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政府失灵与微观规制.ppt

    • 资源ID:5139154       资源大小:172.60KB        全文页数:43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6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政府失灵与微观规制.ppt

    第十五章 政府失灵与微观规制,第一节 公共产品 人类社会需要各式各样的产品和服务,从总体上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一个人和家庭为单位分别提出的需要,如食品、服装等;另一类是以整个社会为单位共同提出的需要,例如国防和社区服务。前一类为私人产品,后一类为公共产品。 一、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 公共产品(Public Goods)是和“私人产品”相对而言的。相对于私人产品的特性来说,公共产品具有以下特征: (1)效用的不可分割性(Non-Divisibility)。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是指公共产品本身的效用是为整个社会成员所共享,技术上不能被分割成若干个别部分,分别归某个个人享用,它具有联合受益和共同消费的特点; (2)受益的非排他性(Non-Excludability)。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是指当公共产品被生产出来后,所产生的利益不能为个人独享或专有。第一,要将别人排除在外,技术上做不到;第二,有些可能做到排斥,但排斥的成本很高,得不偿失;,(3)消费的非竞争性(Non-Rivalness)。消费的非竞争性是指个人或厂商对产品的消费并不排斥、妨碍其他人或厂商对它的享用,也不会因此减少其他人或厂商享用该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非竞争性包含两方面的含义:第一、产品数量既定的前提下,因消费者增加对供给者带来的边际生产成本为零;第二、拥挤成本为零。每个消费者的消费都不影响其他消费者的消费数量和质量,这种产品不但是共同消费的,也不存在消费中的拥挤现象。 因此可将公共产品定义为能以零的边际成本向所有社会成员提供同等数量的物品。正是因为公共产品或劳务具有上述三个特性,便发生“公地的悲剧”。由上述的第二和第三个特性,还可以派生出公共产品的另一特征,即消费的非排他性。任何人不可能拒绝享受公共产品的利益,即处于公共产品效应覆盖范围的消费者必然和自然地受到该产品的服务和影响,而不以其是否希望、愿意和需要这些消费和服务的意志为转移,或者说,拒绝享用公共产品是违法的,如居住在一国的公民都要接受国防保护,也不可能把自己所得到的国防保护转让给他人。,专栏15-1 公共产品的识别 从公共经济学角度看,公共产品可以概括为两种类型: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 纯公共产品。如果一种物品或者劳务同时具有上述三项特征,则该物品为纯粹的公共产品。如国防、基础教育等。这三项特性导致公共产品的消费的不可分割,产权难以明确,无法运用市场原理来提供公共产品。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只能由政府来提供公共产品。这意味着纯公共产品的供给成本无法通过收费来补偿,只能通过收税来解决。 下图是我们对公共产品和私人物品的识别。通过识别,我们可以大致区分以下四种不同类型的物品:既具有排他性,又具有竞争性的私人物品;既具有非排他性,又具有非竞争性的纯公共产品;具有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俱乐部物品;和具有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资源。也有称公共资源誉俱乐部物品为准公共产品的。,混合产品或者准公共产品。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纯粹的公共产品或劳务并不是普遍存在的,更为常见的物品既非纯粹的公共产品,又非纯粹的私人物品或劳务,西方学术界赋予他们一个特殊的名称“混合物品”。