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电大外国法制史考试小抄(最新完整版小抄) .doc

    • 资源ID:5116871       资源大小:120.51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电大外国法制史考试小抄(最新完整版小抄) .doc

    【外国法制史】小抄第一章 楔形文字法律 第一节 楔形文字法律的一般概况 一、楔形文字法律的概念1、楔形文字法律是古代使用楔形文字镌刻的法律的总称,包括苏美尔人、巴比伦人、亚述人、依兰人、赫梯人筹建立的国家所适用的法律。2、楔形文字法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成文法,具有独特的结构。体系和特征。有的资产阶段学者将这种法律称为楔形文字法系。二、楔形文字法律的沿革1、公元前3000年左右,楔形文字最初由西亚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国家所制定。乌尔第三王朝的创始者所颁布的乌尔纳姆法典是迄今已发现的最早的楔形文字成文法典。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所制定的汉穆拉比法典是楔形文字法律的最集中、最典型的代表。2、楔形文字法律后来为亚述、赫梯、依兰等国家沿袭使用,直至波斯帝国时期。3、公元前1世纪左右,楔形文字法律完全消失。三、楔形文字法律的主要特点1、在结构、体系上一般分为三部分:序言、法典本文和结语。2、虽被描绘为神的意志的体现,但内容中宗教色彩并不浓厚。3、均是习惯的记载或或审判实践的记录,缺乏一般的抽象概念和立法原则。第二节 汉穆拉比法典的制定、结构及其历史地位一、法典制定的原因汉穆拉比法典是汉穆拉比国王执政的晚年颁布的。制定的原因主要有: 迅速消除境内法律的不统一和地方上各自为政的混乱现象:适应私有关系的发展调整新产生的各种关系;缓和自由民内部的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巩固奴隶主阶级的统治。二、法典的结构和体系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共828条。正文针对古巴比伦社会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编排,包括法院、诉讼,盗窃处理、租赁、雇用、商业高利贷、债务关系、家庭和婚姻、伤害赔偿、劳动工具和奴隶地位等内容。三、法典的历史地位和意义法典集两河流域古代法律的大成,对后来的古代西亚北非国家(赫梯、亚述、新古巴比伦、波斯)的成文法产生了一定影响,是已知的奴隶制早期最完备的成文法典。法典统一了两河流域的法律,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缓和了阶级矛盾,巩固了王权。 第三节 汉穆拉比法典的主要内容一、极力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借神权保护王权;二、充分保护奴隶主对财产和奴隶的所有权;三、反映古巴比伦社会的阶级对立关系和自由民内部地位和权利的不平等;四、包含着大量调整手工业和商业的规范,有关财产、契约的规定,几乎占全部条文的一半;五、保存了若干原始公社制的残余。 第二章 古代印度法律制度 第一节 古代印度法律的形成和发展古代印度法律是公元6世纪以前整个南亚次大陆各奴隶制法的总称。早期奴隶制国家和法的出现。公元前15世纪雅利安人的入侵。雅利安人奴隶制国家形成初期。原始吠陀教演变为婆罗门教。婆罗门教法的渊源:吠陀经、各种法经和法典,以摩奴法典为最著名。由于奴隶制的发展和劳动群众反抗斗争的加剧,早期佛教和替那教以反对婆罗门教而登上历史舞台。佛教法日益广泛传播。佛教法的渊源是:三藏(即律藏、经藏、论藏),摩奴法典、国王敕令。公元4世纪左右,由婆罗门教、佛教、耆那教的某些教义以及民间信仰中演化为印度教。印度教法是融合法经和佛教法中的法律准则而成。第二节 古代印度法律的基本特点一、印度宗教众多,影响印度法律的结构、体系,使它异常复杂;二、法律与宗教密切联系,宗教教义依靠法律的力量贯彻实施,法律又依赖教义和信仰得以执行;三、公开宣扬社会的不平等,将一切居民的地位和权利义务用法律形式加以确定,形成一套完整的种姓制度:四、汇合法律、伦理、道德和哲学为一体、法典实质上是它们的混合物。第三节 摩奴法典的结构、基本内容的影响一、摩奴法典,又译摩奴法典,是关于宗教、哲学和法律的汇编,是古代印度最重要的法律文献。法典编纂的年代,众说纷纭,但可以肯定的编纂经历了漫长的年月。摩奴法典共分12卷,2684条,其中涉及刑法、民法、婚姻法和审判制度等。二、法典的主要内容1、种姓制贯穿始终,公开确认并严格维护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中种姓的等级差别。2、以婆罗门教义为指导思想,竭力宣扬“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善恶业报”、“人生轮回”以及“婆罗门至上”等思想。