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年司法局依法履职情况述职报告根据职能分工,区司法局主要承担统筹全面依法治区、行政执法监督、刑事执行和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等职责。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发挥好法治工作排头兵和主力军作用,着力强化法治保障能力,有效提升法律服务质效,持续深入推进法治建设工作汇报如下。一、依法履职的基本情况(一)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情况深入践行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全面依法治区工作三年行动,成立区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团,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贯彻“八进”活动XX场,推动学习宣传持续升温加热。牢牢把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总要求,第一时间
2、制定工作方案,成立局主题教育领导小组,抓实“五学联动”,梳理“四张清单”,开展主题政治轮训,开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等专题学习XX次,组织X次“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研学活动,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把讲政治不折不扣落实到法治建设和司法行政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二)法治建设推进情况一是法治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抢抓试点机遇,体系化推进预防性重点产业合规改革,编制“5+4”合规指引,构建合规服务三级实体阵地,打造合规研究基地及合规人才培训基地,创新“5+X”增值化执法模式,完善企业反馈评价体系,推动法治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获评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3、最佳实践、省第三批营商环境微改革项目,得到中央、省、市领导批示肯定,鞋革行业合规指引入选省重点产业合规指引目录。实施千名律师进千企“双千工程”,组建XX个法律服务团与XX家企业建立点对点服务,组织X家头部律所与X个园区达成长期顾问关系,通过惠企直通形式提供法律服务XX次。二是法治绘就高水平行政新图景。开设全区领导干部法治能力提升培训班,组织XX名区管领导干部参加任前法律考试、XX名公务员参加年度法律知识考试。创新执法资格考试四个“一”流程,组织X期共计XX人参加考试,通过率提升至xx%O率先挂牌成立区行政执法监督局,创新“*”结对联系工作模式,联合区纪委监委、区检察院推进“党委巡查+法治督察+
4、执法监督”巡回监督,开展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全面提升执法监督工作实效。建立乡镇(街道)法治建设领导体制,组建区、街镇两级合法性审查中心,编制“一图一清单一指引”,健全“3+N”审查机制,引入X支法律服务团队、XX名律师全面参与涉法事务把关指导,审查法律事项XX件,同比提升%,相关经验在全市乡镇合法性审查工作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三是法治书写高标准平安新答卷。加强四大调解平台建设,推进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落地,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增至XX个,调解员数量扩充至XX名。串联传统行业、新兴业态及社团组织,成立XX个小区纠纷调解互助小组,完成XX人以上律所调解室覆盖,与XX个社会团体建立工作机制。建立“
5、调解+回访”闭环工作机制,叠加司法确认、劳动保障、人身保护令等举措,全年成功调处纠纷XX起,同比上升%,XX区获评全省人民调解工作先进县(市、区),春秋社区调委会获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深入实施“法护平安”“强基提能”专项行动,打造社矫对象信息化管理、多元化教育、人性化帮扶“三化”工作模式,创新“电子围栏”和“模拟监区”数智场景,全年走访XX人次,完成调查评估XX例,提供心理矫治帮扶XX次。四是法治提升高品质服务新感知。全面修订律师扶持政策,新招引X家省级优秀律所在鹿设立分所,律师增长超百人,行业营收突破X亿元,千万元律所增至XX家,保障法律服务资源充沛供给。深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网络
6、热线三大平台贯通,高质量办好法律援助市域内XX%通办民生实事,打造法律援助申请“最多问一次”服务新常态,全年受理法援案件XX件,保持XX%案件承办满意率。以营造“抬头见法”的沉浸式法治生活圈为目标,建成X处“双普”教育基地,打造X处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拓展X处基层法治文化阵地,市级以上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率提升至XX%。培育XX个行业领域特色普法项目,实现全区XX所中小学、幼儿园法治副校长全配备,开启XX普法夜市、XX民法典法治市集等主题法治文艺巡演,各类普法活动惠及超XX万人次,荣获全省八五普法中期成绩突出集体称号。(三)接受人大监督情况2023年,区司法局接受区人大履职评议,10月到会
7、报告履职情况、表态发言并回答询问,12月根据评议意见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措施,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法治自觉配合履职评议整改。2023年,区司法局共主办X件、会办X件区人大代表建议,均按期圆满完成答复。(四)行政复议诉讼情况全区增设XX处便民服务点并配置引导员,加强执法、信访、诉讼“三线引流”,建立双轨调解机制,行政复议各项数据呈现出收案量大(XX件)、案件增长快(XX%)、调解占比高(XX%)、复议后起诉率低(XX%)、复议后零败诉率的良好态势。扩大诉前调解收案来源,增聘XX名特邀专家调解员,构建完善涉诉行政争议化解机制。建立常态化府院联席会议制度,深入执行联审会议、应诉推演、败诉复盘X项机制,运用
8、三色预警”加强对高风险案件实行动态监管。全区行政诉讼收案XX件,下降xx%,败诉率xx%,下降xx%,从2022年的全市倒数第一跃升至全市第四,取得历史最佳成绩。二、存在的问题(一)法治建设高站位谋划存在差距。对于如何正确处理法治建设上下左右关系,统筹做好向上争取政策、协调部门联动、强化对下指导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科学谋划。(二)法治建设满意度排名较为靠后。全区法治建设社会满意度排名从2022年的XX名升至2023年的XX名,3年来首次上升,但仍处于全省靠后位次,群众法治获得感和幸福感有所不足。(三)行政诉讼形势仍不乐观。2023年全区行政诉讼多项指标取得历史佳绩,但收案数和败诉数仍
9、居全市高位,当前摸排存在的败诉高风险案件数量处全市前列。三、改进的措施(一)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启新篇。锚定法治中国示范区和全国守法普法示范区“双创建”目标,制定法治助力“强城行动”XX项举措。加大典型经验排摸、总结和推广力度,做好法治特色工作孵化,推动法治建设主动融入三个“一号工程”揭榜挂帅项目培育,打造一批引领性强、认可度高的XX法治“最佳实践”项目。完善法治建设“统分结合”推进机制,谋划出台法治建设分领域统筹协调工作实施细则法治建设与责任落实约谈办法等制度,规范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工作运行和重大法治事项统筹协调,压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建设考核分析和指导,打造精准的结果性量化
10、评分体系,补齐法治短板弱项。(二)加快实现便民惠企服务创一流。高标准征集、闭环式推进XX件法治为民实事项目,着力解决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劳动用工等民生领域法治问题,并将实事完成情况纳入“法治XX”考核指标体系。打造“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区镇村一体联动、线上线下一体融合、内外资源一体协同。推进涉企法治服务增值化改革,构建多元、协同、集成的涉企法治服务新体系,常态化运行法治服务专区,实现高频事项线上线下协同办理,打造法治服务“一类事”新场景。推广行政执法“三书同达”模式,实行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合规建议书和信用修复告知书同步送达,以执法端增值化服务助力企业健康发展。(三)全力推动行政争议化解提质效。完善行政复议申请渠道,升级行政复议便民服务点功能,推进示范性数字化听证室建设,建立行政复议委员会。提升行政复议吸附能力,探索法院行政诉讼立案先行引导行政复议,推进将符合条件信访事项依法有序导入行政复议。打造行政复议案件繁简“三色”分流审理模式,加大行政复议调解力度,推动行政复议案件应调尽调。构建征迁项目风险预审机制,加大诉前引流力度,落实诉中预防败诉“三项机制”,把牢预防、预警、诉前、诉中等关键节点,综合施策、持续推进行政诉讼收案数和败诉率持续“双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