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带有答案).pdf

    • 资源ID:5101324       资源大小:248.65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带有答案).pdf

    第 1 页 共 8 页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10 小题,满分 42 分;第二部 分阅读与鉴赏 14小题,满分 48 分;第三部分写作 1 小题,满分 60 分。全卷 25 小题,共 150 分,120 分钟完成。 2、所有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卷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 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 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 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 42 分) 一、 (8 小题, 27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错误 的一项是() (3 分) A.斑蝥 (m á o)攒 玉(cuá n)簪 花(z n)殷 (y n)红 B.嫉 妒(j í )泯 然(m n)环谒 (yè)郝叟 (s u) C.祈 祷(q í ) 炽痛(zh ì ) 谰 语(l á n) 红妆 (zhu n ) D.曛 (x n ) 迥 乎不同 (ji n ) 露 (lò u)面深邃 (su ì ) 2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气势磅礴来势凶凶荒草萋萋惊涛澎湃 B浩浩荡荡参差不齐本色当行小心翼翼 C人生鼎沸九曲连环亦复如是浑身解数 D人迹罕至来利不明一泻万里变幻多姿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 的一项是() 全长仅 600 多米的文德路上,文化商肆林立,卖古玩、字画、书籍和文房 四宝的商铺,成行成市。(鳞次栉比星罗棋布) 亚运期间, 志愿者热心服务大众, 他们既能详细地为游客提供各类场馆的 介绍,又能地向大家讲解场馆各自的特点。 (栩栩如生绘声绘色) 广州沙面随处可见的古榕树大多相仿,它们虽然都经历了一百 多年的风风雨雨,现在依然挺拔葱茏,生机盎然。(年纪年龄) A鳞次栉比绘声绘色年龄 B星罗棋布绘声绘色年纪 C 鳞次栉比栩栩如生年纪 D星罗棋布栩栩如生年龄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 (3 分) A天渐渐转暗,墨似的乌云和倾盆大雨顿时从空中倾泻下来。 B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 基础。 C改革开放以来,湖州工业不但发展很快,而且农业发展也很快。 D有没有坚定的 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前提。 第 2 页 共 8 页 5下面句子语言不得体 的一项是( ) (3 分) A.“人人讲究卫生,争当文明市民。 ” (街道旁标语) B.“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 (学校标语) C.“欢迎各界人士经常光临本院。 ” (医院门口标语) D.“为了你和家人的幸福,请注意交通安全。” (公路旁标语) 6选出下面句子横线上意思和句式都衔接得最 好 的一项() (3 分) 读书不仅是益智的需要,更是性情的愉悦,它如同春日里扁舟里的放歌, ,它是心绪的慰藉,灵魂的依傍。 A.夜晚篝火旁的狂欢热舞 B.隆冬炉火旁的倾谈 C.隆冬炉火中的倾谈 D.围炉夜话促膝长谈 7名著阅读:童年 (6 分) 父亲对阿列克谢的的亲热的称呼是() 。 (3 分) A 万里娅 B 大葱头 C 米哈伊尔 请结合一两个情节分析下列人物形象中的任意一位的性格特点:(3 分) 阿廖沙: 外祖母: 外祖父: 8仿写补写:美,到处存在着,重要的是要有发现的眼睛。请仿照例句,发挥 想象,另写一个句子,表达你对美的感受。(3 分) 例句:老师说:“书声琅琅、专注凝神的课堂就是美,一种渴求知识的美。” 例句:旅游者说:“鸟语花香、清风吹拂的西湖就是美,一种自然的美。” 二 (2 小题, 15分) 9古诗文默写( 10 分) (1)请根据课文,默写上下句: (八句中任选六句,多选按前六句给分) (6 分)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普希金假 如生活欺骗了你)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 木兰诗) ,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林嗣环口技) 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 共工怒触 不周山 )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王安石伤仲永) ,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岐王宅里寻常见,。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 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2)理解性默写(三题中任选二题作答,多选按前二题给分)(4 分) 约 客 一 诗 中 , 表 达 诗 人 候 客 时 长 而 失 望 焦 躁 情 绪 的 两 句 是 , 。 第 3 页 共 8 页 逢入京使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对亲人无限眷恋的深情的两句是: ,。 孙权劝学 中体现鲁肃对吕蒙才能大增的赞叹的语句是:, 。 10根据课本,解释下面文言文中加点词的意思。(5 分) (1)父异 焉,借旁近与之。( 伤仲永 ) (2)策勋 十二转。( 木兰诗 ) (3)士别三日,即更 刮目相看。( 孙权劝学) (4)中间 力拉崩倒之声( 口技 ) (5)其一犬 坐于前( 狼 ) 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共48 分) 三 (5 小题, 19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114 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 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 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 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 分) (1) 缀 行甚远()(2) 恐前后受其敌 () (3)意暇 甚()(4)一狼洞 其中() 12下列“其”字均为代词,请选出“其”所指代对象相同的一项() (3 分) 恐前后受其敌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屠自后断其股其 第 4 页 共 8 页 一犬坐于前 A. B. C. D.