园播送系统111111111111学校平安监控系统111111111111要求:1 .各校可根据情况适当增加功能教室的数量。2 .各功能教室使用
6、的面积(mi)以中小学校建筑设计标准为依据。3 .在校学生数与网络环境下学生使用计算机数(含计算机教室、普通教室、各专用教室、电子阅览室的计算机)之比:I类学校达6:1;11类学校达8:1;In类学校达10:1。任课教师数与网络环境下教师计算机数之比:KII类学校达1:1;In类学校达3:1。4 .学校专用多媒体教室必须采用不小于100英寸的大屏幕显示设备,普通教室多媒体必须采用不小于42英寸的大屏幕显示设备,学校可根据情况选择。5 .各功能教室的防火、防盗、防雷等平安设施设备的配备均应到达国家相关规定的要求。6 .学校闭路电视系统可以选择采用数字信号传输模式或模拟信号传输方式,详见闭路电视系
7、统。7 .组建教育城域网区、TlJ(县)的学校,校园网建设应到达学校内部计算机联网并联通互联网,能实现“校园网络系统”的根本功能。8 .HI类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专用多媒体教室和教室安装多媒体设备的比例。9 .及时淘汰(或升级改造)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的计算机,并确保学校在教育教学中可使用的计算机数量不低于上述标准。10 .学校信息技术中的所有应用软件必须采用正版软件。11 .理科实验室可适当减少多媒体设备的配备数量,化学实验室可配备移动式多媒体设备。说明:1 .8轨以下学校的计算机网络教室数量参照8轨;9、10轨学校在8轨根底上同比增加;11轨学校参照12轨;13、14在12轨根底上同比增加;
8、15轨学校参照16轨;17、18在16轨根底上同比增加;19轨学校参照20轨,20轨以上学校在20轨根底上同比增加。2 .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室可兼作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使用,但必须有专人管理、有规章制度、有供学生阅读的资料、有固定的开放时间。(二)建设要求1 .计算机网络教室根本功能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英语听力考试、各学科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及学科整合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场所,可用作学生电子阅览。1.环境要求环境和设计2. 3. i使用面积:9011011f间。机房须安装空调,使用时室内温度不高于30。计算机室宜设在楼房的中、上层,不宜设在地层和顶层。t计要求计算机室应具有良好的防雷设施,专线供电,地
9、板防静电,并远离有强电磁场辐射和有强腐蚀性的物体。网络布线、电源布线必须符合国际、国内相关的建设和验收标准标准。计算机室单独接地电阻W4。,其中接地极的接地电阻WlQ。地面可铺设防静电地板,也可使用地砖、地板革、水磨石地面。防静电地板下的布线要有防鼠、防水保护措施。地面开槽布线时,盖板要坚硬不变形、不漏水,且容易开启便于维护。计算机网络室建议采用光纤接入,带宽不低于百兆。学生计算机桌采用纵向排列时,列间距离不小于180Onm1;采用传统的横向排列时,桌间也离不小于600mmo所有计算机按以太网结构方式接入校园网,学生机采取系统硬盘保护措施。机房电压应满足:电压220V,频率50Hz,三相五线制
10、/三相四线/两相三线制,三相接入要注意三相负载均衡;并安装相应规格的漏电防护装置;空调机与计算机采用分路供电。卜算机辅房使用面积:16m7f三,应紧靠计算机教室。可兼作配电房,放置稳压器等。序号设备名称参考规格要求单位配备数量备注I类11类In类根本配置1学生用多媒体计算机配备带麦克风的耳机一副台保证一人一机使用配杀毒软件、防木马软件2教师用计算机台111配套软件3交换机100/100OM自适应台假设干假设干假设干配套4参数稳压电源5KVA台假设干假设干假设干配套5网络教室播送软件系统套1116教师座椅张1117讲台张1118学生计算机台环保达El张与学生计算机配套9学生竟张与学生计算机配套1