宗教教义与法律规范密切结合。3、强化君权,进一步将专制君主神圣化,用法典作为私法方法的规范,在不同程序上继续采用。现今法典的某些内容仍以习惯法的形式被保留下来。伴随大量移民的宗教的传播,印度法律输入东南亚各国和毗邻印度的国家。在历史上曾形成过以摩奴法典为基础的印度法系。 第三章 古代希腊法律制度第一节 古代希腊法律的特点古代希腊是欧洲最先进入阶级社会和产生奴隶制国家与法的地区。古希腊法泛指存在于古代希腊各个城邦的所有法律。其主要特点有:1、腊没有形成统一的经济前提,各城邦在政治上是独立的,使得希腊境内始终未能出现统一适用的法律制度。2、由于许多城邦的政治经济和其他条件的不同,各邦法律的内容、形式上均有程度不同的差异。3、希腊成文法出现很早,在从氏族制度转变为国家的过程中,各城邦普遍进行了编纂法律的活动。4、通过同埃及、迦太基及西亚诸国的经济和文化的交往,希腊吸收了这些国家法律中的不少东西,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法律体系,并对罗马法产生一定影响。5、法官缺少对法律条文或法理方面的深入研究,没有形成在社会上占重要的地位的法学家集团。6、伴随广泛的殖民活动,希腊许多地区建立了殖民城邦,一般邦都具有母邦的习惯和传统,适用母邦的法律。希腊诸城邦中影响最大的是雅典和斯巴达。第二节 雅典宪法一、通过多次改革,雅典奴隶民主制确立起来。梭伦立法奠定了民主制宪法的基础。希波战争后。雅典民主政治的高度发展。在阿菲埃尔特和怕里克利时代先后制定了较完备的雅典宪法。二、宪法的主要内容及其所确认的民主制度。公民权利平等,民众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公职人员选举制。雅典宪法的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雅典宪法的影响。第四章 古罗马法律制第一节 罗马法的一般概况一、罗马法的概念1、罗马法泛指罗马奴隶制国家的全部法律,存在于罗马奴隶制国家的整个历史时期,即包括自罗马国家产生至西罗马帝国的法律。2、罗马法反映罗马奴隶主阶级的意志,多方面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地位和利益,严格保护奴隶制,巩圃奴隶主阶级在国家机关中的统治地位以及对奴隶的无限权力。二、罗马法的渊源罗马法的渊源在不同时期有所变化。1、在王政时代的后期,主要是习惯法,来源千古老氏族的习惯和社会通行的各种惯例。2、共和国时期,随着奴隶制经济的发展;阶级矛盾的加剧,成文法开始出现。公元前5世纪中叶制定的十二表法是罗马最早的立法文献。此外,还有各种会议制定的法律、元老院的决议、长官的告示和法学家的解答等。共和国后期,罗马成文法获得进一步发展。3、帝国初期,罗马法学家的活动日益加强。在此基础上形成两大学派,后来又出现著名的五大法学家。罗马法学家的著述和一系列的司法实践活动,使罗马法律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不断发展。4、帝国前半期,皇帝敕令逐渐成为法律的主要渊源,元老院和各种会议的活动日益受到限制。帝国后半期,敕令在法律体系中占据统治地位。5、鉴于罗马奴隶制社会日趋瓦解,统治集团迫切要求将现行法律用特定形式巩固下来,汇编成为法典,从而形成了影响深远的罗马法典编纂传统。公元6世纪中叶,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时,中世纪统称为国法大全的查士丁尼法典、学说汇纂、法律阶梯等四部法律文献先后完成。三、罗马法的分类罗马法学家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标准将罗马法划分为下列四类:公法和私法;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市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市民法和长官法(裁判官法)。 第二节 罗马私法的基本制度罗马私法的结构和体系以权利主体、权利客体和私权保护为编制顺序,分为人法、物法和诉讼法三部分。一、人法制度人法是确定人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法律地位、各种权利的取得和丧失以及家庭婚姻关系等文献的法律。人法的基本任务在于巩固社会上各阶级的不同地位,确认奴隶主对奴隶的统治,以及调整自由民内部的各种关系。1、人包括自然人和团体。两者均可成为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主体。(1)自然人、古代罗马关于自然人的含义。人格权的概念和内容。罗马市民、拉丁人、外来人和奴隶的法律地位。(2)团体。古代罗马没有法人的要领和术语,但法人制度已经萌芽。法人实质是“具有“独立法律人格的特殊团体”。法人制度萌芽的条件:罗马法中人格观念的产生和演进是法人制度产生的理论基础;简单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和实际需要是这一制度形成的物质条件。