具体来讲,准公共产品进一步又可以分成以下几类:第一,无排他性或弱排他性,但有一定的竞争性的物品“公有资源”( public resource )。如公共牧场、地下水、江河湖海等,一般称为“公共池塘物品(Common-Pool )”。公共池塘的水谁都能用,但如为了个人灌溉,所抽用的水就成了私人物品。因此,“公共池塘物品”也称“公有资源”。这类物品的私人消费容易产生负外部性,因此一般采用适当收费的方式加以限制,例如“资源使用费、税”、对产生的负外部性征收罚款等手段。第二,有排他性,但无竞争性的物品-排他性公共产品(excludable public goods)。如本文中研究的对象水、电、气、暖等公用事业产品,中央或者地方政府出资兴办的公园、学校以及医院的服务、娱乐场所、收费道路都属于此类物品,通常存在能够向使用这种物品的个人进行收费的排他性技术,因而城市公用事业产品具有谁付费谁消费的特征。这种混合物品若完全当作为公共产品免费供应的话,会大大增加拥挤成本。第三,可能发生拥挤的公共产品-拥挤的公共产品。有些物品只符合非排他性的条件,但不符合竞争性的条件,因为它达到某一使用水平后会具有竞争性。它所达到的某一使用水平点可称为拥挤点。在出现拥挤效应之前,每增加一个消费者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而在拥挤点之后,容纳或供应一个追加的消费者的边际成本将大于零。这类公共产品可称为拥挤的公共产品,如拥挤的街道、公路、游泳池、桥梁、高尔夫球场等。基于这类物品的消费发生拥挤后具有可排他性,也可以由社会福利或非营利性私人机构来投资提供,因此“俱乐部物品”亦称“私有-公共产品”。但这类物品若一开始就完全靠私人商业性投资来提供,会造成物品供给量过低,导致效率损失或社会福利损失。这些物品或服务在消费上是共享性质的,这种物品或服务可以低成本地实现排他性,因此可以叫做局部公共产品,布坎南称之为俱乐部物品(Club Goods) 。,二、公共产品的均衡 从理论上说, 任何一种产品的市场均衡均由其供给和需求决定, 均衡点即为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需求曲线就是该产品消费者的边际效用曲线, 供给曲线就是该产品生产者的边际成本曲线, 二者的交点意味着社会边际收益等于社会边际成本, 此时帕累托最优得以实现。 公共产品的需求分析可以用图15-2来表示。曲线DA和DB分别代表个人A和B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曲线。萨缪尔森称其为“虚假的需求曲线”,,因为在实际生活中,个人并不会表示他消费公共产品的边际效用是多少以及愿意付出的价格。由于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的特点,它一旦提供给消费者,每个消费者的消费量都是一样的,但不同个人对公共产品的效用评价则不同,也就是说每个人愿意支付的税收价格是不同的,这样公共产品的社会总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的纵向相加,DD=DA+DB,如果假定公共产品的边际成本曲线(供给曲线)是SS,则DD与SS的交点决定了公共产品的均衡产量为Q0,均衡价格为P0,P0=PA+PB,当社会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公共产品提供的数量达到了最优。,因为消费者的出价是与其消费公共产品所获得边际效用相一致的,所以所有消费者出价的总和就是其边际效用的总和,即边际社会收益。这样在E点社会边际收益等于社会边际成本,实现了帕累托最优。因此公共产品帕累托最优的实现条件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MSR= =MSC,其对应的消费量则为个人消费量的总和,即: G= (i=1,2,I;K=1,2,J+K),比较一下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最优供给数量的决定,可以看出,其基本相同点是都遵循MR=MC的原则,但是,它们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在私人产品最优供给数量的决定上,最优标准是每个消费者的边际利益等于边际成本;在公共产品最优供给数量的决定上,最优标准则是所有消费者的边际利益之和等于边际成本。 