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审计局创新措施与经验做法总结报告(最新分享)近年来,审计局坚持以*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新形势,对标审计新要求,担负审计新使命,坚持依法审计,从创新审计理念、深化两统筹、强化流程管控三个方面狠下功夫,全力推进审计工作质量全面提升。一、立足新时代,创新审计理念(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高质量发展意识。近年来,我局坚持以党建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切实履职尽责,以高质量的审计监督推动孝感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把握审计定位,精准靶向发力。为了开好头、起好步,我局紧紧围绕中心,服务改革发展大局,聚焦领导
2、关注的重点、痛点和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结合孝感实践,科学编制审计计划,找准切入点,强化审计监督。(三)审慎客观评判,强化使命担当。近年来,我局严格贯彻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和省厅指导意见及配套办法,坚持六统一,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强化审计担当;规范制度,细化程序,结合本地实际出台审计工作围绕中心更好服务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及五项配套办法;审慎处理,科学执审,对*个审计项目中需要审慎包容的情形,依照程序、审慎定性、客观评判,采取审计约谈提醒整改、要求被审计单位内部批评教育等方式处理,旗帜鲜明地为实干者鼓劲、为改革者撑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四)厘清审计职责,防范审计风险。近几年来,我局坚
3、持全面清理退出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共*个,按照审计署和省厅的要求,全面停止了招标控制价审计和以审代结模式,退出了前期费用审计核定等建设管理活动,推动政府重新制定了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办法,实现投资审计规范转型。二、深化两统筹,创新审计模式随着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拓展,我局向内挖潜,向外借力,深入推进“两统筹”,全面提升审计效能。(一)科学谋篇布局,强化源头把控。坚持突出重点,不留盲区,对审计对象实行分类管理,分阶段、分区域、分步狭编制审计项目计划,确保审计全覆盖。积极探索“1+N”审计模式,对同一单位、不同事项或同一事项、不同被审计对象的开展融入式、嵌入式审计,如:今年原国土资源局领导干部进行经济
4、责任审计,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与部门预算执行与之“三合一”同步实施;把优化营商环境、“两资一促”等重大政策部署跟踪审计、招投标审计嵌入到年度审计计划所有项目中;在学校领导经济责任审计中融合教育扶贫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审计;将健康扶贫审计内容尤其是医疗机构骗取医保基金情况结合到插花县市区扶贫审计项目中等。今年的民生资金大数据审计、插花县扶贫审计成果不仅将单独形成报告上报市委、市政府,同时还分别作为第一、二季度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的成果,进入一、二季度政策跟踪审计报告,达到一审多项,一审多果,一果多用。(二)精心排兵布阵,强化监督合力。为了克服人少事多的矛盾,一方面,我局打破科室、县市界限,
5、开展“大兵团”作战模式,实行全市“一盘棋”,集中优势力量合力攻坚。在民生资金大数据审计、插花县扶贫审计、全市乡镇污水治理项目审计调查等项目中,采取“统一指挥、分区作战”或“交叉审”、市区联动审计等方式统一推进项目实施,报送被采用的审计信息质量、移送案件数量、问题整改率较之以往都有明显提高。如:针对去年扶贫审计发现的问题,政府启动“问题整改落实月”,确保审计发现问题“销号清零”,有力推进脱贫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进展。另一方面,借助内审、社会审计等力量,积极构建审计监督网,以投资项目为例,投资额在*元以下的建设项目,由市财政部门组织评审,审计只对*元以上和政府指令项目审计;对于自然资源资产、环保责任、
6、医疗机构等专业性强的审计领域,协调借助专业力量会诊”,深入查找、揭示问题;指导重点企业、单位、院校内审机构,规范开展审计和审计交流,共同提升审计实效。(三)锻造强弓硬弩,强化信息化建设。面对新时代,我们向信息化要资源、向大数据要效率,采取三项措施强化审计监督质效。我局一是完善审计数据采集机制。通过网络直联、定期报送电子数据相结合,巩固审计数据获取机制;制定行业电子数据库建设标准,规范数据采集和存储流程。截至目前,我局已采集存储了全市财政、税务、社保、公积金等行业数据2.5To二是着眼解决实际问题。为了解决数据转换及标准化统一等问题,我局与华数公司合作,自主研发了一款数据辅助分析处理软件,能快速
7、精准对被审计单位业务数据进行搜索、分析和处理,并通过数据迁移功能将各类数据整合到统一的数据库平台,极大地提高了审计效率。三是强化数据审计先行。面向全市审计系统,集合全市计算机审计精英和业务骨干组建了数据分析团队,通过“以审代训和统一组织、集中分析、全面分析、全员核查、重点核实”等方式,强化审计业务人员的计算机审计能力;要求在所有审计项目中,要运用Ao审计系统,建立数据模型,多视角分析问题,多专业融合发现和查实违纪违规问题,在提高审计质量的前提下提升审计监督效率。*年我局大数据实现部门预算执行全覆盖审计,在全省做经验交流。今年,我们借助全市统一会计核算平台,设立专门的网络审计室,开始探索无纸化
8、远程审计模式,进一步巩固、提升全覆盖审计质效。三、着眼全过程,创新质量管理(一)注重健全制度,规范审计业务操作。去年以来,我局修订完善了审计业务操作规程、规范审计处罚自由裁量权指导规则等多项管理制度,明确了标准和要求,规范了审计业务操作,保证审计项目质量。我局安排*名法制审理人员参加了省厅法规处推进审计项目高质量等制度的起草,组织全市审计机关学习*个制度的征求意见稿,征集整理建议*条,以此为契机加强全员审计质量意识。(二)强化过程跟踪,实时跟进质量把关。我局坚持“三严格一强化”对重要审计项目实施全过程质量管控,严格审定审计方案,细化审计事项和措施;严格审前方案培训,统一审计目标,明确审计要求;
9、严格审中情况汇报会,适时调整方向。强化业务分管领导“靠前指挥”,年初的民生资金审计,我局四个审计组都由分管领导带队驻扎在审计一线,既做项目的指挥官,又做普通的审计兵。(三)落实多级复核(审理),强化质量管理合力。一是落实主审复核,主审对审计方案、审计取证、审计工作底稿审核,对审计取证把关。二是落实业务部门复核。对统一组织的重要审计项目,牵头主管的业务部门负责汇总审计报告,审核各组完成情况,统一审计问题的定性处理口径。三是落实法制部门审理。去年以来,我局通过加强审理队伍配备,抓住审计方案、征求意见报告和审计报告的关键节点实时审理,强化法制审理监督、服务和考核职能相结合,提高审理结果运用,切实发挥
10、了审理工作对审计质量的促进作用。*年以,我局实施的*个项目均经过审理,提出审理意见*条。今年根据省厅法规处的要求,我们全市审计机关撰写上报审理案例*个,其中市本级*个。四是落实业务会议制度。通过集体决策,审定报告决定和审慎处理事项,去年扶贫审计项目中,对于部分事实不清、定性不准的事项,业务会议要求审计组暂缓出报告,重新补充取证。(四)细化量化考核,推动责任落实到人。一是强化目标清单制度。局机关通过“五落实”量化考核清单,细化审计项目的各时间节点,将责任目标层层落实到审计组各成员。二是强化绩效考核。对照目标清单完成情况严格考评,并将考核结果与评优评先,晋级奖励挂钩,以考核落实审计质量责任,以考核促进审计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