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院暴力袭医、伤医应急处置预案1 .目的保护我院医护人员、来院就诊患者及陪伴人员的人身安全,最大限度的减少医患伤亡,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和安全稳定。2 .适用范围:全院。3 .定义:无。4 .权责4.1 本预案是由安全保卫科负责制定、修订和解释;4.2 其他各职能科室负责本预案的实施、监督和建议。5 .内容6 .1组织架构。5.1.1暴力袭医、伤医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分管副院长副组长:安全保卫科科长组员:总务科科长、医务科科长、护理部主任、门诊部主任、办公室主任5.1.2职能a.组长:全面负责各应急领导小组的指挥工作。b.副组长:具体负责本小组工作的现场协调指挥,收集有关工作信息,及时与
2、组长汇报。C.组员:负责事发现场安全保卫工作,组织警力,控制现场事态。做好各分工组的协调;根据事态发展及时向公安、卫健、市应急办汇报情况,保障物资的及时供应。负责协助受伤员工进行评估、转运、治疗,协调处理与之相关的事宜。5. 2应急措施。5.2 .1发生事件科室人员:报消控中心XXX。警力到达之前由当班人员立即布控,科内人员在病区的各出口通道的把守,严禁人员进出;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正当防卫;协助警力控制暴徒;救治伤员。5.2.2 消控中心人员:接到报警电话立即通知110,通知安全保卫科科长,其他时间立刻通知行政总值班,并通知所有应急领导组成人员,并做好应急处理记录。5.2.3 2.2安全保卫科分
3、两组应急梯队赶赴现场:第一应急梯队:附近保安(事发楼宇XX医院或楼宇附近区域保安)5分钟内赶到现场:第二应急梯队:保安队长、副队长、事发区域保安班长。5.2.4 保安立即向暴徒所在位置靠近,在第一时间疏散群众,阻止伤害进一步扩大,同时应保护、疏散其他病人,阻止伤害继续扩大。5.2.5 由事发科室迅速确认暴力事件原因,若非本院作业疏忽所造成的暴力事件,由事发科室同安全保卫科先行引导暴徒到接待室或空旷安全区域,进行争议处理及疑义说明后仍无法缓和时,通报警方协助。因医疗过程或行政作业中发生的暴力事件,如患者酒醉意识不清、患者特殊人格、病人骤逝家属无法接受等情况,由事发科室进行情绪安抚,若无法处理,立
4、即通知医务科。5.2.6 安全保卫科应随时掌握现场状况,并于公安等部门抵达时进行现场交接,配合警方调查。5.3 事后处理5.3.2 安全保卫科协同事发科室负责人对所受暴力受伤的员工进行安抚和随访,并上报相关部门。5 .3.2安全保卫科、消控中心做好事件登记备案工作。6 .3.3事发科室填写不良事件报告表,报治安消防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委员会。5 .3.4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类似事件再发生。6 .急物资保障钢叉、刚头盔、消防头盔电筒、警棍、盾牌、警戒带、对讲机、荧光棒、自救呼吸机、应急灯、救生绳、橡胶长棍、视频终端、警用喇叭、担架7 .培训计划7.1 新进人员:入职培训基本知识、基本技能。7.2 在
5、职人员:针对性安全防范和应急知识与技能系统培训。7.3 应急管理人员:结合应急工作职责的知识和技能培训。7.4 处置人员:安全防护、应急现场状况识别、职责分工、应急处置救援技能、特殊风险防范与应急应对等应急知识进行培训I。7.5培训通道:宣传周、宣传月、专题片、网络视频、在线学习、应急管理栏;针对性专题知识讲座及技能培训、知识竞赛、专题论坛、应急演练;应急应知应会手册、宣传教育材料等。医院暴力伤医应急预案一、预案目的本预案旨在确保我院医护人员、来院就诊患者及陪伴人员的人身安全,最大限度的减少医患伤亡,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和安全稳定。根据关于进一步做好维护医疗秩序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制定本预案。
6、二、组织机构(一)医院防范暴力伤医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XXX成员:XXX、XXX、XXX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保部,由XX兼任办公室主任。(二)同时下设应急保护组、人员救护组、疏散引导组、通讯联络组、媒体应对组、精神评估组、员工关爱组。1 .应急保护组组长:XXX成员:XXX、XXX2 .人员救护组组长:XXX成员:XXX、XXX3 .疏散引导组组长:XXX成员:XXX、XXX4 .通讯联络组组长:XXX成员:XXX、XXX5 .媒体应对组组长:XXX成员:XXX、XXX三、职责1 .暴力伤医事件发生后,在第一时间组织相关人员控制罪犯,配合公安机关制止暴力侵害,保护医患人身安全。2 .加强
7、安全防护知识和技能的普及教育和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医患的防范意识和基本技能。3 .积极组织事后处置工作。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力进行救护、处置工作,把暴力侵伤医事件造成的损失、影响降到最低点。4 .应急保护组负责在公安部门介入之前与侵犯势力的周旋,紧急状态时的抵御处置等;人员救护组负责为受伤人员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护;疏散引导组负责疏散引导相关人员至安全地方;通讯联络组负责对内对外的联络汇报工作;媒体应对组负责与上级主管部门及县宣传部门协调,统一新闻媒体的宣传口径,正确引导舆论导向。四、预警预防1 .开展经常性社会矛盾排查分析,及早发现可能引发医院暴力伤医的各种矛盾和因素。2 .采取针对
