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精修版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第7章第2节试题.doc

    • 资源ID:5201154       资源大小:253.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精修版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第7章第2节试题.doc

    精品文档高考化学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时改变两个变量来研究反应速率的变化,能更快得出有关规律B一定条件下,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并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C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D常温下,铁与稀硫酸作用改为铁与浓硫酸作用,反应速率减慢解析:选D。A项,同时改变两个变量难以确定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B项,催化剂与反应物的转化率无关;C项,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速率受多种条件的影响。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物分子(或离子)间的每次碰撞是反应的先决条件B反应物的分子的每次碰撞都能发生化学反应C活化分子具有比普通分子更高的能量D活化能是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普通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之差,如图所示正反应的活化能为EE1解析:选B。反应必须碰撞,只有发生有效碰撞,具有足够的能量,合适的方向,才可发生反应。3对于反应2SO2(g)O2(g) 2SO3(g)H<0已达平衡,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时,分别改变下列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产生影响,下列条件与图像不相符的是()0t1:v(正)v(逆);t1时改变条件,t2时重新建立平衡A增加氧气的浓度B增大压强C升高温度 D加入催化剂解析:选C。升高温度,v正、v逆均突然增大,具有不连续性。4一定温度下,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2HI(g) H2(g)I2(g)。若c(HI)由0.1 mol·L1降到0.07 mol·L1时,需要15 s,那么c(HI)由0.07 mol·L1降到0.04 mol·L1时,所需反应的时间为()A等于15 s B大于15 sC小于15 s D等于10 s解析:选B。化学反应速率与物质的浓度有关,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题干中随反应的进行,物质的浓度逐渐降低,当由0.1 mol·L1降至0.07 mol·L1时,需15 s,则由0.07 mol·L1降至0.04 mol·L1时,所需反应时间肯定大于15 s。5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N2(g)3H2(g) 2NH3(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673 K、30 MPa下,n(NH3)和n(H2)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c点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a点的正反应速率比b点处的大Ct2时刻,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Dd点(t1时刻)和e点(t2时刻)v正(N2)不同解析:选B。图像中c点尚未建立平衡,反应继续向生成NH3的方向进行,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A项错误;反应物H2的浓度a点大于b点,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B项正确;d、e两点为同一平衡状态,N2的物质的量相同,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因此C、D错误。6某温度下,对可逆反应:2X(g)Y(g) Z(g)W(s)H>0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B升高温度时,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C压强不变,充入与反应体系不反应的N2,反应速率减小;体积不变,充入N2,反应速率不变D增大压强,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解析:选C。W为固态,加少量W并不能增大生成物的浓度,反应速率不变;升高温度,v(正)、v(逆)都增大,但增大的倍数不一致;当压强不变充入N2时,可使体系的浓度降低,反应速率降低,当容器的体积不变时,充入N2,虽然总压强升高,但参加反应的各物质浓度不变,故反应速率不变;增大压强,v(正)、v(逆)均增大。7已知反应2CH3OH(g) CH3OCH3(g)H2O(g)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400。此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CH3OH,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物质CH3OHCH3OCH3H2O浓度(mol·L1)0.440.60.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B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正<v逆C若加入CH3OH后,经10 min反应达到平衡,此时c(CH3OH)0.04 mol·L1D该时间内反应速率v(CH3OH)1.6 mol·L1·min1解析:选C。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将所给浓度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0.6×0.6)/0.4421.86<400,故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2CH3OH(g) CH3OCH3(g)H2O(g)1.64002xxx1.642xxxK400,解得x0.8 mol·L1,故平衡时c(CH3OH)1.64 mol·L10.8 mol·L1×20.04 mol·L1。v(CH3OH)1.6 mol·L1/10 min0.16 mol·L1·min1。8在25 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浓度变化情况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可表示为3XY2ZB从反应开始到0.4 s时,以Y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25 mol·L1·s1C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D升高温度,平衡常数不一定增大解析:选C。从反应开始到0.4 s时,X、Y、Z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量分别为0.3 mol/L、0.1 mol/L、0.2 mol/L,则其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12,A正确。从反应开始到0.4 s时,以Y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1 mol·L1/0.4 s0.25 mol·L1·s1,B正确。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但增大的倍数不同,C不正确。由于不知道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故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D正确。