三、公共产品与搭便车行为 由于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因而难免会产生搭便车 问题。所谓搭便车,就是指某些个人参与了公共产品的消 费,但却不愿意支付公共产品的生产成本,完全依赖于他 人对公共产品生产成本的支付因此,公共产品的存在给市 场机制带来了严重的问题是;即使某种公共产品带给人们 的利益要大于生产的成本,私人市场也不会提供这种产品。,假如在一个地区建造一个堤坝需要总成本为10万元,该地区住有100户居民。假设每一个家庭的总财产为2万元,如果遭受洪水,则一切财产化为乌有,因此堤坝的潜在收益为2万元。遭受洪水的概率为十分之一,所以,堤坝带来的现实收益为2000元,即建造一个堤坝给每户居民带来的利益为2000元,给这一地区带来的总收益为20万元,是总成本的2倍。如果100户居民每家出资1000元来建造这样的一个堤坝,大家的境况都会改善。但是,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组织者和协调者,这样的好事却不会在自由市场中发生。因为,每户居民都在想:如果有人出资造起了这个堤坝,即使我不出任何钱,也照样享受堤坝的好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想不支付任何成本或支付很低的成本来享受公共产品,这在经济学上就被称为搭便车行为。如果有很多免费搭车者,那么堤坝就无法建造起来。 一般来说,公共产品覆盖的消费者人数越多,搭便 车问题就越严重,公共产品由私人市场提供的可能性就越 小。可见, 由于“搭便车” 问题的存在, 产生了一个典型的市场失灵的情形, 即市场无力使公共产品的供给和分配达到帕累托最优。因此, 由政府集中计划生产并根据社会福利原则来分配公共产品就成为解决“搭便车” 问题的唯一选择了。,第二节 公共决策与政府失灵 一、公共决策 政府的公共决策一般通过投票进行。相对于市场经济 中自发、分散、自由的运行方式,政府职能具有人为、集 中、统一的特色。在市场经济中,决策过程相当简单,一 切都是由市场上供求双方的相互作用决定的。最终决定商 品应当生产多少、如何生产或为谁生产的,是消费者手中 的“货币选票”。在政府的公共决策中,问题就没有这么简 单。在这种决策过程中,公共政策的取舍、公共开支的多 少,都由选民或选民代表投票决定。哪一种方案得到大多 数人的赞同就能够实施。这种每人一票的决策方式是公平 的,但不一定是有效率的。因为在决策过程中产生了两个 问题:一是关于偏好显示的问题,二是关于偏好加总的问 题。,1、偏好显示问题 在公共决策过程中,基层选民的投票与经济市场中 的货币投票完全不一样。人们在经济市场中的货币投票 可以分次进行,从而可以比较精确地表示自己对于各种 商品的真实偏好。但是,在政治市场上,基层选民只能 一次性地进行一揽子投票,他们不可能就每一项公共决 策进行投票,因而也就无法真实显示他们的偏好。比如 说,公共产品的供给是一个集体选择的行为,因而它要 求个人的偏好加总在先,公共决策在后,这与私人部门 中个人决策在先,偏好加总在后是不一样的。考虑到个 人在政治市场中偏好显示的非真实性,这种加总是极其 困难的。 有一种观点认为,如果政治市场的代理人政治 家具有较高的决策水平,从而可以区别帕累托有效 点与非有效点,那么加总的困难就会由于他们的英明决,策而得到解决。但是,由于在既定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存在多个帕累托有效点,当政治家不知道真实的由个人偏好加总而形成的社会福利无差异曲线时,他们所选择的帕累托有效点并不一定是最优的。 然而,更多的人则倾向于另一种看法,即由于政治家也是追求个人私利的普通人,再加上公共决策的委托代理所造成的政治家权力的实际扩大,使得他们致力于牟取个人的利益,而不是通过精确加总个人偏好,作出合乎全体选民利益的公共决策。这样就可能产生以下结果: 第一、在实行民主政治体制的国家中,政府官僚的偏好就是全体选民的偏好; 第二、在集权国家中,统治者的偏好就是全体人民的偏好; 第三、在专制国家中,独裁者的个人偏好就是整个社会的偏好。,2、偏好加总问题阿罗不可能定理 偏好加总问题把选民所表示出来的千差万别的偏好如何集中起来, 形成统一的公共决策。