8、性的预防措施。(1)严格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进入医院各种车辆和人员的巡视和排查。在患者就诊的重要时段,安保部要加强院内外巡视。(2)加强对院内有心理疾病及精神病症状人员的疏导和监控。(3)经常性摸排医患中存在的矛盾隐患,对可能引起矛盾激化事件的当事人要逐一排摸登记,耐心接待,尽力做好化解工作。(4)医院成立安全保卫应急分队(应急保护组),加强日常培训和演练。(5)加强医院防范暴力伤医的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储备必要安保器械;信息科负责清理医院视频监控死角,增加监控点,有效防范和抵御外来暴力侵害。(6)加强医院行政总值班制度。总值班人员坚持“24小时”值班制,履职尽责,及时协调处理各类突发事
9、件,保障医院正常工作秩序及各类人员的人身安全。(7)加强警院共建。密切与公安机的联系,及时交流沟通有关的不安全信息,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并采取有效措施共同做好医患双方的法制和安全教育,增强医患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五、处置流程一旦发生医院暴力侵害事件,以保护医务人员、患者及其他人员的生命安全为主要目的,应按下列程序处理:(一)现场应急处置1.第一目击工作人员或受伤者本人负责报警工作:有隐蔽式报警器的先按报警器,同时拨打安保值班电话:XXX或I1.O报警电话。2.现场紧急处置:事发现场或最近科室负责人应组织科室人员做好自我保护的同时,尽力疏导现场人员转移至安全区域,将事件损害降到最低,并尽可
10、能的稳控现场局面等待安保员和民警到来。(二)应急处置预案启动1 .医院安保值班接到报警通知后,迅速通知当天值班院领导及受伤医务人员的科室责任人。接到指示后,及时通知各小组组长,同时做好组织协调工作,保障处置及时到位。2 .各工作小组接到预警后,立即按照职责开展工作。应急保护组的人员要在公安部门赶到之前,利用警械,尽力制止犯器行为,与歹徒周旋,规劝其终止犯罪或采取有效措施阻止犯罪行为;如发生劫持人质事件,要全力保护好现场医务人员和其他患者,按照平时演练的路线迅速琉散至安全区域。3 .接到报警后,正在开展诊疗活动的现场周边科室,当班医护人员要立即组织关锁门窗,安抚患者保持镇静,保持警惕;如遇在门诊
11、大厅或在住院部发生应急事件时,应急保护组配合疏散引导组成员及时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转移至安全区域。医院暴力伤医应急预案随着医疗环境的日益复杂,医护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的安全风险不断增加。暴力伤医事件不仅危害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也对医院的正常运作和患者的就医体验造成了负面影响。为了切实保护医护人员、患者及陪伴人员的人身安全,确保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特制定本应急预案。一、组织机构(一)医院暴力伤医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XXX成员:XXX、XXX、XXX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保部,由XX兼任办公室主任。(二)工作小组设置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下设以下工作小组:1 .应急保护组组长:XXX成员:XXX、XX
12、X2 .人员救护组组长:XXX成员:XXX、XXX3 .疏散引导组组长:XXX成员:XXX、XXX4 .通讯联络组组长:XXX成员:XXX、XXX5 .媒体应对组组长:XXX成员:XXX、XXX6 .精神评估组组长:XXX成员:XXX、XXX7 .员工关爱组组长:XXX成员:XXX、XXX(三)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职责1 .在暴力伤医事件发生后,迅速组织相关人员控制罪犯,并配合公安机关制止暴力侵害,保障医患人身安全。2 .加强安全防护知识和技能的普及教育和训练,提高医患的防范意识和基本技能。3 .组织事后处置工作,采取必要手段,全力进行救护和处置工作,尽量降低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4 .各工作组根
13、据分工,迅速开展相应的应急处置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二、预警与预防(一)预警机制1 .开展定期的社会矛盾排查分析,及早发现可能引发医院暴力伤医的矛盾和因素。2 .通过医患沟通、心理疏导等方式,妥善处理医患矛盾,降低潜在风险。(二)预防措施1 .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进入医院的车辆和人员的巡查。在就诊高峰期,安保部要加强院内外巡视,确保安全。2 .心理健康管理加强对院内有心理疾病及精神病症状人员的琉导和监控,定期评估其心理状态。3 .矛盾排查定期摸排医患中存在的矛盾隐患,逐一登记并采取措施化解。4 .应急培训成立安全保卫应急分队,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5
14、技术防范加强医院的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储备必要的安保器械,清理监控死角,增设监控点。6 .值班制度强化医院的行政总值班制度,确保24小时有人值班,及时处理突发事件。7 .警院共建加强与公安机关的联系,及时交流不安全信息,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三、处置流程(一)现场应急处置1 .报警第一目击者或受伤者应立即报警,使用隐蔽式报警器或拨打安保值班电话(XXX)及I1.O报警电话。2 .现场控制事发现场或最近科室负责人应组织人员自我保护,尽量疏导现场人员转移至安全区域,并稳控现场局面,等待安保人员和民警到来。(二)应急处置预案启动1.接警安保值班接到报警后,迅速通知当天值班院领导及受伤医务人员的科室
