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街道党工委关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情况的唯近年来,街道党工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突出党建引领,锚定基层治理与民生发展的结合点,以“红色引擎”工程为总抓手,通过组织体系的重构、服务功能的升级、治理效能的提升,推动基层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奋力谱写新时代街道高质量发展的街道篇章。一、主要工作情况(一)坚持强基固本,锻造党建引领“主心骨”。优化组织体系,深入实施“强基提质”工程。构建“1+9+N”组织体系(即1个街道大工委、9个村社区党组织、N个辖区单位和社会组织),推动党的组织覆盖从“有形”向“有效”转变。首创“党建引领聚全域合力、五项清单办好民心事”工作机制
2、建立需求、资源、项目、服务、绩效“五项清单”,推动26家共建单位签订“党建联盟”协议,落地“红色创投”等民生服务项目32个,撬动社会资金40余万元。强化阵地建设,创新“党建+文化”模式。每年举办“民俗节日”主题文化活动60余场次,将党的政策理论融入群众文化生活。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工程,着力构建“党建+”辐射带动体系,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提质增效。站北社区、鑫凯社区、中心社区凭借扎实的党建工作基础和“五心聚力”工作法、“一核、一网、鑫管家”服务模式等创新实践,成功获评市级“坚强堡垒”示范党支部,嘉烽社区荣获旗级“坚强堡垒”支部称号。同时,星河广场红色商圈通过创新“两企三新”党建工作模式,整合企业、
3、商户资源,打造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党建示范阵地,成为非公经济领域党建工作的标杆,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红色动能”。(二)坚持党建赋能,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聚焦产业振兴,深化“党建+产业”融合模式。创新“党支部+合作社+企业”联建机制,培育形成三村特色集体经济。薛家湾村筑巢引凤房屋租赁项目年收入突破140万元,王青塔村集体经济合作项目解决了村民“家门口”就业、就医难题,帮郎色太村狮博顿游乐中心年接待游客L5万人次以上。同时,依托党建联盟资源,推动“党建+产业+文旅”深度融合,打造“红色研学+农业体验+休闲游乐”精品线路,举办“农民丰收节”、民俗“庙会”等特色活动,带动三个村农副产品销售和餐
4、饮、采摘等业态发展。2024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240万元,同比增长20%,农民人均增收2500元。聚焦生态振兴,创新“党建+生态环保”模式。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立党员责任区26个,党员干部带头开展“守护绿色家园”行动。扎实推进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严厉打击毁林毁草、私挖盗采等违法行为,实施矿山治理、道路硬化、绿化工程,安装路灯250余盏。推进“煤改电”项目,229户村民告别“燃煤取暖”,实现清洁供暖。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引入专业保洁公司,建立“户分类、村收集、街转运”常态保洁机制,乡村面貌从“一时美”迈向“持久美”。(三)坚持情系民生,织密服务保障“暖心网”。聚焦急难愁盼
5、精准服务一老一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配合推进北山片区开发、周家湾城市改造、帮郎色太村矿区移民搬迁等重点项目。完成24个小区供暖管网改造,实施街道民生实事项目40余件,让发展成果触手可及。构建“15分钟为老服务圈”,建成“长者食堂”5处,设置老年助餐点3个,适老化改造惠及158户家庭,同时,“准享福”护老服务等新项目不断涌现,进一步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坚持托育服务创新,鑫凯社区推出“家门口的早教课堂”服务项目,构建1到3周岁婴幼儿发展支持网络;站北社区萌宝驿站建成投入运行,“燕归巢幸福绳”托管班连续9年提供寒暑假托管服务。深化“五社联动”机制,志
6、愿服务暖心惠民。以党建为纽带,组建为老帮扶、禁毒防艾等19支专业化志愿服务队伍,培育北山志愿服务站、天颐乐园为老服务中心等4家本土骨干社会组织,引入准格尔义工协会、安达救援队等12家优质社会组织,注入专业服务力量,激活基层治理“红色引擎”。截至目前,累计征询群众需求意见2200多条,精准实施服务项目72个,惠及群众3.12万人次,切实将“志愿红”转化为民生幸福的“暖心色”,推动基层治理成果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的幸福体验,2024年街道荣获市级“人民满意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四)坚持创新治理,构建共建共享“同心圆”。创新“党建+综治”深度融合,打造新时代基层治理样板。探索“党建红+综治蓝”深
7、度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推行“网格党小组+网格员+楼栋(单元、联户)长”工作模式和“铁三角”微治理,把街道9个村社区划分为80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个党小组、1名专职网格员,推选出712名楼栋(单元、联户)长,同时整合公安、司法、信访等力量进入网格,形成“矛盾联调、问题联治、平安联创”工作格局。运用开门接访、带案下访、重点约访、多元回访“四访”工作法,努力化解信访积案,切实解决群众反映问题,信访事项群众满意度达98%。红色物业破解治理难题,数字赋能智慧治理。创新红色物业管理模式,针对辖区老旧小区分布散、数量多、体量小、基础配套弱、物业服务成本高的特点,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将辖区49栋单体