由于政府的公共决策会影响每一个人的福利, 因此, 理想的状况应该是政府通过加总个人偏好所形成的社会选择, 应真实地反映出社会中个人的偏好, 即政府决策应与个人偏好相一致。但实际上, 与偏好显示相比, 偏好加总面临更大的困难, 投票悖论就是这种困难的最好说明。,投票悖论最先由法国哲学家康德尔赛于 年提出, 美国经济学家阿罗利用集合论对其进 行论证并将其一般化。投票悖论指的是在投票人 偏好为多峰形的情况下, 会出现循环投票而无 法取得政治均衡。投票悖论的实质是说,如果社 会中所有人都具有可传递的偏好,但整个社会的 偏好却是不可传递的,这意味着无法由个人的偏 好逻辑一致地推导出社会的偏好,偏好加总是不 可能的,这就是著名的阿罗不可能定理(Arrow摧s impossibility theorem) 。 为防止投票悖论, 取得均衡结果, 必须依赖于 某些外部力量。,二、官僚制度 官僚是政府公共政策的执行者,由于他们通常是由选民选出的政治家任命的。因而他们不直接对选民负责,而是首先对任命他们的政治家负责。政治家与官僚按照决策权与执行权分离的原则实行职能上的分工,使得官僚在执行公共政策中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虽然选民作为个人不能对官僚的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却可以通过组织利益集团对官僚施加影响,使得官僚在执行公共政策时作出有利于利益集团的安排。可见,官僚虽然没有公共决策权,但在执行制定的政策上具有重大的影响力。 (1)官僚的特征 对于经济人的假设同样适用于官僚,他们所追求的是在自己任期内获得最大预算,通过预算的增加,官僚们可以获得职位、权限,尤其是随之而来的特权及名誉等个人利益。与私人企业的代理人相比,政府部门的官僚所受的制度约束要少得多。这是因为在政府行政部门的制度中至少存在以下一些缺陷:,无产权约束。官僚们不必关心费用问题,因为他们的费用来自于税收。 高度垄断。政府行政部门是高度垄断的,不像私人部门存在市场竞争。 无明确的考核指标。政府行政部门是非赢利性的,因此不像私人部门那样有利润这个明确的考核指标。 无有效的成本分析。公共产品的投入与产出之间不存在清晰的关系,因此难以对政府行政部门的“生产”进行有效的成本分析。 监督困难。由于没有明确的考核指标以及官僚可以垄断有关信息(比如公共产品生产的实际成本的真实信息),对官僚进行监督就要比监督私人部门的代理人困难得多了。 综上, 作为官僚的个人最有可能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而不管这些个人利益是否符合公共利益, 其结果往往是公共机构膨胀、公共产品供给过剩。,三、政府失灵 现代经济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混合体。由于市场失灵,政府对经济的千预是必要的。然而,由于现实经济社会的复杂性和政治制度的独特性,用来弥补布场经济缺陷的政府干预机制本身并不是完美的。在许多情况下,政府干预本身也会失效,这被称之为政府失灵。 虽然有那么多市场失灵的情况需要政府的干预,但是政府对市场的调节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政府干预的有限作用表现为以下方面: (1)有限信息。市场信息的不足是造成市场失灵的一个因素,政府往往要承担起提供信息的职能,或者代替某些市场交易者进行决策。但由于现实生活是相当复杂而难以预计的,政府也很难做到掌握充分信息,政府“犯错”的情况并不少见,一再修改自己的决策甚至否定过去的作法也是常事。,(2)有限控制。这是指政府对私人市场的控制有限,政府采取某些公共政策后,对私人市场可能的反应和对策往往无能为力。例如,政府采取医疗保险或公费医疗政策,却无法控制医疗费用的急速上升;一些国家为了吸引外资或鼓励投资,对外来资本或国内某些地区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却没料到许多不应享受优惠的投资者也钻了空子;一些国家为了使收入均等化对高收入者征收高额累进税,却把一些人力资本和资产赶到了税率低的国家。 (3)时滞限制。政府的公共政策从决策到执行都受到时滞的限制,比如从问题产生到被纳入政府考虑日程的这一段时间称为认识时滞(Recognition lg),从政府已认识到某一问题到政府最后得出解决方案的这一段时间称为决策时滞(Decision lg),从政府公布某项决策并付诸实施到引起私人市场反应的时间称为执行与生效时滞(Executioneffecting lag)。