15、责任人,组织协调处置工作。3 .小组行动各工作小组接到预警后,立即按照职责开展工作。应急保护组需在公安赶到之前,利用警械制止犯罪行为,如发生人质劫持事件,优先保护现场医务人员和患者。4 .周边科室应对正在开展诊疗活动的周边科室应立即关锁门窗,安抚患者,保持警惕,防止事态扩大。5 .通讯联络通讯联络组需第一时间联系县卫健局及公安、救护、消防等部门求援。6 .伤员救护人员救护组应及时提供救护,将伤员转移至安全地点进行治疗,并启动绿色通道。7 .协助警务医院应协助警方阻止暴力行为的实施,确保所有人员安全。四、善后处理(一)现场保护与调查1 .应急保护组负责保护好事发现场,配合警方调查取证。2 .媒体
16、应对组需与媒体沟通,统一宣传口径,正确引导舆论,防止不实信息传播。(二)恢复医疗秩序1 .各职能科室需协助门诊、病区负责同志,及时恢复正常医疗工作秩序,确保患者的持续医疗服务。五、信息报告(一)报告时限及程序2 .初次报告事件发生后,医院应在第一时间向县卫健局和相关部门报告,并在3小时内补报文字材料。3 .结案报告事件结束后,领导小组组长需将事件处理结果报告县卫健局及相关部门。(二)报告内容1 .初次报告必报内容:事件发生时间、地点、疑似伤害人数。选报内容:事件初步性质、发生的可能原因及事态发展趋势。2 .结案报告内容包括:事件经过、原因分析、损失及伤亡情况、处理结果、整改情况及责任追究情况。
17、六、附则1 .本预案由医院防范暴力伤医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决定启动实施,各工作组、成员及相关科室负责人需严格遵守,并保持通讯联系畅通。2 .对在处置事件中表现突出的人员给予通报表彰;对未履行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3 .本预案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以及应急处置和演练中发现的新情况,适时修订。4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本预案旨在为医院应对暴力伤医事件提供明确的指导,确保在突发事件中能够高效、有序地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维护医院的正常秩序。医院暴力袭医应急处置预案一、目的本预案旨在保护医院医护人员、来院就诊患者及其陪伴人员的人身安全,最大限
18、度地减少医患伤亡,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和安全稳定。通过系统化的应急响应机制,提高医院应对暴力袭医事件的能力,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进行处置。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全院范围内的任何暴力袭医事件,包括但不限于因医患纠纷、人员情绪激动或其他原因引发的暴力行为。三、组织架构1.1 暴力袭医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分管副院长副组长:安全保卫科科长组员:总务科科长、医务科科长、护理部主任、门诊部主任、办公室主任3. 2职能组长:全面负责应急领导小组的指挥工作,决策重大事项。副组长:具体负责小组工作的现场协调指挥,收集相关信息,及时向组长汇报。组员:负责现场安全保卫工作,组织警力,控
19、制现场事态,做好各分工组的协调;根据事态发展及时向公安、卫健、市应急办汇报情况,保障物资及时供应,协助受伤员工进行评估、转运、治疗,协调处理相关事宜。四、应急措施4. I事件发生与报告1.发现事件:科室人员在发现暴力事件时,应立即报告消控中心。2.消控中心反应:接到报警电话后,立即通知110,通知安全保卫科科长,其他时间立刻通知行政总值班,并通知所有应急领导组成员,做好应急处理记录。4. 2现场应急处置1 .第一应急梯队:附近保安(事发楼宇或附近区域保安)需在5分钟内赶到现场。2 .第二应急梯队:包括保安队长、副队长、事发区域保安班长。3 .现场控制:设置警戒线,隔离现场,防止事态扩大。安抚患
20、者家属情绪,了解其诉求。疏散围观群众,维护现场秩序。对携带凶器的患者家属进行控制,防止伤害他人。4. 3情况升级与支援1 .情况升级:若患者家属情绪激动并试图闯入限制区域,与安保人员发生冲突,应急处置组需立即向指挥部汇报现场情况,请求支援。2 .指挥部协调:指挥部根据现场情况,协调医院保卫处进行支援,确保及时控制事态。3 .4处置结果经过多方努力,对患者家属进行情绪安抚,寻求法律或其他途径妥善解决问题。确保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和处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五、事后处理5. 1员工关怀安全保卫科协同事发科室负责人对受暴力事件影响的员工进行安抚和随访,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帮助,并上报相关部门。5. 2