8、楼划分为5个红色物业服务片区进行统一管理,加强对物业服务的监督和指导,提高物业服务质量和效率,有效解决了环境卫生、设施维护等“老大难”问题,让“老小区”焕发“新活力”。打造智慧治理平台,在站北社区试点推行“掌上站北”小程序,试运行以来,线上解决群众问题28件,开展“微心愿”认领活动86个,平台用户数量达到1447人,总访问量约5000人次,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二、下一步工作打算下一步,街道党工委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化“红色引擎”工程,努力打造组织有力、服务暖心、治理有效的现代化街道样板,为基层治理现代化贡献更多“街道经验”,让每一份民生期待都落
9、地成景,让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成为服务群众的“最美零距离”。(一)突出组织筑基。以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为核心,深化支部建在网格上工作机制,推动社区大党委与辖区单位党组织结对共建。重点选优配强社区两委班子,实施头雁工程培育30名以上骨干书记,建立党员责任区制度,确保每个楼栋有党小组、每个单元有党员中心户。通过每月主题党日+活动强化理论武装,运用学习强国线下实践站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小区、进家庭,全年开展红色宣讲不少于50场次。(二)突出服务提质。构建群众点单一党组织派单一党员接单-群众评单闭环服务体系,设立党员先锋岗解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停车难等民生痛点。创新云上党群之家数
10、字化平台,整合社保办理、法律咨询等12类高频服务事项,实现指尖办理率达85%以上。组建以党员为骨干的“银龄互助团”护苗志愿队等特色服务队伍,针对一老一小群体开展定制服务,确保年度完成微实事项目200个,群众满意度保持在95分以上。(三)突出协同共治。建立红色物业联盟统筹业委会、物业公司等力量,推行四方会谈议事机制。深度链接辖区企业、社会组织资源,打造15分钟党建服务圈,年内建成5个党群服务综合体。发挥党员在业委会中的主导作用,推动小区公共收益透明化,试点社区基金会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治理,力争年度撬动社会资金300万元用于社区微改造。(四)突出长效赋能。完善双报到双报告制度,将1.2万名在职党
11、员纳入社区治理人才库。建立三色预警考核体系,对12345热线投诉实行挂牌销号管理。开展星级党支部创评活动,将治理成效与干部晋升、绩效奖励挂钩。每季度召开党建联席会研判治理难点,形成调研-决策-执行-反馈工作闭环,确保年度打造3个市级示范社区、10个区级标杆项目。赠篇:【写材批用典】得众人之理即无不胜也【例文】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子,曾多次强调集体力量的重要性:“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千人之众无绝粮,万人之群无废功。”他还说:“得众人之力者即无不胜也,用众人之力者乌获不足恃也。”历史和实践一再证明,能够把众人的力量和智慧集结起来,就可以无往而不胜。(中国纪检监
12、察报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典故】出自春秋战国时期文子通玄真书,得众人之力者即无不胜也,用众人之力者乌获不足恃也。【释义】意思是,得到众人的力量就能无往而不胜,使用众人的力量就连大力士乌获也不需要依靠了。比喻要重视并善于运用群体力量。【赏析】古人讲,“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中华民族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延绵不绝,历久弥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保持着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始终是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北史吐谷浑传中有这样一则故事:阿豺有子二十人,谓日:“汝等各奉吾一只箭,折之地下。”俄而命母弟慕利延日:“汝取一只箭折
13、之。慕利延折之,又日:“汝取十九只箭折之。”延不能折。阿豺日:“汝曹知否?单者易折,众则难摧,黝力一心,然后社稷可固。”正所谓“一箭易断,十箭难折”,只要齐心协力,就能坚不可摧。积力和众智,饱含朴素的民本思想。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秉持和践行这种思想,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取得了改天换地的巨大成就。淮海战役中,人民军队打到哪里,人民群众就支援到哪里。解放区先后有543万人民群众奋勇支前,平均一名解放军战士身后就有9名普通百姓支援战斗。男女老少齐上阵,给解放军送军粮、送衣被、送武器、运伤员,仅小推车就有88万多辆。陈毅元帅曾经深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