任何公共政策都难逃这些时滞。有时候,当针对某个问题的政策真正起作用,的时候,该问题可能已经不是什么重要的问题了,而新的问题的对策又须经过种种时滞,限制了政府调节市场的能力。 (4)有限决策。即使政府拥有充分的信息,通过政治过程在不同的方案之间作选择仍会产生困难。政府的决策会影响到很多人,但真正作出决策的只是少数人,不管这少数人是选举产生的还是其他方式指定的,他们在决策时会自觉不自觉地倾向于自己所代表的阶层或集团的偏好和利益。一些人指出,即使通过选举产生的决策人也往往服务于特定的利益集团,而一旦既得利益集团形成后,这种格局就很难打破。所以,民选政府的决策是否符合大多数人的经济利益是值得怀疑的。,第三节 寻租理论 一、寻租行为的含义 “租”,或者称为“经济租金”,在经济学里的原意是指在一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获得的收人中,超过这种要素的机会成本的剩余。在社会经济处于总体均衡状态时,每种生产要素在各个产业部门中的使用和配置都达到了要素收入和其机会成本相等。如果某个产业中要素收入高于其他产业的要素收入,这个产业中就存在着该要素的经济租。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租的存在必然吸引该要素由其他产业流人有租存在的产业。在规模报酬不递增的前提下,要素的自由流动最终使要素在该产业中的收入和在其他产业中的收入一致,从而达到均衡。所以,按照一般均衡理论,只要市场是自由竞争的,要素流动在各产业之间不受阻碍,任何要素在任何产业中的超额收入都不可能长久稳定地存在。在一个动态的经济结构中,某要素在一个产业中的经济租既可以为正,也可以为负,这是社会经济在动态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不断适应的正常现象。,当一个企业成功地开发了一项新技术或一种新产品,该企业就能享受高于其他企业的超额收入,这种行为可以称为“创租行为”(Rent-creating behavior),或者称为“寻利行为”(Profit-seeking behavior)。当其他企业看到应用这一新技术或生产这一新产品有超额利润可图时,就会纷纷起而效之,涌人这一市场,从而使产品价格降低,超额利润(租)渐渐消散。后者的行为也属于寻利范畴,寻利行为是正常的市场竞争的表现,其特征是对于新增社会经济利益的追求,因而会增进社会的福利。 但是,如果人们追求的是既得的社会经济利益,其行为的性质就变成了“寻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偷盗抢劫作为对财产所有权的直接侵犯,可以算是最原始的对社会的既得经济利益实行再分配的寻租行为了。偷盗抢劫的直接后果是社会财富在个人之间的转移,绝不会使社会财富有任何增加,而且偷盗抢劫不光耗费了偷盗抢劫者本身的时间精力,也耗费了被偷盗抢劫者的资源。对于整个社会来说,都是一种非生产性的资源损耗。,在现代社会中更为常见的、也是更为高级的寻租行为则是利用行政手段来维护既得的经济利益或是对既得利益进行再分配。这类寻租行为往往涉及采用阻碍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之间自由流动自由竞争的办法来维护或攫取既得利益。比如,当一个企业开拓了一个市场后,它可能寻求政府的干预来阻止其他企业加入竞争,以维护其独家垄断的地位,确保它创造的租不致消散。这时。他的行为已不再能增进社会福利了,反而阻止了社会从市场竞争中获益。同时,阻止其他企业加入竞争的行为本身也消耗了社会的经济资源。又如,一个企业或企业群体明知道另一些企业拥有比他们更先进的管理和技术,他们不是采取向后者学习的方式,而是想方设法诱使政府采取保护政策,阻止那些先进企业加入竞争,以维护自身的既得利益。还有同样糟糕的例子是,一部分企业施展种种手段使政府以特殊政策对他们优先照顾,通过税收和补贴的办法使社会的既得利益在企业间作重新分配,让这部分企业获得一种经济租。,二、寻租行为的特征 寻租行为的特点是,首先,它们造成了经济资源配置的扭曲,阻止了更有效的生产方式的实施;第二,它们耗费了社会的经济资源,使本来可以用于生产性行为的资源浪费在于社会无益的行为上;第三,这些行为还会导致其他层次的寻租行为或“避租行为”:如果政府官员在这些活动中享受了特殊利益,政府官员的行为会受到扭曲,因为这些特殊利益的存在会引发追求行政权力的浪费性寻租竞争,与此同时,利益受到威胁的企业也会采取行为“避租”来与之抗衡,从而耗费更多的社会经济资源。 