21、事件记录与报告1 .事件登记:安全保卫科、消控中心做好事件登记备案工作。2 .不良事件报告:事发科室填写不良事件报告表,报送治安消防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委员会。3 .3总结与改进1 .组织参演人员进行总结评估,分析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 .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提高其可行性和有效性。3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其应对暴力伤医事件的能力。六、应急物资保障确保钢叉、钢头盔、消防头盔、电筒、警棍、盾牌、警戒带、对讲机、荧光棒、自救呼吸机、应急灯、救生绳、橡胶长棍、视频终端、警用喇叭、担架等应急物资的充足供应和随时可用。七、培训计划7.1新进人员开展入职培训,教授基本安全知识和应急技能。7.2在职
22、人员定期进行系统培训,涵盖安全防范和应急知识与技能。7.3应急管理人员结合应急工作职责,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7.4处置人员培训内容包括安全防护、应急现场状况识别、职责分工、应急处置救援技能、特殊风险防范与应急应对等知识。7.5培训渠道通过宣传周、宣传月、专题片、网络视频、在线学习、应急管理栏,以及专题知识讲座、技能培训I、知识竞赛、专题论坛、应急演练等形式进行。八、总结通过此次暴力袭医应急预案演练,医院进一步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了医护人员及患者的安全。演练过程中发现的不足之处将被记录并用于完善预案,确保在实际事件中能够更高效地进行处置。感谢所有参与演练的人员及部门的积极配合与支持
23、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医院的安全和谐环境贡献力量。医院暴力伤医应急预案一、总则1.编制目的为确保我院医护人员、来院就诊患者及陪伴人员的人身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医患伤亡,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和安全稳定,根据关于进一步做好维护医疗秩序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范围内发生的各类暴力伤医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4 .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防范意识,预防暴力伤医事件的发生。(2)快速反
24、应:一旦发生暴力伤医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控制事态发展。(3)以人为本:优先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人身安全,全力救治受伤人员。(4)依法处置: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卫生行业规定,妥善处理暴力伤医事件,维护正常医疗秩序。二、应急组织和职责1.应急指挥机构成立医院防范暴力伤医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协调和组织医院暴力伤医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5 .应急处置工作组根据应急处置工作需要,成立应急保护组、人员救护组、疏散引导组、通讯联络组、媒体应对组、精神评估组、员工关爱组等工作组,负责具体的应急处置工作。6 .应急处置工作职责(1)应急保护组:负责
25、在公安部门介入之前与侵犯势力的周旋,紧急状态时的抵御处置等。(2)人员救护组:负责为受伤人员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护。(3)疏散引导组:负责疏散引导相关人员至安全地方。(4)通讯联络组:负责对内对外的联络汇报工作。(5)媒体应对组:负责与上级主管部门及县宣传部门协调,统一新闻媒体的宣传口径,正确引导舆论导向。(6)精神评估组:负责对受伤人员及相关人员进行精神评估和心理疏导。(7)员工关爱组:负责对受伤员工进行关爱和安抚,帮助其恢夏身心健康。三、预防措施1 .加强安全管理(1)完善安全防范设施,加强医院内部的巡逻和监控。(2)严格执行门禁制度,限制无关人员进入医院。(3)加强对医院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
26、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2 .加强医患沟通(1)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医患关系。(2)加强医患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意见,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3)建立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患者的投诉和纠纷。3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1)加强与公安机关的联系,建立警医联动机制。(2)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及时发布医院的工作动态和信息。(3)加强与周边单位和社区的合作,共同维护医院的安全稳定。四、应急处置流程1 .事件报告(1) 一旦发生暴力伤医事件,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医院安保部门报告。(2)安保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向医院领导和相关部门报告。(3)医院领导和相关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赶到现场
