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2021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专题民主生活会研讨发言提纲近段时间,我认真学习了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重要论述。下面,结合工作学习实践,谈一下个人体会。一、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宪法规定的责任义务2014年9月,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语言相通是人与人相通的重要环节。语言不通就难以沟通,不沟通就难以达成理解,就难以形成认同。2019年9月,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总书记强调,要搞好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科学文化素质。总书记叧収的指示精神,深刻阐明了在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中国是一个
2、多方言、多民族语言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有通过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消弭隔阂、维护统一的治理经验和传统。秦汉以来,正是因为有了“书同文”,才能依据成文法令统一治理地方,使“大一统”成为现实。中华文明之所以能成为世界唯一没有中断的古文明,我国之所以成为超大规模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就得益于各民族能够使用通用语言文字,不断深化交往交流交融。从世界范围看也是如此,从罗马帝国到文艺复兴后的英国、法国等都将语言作为国家认同的手段,以国家意志在全国推广通用语言文字。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语言文字事业,充分尊重各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同时一以贯之地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3、推广普及,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我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法定的国家事权,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各族公民的共同责任。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党和国家制定出台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实施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等一系列重大工程,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当前
4、普通话在全国的普及率超过80%,文盲率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80%以上下降到4%以下,这些都为发展教育文化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统一、提升国家软实力作出了重要贡献。我旗汉族人口居多,在这次国家推广通用教材过程中,没有出现大规模、群体性的负面事件,但我们要切实统一思想,提高政治站位,坚决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充分认识到民族语言授课中小学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是党中央加强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重大决策部署,我们必须按照要求使用统编教材、通用文字授课,*、*等民族地区已经于2017年、2018年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国家已经考虑到内蒙古的实际,把普及时间延后,与东部
5、部分盟市相比,我旗面临的风险压力相对较弱,但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一定要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态度坚决,坚决扛起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和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政治责任。二、普及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保障少数民族发展权益的有力举措总书记指出,“少数民族学好国家通用语言,对就业、接受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融入社会都有利”。他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少”。新中国成立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东中部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突出表现为部分少数民族群众学习掌握科技知识能力偏低、就业
6、渠道比较窄,这些都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不够有密切关系。如果语言不通,民族地区就难以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少数民族群众也就不太容易从边疆地区、农牧区到东部地区和城市找到工作、实现就业。以脱贫攻坚为例,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有11个位于民族地区或包含民族自治地方;全国120个自治县(旗),有85个是国家级贫困县;中央确定的深度贫困“三区三州”都在民族地区。我旗于2018年正式摘了“区贫旗”帽子。因此,我们要把加强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摆到突出位置,推进国家统编教材使用,加大胜任国家统一教学大纲的教师特别是懂双语教师培养培训和对口支援力度,抓住用好幼儿园和小学这两个重要时期,帮助各民族学
7、生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接受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进步。要把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结合起来,以不具备普通话沟通能力的外出务工人员、贫困群众等群体为突破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形成说普通话、使用规范汉字的习惯和风尚。要充分发挥各族干部特别是少数民族干部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带动各族群众自觉学习使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发挥学校教育的基础阵地作用、党政机关的带头作用、新闻媒体的示范作用、公共服务行业的窗口作用,全面提升普及水平和质量。要加强队伍建设,提升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
8、化信息化水平,不断补齐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的短板和薄弱环节。三、普及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实现各族群众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普及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最主要的目的是要提升少数民族的科技文化素养,让更多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红利,共享经济发展成果,让民族地区成为富裕之地、团结之地、安定之地。作为政府旗长,就要全力抓好全旗经济社会发展,让各族群众的生活越过越好,让社会始终保持安定和谐的良好氛围。一要认清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困难。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我旗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较大压力,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完成*亿元,同比下降3.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亿元,同比减少6741万元,下降19.5%
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亿元,同比增加1.33亿元,增长8.2%;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亿元,同比下降11.6%。特别是从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推进情况看,18月份,全市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我旗下降33.3%村天习,居全市末位;重大项目建设方面(政府投资5000万元、企业投资亿元以上),我旗开复工率76.9%,居全市倒数第二;发改委与统计局重大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数据相差6亿元,居全市倒数第三。目前,距年底只有1个多月时间,我们要认真抓好各项工作任务落实,确保年度工作圆满完成,确保“十三五”顺利收官。二要着力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的政策误解。在前期的推广普及国家统编教材中,有些家长
10、担心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后,学生学业能不能跟得上;蒙授老师担心怕失业、失去岗位,在职业前途上也有顾虑。我们要持续做好针对性的思想工作,引导大家深刻认识到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习教育并不冲突,推动形成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良好氛围和风尚。要积极改善蒙语授课教学条件,提高蒙语授课师资力量,努力解决老师能教好、学生能听懂、跟得上的问题,让蒙汉兼通的双语老师,既能为学生授课,又能帮助做好学生和家长的解释、疏导工作。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从小就抓、从幼儿园就抓,注重从少数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创新载体和方式,搞好网上和网下结合,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
11、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深入做好舆情引导管控工作,统一宣传口径,强化正面宣传,健全完善突发事件网络*预案,及时封堵删除各类恶意炒作负面信息,决不给境外敌对势力和境内别有用心的人以可乘之机,确保一旦出现重大敏感舆情能够有效应对。三要积极提高少数民族生活水平。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我们要调动各方积极性,紧扣民生抓发展,缩小差距,补齐短板,着力解决好民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产生活问题,夯实民族团结发展进步的物质基础。要把推广普及国家统编教材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让大家切身感受到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关怀关爱,自觉自愿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努力
12、培养使用“明辨大是大非的立场特别清醒、维护民族团结的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的感情特别真诚”的好干部。要积极发展民族特色产业,在大力实施奶业振兴的同时,注重发展奶酪、酸奶等传统奶制品产业,提升奶产业结构层次,让少数民族群众融入产业链,获得更多经济收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大力弘扬蒙古族优秀文化,规范蒙文书写、使用,鼓励创作反映蒙古族历史文化的文艺作品,广泛传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敖包相会鸿雁等脍炙人口的蒙古族民歌,并借助*、*直播带货等产生的社会效应,鼓励更多少数民族群众关注家乡、回报家乡。要积极帮扶家庭困难的少数民族群众,积极为他们解决就业创业、子女上学、就医等方面的难题,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真正营造全旗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环境。总之,党中央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决策部署顺应历史大势、时代需要、群众期盼,是完全正确的。我们要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不断提高各族群众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水平,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