作为权利主体的团体的种类社团和财团。2、婚姻家族制度是人法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罗马家族的概念及其组织的特征。伴随社会和法律的进步,家庭组织日趋缩小。婚姻概念及其演变。罗马的两种婚姻:有夫权婚姻(正式姻姻)和无夫权婚姻(略式婚姻)。两种姻姻中,夫妻人身和财产关系以及双亲与子女各种关系的差异。二、物法制度物法在私法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剥削阶级的民法影响最大。物法由物权、继承和债法三部分构成。1、物和物权(1)物的概念和分类。罗马法上物的概念是指除自然人外,存在于自然界而又能以金钱衡量其价值的一切东西。按照物的不同法律后果,主要分为要式转移物和略式转移物;可有物和不可有物;有体物和元体物,动产和不动产等。(2)物权的要领及其种类。物权是指权利人得直接行使于物上的权利。物权主要分为自物权(完全物权)和他物权(不完全物权)。自物权即指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人支配其所有物的一切权利,是物权的核心。所有权的内容和特征(绝对性、排他性和承续性)。所有权的形式及其演变。他物权是对别人之物直接享有的权利,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享有,主要有役权、地上权、永佃权和担保物权等。2、继承制度继承主要对象的演变。罗马继承原则的变化(从概括继承过渡到限定继承)。遗产继承的两种方式: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1)法定继承。共和国末期,市民法的法定继承和裁判官的法定继承并存,以后第二种法定继承占据主导地位。法定继承顺序在各个不同时期的演变。(2)遗嘱继承。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两者不能并用。遗嘱方式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3、债权制度债的定义:“债是依国法得使他人为一定给付的法锁”。债的发生原因共分四种:契约、私犯、准契约和准私犯。债权制度的发展。三、诉讼制度1、诉讼的概念,公诉与私诉的划分。罗马诉讼法主要是关于私诉的法律,本身具有独特特点。对保证司法活动的顺利进行起到一定作用。适应不同时期的需要,私诉形成了一套复杂的诉讼制度。2、罗马私诉制度及其程序。法定诉讼、程式诉讼和特别诉讼三个发展阶段的联系与差异。 第三节 罗马法的影响一、罗马法是奴隶制社会最发达、最完备的法律体系。适应罗马社会的私有制和商品交换关系的要求,全面地维护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二、罗马法的内容和立法技术远较其他奴隶制法完善和高超,为后世调整和保障私有制经济关系,特别是商品经济关系提供了现成的形式。三、罗马统治阶级在各征服地区强制推行罗马法,众多国家的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也都积极采用罗马法。西欧封建初期,尽管日耳曼法占据统治地位,但在罗马人中和一些残存下来的城市中仍然保留了罗马法。中期以后,西欧诸国掀起了罗马法复兴运动。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罗马法的影响不权限于欧洲,还遍及亚、非、南北美洲各国,形成具有世界影响的罗马日耳曼法系,同时对普通系国家的法律也发生了影响。 第二编 中世纪法律制度第五章 日耳曼法 第一节 日耳曼法的形成、发展及其基本特点一、日耳曼法的概念日耳曼法是指5一9世纪西欧适用于日耳曼人的一种法律体系。它的性质是早期封建制时期的法律。二、日耳曼法的形成和发展1、公元5世纪,日耳曼各部族在灭亡西罗马帝国后建立了、“蛮族国家”其中存在时间最长、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2、日耳曼法是由原来的部落习惯发展而成,最初是不成文的习惯法。3、在整个日耳曼法时期、日耳曼法与罗马法并存,在发展过程中互相融合。罗马法的编纂;日耳曼习惯法的成文法(编纂蛮族法典)。在蛮族法典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法兰克王国的撒利克法典。4、王室法令也往往吸收某些日耳曼习惯。三、日耳曼的基本法的特点日耳曼法产生的历史条件使它具有以下特点:1、是团体本位的法律、2、是属人主义的法律。3、注重形式、注重法律行为的外部表现.4、是具体的法律,没有规定抽象原则。5、是世俗的法律。四、日耳曼法对以后西欧法律发展的影响。1、日耳曼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习惯法在西欧封建社会中始终是一种重要法律。2、日耳曼法是近代资本主义法律的渊源之一。 第二节 日耳曼法一、所有权制度1、日耳曼法中的所有权概念不同于罗马法,是相对所有权,不动产所有权和动产所有权有很大差别。2.