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 分)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译文: _ _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译文: _ _ 14文章结尾 一句话是对狼及像狼一样的恶势力的讽刺嘲笑,但换个角度看, 它又告诉“人”什么呢 ?(3分) 我认为: 15阅读下面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5 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 描写破山寺禅院花木茂盛,环境幽雅清静的两句诗是:(2 分) (2)诗中的后两句, 先说“万籁此都寂”,又说“但余钟磬音”,前后是否矛盾? 为什么?( 3 分) 四 (9 小题, 29分) 阅读以下文段,回答1619 题,共 13 分。 好一个安塞腰鼓!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 击着。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 命的存在、 活跃和强盛。 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 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黄土高原啊! 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 才能承受如此惊 心动魄的搏击! 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第 5 页 共 8 页 除了黄土高原,哪里再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16 “好一个安塞腰鼓”在文中反复使用,有何表达作用?(3 分) 17 “好一个安塞腰鼓!”改为“安塞腰鼓好啊! ”好不好?为什么?( 4 分) 18第段中运用了两个人称代词“你” ,有什么表达效果?( 3 分) 19联系上下文,说说以下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 (3 分) 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阅读以下文章,回答20-24 题,共 16 分。 寂寞女儿心 女儿上学以后, 正式从母亲那里搬进我们这边的小家。感情上的疏离, 使 她对我和她爸爸从没有亲昵的举动,有时她爸爸抱她,她表情别扭极了。 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 100 分至少跟我没有照过面, 经常会让我们在不及 格的卷子上签名, 要不就是留堂, 午餐守着饭和菜等着迟迟不归的她。我这样一 个爱面子的人, 常常被老师叫到学校去听证,全是说她不好, 等我青着一张脸回 到家,当然要对她大发脾气。 她渐渐变得落落寡欢,从不主动与我们交流,能在自己的房间里呆很久, 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玩,上学、放学都是闷闷的。 成绩还是不好,留堂照旧,老师的埋怨也照旧,我们不知道她心里想什 么,老师说她表扬、批评都那个样子,晚上我和她爸爸自嘲道:“宠辱不惊”啊。 一天临近放学前, 突然降下暴雨, 狂风怒吼,粗粗的雨柱被吹得横扫万物, 闪电雷鸣更是不在话下。 等了好一会儿不见雨停。 我便拿了一把伞又撑着一把伞 到学校去。 走至立交桥时,我停下来看车,再过两条马路便是女儿的学校,陡然间, 我发现女儿正在雨中狂奔, 她好像一点也不怕雨, 在雨中展开长腿长臂, 像小骏 马一样扬蹄飞跑,(批注:比喻贴切,生动形象地写出女儿在雨中自由自在的情 态) 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快意, 背上是硕大无比的书包, 她仍然轻盈地腾空飞跃。 第 6 页 共 8 页 我在马路的这边大声喊她的名字,但哗哗的雨声淹没了我的声音, 她什么 也听不见,什么也看不见。只知道在雨中酣畅地奔跑,那一瞬间,我呆住了,她 这种举动, 分明是压抑已久之后的借题发挥 ,她心里一直不愉快, 因为永远受到 责难与批评, 可是她说不出, 她还没有能力描述心中的感受,所以只好无奈地接 受寂寞童年,今天因为大雨改变了整个世界,汽车、行人、街道都失去了往日的 秩序,她于是趁着乱也舒缓一下沉闷的心情。 我停止了叫喊,在雨中一直等到她发现我,跑过来,雨已经打湿了我整 条裙子,她更是落汤鸡一般。 我说,这么大的雨, 怎么不躲一躲再出来呢?她说, 躲了,看它不会停,又怕你们等着急 我拉着她的手回家去。 教育子女的道理, 谁讲起来都是一套一套的, 能做到一半已属不易。 我自 封潇洒之人,也颇同意无为而治,但真正见到60 分,照样勃然大怒。 社会发展到今天,竞争意识深入人心。孩子学习不好也是很实际的问题, 但是想到她以那样压抑的心情度过人生初游,也是一件令人悲情的事。 毕竟,我 们除了希望她好以外, 还附加了许多诸如我们的意志、 我们的梦想、我们的期待、 我们的面子,我们其实也很看重这些,而一颗小小的童心又怎能装得下这一切 呢? 现在我们的情况有所好转, 只是我必须经常地说服自己,也很累,也很想 在雨中奔跑。 20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叙事的主要内容。 (3 分) 21结合文章内容理解第自然段中“借题发挥”一词。(3 分) 22第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并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3 分) 23文中的女儿也许就是你,也许是你身边的同学,读了本文后,你一定有所思 考,想对老师、家长倾诉倾诉, 沟通沟通。那就请你给老师或家长写一句话。 (不 超过 30 字) (3 分) 第 7 页 共 8 页 24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 它能把我们读文章时的思考感悟及时地表达出 来。参考文中示例,在下面横线上先摘录一段文字或一句话,对词语、句子、段 落、特色等某一方面进行批注。 (4 分) 原文: 批注: 第三部分写作(共 60 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拥抱,对我们来说是那样熟悉, 她曾经伴随着我们生命的成长,我们在一个 个拥抱中渐渐长大;拥抱,有时又是那样陌生,离我们仿佛很遥远。拥抱,她无 言,然而我们从中可以读到温暖,读到希望,读到歉疚,读到包容太多太多 的内涵,都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 请以“拥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要有真情实感; 自定立意, 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 600 字;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第 8 页 共 8 页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科答案 12、D 24、略( 4 分) 五、 建议:按照中考评分导向评分。

    注意事项

    本文(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带有答案).pdf)为本站会员(tbuqq)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