11、0无尘白板块11(1)11液晶投影机含投影屏幕套(1)(1)(1)12空调设备套111根据面积配备13防盗设施套11114UPS电源台(1)(1)(1)2 .计算机资料及软件工作室根本功能教学软件制作、存放有关资料。环境要求M、境和沿面积:使用面积23011r。不口以24-照明:室内无阳光直射,安装窗帘。H温度:室内温度不高于30C为宜,安装空调。通风:采用自然通风。有条件的学校配备UPS电源。远离有强电磁场辐射和有强腐蚀性的物体。工作室单独接地电阻W4Q,其中接地极的接地电阻Wlo所有计算机可以访问互联网。序号设备名称参考规格要求单位配备数量备注I类11类In类根本配置1多媒体计算机台假设干
12、假设干假设干至少有一台加视频采集及电视接收装置2打印机台假设干假设干假设干规格和数量按需要确定,其中数码摄像机(DV)可与校园闭路电视系统合用。3扫描仪台假设干假设干假设干4数码相机台假设干假设干假设干5数码摄像机(DV)台假设干假设干假设干6DVD/VCD台假设干假设干假设干7工作台张假设干假设干假设干8办公桌椅环保达El套假设干假设干假设干9工具套假设干假设干假设干10资料柜存放资料个假设干假设干假设干11网络信息口个假设干假设干假设干满足需要3.专用多N第体教室根本功能采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展示文本、数据、图像、语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为教育教学提供丰富而生动的知识表达形式。环境和设计专用
13、多媒体教室(会议厅、报告厅、多功能教学厅)面积12Onr以上。讲台侧面窗户安装窗帘,防止阳光照射。至少有2个校园网信息点,1个闭路电视信息点。有条件的学校安装无线AP。投影机吊装时,在保证投影充满整个银幕的前提下,尽可能使投影机距离银幕最近,银幕下沿高度不低于第一排学生的座高,吊装位置以远离采光窗口为宜。第一排学生桌前沿与银幕的水平距离不小于2500mm,边座学生与银幕远端的水平视角不小于30%地面局部布线宜采用暗埋方式。如果采用明线方式布线,地面局部必须选用耐踩、防水材料保护线缆。根本配置序号名称参考规格要求单位配备数量备注I类II类In类1大屏幕显示设备当前主流配置套111不小于100英寸
14、2视频展台当前主流配置台1113多媒体计算机当前主流配置台1114音响设备套1115电教讲台张1116网络电视接收设备网络流媒体信号转换为VGA或复合视频信号台111采用网络传输电视信号的学校选择7集中控制器套1118智能录播系统当前主流配置套1(1)(1)说明:1 .采用网络传输电视信号的学校选择网络电视接收设备,采用传统方式传输电视信号的学校选择电视射频信号接收设备。2 .专用多媒体教室数量详见(一)信息技术教育设施设置。3 .专用多媒体具有断电保护以及延时断电功能。4 .普通多媒体教室根本功能在普通教室内,采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展示文本、数据、图像、语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为课堂教育教学提
15、供丰富而生动的知识表达形式。环境和设计教室面积符合教室建设标准。讲台侧面窗户安装窗帘,防止阳光照射。至少有2个校园网信息点,1个闭路电视信息点。投影机吊装时,在保证投影充满整个银幕的前提下,尽可能使投影机距离银幕最近,银幕下沿高度不低于第一排学生的座高,吊装位置以远离采光窗口为宜。第一排学生桌前沿与银幕的水平距离不小于2500mm,边座学生与银幕远端的水平视角不小于30%地面局部布线宜采用暗埋方式。如果采用明线方式布线,地面局部必须选用耐踩、防水材格I保护线缆。根本配置序号名称参考规格要求单位配备数量备注I类11类HI类1大屏幕显示设备当前主流配置套111不小于42英寸2视频展台当前主流配置台
16、1(1)(1)3多媒体计算机当前主流配置台111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的学校可不配4音响设备套1115网络电视接收设备网络流媒体信号转换为VGA或复合视频信号台111使用网络传输电视信号的学校选择6电教讲台张111要求:1.多媒体教室数量详见(一)信息技术教育设施设置。2.11类、IlI类学校教室可采用移动多媒体投影装置。3.有条件的学校可在普通教室放置一定数量的计算机供学生上网查询资料。5 .自动录播教室(选配)序号名称参考要求配备数量教室环境1顶面矿棉板吸音吊顶2墙面吸音板铺垫吸音棉3地面4.5mm厚运动静音胶垫4窗户双层铝合金窗体,遮光窗帘5照明三基色灯,教室亮度450500LX假设干6空调