不动产所有权(1)日耳曼法初期,自由农民(马尔克公社社员)土地占有制同教俗贵族大土地占有制并存。前者因沿袭侵入西罗马领土以前的土地制度而形成,后者最初通过国王封赏土地而形成,后又通过以“委身制”为形式的对自由农民土地的掠夺而不断扩大和巩固.(2)自由农民土地占有制下的基本制度。耕地属马尔克公社所有,社员家族有占有、使用权;森林、牧场和水流等也属公社集体所有,全体社员有共同使用权。(3)大土地占有制的演变。最初是自主地,占有者享有所有权;8世纪实行采邑改革后,占有者应向自己的封君尽义务,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西欧的封建地制。(4)农奴份地。农奴使用份地必须为领主服劳役和尽其它种种义务,并被束缚在土地上。3、动产所有权。所有人对动产拥有绝对所有权,法律严格保护这种所有奴。二、债权制度日耳曼债权法的两个明显特点:1、债权制度不发展,契约种类少,要经过法定程序形式才生效。2、公开严格保护债权人利益。规定了各种保证履行债务的严厉方法。三、姻姻家族与继承制度1、日耳曼婚姻家族制度有以下特点:(1)一般实行一夫一妻萎制;(2)实行买卖婚和抢夺婚(变相买卖婚);(3)实行家长制,但同罗马父权制相比,妻子和子女的地位稍高。2、继承制度。一般实行法定继承,动产和不动产采用不同原则。四、违法行为1.违法行为包括犯罪和侵权行为。2.日耳曼刑法的主要特点:早期犯罪种类很少,刑罚只有死刑的宣布不受法律保护;后期犯罪和刑罚种类逐渐增多,构成犯罪只要求加害行为和危害结果,不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意图。3.日耳曼法中侵权行为的范围比近代大得多。对侵权行为实行血亲复仇,日耳曼人建国前后已逐渐被赎罪金所代替。五、审判制度普通审判职能由民众大会行使。查理大帝时的司法改革。诉讼程序实行自诉原则,必须遵守固定形式。九世纪出现纠问主义诉讼。诉讼证据有宣誓、神明裁判和决斗。 第六章 法兰西王国法律制度 第一节 法兰西王国法律的形成和发展一、9世纪,法兰克帝国的瓦解与法兰西王国的形成,西欧法律走上新的发展阶段,法兰西王国法律是法兰克帝国时期西欧大陆法律的继续和发展。法兰西王国法律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二、9一13世纪法兰西王国的法律1、9一13世纪法国的经济政治概况。2、法律分散不统一。适用法律的属人主义为属地主义所代替。每个领地、城市甚至每个庄园都有自己的习惯法。南部(罗马法区)和北部(习惯法区)的明显区别。三、13一16世纪法兰西王国的法律1、13一16世纪时期法国的经济政治概况。2、法律分散性逐步缩小。地区习惯的汇编:13世纪的私人著作;16世纪的官方汇缩。3、王室位法的加强。巴黎高等法院的设立。4、罗马法复兴和商法的发展。四、16一18世纪法兰西王国的法律1、16一18世纪法国的经济政治概况。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2、习惯法的分散性远未消除,全国统一的法律主要通过王室立法形成路易十四、路易十五时期王室立法的发展,主要法令的颁布和商法、海商法典的编纂。3、法国成为西欧主要天主教国家,宗教改革后教会法仍占重要地位。 第二节 法兰西一国法律的基础制度法国封建法律的基本制度在欧洲具有典型性,特别是在封建等级制和土地所有权方面。一、封建等级制封建等级制是指封建主按占有土地的多少和政治实力的大小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各等级之间结成封君与陪臣的关系。封君和陪臣相互的权利和义务。割据时期封建等级制的特点;实现政治统一后封君与陪臣关系的变化。二、封建土地所有权制度一般只有贵族才享有土地所有权,特别是北部,流行“没有无领主的土地”的原则。农奴被束缚在领主土地上。贵族土地所有权的三种形式:自主地、封地和私地。13、14世纪以后,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渐瓦解。三、债权法初期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债权法不发达。13、14世纪以后,债权法渐趋发达,契约种类增多;担保制度有所改进。四、婚姻家庭与继承制度婚姻家庭关系由教会法调整。中世纪末期,实行“尊敬请求”制度,并开始执行婚姻世俗化计划。动产继承和不动产继承实行不同原则;不动产实行长子继承制。五、刑法制度刑法的特点是:定罪判刑由司法机关任意决定;刑罚残酷,株连。六、审判制度1、法院体系。领主法院削弱,王室法院加强的趋势。2、诉讼程序。控诉式诉讼向纠问式诉讼的转变。 第七章 英吉利王国的法律制度 第一节 英吉利王国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一、英吉利王国法律制度的形成公元5世纪中,盎格鲁撒克逊和裘特等日耳曼部落侵入不列颇;公元10世纪形成统一的英吉利王国,其法律除国王颁布的法令外,主要是盎格鲁撒克逊习惯法,属于日耳曼法的一个分支。