14、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事实证明,只要军民同心、军政团结,风雨同舟、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形势越是严峻,任务越是繁重,越需要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把各方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用法】主要适用于动员部署类、作风建设类讲话,侧重强调团结干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要增强一盘棋意识,同行同向、同心同德凝聚干事创业合力。【写材料用典】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贝【例文】古人云:“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面对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党员干部要在“牢骚话”中找到老百姓关注的焦点,了解工作的得失,帮助群众疏通心中的“郁结”,解开思想上
15、的“疙瘩”。同时,扑下身子调查研究,真正听到实话、察到实情,不断增强抓基层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把群众的“批评声”变成“掌声”,最终让群众有更多“欢声笑语”。(中国纪检监察报善听群众“逆耳言”)【典故】出自论语子罕篇,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释义】意思是,符合礼法原则的话,能够不听从吗?但只有按它来改正错误才是可贵的。恭顺赞许的话,听了能够不高兴吗?但只有分析鉴别以后才是可贵的。【赏析】古人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孟子公孙丑上中记载:“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别人对子路提出的批评意见、指出的缺点错误,子路持高兴和
16、欢迎的态度。宋代陆九渊也曾讲,“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意在劝诫人们,听到别人说自己有过错时应当高兴,知道自己的过失时应当不隐讳,改正自己的错误时应当毫不害怕。“不闻其过,最患之大者。”听不到、看不到自己的过失和问题,就是最大的隐患。共产党人坚持和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毛泽东曾讲:“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陈毅一向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批评,他在六十三岁生日述怀一诗中写道:“一喜有错误,痛改便光明。一喜得帮助,周围是友情。难得是铮友,当面敢批评。”这种豁达的胸怀,树立起了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涵养“闻过
17、则喜”的胸怀格局,善于听真话、察实情,不断在改正错误、校正方向中干事创业。【用法】主要适用于作风建设类、党课报告类讲话,侧重强调批评与自我批评,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对待缺点不足。【写材社用典】过空优逸,恐不堪事【例文】当前,国家面临的安全形势错综复杂,军队肩负的使命任务艰巨繁重。我们只有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常以“过尔优逸,恐不堪事”自警自励,把打仗当事业干、把打赢当专业钻,不怕辛苦劳累、无惧风霜雨雪,在流血流汗、掉皮掉肉中,把“手中活”练成“必杀技”,才能在哨位、战位、岗位上书写优异的强军答卷。(解放军报多些“过尔优逸,恐不堪事”的清醒)【典故】出自宋代
18、司马光资治通鉴晋纪,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故自劳耳。【释义】意思是,过于安逸,恐怕无法胜任大事。【赏析】古人讲,“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纵观人类文明史,“常怀远虑、居安思危”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智慧,是生存发展的成功经验。谁不保持惶惶之忧,谁就可能在放松懈怠、忘乎所以中灭亡。后唐庄宗李存勖在危难之时打败对手,建立后唐,却在成功之时宠信伶官,身死兵火之中。欧阳修有感于此,写下史论名篇伶官传序,其目的就是警示后人以史为鉴,不要再犯庄宗之类的错误。其文写道:“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李存勖的一生告诫我们:“忧劳可以兴
19、国,逸豫可以亡身“。中国共产党是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壮大于忧患的政党,对面临的考验和危险总是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在党的七大上,“十七条困难”郑重提醒全党“准备吃亏”、“准备困难”,“要在最坏的可能性上建立我们的政策”。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举,百业待兴,毛泽东同志慨叹我们“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深刻指出,“我们应当以有可能挨打为出发点来部署我们的工作,力求在一个不太长久的时间内改变我国社会经济、技术方面的落后状态,否则我们就要犯错误。”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作为履职尽责的工作底线,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用法】主要适用于防范化解风险类、作风建设类讲话,侧重强调忧患意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坚持底线思维,坚定斗争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