因此,经济学家们把寻租行为称为人类社会的“负和游戏”,即一场就社会整体而言损失大于利得的竞赛。从理论上讲,在均衡状态或从长远看。寻租者本身不会有什么好处。然而既然有寻租者,就必然有避租者与之抗衡,到头来的结果是社会经济的内耗,资源的浪费。这就是寻租理论家们常说起的“租的消散”。,为什么租会消散呢?因为寻租作为竞争,就像一场赌博,虽说有租可寻,但花费了成本未必能在众多寻租者中获胜。另一方面,寻租者愿意花费在寻租活动上的成本不会超过他可望从寻租竞争中得到的收益预期值,而为了寻租的成功,他又不得不增加成本。不少经济学家认为,在均衡状态,寻租竞争的结果将使寻租的成本刚好等于从事寻租的预期收益,从而使寻租者只能获得与从事其他经济活动一样的利润水平。于是,寻租者们的出发点是寻求超额利润(租),但他们之间的竞争又使这一超额利润消散了。 我们用一个简单的模型来说明经济租的形成以及竞争性的寻租行为。如果政府可以利用行政手段使得一企业在某一产品市场保持垄断,该企业作为独家垄断者的产量和价格由图15-6表示。,该垄断企业所面对的市场需求曲线为D,边际收益曲线为MR,边际成本曲线为水平的MC。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由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条件得出的产量为qm,价格水平为pm该垄断企业能够得到Rm的垄断利润,即矩形Pmbcpc的面积的利润。这一部分利润就是由垄断而形成的经济租。,该企业为了得到或保持该部分经济租可以采取合法的行为,也可以来取非法的行为。合法的行为如企业向政府争取优惠待遇或特权,利用特殊政策维护本身的独家垄断地位;非法的行为如行贿等行为。假设政府发放垄断经营该产品的特权,则这一特权对于任何一个企业的价值都是Rm,因此企业至多会为了获取或保持这种垄断经营权向政府合法或非法地支付Rm。 如果有两个企业企业1和企业2进行竞争性的寻租。企业1为获得垄断向政府支付R1,企业2向政府支付R2,则两个企业赢得垄断经营权的概率分别为R1(R1R2)和R2(R1R2)。两个企业的预期利润分别为: 1=R1(R1+R2)RmR1 2=R2(R 1 +R2)RmR2 (15.5) 如果寻租未成功的一方的支付(R1或R2)能返回的话,每个企业都愿意不断增加支付额,直到Rm为止,每个企业都有50的赢率。在这种情况下,经济租Rm会消散。,如果寻租未成功的一方的支付(R1或R2)不能返回的话,均衡情况下的每个企业的支付为Rm4,每个企业的赢率亦为50。在这种情况下,经济租Rm就不会消散。我们可以用数学方法来推导出这个结果: 每个企业都追求预期利润最大化,对(15.5)两式分别求导,令导数为0,得到: 则: 显然: 两个企业获得垄断经营权的概率Rl(RlR2)和R2/(Rl+R2)都为50%。,第四节 微观规制理论 在现代社会中,政府的微观经济职能主要是保障市场运行的最优玫享,纠正经济运行中的市场失灵,以获得最大的社会福利。为此,政府要制定相关的攻策,建立相应的法规,保障并维护市场正常的运行秩序,限制垄断,克服外在性,合理进行收入再分配有效率地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 在微观经济理论基础上制定的经济政策有二类一类是加强市场机制,限制垄断,促进市场竞争的政策;另一类是处理外在性,提供公共物品,解决贫民问题的公共政策。 一、限制垄断、促进竞争的政府规制 垄断可以分为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政府对垄断的消除一般采用以下三类方法,反托拉斯法 由于竞争可以通过降价和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而使社会受益。因此,政府最优先考虑的事就是执行能用来促进竞争的政策。为解决垄断时资源配置和收人分配的不合理以及垄断造成经济和技术的停滞问题。西方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制定了反托拉斯法,最为杰出的是美国。在美国,政府用来促进竞争的主要的公共政策就是执行反托拉斯法。 