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儿童支气管哮喘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支气管哮喘治疗原则为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治疗周期长,病情易反豆,不仅需要建立儿童支气管哮喘标准化护理流程,提高医疗机构该病的规范化管理水平,还需要为患儿家长提供科学、准确的护理指导,提高家庭护理水平,减少护理风险和误区。因此,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儿童支气管哮喘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于促进儿童支气管喏喘护理质量的提升、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木研究以DOnabedian模式为理论框架,通过德尔菲法结合层次分
2、析法构建儿童支气管哮喘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指标权重,旨在为该病的护理质量监管提供科学、可靠的工具。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建立研究小组建立研究小组,包括6名成员,其中有护理管理专家1名,儿科呼吸护理专家2名,儿科呼吸医疗专家1名和儿科护理研究生2名。其职责为拟订待选指标,选择专家并组织函询及数据分析等。1.2拟订待选指标通过文献研究、半结构访谈和专家会议等步骤拟订待选指标。文献研究:以“儿童支气管哮喘/bronchia1.asthmainchiIdren”护理评价质量指标/qua1.ityeva1.uationindicatorsOfnursingcare”为关键词检索2002年
3、一2022年PUbmCd、WebofScience.EmbaSe、CNKb万方数据、维普网等数据库中相关的诊疗指南、专家共识、临床研究和综述等,初步提取指标。半结构访谈:采用一对一的形式对山东省枣庄市立医院儿童呼吸科的8名医护人员就护理质量评价进行半结构访谈,并通过Co1.aiZZi现象学分析法对初选指标进行归纳和整理。专家会议:选取5名来FI护理管理、儿科呼吸护理、儿科呼吸医疗专业领域的专家召开讨论会,进一步讨论、修改指标内容,形成待选指标。1.3选择函询专家选择30名函询专家,来F1.全国18个省市区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或妇儿专科医院;在护理管理、儿科呼吸护理、儿科呼吸医疗等专业领域工作1
4、5年以上;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副高级及上职称:同意参与本项研究。1.4德尔菲法的实施函询问卷通过信函、E-mai1.或问卷星等形式向专家发放,内容主要有3个部分。填写说明:介绍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填写注意事项。专家基本情况:包括专家的专业领域、工作年限、年龄、学历和职称,以及对研究内容的熟悉程度和判断依据。专家意见:专家对函询指标进行重要性赋分,如有修改意见可在指标后“意见栏”中填写。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是筛选指标的依据,主要通过赋分均数、满分率和变异系数3个指标体现。专家根据判断采用1.ikert5级评分法赋分,赋分标准为“非常不重要(1分)、不很重要(2分)、重要(3分)、很事要(4分)、非常重
5、要(5分)”。满分率是赋分均数的补充体现,是该指标被赋值5分的占比。赋分均数值越接近于5分,满分率越高,说明该指标的重要性被专家广泛认可。变异系数所反映的是专家意见的趋同程度,其值越小,专家意见对该指标的认可越一致。本研究的指标剔除标准:赋分均数4分,或满分率50%,或变异系数025o专家积极系数通过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体现,专家权威系数用判断依据系数和专家熟悉程度系数的平均值体现,所有专家对指标的协调程度用Kcnda1.IW协调系数体现。1.5确定指标的权重系数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系数。首先构建出目标层、基准层和方案层的结构模型,然后建立一对一比较的判断矩阵并确定SaaIy标度,最
6、后进行基本一致性检验,确定指标的权重系数。1.6统计学分析研窕数据的统冲分析采用SPSS22.0软件,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采用YaahP12.9软件。2结果2. 1专家的基本情况本研究共有30名专家参与函询,其中28名专家有效完成2轮咨询。专家的专业分布为:儿科呼吸护理专家12名(42.9%),护理管理专家8名(28.6%),儿科呼吸医疗专家8名(28.6%);年龄3960岁,平均年龄(49.8110.07)岁:专业工作年限1739年,平均年限(28.3810.26)年;学历:博士2名(7.1%),硕士12名(42.9%),本科14名(50.0%);正高级职称10名(35.7%),副高级职称18
7、名(64.3%)。3. 2专家的积极系数与权威系数本研究首轮专家函询问卷发放30份,有效回收28份,有效回收率93.3乐专家的熟悉程度系数为0.82,判断依据系数为0.90,权威系数为0.86。第二轮专家函询问卷发放28份,有效回收28份,有效回收率1003专家的熟悉程度系数为084,判断依据系数为0.94.专家权威系数为0.89O4. 3Kenda1.1.W协调系数本研究首轮专家Kenda1.1.W协调系数为0.34,一致性检验X2=526.94,/0.01;第二轮Kenda1.1.W协调系数为0.52,一致性检验“2=427.45,KO.O1.O2. 4函询结果研究小组初步拟订的评价指标体
8、系包括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6个,三级指标82个,并进行首轮专家函询。首轮函询后,依据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删除二级指标3个、三级指标19个;依照专家反馈意见并经研究小组讨论,合并三级指标14个,修改三级指标4个。第二轮专家函询问卷包括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6个,三级指标82个,第二轮函询问卷包括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3个,三级指标49个;依据函询结果,删除二级指标1个、三级指标5个,合并三级指标1个,修改三级指标3个。最终形成的儿童支气管哮喘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2个,三级指标43个,见表1、表2。3讨论3.1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分析本研究的理论框架采用的是Donabc