二、英吉利王国法律制度的发展1066年,诺曼人征服了英吉利王国,使英吉利王国的法律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原盎格鲁撒克习惯法的基础上,掺合了诺曼人的习惯法,在强大的中央政权的支持下,形成了通行全国的普通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财产关系的复杂化,普通法不能适应经济关系发展的。需要,13世纪便产生了英国特有的法律形式一一衡平法。英国形成了两种法律,两种法院和两种诉讼程序并存的局面。与普通法和衡平法两种形式的判例法相对应。由国家机关制成条文的成文法也发展起来。特别是自1255年作为等级代表机关的国会正式成立后国会立法便成为成文法的主要形式。1215年大宪章是英国中世纪重要的成文法。在英吉利法律的三种基本形式中,普通法是主要形式和主要构成部分,体现了英国法的基本特点,故通称英国法为普通法。 第二节 英吉利王国法律的基本制度在英吉利王国法律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下一些基本制度:一、财产法1、财产的概念和分类。财产一词的两种含义。英国法将财产分为“物的财产”和“人的财产”两种,“物的财产”包括土地及其附属物或权利,总称为“地权”。但“租借地”不属于“物的财产”,而属于“人的财产”。“人的财产”包括有体物和无体的经济权益。2、巩固土地所有权及其特点。3、信托制。“信托制”是英国法中所特有的制度,因其以信用为基础,故称信托,由衡平法调整。二、契约法在英国,契约被认为是私人之间的一种协议或诺言。封建时期契约形式有两种:正式契约和非正式契约,或称简式契约。早期,普通法不及认简式契约的法律效力,后来将违背诺言作为侵权行为处理。15-16世纪,契约法有了重要发展。受理违背口头访议的诉讼;出现了英国契约法中所特有的对价制度;确立了契约只有通过双方当事人相互作出诺言才能成立的原则等。但契约法作为一个法律部门远未完备。三、侵权行为法侵权行为是指某些对他人人身、财产或名誉的非法侵犯或干涉的行为。侵权行为成立的条件。四、家庭法与继承法1、家庭法婚姻家庭关系由都会法调整。姻姻被一种宗教上的圣典,一般不允许离婚。实行“夫妻一体制”。夫对妻、家长对子女均处于特权地位。2、继承法不动产继承。长子继承制与限嗣继承制。动产继承。英国遗嘱继承发展较早。五、刑法英国刑法由普通法调整,犯罪和刑罚很不确定,且非常残酷。叛逆罪、重罪和轻罪的划分。“血腥立法”。六、诉讼法控诉式诉讼向纠问式诉讼的演变。12世纪陪审制的产生。13至14世纪“大陪审团”和“小陪审团”的划分;前者负责起诉,后者负责事实的审理。 第八章 中世纪西欧罗马法、城市法和商法 第一节 罗马一、5一11世纪罗马法在西欧局部保留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罗马法井未从社会生活中完全消失。5-11世纪,西欧局部保留罗马法的途径。1、通过基督教教会法和僧侣的活动;2、日耳曼各王国采用属人主义原则,对被征服的罗马人适用罗马法。3、许多城市和对外商业交往中仍遵循罗马法。二、西欧“复兴”罗马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关系发展的客观需要1、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情况下形成的地方习惯法不能适应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要求。2、民族统一国家尚未形成,不能依靠政府立法来调整日益复杂的财产关系。3、罗马法是一种现成的、足以满足当时一般财产和契约关系需要的工具。三、罗马法复兴的经过罗马法的研究和传播从意大利开始,中心在波伦亚,普及到欧洲大陆许多国家。学说汇纂原稿的“发现”。注释法学派的兴起。前期注释法学派;后期注释法学派。16世纪,研究和传播罗马法中心转到法国。四、罗马法“复兴”的意义在中世纪西欧历史上具有进步意义:1、有利于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2、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阶段性发展提供了现成的法律形式。3、为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提供了思想武器。 第二节 城市法和商法一、城市法1、中世纪西欧自治城市的出现。2、城市法概况。从法律形式看,城市法表现为特许状、条例、习惯法和法院判例等;从内容上看,城市法包括市民身份、城市机关的组织与职权、行会组织、所有权、债权、刑法和诉讼制度等。二、商法1、商法的概念商法是指调整因商业活动所产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属城市法范畴。古代东方奴隶制国家商法就已产生井发展,但在西欧进入11、12世纪以前,它并没有形成独立的法律体系。2、西欧商法的形成和发展(1)商法的形成。城市的兴起,以罗马法为基础的商业习惯逐渐形成为商法。(2)商法的发展。从共同商法演变为国家商法。中世纪西欧主要商法的海商法汇编。中世纪西欧商法是近代资本主义商法的渊源。 