17、立柜式17多功能讲台18学生课桌椅同普通教室9供电系统三路,分别控制教学、照明、空调IO观摩区单向贴膜玻璃窗图像系统1网络直录播效劳器附系统软件12教师摄像机自动跟踪定位13学生摄像机云台式,自动跟踪定位14板书摄像机附镜头1智能导播控制子系统1智能导播控制主机附软件12激光演示器多功能无线13录播控制键盘14板书定位触发模块2智能集中控制子系统1智能集中控制主机I2时序电源1声音系统1数字音频矩阵12教师无线话筒13学生话筒专业枪式均匀吊顶84功放I5音箱2多媒体教学子系统投影机、大屏幕显示设备等同多媒体教室1辅助工具软件1播放器12编辑器I3光盘刻录器14录播精灵1其它1机柜12交换机I3
18、切换器14显示器16 .校园网络系统根本功能实现校务、财务、财产、教务、学生学籍、教师人事档案、图书馆与实验室等方面的网络化管理;通过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库,方便教师在课内外对教学资源的应用;通过学校网站等形式实现学校内部,学校与社会、学生、学生家庭以及校际之间的联系与互动;师生能通过学校的计算机上网学习、交流和查询资料。环境和设计1 .网络中心的环境要求网络中心机房使用面积大于30m安装空调,温度保持在1824,相对湿度保持在40%601窗户安装窗帘,防止阳光照射机房设备。不宜设置在楼房的一层或顶层。有良好的防静电措施,安装机房专用防静电活动地板。墙面设计:选择不易吸附灰尘的防火材料。2 .校
19、园网络系统的设计要求:校园网建设包括结构化布线、机房建设、网络设备、软件系统、防雷电系统等局部。校园网建设应贯彻“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适度先进,留有扩展”原那么。网络布线设计:校园网采用光纤接入,校园内光纤和UTP(非屏蔽双绞线)混合使用,遵循EIA/TIA.568商业建筑布线标准,满足语音、数据、图像、多媒体信息大容量、高速传输的要求。安装防雷电设备、设施,保护网络设备。根本配附序号名称参考规格要求单位配备数量备注I类II类In类1防火墙根据学校计算机总数、流量等参数配置台111可以实现日志异机备份2路由器支持ISDN、ADSL或以太网接口台(1)(1)(1)按网络结构需要配置3主干交换机三
20、层交换,背板带宽等根据学校需求配置台111支持VLAN划分,Mac地址绑定4效劳器当前主流配置台45335二级交换机台假设干假设干假设干按网络结构需要配置6网管微机台111建议用网管笔记本计算机7存储器光纤或IP存储台1(1)(1)容量按需配置8不间断电源根据网络中心需求配置台1119机柜台假设干假设干假设干10效劳器操作系统套假设干假设干假设干按需配置11数据库软件套11(1)12杀毒软件建议采用网络版套11113空调机台111根据面积配备14防雷接地、防静电系统套11115无线网络套(1)(1)(1)要求:1 .I类学校中心交换机应采用千兆三层以太网交换机。有条件的学校可逐步配备支持IPV
21、6的万兆以太网交换机,不低于主干千兆,百兆交换到桌面。2 .效劳器软硬件的配置应根据学校规模及教学应用情况确定。信息点覆盖到学校各教育、教学、生活场所。教室等教学点布点应有一定的冗余。交换机端口也应有一定的冗余。3 .网络存储设备的配备应随着学校教育教学应用开展的需要而不断增加。4 .防火墙必须安装存储系统日志设备,系统日志保存时间满足公安部的有关要求;并具备完善不良信息过滤、垃圾邮件过滤等功能。5 .建设教育城域网,资源采用集中建设与管理的区、市(县)的学校,在满足“校园网络系统根本功能”的根底上可减少交换机等网络设备、效劳器等信息存储设备和网络专用软件的配备数量。7.校园闭路电视系统(1)
22、利用校园网络传输方式根本功能依托校园网络系统实现高质量的电视转播,实现自办节目,召开电视会议,播放教育教学录像等功能。环境和设计1 .编辑控制室使用面积不小于30门。演播室环境安静,噪声低于40dB,房屋结构符合声学要求,隔音效果良好,混响时间适宜。灯光、音响方面要满足摄像要求。2 .采用组合灯光照明系统,平均照度不小于100oLUX。3 .窗户安装窗帘,防止阳光照射机房设备。4 .和网络中心临近,方便制作系统和传输系统的联接。5 .安装空调,演播时温度不宜超过28C。6 .演播设备、照明设备、电力设备、平安设备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产品,产品技术性能和安装工艺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制作及传输局部根本
