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杭州市余杭区期末测试卷三年级(上册)科学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 .把水涂在手背上,等待一会儿手会变干,这是因为手吸收了水。()2 .做“水结冰”实验时,为了让水快点结冰,可以选细一些的试管。()3 .把木材加工成为桌椅,改变的是形状、大小等因素,木材的性质没有发生变化。()4 .寒冷的冬天,衣服中的水会结成冰。过一段时间,结冰的衣服又会慢慢变干。在这个过程中,水从液态变成固态,又变成气态。()5 .液态的水只要受冷,一定会变成固态的冰。()6 .水有固定的形状,水蒸气没有固定的形状。()7 .用蒸发的方法分离含有沙的食盐,用过滤的方法可以将浓盐水分离成盐和水。()8 .同一个气
2、球可以变成各种形状,这主要是利用了空气很轻的特点。()9 .孔明灯升空后灯内的空气变冷下降,容易引发火灾,所以尽量不要燃放孔明灯。()10 .空气无色无味透明,但我们可以借助烟雾、风车、红旗的变化,感受到空气的存在。()11 .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其中成分最多的是氧气。()12 .在乌鸦喝水的故事里,乌鸦将许多小石子放入瓶中,水面就升高了,这是利用了小石子占据了水的空间的原理。()13 .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我们就生活在大气圈中。()14 .气温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气温的。()15 .一般情况下,一天中最高气温在中午12时左右出现,最低气温出现在清晨日出前。()16 .雪是降水
3、的形式之一,下雪结束后可以读取雨量器里雪的高度,作为降水量。()17 .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18 .最早的温度计是在1593年由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的。()19 .当我们看到烟柱直冲天,可以判断当时的风速为1级风。()20 .小明观察到红旗往南飘,判断此时是南风。()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21 .小明做“水沸腾”实验时应选择测量范围为()的温度计来测量水的温度。A.35oC42CB.-10oC102CC.-40oC50C)oC.美观22 .冬天,水管外包稻草、棉花的原因是(A.防冻破B.防撞击23 .因为需要用酒精灯火焰的()加热,所以酒精灯灯芯不能离石
4、棉网太近。A.外焰B.内焰C.焰心24 .在“水结冰”和“冰融化”的实验中,我们都在试管外壁套了一个橡皮筋,它的作用是()oA.便于标注试管放入烧杯中的位置B.便于固定试管C.便于观察水柱和冰柱的高度25.在做“水结冰”实验时,小红组将食盐加入到了试管中(盐水结冰的温度在一10左右),那么可以推测试管内的盐水()oA.再过一段时间是可以结冰的B.无论过多久都无法结冰C.再过一段时间会出现一些冰晶,但不能完全结冰26 .如图所示,在不倾斜瓶子的情况下,小明想利用空气将水从瓶中挤出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oA.向管吹气B.向管吹气C.向任意一管吹气都不可以27 .下列变化中与其他两种变化有着本质上
5、不同的是()oA.纸燃烧B.面包发霉C.用橡皮泥做各种小动物28 .小晨、小璐、小宇三人分别做了“水沸腾”实验,并画出了沸腾时观察到的现象,画的正确的是()o小晨小鹏29.把干燥的土块放入水中,能说明土块中有空气的是()o小宇A.土块散开了B.水中有气泡冒出C.水变浑浊了30 .搅拌真的可以加快溶解吗?可以选择下列()组材料,来探究“搅拌与溶解快慢的关系”。B.热水冷水31 .在做“水能溶解多少食盐”的实验时,要得到比较准确的数据,科学的方法是()oA. 1勺1勺地加B. 1克1克地加ClO克10克地加32 .如果冰箱冷藏室温度是4,放在里面的水()oA会结冰B.不会结冰C.一部分结冰A.A位