9、dian的“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结构模式。此理论框架涵盖了医疗服务的全过程,其中结构指标是医疗机构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投入和准备,是实施医疗服务的基础:过程指标是医疗服务的具体环节,将医疗资源转化为医疗行为,同时直接影响医疗行为的结果;而结果指标是医疗服务完成后,患者和主管部门反馈的主客观评价。三个维度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可以整体、全面评价医疗服务质量。DOnabedian模式具有.科学、系统和可操作性强等优点,在国内外护理专科、专病质量评价中应用广泛。研究小组通过文献研究、半结构访谈和召开专家会议充分讨论等,拟订出待选指标,为接下来专家函询的科学性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指标体系产生所采用的德
10、尔菲法,具有以下儿项优点:系统性:从多个专家角度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制订方案,确保结果具有全面性、可靠性和客观性。匿名性:专家之间相互独立,可以避免因个人声望、地位或偏见而影响结果,保证了咨询结果的公正性。反馈机制:专家在多轮咨询中逐步收敛意见。这种反馈机制可以帮助专家更好地理解问题,从而提高结果的准确性。客观性: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帮助专家对数据进行量化和比较,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趋势。德尔菲法作为一种科学、系统的专家咨询技术,结合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构建出的儿童支气管哮喘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可信。3. 2指标体系的可靠性分析选择函询专家是德尔菲法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
11、环节。本研究参加函询的30名专家来F1.全国18个省市区,覆盖地域广阔,有较强的代表性。28名专家有效完成2轮函询,首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93.33第二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100.0乐高于普遍要求的27吠,说明专家参与积极性高。专家的专业领域为护理管理、儿科呼吸护理和儿科呼吸医疗,可以从管理、护理、治疗等多视角发表意见,保证了指标的全面性。函询专家全部具有高级职称及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研究生学历占50乐平均工作年限(28.3810.26)年,说明专家具有较高的职称结构层次、教育背景及丰富的工作经验,能提供准确、权威的专业意见。两轮函询专家熟悉程度系数、判断依据系数和权威系数均0.8,也证明了专家
12、的权威性。本评价体系最终入选指标均具有较高的赋分、满分率和较低的变异系数,说明专家对指标的意见较为集中。两轮函询的Kenda1.1.W协调系数分别为0.34和0.52,一致性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说明专家意见较为统一,结果较可靠。层次分析法中所有层级指标均通过基本一致性检验,说明权重分配较合理。3. 3指标体系的内容分析指标体系中3个一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分别为结构指标0.163、过程指标0.511、结果指标0.326。数据说明过程指标作为护理服务的主体,是质量监管的重点,所占权重较大:结果指标作为护理服务的主客观反馈,也占据质量评价的重大地位:而结构指标因医疗机构资源投入短期变化较少
13、所占权重相对较小。结构指标包括人力资源、培训考核和物品设施3个二级指标。其中培训考核的权重最高(0071),说明护士作为护理服务的主体,应该有合格的专业知识储备和技术操作能力,并需要定期培训及知识更新。物品设施作为实施护理服务的工具,应做到齐备和完好,保证随时可以投入使用。而一个团队的人力资源可能短期不会有较大的变化,但合适的床护比和专科护士占比也是保证护理质量不可或缺的因素。过程指标包括护理操作、健康指导、随访管理和心理护理4个二级指标。护理操作是整个指标体系中权重最高的二级指标(0.225),氧疗、雾化吸入、肺功能和一氧化氮测定等作为支气管呼喘的重要检查、治疗操作,均要求护士严格规范操作
14、才能保证护理质量。支气管哮喘患儿病程多处于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需要规范的家庭护理,所以健康指导也是权重较高的二级指标(0.163)护士应指导家长学会避免诱因、识别发作、急救处理和日常管理等能力,定期举办科普活动巩固健康教育成果。部分患儿抗拒用药,增加患儿间的互动,大朋友给小朋友示范指引,可提高患儿的用药依从性,也体现出鲜明的儿童特点。支气管哮喘需要长期治疗,并根据病情不断调整方案,定期随访。而新型管理模式需要“医院-社会-家庭医生-互联网-患儿家长”共同参与,所以“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的互联网管理也是随访管理的重要手段。支气管哮喘长程管理和反宴发作会给患儿和家长带来心理压力,应注意心理
15、评估,并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指标包括效果评价、依从性、预后评价、心理评价和满意度5个二级指标。其中有效的健康指导可以使家长掌握预防和管理的相关知识,预防烟草暴露、呼吸道感染等诱发因素,规范药物吸入、使用峰流速仪及记录哮喘口记等。同时.,健康宣教和随访可以提高家长治疗、护理等的依从性。预后评价除了哮喘临床症状评分,还需关注非计划就诊、住院及并发症发生等情况。患儿及家长的心理状况和满意度调查也是结果指标必不可少的内容。综上所述,木研究建立儿童支气管哮喘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指标内容全面、具体,权重分配合理,并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有助于客观评价儿童支气管哮喘护理质量,适合在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