23、配置序号名称参考规格要求单位配备数量备注I类11类In类1监视器台假设干假设干假设干2光碟机DVD台假设干假设干假设干3摄像机台1114三脚架带轮副1115空调机台1116不间断电源台1117编辑系统线性或非线性台(1)(1)(1)成套配备8计算机加装视音频编码卡,带刻录设备。套假设干假设干假设干按传输电视节目数量而定接收及显示局部根本配置9网络电视接收设备网络流媒体信号转换为VGA或复合视频信号台假设干假设干假设干不配备计算机的教室使用10数码投影机及音箱或电视机和教室多媒体公用说明:校园网络完善、教室普及多媒体的学校可使用此系统,实现数字化系统的高度融合,减少重复投资。(2)采用同轴电缆传
24、输方式(传统闭路电视)根本功能实现高质量、多频道、多功能的电视信号校内转播,实现自办节目,召开电视会议,播放教育教学录像等功能。环境和设计1 .编辑控制室使用面积不小于30m,。演播室环境安静,噪声低于40dB,房屋结构符合声学要求,隔音效果良好,混响时间适宜。灯光、音响方面要满足拍摄要求。2 .采用组合灯光照明系统,平均照度不小于100OLUX。3 .窗户安装窗帘,防止阳光照射机房设备。4 .至少有1个校园网信息点,1个播送点。5 .安装空调,演播时温度不宜超过28。6 .演播设备、照明设备、电力设备、平安设备应全部采用符合国家标准产品,产品技术性能和安装工艺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制作局部根本配
25、置序号名称参考规格要求单位配备数量备注I类II类HI类1监视器台假设干假设干假设干2监视主屏台1113录像机台(2)(2)(1)4光碟机DVD台假设干假设干假设干5摄像机台1116三脚架带轮副1117空调机台1118编辑系统非线性台(1)(1)(1)9计算机加装视音频编码R带刻录设备。套111配视频编辑软件10不间断电源台1(1)(1)11控制台张111传输及显示局部根本配置12调制器假设干假设干假设干13混合器台11114放大器只假设干假设干假设干15分配分支器只假设干假设干假设干16用户终端只假设T假设干假设干17数码投影机及音箱或电视机台假设干假设干假设干安装投影机的教室需加装解调器为使
26、用先进技术,减少重复投资,闭路电视系统的建设可纳入校园网络系统,视音频的传输采用数字信号方式。也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选择模拟信号传输方式。8.校园播送系统(1)校园播送根本配置根本功能满足学校升旗仪式、课间操、眼保健操、全校集会、考试时的听力测试、校园节目播送等工作要求。环境和设计1 .播送室使用面积不小于16。2 .采用自然通风。有条件的学校安装空调,播音时温度不宜超过30。3 .至少有1个校园网信息点,1个闭路电视信息点。根本配置序号名称参考规格要求单位配备数量备注I类II类In类1播放机高、中、低三档台111可选任一档次2定压功放台假设干假设干假设干按需配置3铃声播放机台111或使用计算机
27、4DVD机台11(1)5卡座台11(1)6调谐接收器台11(1)7无线话筒套1118播出话简含支架套2229制作话筒含减震架套22210监听喇叭只11111不间断电源台11112控制台张11113调音台台11114输出分配器台11115资料柜个11116空调机台11(1)18室内喇叭只假设干假设干假设干19室外音柱只假设干假设干假设干远程控制20主控计算机台(1)(1)(1)配数字播放机说明:满足学校对铃声信号、语音听力考试等方面的根本需求。(2)智能校园播送配置根本功能满足学校升旗仪式、课间操、眼保健操、全校集会、校园节目等工作要求,实现任意分区编组功能(控制中心对系统内所有音箱的点对点播放
28、控制)和无线远程控制功能(满足不同年级的各班级自行选择听力练习内容),同时实现学校应急播送。环境和设计1 .播送室使用面积不小于16。2 .采用自然通风。有条件的学校安装空调,播音时温度不宜超过30。3 .利用原有的有线电视线路实现有线调频传输。根本配置序号名称参考规格要求单位配备数量备注I类II类In类1主控计算机多路声卡台1112音频调制器台假设干假设干假设干按需要自定3调频控制单元单片机控制系统,模块化设计,适合不同类型学校的需求;播放软件要求有较好的交互性111根据学校需求选定模块4教室自控单元在各教室、教师办公室可以方便选择播放内容台假设干假设干假设干按需要自定5无线话简套1116播