第九章 教会法 第一节 教会法的形成和演变一、教会法的概念教会法又称寺院法、宗规法,泛指罗马天主教、东正教以及基督教其他教派的教会法规的总称。这里专指西欧中世纪罗马天主教的教会法。教会法的性质、渊源、适用范围。二、教会法的形成和演变1、教会法的形成教会法的早期渊源。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宣布基督教为国教后,教会法开始形成。2、教会法的发展法兰克玉国时期教会地位不断提高,教会法得到进一步发展。公元11到14世纪,教会成为西欧神权统治的中心,教会法发展到完备和极盛阶段。3、教会法的衰落15世纪以后,随着王权的加强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教会权力被削弱教会法日趋衰落。 第二节 教会法的基本制度教会法除规定教会本身组织、制度和教徒生活守则外,还规定了土地、契约、婚姻家庭与继承、刑法、诉讼等方面的制度。一、教阶制度调整教会内部的等级结构。大教职与小教职。神职人员的特权与义务。教徒的生活准则。二、土地制度教会是中世纪最大的土地所有者。不动产占有制度。教会法对侩俗封建主土地所有权和教会租税权的保护。三、契约制度严禁附利息贷款。禁止经商牟取暴利。契约标的平等与合理原则。宣誓履行债务的契约。四、婚姻家庭继承制度婚姻以当事人合意为缔结条件。一夫一妻制。婚姻不可离异。族外通姻制。男女之间的不平等原则。遗嘱继承与无遗嘱继承。五、刑法制度宗教罪是最严重的犯罪。死刑及其他刑罚方法。定罪量刑上的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六、诉讼制度早期的神明载判和誓证法。刑事诉讼中的纠问式诉讼。民事诉讼中的书面诉讼形式。异端裁判所的审判制度。第三节 教会法的作用与影响一、教会法的作用教会法是中世纪欧洲的一种重要法律。它是维护僧俗封建主政治统治和经济利益的有力工具。但是,教会法在传递古代文明,在中世纪欧洲对罗马法的继承上也曾起过积极作用。二、教会法的影响教会法的许多制度和原则,对于世俗法律和法学都有较大影响,成为后世资产阶级法律的重要渊源之一。教会法在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战争问题上所确立的某些原则,对后世的国际法也有一定影响。 第十章 中世纪伊斯兰法 第一节 伊斯兰法的形成和发展一、伊斯兰法的概念伊斯兰法指伊斯兰教教法(音译“沙里阿”),是在中世纪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关于穆斯林在宗教道德和社会生活方面所应遵守的准则的总和。二、伊斯兰法的产生伊斯兰法是在伊斯兰教和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过程中产生的。三、伊斯兰法的发展与伊斯兰法系的形成1、伊斯兰法的发展伊斯兰法随着阿拉伯国家的对外扩张和伊斯兰教的广泛传播而日益扩大其适用范围,自身也得到不断发展。伊斯兰法的三个发展阶段:形成时期(公元7世纪初至8世纪中);全盛时期(公元8世纪中至11世纪中);衰落时期(公元11世纪中期以后)2、伊斯兰法系的形成 第二节 伊斯兰法的渊源和特点一、伊斯兰法的渊源伊斯兰法的渊源是多样性的,但各种渊源的地位是不相同的。1、古兰经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经典和伊斯兰法最根本的渊源,其发布时期先后分为麦加篇章和麦地那篇章,涉及法律的内容大部集中在麦地那篇章中。古兰经是整理与编纂。2、圣训(音译逊奈)圣训意思是先知的言行及默示,是穆罕默德死后阿拉伯国家创制法律的基本方法之一。传述圣训的方式。圣训的整理和汇编。3、法学(音译菲格赫)法学指研究教法的学科,其使命是由教法学家发展、解释体现的古兰经和圣训中的教法的含义,从而推导、创制出新法律来。教法长期是提供法律规范的主要源泉。教法学家创制新法律规范的主要途径有成及对权威的无条件服从。4、其他法律渊源阿拉伯国家政教首脑哈里发的行政法令、阿拉拍半岛及各地习惯、外来法律。二、伊斯兰法的斟酌特点1、同伊斯兰教密切相联系。2、具有独特的发展道路,法学家起了重大作用3、原则上的刻板性与实践中的灵活性。4、分散性、杂乱性与兼收并蓄。 第三节 伊斯兰法的基本制度一、穆斯林义务穆斯林的基本义务是独信真主,为了从内心和行动上证明独信真主,必须履行五种义务(五功):念功、拜功、斋功、朝功、课功。二、债法债法是受罗马法和各地商业习惯影响最大的一个部门,虽然这些外来的债法制度不能违背教法原则,但实践中通行许多变通办法。三、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实行一夫多妻;勇尊女卑很突出:允许离婚。实行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相结合的制厦。四、刑法犯罪和民事侵权行为没有明确划分开;犯罪分为规定了固定刑罚的犯罪和未规定固定刑罚的犯罪两种;刑罚残酷。 