6、置B.B位置开始时向下压后向上拉后33 .小明研究“食盐在水中溶解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下表是他的实验设计。他想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是()o食盐水量水温搅拌号杯子50克,粗盐200毫升25不号杯子50克,粗盐200毫升70不A.食盐在水中溶解的快慢和水量多少有关吗B.水温高低会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的快慢吗C.如果不搅拌,食盐在水中是不是溶解很慢34 .水槽里装有水,水面上有一个乒乓球,用一个玻璃杯罩着乒乓球往下压,直到杯子完全浸没在水中这C.C位置35 .用注射器做“压缩空气”的实验时,由图示可推测,组成空气的微粒()oA.间隙距离会发生变化B.数量会发生变化C.间隙距离、数量都会发生变化36.某
7、地一天内断断续续下了五六场雨,当天降水量的测算方式是()oA.每场雨测算一次B.将24小时内的降水量累计起来C.以最大的那场雨测算当天的降水量37 .用气温计在教室内、室外阳光下、室外阴凉通风处测得不同的温度,()的气温可以代表当地的气A.教室内28B.室外阳光下32C.室外阴凉通风处2638 .小明测量某天降雨量是26毫米,根据降雨量等级标准,这属于()oA.中雨B.大雨C.暴雨39 .杭州具有“四季分明,降雨量充沛”的特点,这描述的是()oA.气象B.天气C.气候40 .天气预报制作的过程,排序正确的是()o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AB.C.三、探究实践题。(
8、共40分)冬天到来,天气十分寒冷,能够吃上一锅香喷喷、热乎乎的火锅,便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了。于是小明一家就决定一起去吃火锅。在吃火锅的过程中,小明有了很多的发现。41 .小明观察到锅里汤开始冒泡泡、破裂,而且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判定水开始()o42 .大家看到放在桌上带有冰块的柠檬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说:冰块融化时温度保持在0B.爸爸说:冰块融化时温度会不断上升C.妈妈说:冰块全部融化后温度不会上升43 .调酱料时,小明先在碗里舀了一勺汤,发现()能溶解在汤里。A.盐B.胡椒粉C.香油44 .小明发现热奶茶上面冒着“白汽”,这个“白汽”其实是()o45 .装有柠檬水的玻璃杯盖上
9、一块干燥的杯盖后,()出现了小水珠。A.杯盖上面B.杯盖下面C.杯盖上下两面都46 .吃火锅时锅里的汤越来越咸,这是因为()oA.锅里的汤下部分比较咸B.锅里的水分蒸发导致C.不断往里加盐的结果小明购买了“模拟风的成因”的材料包,在拆快递时发现快递盒中还有“空气包”。47 .“空气包”能减缓运输过程中碰撞以免损坏商品,主要是利用了空气()的原理。A.会流动B.能占据空间C.易压缩,具有弹性48 .小明想利用天平测一测一袋“空气包”的质量,于是他在左侧拴一个“空气包”,右侧挂衡量物(如图),这个衡量物有可能是()oA.钩码B.玻璃弹珠C.豆子49 .小明把“空气包”弄破了,发现天平的()(填“左
10、或“右”)边会向上倾斜。50 .小明将“模拟风的成因”的材料包进行组装后,如图所示,蚊香的作用是()oA.帮助我们闻到空气的气味B.模拟空气中的雾C.有利于观察空气的流动51 .如图中,从A孔流进的是()空气,从B孔流出的是()空气。(均填“热”或“冷,)52 .拿一架纸风车靠近B孔,若蜡烛燃烧得更旺一些,则风车的转动速度会()oA.加快B.减慢C.不变53 .自然界也有这样一个热源,风才会形成,这个热源是()oA.太阳B.月亮C.地热某一天,小明早上起床打开窗户,发现远处的房屋和树木一片朦胧。到了学校,他发现操场上的红旗整面都张开了,飘向了西北方向。经过科技走廊,他发现气温计上显示的温度如
11、图所示。54 .读完上述文字,当天天气符号最合理的是()oA.B.I55.下面风向标与红旗的指示,()是最合理的。A.无风B.微风57 .小明看到的气温计上的温度,应写作()o58 .小明根据当天的气温提出穿衣建议,下列选项中合适的是(A.短袖B.薄长袖C.大风C.羽绒服59 .小明想做简易雨量器,他在家找到一个如图的透明容器,应该将刻度条上的“零刻度线”与()位置对齐。A.A处B.B处C.C处60.小明连续记录了七天的降雨量并绘制了柱状图,如下图。但他遗漏了其中一天的数据,请帮他补充完整。日期1月1日1月2日1月3日1月4日1月5日1月6日1月7日降雨量(毫米)205030051525降南行(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