29、音话筒含支架套2227监听音箱只1118不间断电源台1119机柜19寸标准机柜个11110调音台台111不少于1台11k座:台11(1)12资料柜个11113空调机台11(1)14室内音箱多频点只假设干假设干假设干兼做教室多媒体音箱15室外音柱多频点只假设干假设干假设干16分区控制器台(1)(1)(1)配数字播放机17操场单元无人值守,通过无线方式受中心控制开关机、音量调节等说明:此方案适合规模较大的学校,充分满足学校各种信号和公共播送要求,特别是满足自助式学生英语听力练习方式,实现真正无人值守,缓解学校管理压力。能有效解决学校播送系统升级时无预埋线路的问题。9.校园平安监控系统根本功能为学校
30、重要场所、学生宿舍提供监控。环境和设计1 .有条件的学校可建设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设立专门监控室,安装电视监控、防盗报警设备。2 .防盗报警系统可与110连通。序号设备名称参考规格要求单位配备要力备注I类II类m类周界报警系统1报警主机16路以上台必配必配必配规格和数量按需要确定2对射套必配必配必配数量按需要确定室内安防报警1报警主机台必配必配必配2被动红外线探测器只必配必配必配数量按需要确定视频监控系统1带补偿光体摄像机台必配必配选配数量按需要确定2低照度摄像机台必配必配选配数量按需要确定3自动光圆镜头个必配必配选配数量按需要确定4中速球型摄像机台必配必配选配数量按需要确定5摄象机支架个必配必
31、配选配数量按需要确定6护罩个必配必配选配数量按需要确定7硬盘录象机16路以上台必配必配选配数量按需要确定8硬盘只必配必配选配数量按需要确定9彩色监视器台必配必配选配主要监控区显示尺寸不小于32寸,数量按需要确定要求:1.ln类学校在主要道口需加装视频监控系统。2 .有住宿学生的In类学校,宿舍区必须配备视频监控系统。3 .摄像机分辩率、录像保存时间符合公安部门有关规定。4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采用依托校园网的纯数字监控。二、管理与应用1 .管理要求(1)人员配备类型I类II类In类专(兼)职人员数量2221-2(2)人员素质专职网管人员应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和网络管理水平,必须通过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
32、门和相关单位组织的网络管理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网管教师应热爱本职工作,积极主动做好网络、网络设备和计算机等的管理和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设备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工作中正常运行。(3)制度管理必须建立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信息中心、计算机资料及软件制作室等专室的管理制度;校园网络的平安管理制度;各类信息设备的管理制度;网络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学生上机守那么等规章制度;要建立学校播送系统、闭路电视系统和平安监控系统的管理、使用、维护保养制度及管理人员职责。学生上机守那么张贴于计算机教室前方,其余规章制度和管理人员职责分别张贴于相关场所。校园网络中心应挂有校园网拓扑图。(4)资料管理必须建立
33、信息技术设备的总帐和分类帐,做到记帐及时、正确,总帐每年填写一次,学期中设备有变化时填入分类帐,做到帐、帐相符、帐物相符。定期进行帐物核查,确保帐与物的相符率达100%。购置的光盘等软件资料,可将内容拷入信息中心效劳器后入图书馆管理。要注重设备的技术资料、管理资料和应用资料的收集与积累,如网络和设备运行情况记录、网络设备和计算机等设备的保养维修记录、网络平安记录、信息技术课程开出情况记录、学生上机记录等。期末整理,分类装订成册。(5)设备管理要加强信息中心的设备管理,将室内的温度与湿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保持室内环境整洁,物品摆放整齐,线缆经整理后捆扎。网管人员要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做好软件