9有关合成氨工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从合成塔出来的混合气体,其中NH3只占13%14%,所以生产氨的工厂的效率都很低B由于氨易液化,N2、H2是循环使用,所以总体来说氨的产率很高C合成氨工业的反应温度控制在500 左右,目的是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合成氨厂采用的压强是2×1075×107 Pa,因为在该压强下铁触媒的活性最大解析:选B。工业合成氨时采用将液氨分离出来,N2、H2循环使用的措施来提高NH3的产率,所以A项不正确,B项正确;升高温度不利于向合成氨方向移动,500 时铁触媒活性最大,所以C、D两项均不正确。二、非选择题10在锌与盐酸反应的实验中,一个学生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锌的质量/g锌的形状温度/Zn完全反应的时间/sA2薄片5400B2薄片15200C2薄片25100D2薄片35t1E2细小颗粒15t2F2粉末15t3G2薄片(含少量杂质Cu)35t4(1)t1_s,画一幅以时间对温度的曲线图(纵轴表示时间,横轴表示温度)。(2)根据所画的曲线图得出关于温度影响反应速率的结论是_。(3)t1_t4(填“”或“”),原因是_。t2_t3(填“”或“”),原因是_。(4)单位时间内消耗锌的质量mB、mE、mF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解析:解答该题要认真分析表中数据。由A、B、C总结规律,推出t150 s,根据A、B、C、D四组实验的数据可画出时间­温度图像。通过对图像的分析总结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找出规律。D、G组实验相比较,G中可形成铜­锌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E、F组实验相比较,F中锌的表面积大,反应速率快;B、E、F组相比较,粉末状的Zn反应速率最快,薄片状的Zn反应速率最慢,故单位时间内消耗锌的质量的大小顺序为mFmEmB。答案:(1)50如图所示:(2)对于该反应,温度每升高10 ,反应速率加快到原来的2倍(3)G组中可形成Cu­Zn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F组中锌为粉末状,表面积较大,反应速率快(4)mFmEmB11(2013·陕西渭南毕业班诊断性考试)氧化剂H2O2在反应时不产生污染物被称为绿色氧化剂,因而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某实验小组以H2O2分解为例,探究浓度、催化剂、溶液酸碱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常温下按照如表所示的方案完成实验。实验编号反应物催化剂10 mL 2% H2O2溶液无10 mL 5% H2O2溶液无10 mL 5% H2O2溶液1 mL 0.1 mol·L1 FeCl3溶液10 mL 5% H2O2溶液少量HCl溶液1 mL 0.1 mol·L1 FeCl3溶液10 mL 5% H2O2溶液少量NaOH溶液1 mL 0.1 mol·L1 FeCl3溶液(1)实验和的目的是_。同学们进行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而无法得出结论。资料显示,通常条件下H2O2稳定,不易分解。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你对原实验方案的改进方法是_(填一种即可)。(2)实验中,测得生成氧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该图能够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资料显示,某些金属离子对H2O2的分解起催化作用。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该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1)某同学通过测定O2的体积来比较H2O2的分解速率快慢,实验时可以通过测量_或_来比较;(2)0.1 g MnO2粉末加入50 mL H2O2溶液中,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解释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_,计算H2O2的初始物质的量浓度为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为了加深对影响反应速率因素的认识,老师让甲同学完成下列实验:在中的实验装置的锥形瓶内盛6.5 g 锌粒(颗粒大小基本相同),通过分液漏斗加入40 mL 2.5 mol/L 的硫酸,10 s 时收集产生的H2体积为50 mL(若折合成标准状况下的H2体积为44.8 mL),用锌粒来表示10 s 内该反应的速率为_ g/s;(2)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理论,联系化工生产实际,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填序号)。A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可以指导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B勒·夏特列原理可以指导怎样使有限原料多出产品C催化剂的使用是提高产品产率的有效办法D正确利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限度都可以提高化工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解析:.(1)实验和的不同点是反应物的浓度不同,故这两个实验是在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为了加快双氧水在常温下的分解,可以向反应物中加入等量同种催化剂,也可以将盛有反应物的试管放入同一热水浴中来提高反应速率。(2)实验是酸性环境、实验是碱性环境。图像中实验的反应速率最快,说明碱性环境能增大H2O2分解的速率;实验的反应速率最慢,说明酸性环境能减小H2O2分解的速率。.(1)可以通过测量单位时间产生O2的体积或生成单位体积O2所需要的时间来衡量H2O2的分解速率;(2)随着反应的进行,H2O2的浓度逐渐减小,反应速率逐渐减慢,到4分钟时H2O2完全分解,标准状况下共产生O2 60 mL,n(O2)2.68×103 mol,n(H2O2)2.68×103 mol×25.36×103 mol,c(H2O2)5.36×103 mol/0.05 L0.11 mol/L。.标准状况下H2的体积为44.8 mL,故n(H2)0.002 mol,故n(Zn)0.002 mol,m(Zn)0.002 mol×65 g/mol0.13 g,反应共用了10 s,故用锌粒来表示10 s 内该反应的速率为0.013 g/s。答案:.(1)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向反应物中加入等量同种催化剂(或将盛有反应物的试管放入同一热水浴中)(2)碱性环境能增大H2O2分解的速率,酸性环境能减小H2O2分解的速率.(1)单位时间生成O2的体积生成单位体积O2所需要的时间(2)随着反应的进行,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0.11 mol/L.(1)0.013(2)C12在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体积不变),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H49.0 kJ·mol1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1)从反应开始到10 min,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进行到3分钟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10分钟后容器中压强不再改变C达到平衡后,再充入氩气反应速率不会改变D3 min前v(正)>v(逆),3 min后v(正)<v(逆)(3)下列措施能增大正反应速率的是_。A恒温下,充入Ne气体B再充入1 mol H2C升高温度D加入干燥剂CaCl2固体解析:(1)v(CH3OH)0.0375 mol/(L·min),故v(H2)0.1125 mol/(L·min)。(2)A项,3分钟时不是平衡状态,v(正)>v(逆);B项,10分钟达到平衡,n(总)不变,p不变;C项,恒温恒容充氩气,平衡不移动,v不变;D项,3 min时不是平衡状态。(3)A项,v正不变;B项,c(H2)增大,v正增大;C项,升温,v正增大;D项,加CaCl2,c(H2O)减小,v正减小。答案:(1)0.1125 mol/(L·min)(2)BC(3)BC

    注意事项

    本文(精修版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第7章第2节试题.doc)为本站会员(流浪地球)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