从1890年到1950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反托拉斯法案和修正案,主要目的是禁止垄断、企图垄断和密谋策划垄断;阻止企业通过完全垄断产品或服务占有高市场份额和高垄断利润;防止企业通过类似以固定价格来增加利润的串通;阻止企业利用价格差别来阻止进人或削弱现有的竞争者的行为。反托拉斯活动将限制贸易的协议或共谋、垄断或企图垄断市场、兼并、排他性规定,价格歧视、不正常竞争或欺诈行为等都视为非法。对犯法者可以由法院提出警告、罚款、赔偿损失、改组公司直到判刑坐牢。,相关链接:中国反垄断法启航 经过十四年反复酝酿,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下简称反垄断法)于2008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部法律的出台,正值中国全面融入全球经济。在充分开放的市场环境中,垄断行为不但破坏竞争秩序,更对消费环境造成伤害。在反垄断法中,垄断行为被界定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经营垄断,一种行政垄断。 造成经营垄断的行为主体是企业,其垄断行为表现,在反垄断法中界定得很清晰。对于行政,反垄断法中也有相关界定条款,但并不是十分清晰。行政垄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断遭遇市场各方谴责,这种垄断行为对公平竞争环境的形成,已经造成了很大伤害。行政垄断一旦与主管部门的利益有牵连,这种伤害就愈显严重。 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反垄断法任重道远。但我们相信,这部法律的实施,将有效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并遏制行政垄断,由此而建立起一个公正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反垄断的三种情况,有这些行为的企业,只要有人指控,相关企业就会成为被告。 第一种情况:企业之间,特别是竞争对手之间签订垄断协议的行为。比如,方便面协会的企业规定,一桶方便面定价3元钱,这就是一种垄断行为。作为竞争对手,应该是竞争的关系,价格应该是由企业自身来决定,因为,生产成本是不一样的。企业联合起来就形成了统一的价格,况且这个价格是高价,这样的行为就是限制竞争。 第二种情况:企业之间的并购。本来两家企业应该是竞争关系,一家吃掉另外一家之后形成垄断,这就是市场结构上的垄断。 第三种情况: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比如,随着电信市场的放开,应该允许其他企业进入,但电信业就是不放手自己占有的网络资源,这就是一种滥用市场支配。除了上面提到的企业经营垄断,还有一种是行政垄断行为。有些政府行为会严重影响市场竞争,这种垄断行为和企业垄断是有关系的。,国有化。 即对垄断性的企业实行国有,由政府经营。国有化被证明是低效率的,因此,20世纪80年代之后西方各国又把已经国有化的企业进行了私有化。 二、政府管制 仍以美国为例政府对市场运行和市场结构的干预,除了实施反托拉斯法之外,还制定相关的法规和措施。通过这些法规和措施对单个厂商、整个行业或所有企业进行管制和约束。例如:联邦政府环境保护署、消费者安全委员会,通过相关法规对空气、水和土地的污染进行管制。 联邦政府平等就业委员会、劳动职业安全健康局、劳工全国关系委员会、劳工就业标准,要对种族、宗教和性别就业歧视实施法律限制,对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健康条件,对雇主与雇员(及工会)之间的劳资关系进行管制,实施有关最低工资和加班的法律。,但是,政府不适当的管制行为容易影响市场运行的功能,削弱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从上一个世纪年代开始,主张对有些行业放松政府管制,赞成更多依靠市场的观点逐渐兴起。实践中,政府也逐渐对某些行业和部门放松了管制。如1976年的铁路复兴和管制改革、1978年,解除航空管制法等都极大地提高了铁路、航空公司和卡车运输行业在管制框架之外制定价格、确定服务水平和经营领域的灵活性。多数观察家认为对一些行业解除管制的影响是好的,被解除行业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下降,服务态度改进,这些行业的竞争加强,市场运行效率得到提高。 