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部审核控制程序1、目的1.1 判定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活动是否符合标准规范的要求。1.2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否得到正确的实施和保持,并确定其有效性。1.3 评审以往审核的结果,向总经理报送审核结果的信息。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部审核。3、职责3.1管理者代表3.1.1 领导和策划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工作,并向总经理汇报年度内部审核计划。3.1.2 任命审核组长,授权审核员进行审核工作。3.1.3 负责审批内部审核报告,并向总经理汇报审核结果。3.2质量管理部3.2.1 负责内部审核员培训和管理。3.2.2 推荐
2、内审员组成内审组并提名审核组长,报管理者代表审批、授权。3.2.3 负责拟定年度内部审核计划,并报管理者代表审批。3.2.4 负责组织对受审核单位实施的纠正、风险应对措施进行跟踪验证。3.2.5 负责内审文件和记录的归档工作。3. 3审核组长3.3. 1编制内部审核计划,并报管理者代表审批。3.3.2 明确审核员分工,主持审核组内部会议,实施内部审核。3.3.3 组织审核员对审核发现作出审核评价,编制审核报告和不符合项分布表。3. 3.4向受审核单位通报并签发不符合项报告和观察项报告。3.4审核组3.4. 1收集审核资料,编制审核表,实施内部审核。3.4.2 整理审核结果,编写观察项、不符合项
3、报告和内部审核报告。3.4.3 讨论审核发现,并将不符合项提交受审核单位负责人确认。3.4.4 整理本次内部审核文件并上交质量管理部。3. 受审核单位3.5. 1负责将审核的时间和范围通知有关人员,配合审核员的工作。3.5.2根据内部审核结果,对不符合项和观察项进行确认。3.5.3负责对经审核组确认的纠正措施进行实施,并将实施结果反馈质量管理部组织验证。4、工作流程序号过程内容实施单位管理者代表质量管理部审核组受审核单位1编制年度内部审核计划2审批年度内部审核计划3推荐内部审核组成员4批准内部审核组成员5任命审核组长6编制、发放内部审核计划_._7召开内部审核预备会18收集内部审核资料9编制内
4、部审核检查表10实施内部审核JL11接受内部审核12召开审核组内部会议13编写观察项、不符合项报告I14编写内部审核报告L15编制不符合项分布表16召开末次内部审核会议JL17制定纠正措施18确认纠正措施19实施纠正措施20组织跟踪验证5、控制要求5. 1审核要求5.1.1 公司内部审核可采取集中审核和滚动审核两种方式进行。5.1.2 质量管理部负责制定年度内部审核计划,保证一年内把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所涉及的单位至少覆盖一次,并于每年年初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实施。年度审核计划的内容包括:a)年度审核次数、审核时间;b)审核的目的和范围。5.1.3 3有下列特殊情况可增加审核次数
5、a)发生了严重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问题;b)工程建设有关方连续或重大投诉时;C)组织机构发生重大变化时;d)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时;e)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重大环境因素、危险源发生变化时;f)即将进行第二、三方审核;g)获证后,证书即将到期有希望继续保持认证资格。h)必要时可对局部区域追加审核。5.1.4内部审核组人员均应具备内部审核员资格,且与受审核单位无直接关系。同时也可聘请技术专家和单位负责人参与。5.2 审核前的准备5.2.1 管理者代表审批本次审核计划和审核组成员,并任命审核组长。5.2.2 审核组长主持召开审
6、核预备会,根据审核计划明确内部分工。5.2.3 审核员编制内部审核检查表,表明内部审核的准则和内容。5.2.4 内部审核组提前向受审核单位发放审核计划,其内容包括:a)审核的目的和范围;b)审核依据的文件,审核员的分工、分组情况;c)审核的日程安排。5.2.5 受审核单位接到通知后,向本单位所有从事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活动有关的人员通报审核时间和范围,并做好准备工作,指派专人陪同审核员,积极配合审核工作。若受审核单位确有困难或异议,三日内可向内审组报告,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另行安排审核时间,但不得无故不接受审核或延期审核。5.3 实施审核5.3.1 现场审核由审核小组长主持,参加人员有:
7、审核组成员、受审核单位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现场审核前审核小组长应做到:a)参加会议人员签到;b)介绍审核组成员;c)声明审核的范围和目的,简要介绍审核采用的方法、程序和依据;d)确定审核所需的资源配置情况;e)安排审核日程。5.3.2 在单位陪同人员的带领下审核员按内部审核检查表进行审核。其审核方法是:a)与相关人员交谈;b)查阅文件;c)检查现场,收集证据等。5.3.3 审核员应客观公正地记好每一项审核发现,内容真实全面。并不只限于合格情况的记录。5.3.4 审核员应详细记录证据的辨认方法,不符合的具体情况,并且追查到不符合根源,列清事实。5.3.5 审核组在结束审核工作后应及时对审核结果进行
8、分析、追踪,并与受审单位负责人沟通确认事实。5.3.6 审核组长负责召开审核组会议,对审核结果汇总分析,确定观察项和不符合项,并对受审核方的管理体系运行情况作出综合评价。并报管理者代表批准。5.3.7 审核评价结束后由审核组长主持召开末次会议。其内容包括:a)审核组长主持,审核组全体成员及受审核单位负责人及有关人员参加;b)参加会议人员签到;C)审核组长再次表述本次审核的目的和范围。说明实际审核是公正的,但也存在着局限性,总结管理体系运行的结果,强调保密情况;d)审核员向受审核单位逐条宣读不符合报告,重申审核依据,描述事实证据,指出不符合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标准或合同等有关条款,确定不符合性质(严重不符合、一般不符合、观察项)、类型,提出适当建议;e)审核组长将正式的不符合项报告发给受审核单位负责人签字认可。f)审核组长或成员回答受审核单位提出的问题,并感谢受审核单位对本次审核工作的支持。5.4 受审核单位接到不符合项报告后应及时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报审核组批准后实施,并在规定时间内将实施结果反馈到质量管理部。5.5审核组长应在审核工作结束后将全部审核资料整理好交质量管理部。5.6质量管理部负责组织对受审核单位采取的纠正措施进行跟踪验证,对审核中的审核发现适时进行数据分析,并作为管理评审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