第三编 近代法律制度第十一章 英国的法律制度 第一节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法律制度的改革和发展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对封建法律的继承和发展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保留了旧的封建的司法机构、法律形式和法律传统。但为适应资本主义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除颁布了一系列新的法律、法令和条例对旧法进行修改和补充外,又采用创立新判例和用资产阶级精神解释普通法的一些古老原则等方法,赋予旧法以新的内容,使旧法资产阶级化。二、产业革命后英国法律制度的改革和发展为适应产业革命后英国政治经济状况的变化,从19世纪开始,英国的法律制度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1、整顿和改革了旧的、繁琐的诉讼程序;2、改革了旧的分散的、重叠的法院组织;3、在宪法、私法、刑法等方面制定了大量成文法,革除了许多旧的封建的残余,修改了某些过时的法律原则,创设了某些薪的符合时代潮流的法律制度。 第二节 英国法律的基本特点与英国法系的形成一、英国法律的基本特点1、判例法是法律的主要渊源。法律原则是从大量判例中归纳。抽象出来2、遵循先例原则和法律汇编具有重要意义;3、法官和法学家对法律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4、受罗马法影响不同于大陆各国,形成了英国独特的法律传统和法律形式。二、英国法系的形成从17世纪起,随着英国向外进行殖民扩张,其法律也被传播和移殖到各殖民地附属国。各殖民地附属国独立后,仍在不同程序上保持着英国的传统继续采用英国法律的一些原则和制度。西方法学著作中就把这些保持着英国法律原则和传统的各国法律总称为英国法系或普通法系。同属英国法系的各国法律,虽都共同保有英国法律的传统和特点,但在各国法律之间仍有其各自不同的特点。 第三节 英国法律的基本制度一、宪法1、英国宪法的基本特点(1)由宪法性法律和惯例组成;(2)渊源的多样性、分散性和历史性(3)是“柔性”宪法。2、英国宪法的基本内容臣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的基本制度是议会制的君主立宪制。(1)英王是世袭的国家元首。(2)议会是唯一的国家立法机关。(3)内阁是政府的领导核心,集体对下院负责。二、财产法革命后,财产法的资产阶级化是通过长期改革实现的,但是仍然保留了旧的财产分类、旧的土地所有权理论原则和旧的土地制度。1、革命时期的土地立法.(1)没收并拍卖国王、教会和保王党人的土地;(2)废除了骑上土地领有制。2、革命后对旧的封建财产法内容进行了逐步改革,并确立了资产阶级无限私有制原则。(1)1677年,废除了土地授受的封建仪式,代之以上地移转契据。(2)重新解释旧的封建财产法的内容,并赋以资产阶级的含义。(3)财产信托制得到了制定法的正式确认,发展成为一项广泛适用的法律制度。三、契约法1、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契约法逐步发展完备。17、18世纪英国契约法的重要发展。产业革命后,英国的契约法最终形成为独立的法律部门。2、契约的定义。英国权威学者对契约的论述。3、契约的成立除应具备一般条件外,还必须具有有效对价,这是英国法中契约成立的特殊条件。四、侵权行为法19世纪中期,古老的令状制度被废除后,英国侵权行为法有了重大发展。权威法学家对侵权行为的论述。侵权行为成立的要件。过失责任和无过失责任原则的演变。五、家庭法和继承法1、革命后的婚姻家庭关系方面仍保留了许多封建法的规范,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长期的改革才逐渐消除。19世纪改革婚姻家庭制度的主要法令。英国是赋予已婚妇女财产权较早的国家。2、革命后,英国主要实行自由遗嘱继承。无遗嘱者实行法定继承,称为无遗嘱继承。六、刑法革命后,刑法仍以封建时期的普通法为基础,虽经不断改革,仍保有不少封建残余。1、犯罪保留了封建时期关于叛逆、重罪、轻罪的分类。仍无统一编纂的法典,虽颁布了几项主要刑事法律,但对犯罪概念仍无明确规定。2、刑罚种类刑罚制度的改革使其残酷性的所减轻。七、诉讼法革命后,英国仍沿袭了中世纪复杂繁琐的诉讼制度,经过19世纪的改革才得到较大改进。英国律师制度在普通法形成时期就已出现,但在革命以后才逐渐完善起来。英国律师分为出庭律师和事务律师两种。 第十二章 美国法律制度 第一节 美国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及其与英国法律的关系一、美国法律的形成和发展1、殖民地时期,根据17世纪初确立的普通法原则,适用英国法律,殖民地立法只起补充作用。2、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为美国法律的创立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建国初期对美国法制建设道路的争论和探索。3、内战结束后以英国法为基础,结合美国国情创建了美国法律的独立体系。