三、支持与保护 在政府实施的政策和法规中,除去对企业的管制之外 还有不少的政府项目和政策是在协助和支持企业,它体现在二个方面,一是限制竞争,二是直接的和间接的支持。,发放许可证 政府对某些行业或职业发放许可证是对这些行业或职 业市场的准入监管。当政府要求并发放一种许可证,允许 某些人从事特定的经营职业或贸易时,就是根据界定限制 某些潜在的新竞争者也来参与这些活动。 专利 专利不同于许可证,专利是由合法政府授予的垄断权 力。专利持有人可以防止他人制造或销售专利产品或使用 某种专利生产过程。但是,由专利形成的垄断不是绝对 的,其一是它限制在17年之内,并旦不允许延续这种特 权。其二是很多专利都受到竞争对宇爪功挑战,因此迸一 步限制了这种垄断投予权。其三并不禁止竟争性厂商围绕 现有专利进行工程研究,推出与竞争密切相关的不同设计。,知识产权 新知识创造的研究和开发活动同样创造外部利益。某 一个人的新思维、新发现、新创造和新知识,可以被其他 人照搬,但是,其他人通常并不付费。知讽可能是唯一 种没有表现出边际收益递减的生产资源。更多的知识使人 们生产率更高。知识存量增加没有出现收益递减的关键原 因,从原则上说,是可以努力大量运用不同的技术。 当入们对新知识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或对教育进行投 人决策时,要使私人边际成本与私人边际收益相等,这往 往低估了外部利益。因此,由市场力量决定的教育、研究 与开发不是一个有效量,必须通过政府做出修改市扬结果 的公共选择。政府可以通过补贴、低于成本的供给、专利 和版权的方法来支持具有外部利益的教育、研究和开发。,四、收入再分配 政府进行的收人再分配方法主要有:所得税、收入维持计划和补贴性服务。 所得税分为累进、累退和比例税。累进所得税是对收入按随收人水平增加而递增的边际税率征税的税收。累退所得税是对收人按随收入水平增加而递减的边际税率征税的税收。比例所得税是无论收人水平如何都按不变税率征收的税收。 收入维持计划是直接支付给收人分配最低层的人来进行收人再分配的计划,有三种主耍类型:社会保障计划、失业津贴、福利计划: 社会保障计划主要有老年人保障、残疾人保障、丧失劳动能力人的保障以及医疗保障,用从雇员和雇主强制征收的工薪税,按月向退休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工人或孤儿等支付观金。社会保障的其他部分是医疗,它为老年人和丧失劳动能力者提供医院和医疗保险。,失业津贴是指按每个就业工人的收人征收税收,而当这些工人称为失业者时就得到津贴。 福利计划是向那些不符合社会保障或失业津贴条件的人提供收人。这些计划有:补充保障收人计划,目的是帮助需要帮助的老年人、丧失劳动能力者和盲人;困难家庭临时补助计划,目的是帮助那些经济资源不足的家庭;食品计划,目的是帮肋最贫困的家庭得到基本食物;医疗援助,目的在于弥补需要帮助的老年人、丧失劳动能力者和盲人以及贫困家庭的医疗费用。 政府实行的以上多种类型和多方面的收入再分配规模,可以通过计算在每种收入水平时市场收人纳税的百分比和以津贴形式得到的百分比来确定。这里的市场收人是指没有政府再分配的家庭收入。,五、自愿支付与合并 当家生产厂商排放了污水或有害气体造成生产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或私人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差异,社会可以谋求通过协商议价向工厂支付费用以减少或消除污染。合并也是一种既有吸引力但又作用有限的把外在性内部化的方法。比如,一家造纸厂污染了湖水,使其临近的渔场受到损害,为治理湖水必须支出大量费用,那么可以使两家厂商合并合并的新厂商考虑渔场治理环境的支出成本来决定造纸应该排放什么质量的水。 以上关于纠正外在性的不同方法,有其适用的具体条件、方法在纠正外在性的实施过程中有其积极的作用的一面,也有其存在的问题。无论采取什么方法,都要比较不同方法的成本和效益。这些方法可以指导政府选择净效益尽可能最大且社会成本被有效内部化的方法,激励并要求私人厂商把社会成本作为用于决策的相关成本的一部分。,

    注意事项

    本文(政府失灵与微观规制.ppt)为本站会员(少林足球)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