34、的维护和病毒特征库的升级。计算机教室内课桌摆放整齐,保持整洁。定期做好学生用计算机、教师管理用机和多媒体设备等的除尘等保养工作和软件的升级维护工作,确保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正常开展和其它学科的使用。一旦出现计算机故障,立即修理,确保学生用计算机的完好率达100乐有条件的学校应有备用计算机。暑期长期不用时应安排人员定期对计算机通电开机保养。同时要加强办公用计算机、教师教学用计算机和各类教室用计算机的管理,网管教师要主动做好效劳工作。要加强学校播送系统、闭路电视系统和监控设备的管理,建立设备帐册,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与保养,确保各系统能正常工作。(6)平安管理要加强信息中心的平安管理,经常检查信息网络系统
35、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网管人员必须对资料定期进行备份,定期更改密码,做好实时更新防杀毒软件,应用软件及时打补丁,加强BBS等的审核,注意日志的保存等工作。开设电子公告版及公共留言版等公共网络交流平台的学校,要及时进行登记备案和信息审核工作。同时要经常检查防火、防盗、防雷等平安设施设备以及防鼠、防水、防尘等保护措施的使用状况,确保平安无事故。(7)经费管理应确保信息技术设备的正常运行经费、经常性维护经费和设备更新添置经费。定期更新因不能适合教学与工作需求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确保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正常开出和在其他方面的应用。2 .应用要求(1)严格按课程标准开全开足信息技术课程,鼓励教师利用网络
36、教室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与推广,加强各学科在实施新课程标准时对网络教室的使用。(2)积极参与构建校、市二级互通的教育城域网络平台,在组建校本资源库的同时,要积极参与市级范围内的资源库建设,实现资源共享。(3)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学校管理的校务、人事、财务、档案、教务、学生、学校资产、图书馆、实验室等领域。管理软件的选取,应符合教育部制定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要求,同时要符合信息上报和区域信息交流的要求。(4)建立并不断完善教学、教研管理系统,丰富与积累各种教学资源,通过网络开展交流与学习。包括建立学校各学科的教学教研资源库、教师与学生的博客、学生研究性学习网站等。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教师自制课件评比等活动,不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在教学研究和评课等活动要中关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5)加强学校网站建设,利用网站进行学校的常规管理;展现学校办学成果和学生特长;提供学生学习资源;加强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学生家长的联系。(6)有条件的地区应加快教育城域网建设步伐,利用教育城域网组建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库,开展区域范围内的教师人事管理、学生学籍管理、学校资产管理和实验室、图书馆等方面的管理。(7)正常使用学校的播送系统、闭路电视系统,并注意有关资料的积累与整理。正常使用学校的平安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