法官和法学家在创建美国法中起了重要作用。二、美国法律与英国法律的关系1、美国采用了英国普通法、衡平法和制定法的传统形式;2、英国的判例法和制定法凡是符合美国国情的,仍被作为美国法的渊源或劝说性渊源. 第二节 美国宪法一、独立宣育所宣布的宪法原则。二、美国有联邦宪法和各州宪法。1787年联邦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联邦宪法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和保守性。三、联邦宪法确立了美国国家的结构形式是联邦制;管理形式是总统制共和国。立法、司法、行政实行“三权分立”。“相互制衡”原则。联邦最高法院享有“违宪审查权”。四、美国联邦宪法属“刚性”宪法。宪法的修改采取修正案的方式进行。 第三节 美国法律的基本特点美国法律虽然是以英国法为基础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但具有许多不同于英国法的特点,故有“英美法系”之称。一、美国具有联邦法律和州法律两套法律体系;二、美国的成文法比较发达;三、美国司法权处于优越地位,联邦最高法院享有违宪审查权。四、“遵循先例”的原则,在美国具有很大的伸缩性;美国的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也具有自己的特点;五、美国法律有着深厚的种族主义色彩。 第十三章 法国的法律制度 第一节 法国革命后法律的发展一、法国资产阶级法律产生和发展的道路法国18世纪革命是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彻底,因此产生了具有代表性的法国法律,它们对后起的其他欧洲大陆资产阶级法律影响极大。1789年革命后第一帝国时期是法国近代法律开创和形成的阶段,19世纪产业革命后是它的演变和发展的阶段。二、大陆法系的形成和特征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各国的日耳曼习惯法和复兴的罗马法逐渐融合形成具有某些共性和关联的法律制度。革命以后,法、德等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典,它们成为欧洲和亚、非、美洲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立法样板。这些国家具有某些共同特点和某些关联的法律,近代法学称之为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比较,大陆法系的特点是系统、直接接受罗马法的影响;不存在判例法,成文法渊源;但它们的法官在司法实践中起主导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大法系有相互影响、沟通的趋势,但至今仍保持各自的特色。大陆法系的两个分支一一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拉丁分支和以德国民法典为代表的日耳曼分支。 第二节 宪法和行政法一、近代法国宪法的发展近代法国:20多年间产生了12部宪法。它们更替频繁,形式多样,内容复杂,各具特色、但都确认人权宣言及其原则,都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宪法的制定和变迁最初主要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封建阶级的斗争,也反映了资产阶级共和派和君主派的斗争;后来反映了无产阶段和资产阶级的斗争。国内的阶级斗争和国际斗争关系密切,因此,宪法的变迁深受国际因素的影响。最初的三部宪法反映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迅猛推进和辉煌成就,奠定了资产阶级法律制度的基础,其中:1793年宪法是18世纪最激进的宪法。拿破仑一世统治下的三部宪法巩固了大资产阶级的统治,并为他的独裁和帝制服务。波旁玉朝和七月王朝分别制定的两部“宪章”确认了资产阶段君主立宪制度。1848年宪法是同年爆发的革命的产物。它确认了共和制度,规定了较多的民主权利;首次宣布普遍、直接、秘密的选举制度。在拿破仑三世统治下制定的三部宪法与拿破仑第一时期制定的三部宪法,其形式和命运均有相似之处,但因所处时代不同而各具特色和意义。1875年宪法由三个文件构成,规定中央国家机关的职权。它是法国历史上生效时间最长的一部宪法,是对现代法国宪法影响较大。二、法国行政法概况法国行政法的起源和演进。1791年宪法和1799年宪法中有关规定。行政法院。 第三节 法国民法典一、法国民法典的制定和渊源革命前法国法律出现统一的趋势。统一法律有赖革命胜利,政治统一和局势稳定。拿破仑对制定1804年法国民法典所起的作用。法国民法典的渊源除了革命

    注意事项

    本文(电大外国法制史考试小抄(最新完整版小抄) .doc)为本站会员(韩长文)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