27、组织指挥应急处置工作。2 .事件处置(1)应急保护组应在公安部门赶到之前,与侵犯势力进行周旋,尽可能地制止犯罪行为,保护医患人员的安全。(2)人员救护组应立即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确保其生命安全。(3)疏散引导组应组织其他人员疏散至安全区域,避免造成二次伤害。(4)通讯联络组应及时与公安、卫生等部门联系,请求支援。(5)媒体应对组应及时与媒体沟通,发布准确信息,避免谣言传播。(6)精神评估组应对受伤人员及相关人员进行精神评估和心理疏导,帮助其恢复身心健康。3 .事件调杳(1)事件发生后,医院应配合公安机关对事件进行调查,提供相关证据和信息。(2)医院应成立调查组,对事件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原因,
28、总结教训,提出改进措施。4 .善后处理(1)医院应及时对受伤人员进行治疗和康复,确保其身体和心理健康。(2)医院应对事件进行善后处理,包括对患者的赔偿、对家属的安抚等。(3)医院应恢复正常医疗秩序,加强安全管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五、保障措施1 .通信与信息保障医院应建立健全通信网络,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通信畅通。同时,应建立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发布事件进展和处置情况等信息。2 .应急队伍保障医院应建立应急队伍,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同时,应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设备,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3 .医疗救治保障医院应建立健全医疗救治体系,加强急诊科建设,提高医疗救治水平。同时,应
29、建立与其他医疗机构的协作机制,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4 .技术支持保障医院应建立健全技术支持体系,加强与相关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5 .后勤保障医院应建立健全后勤保障体系,加强物资储备和管理,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物资供应。同时,应加强安全保卫工作,确保医院的安全稳定。六、附则1.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6 .本预案由医院保卫科负责解释。7 .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完善,机构调整,以及应急处置和应急演练中发现的新情况,本预案将适时进行修订。暴力伤医应急预案演练方案一、演练背景随着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医患关系日益紧张,暴力伤医事件频繁发生,给医务人员的安全和医院的正常
30、运营带来了严重威胁。为提高医务人员应对暴力伤医事件的能力,保障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维护医院的正常诊疗秩序,特制定本次暴力伤医应急预案演练方案。二、演练目的提高医务人员对暴力伤医事件的防范意识,增强警惕性。增强医务人员应对暴力伤医事件的处理能力,提升应急响应水平。完善医院暴力伤医应急预案,确保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升整体应急管理水平。三、演练时间XXXX年X月X日四、演练地点XX医院门诊楼大厅五、参演人员医务人员:医生、护士、保安、行政管理人员等。模拟患者及家属:由志愿者扮演。六、演练流程(一)事件发生模拟患者及家属因对治疗效果不满,情绪激动,进入门诊大厅。患者家属对医务人员进行言语攻击,情
31、绪失控,企图进行身体攻击。(二)应急处置1 .现场警戒保安人员迅速到达现场,对门诊大厅进行警戒,隔离患者家属与医务人员。医院保卫科负责人到达现场,了解情况,指挥现场处置。2 .医疗救治医务人员立即对受伤的医务人员进行初步救治,并拨打120急救电话。其他医务人员负责维持门诊大厅秩序,确保其他患者的诊疗不受影响。3 .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师对受伤医务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安排心理辅导员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疏导,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4 .信息上报医院保卫科负责人立即向医院领导汇报事件情况。医院领导向公安机关报告,并按照相关程序处理事件。(三)事件调查成立事件调查组,负责对事件进行全面调查。
32、调杳组将对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和后果进行详细调杳,形成调查报告。根据调查结果,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确保事件处理的公正性。(四)总结评估演练结束后,组织参演人员进行总结评估,分析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提升应急预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加强医务人员培训I,提升其应对暴力伤医事件的能力与素养。七、演练脚本(一)事件发生模拟患者及家属进入门诊大厅,情绪激动,并对医务人员进行言语攻击。患者家属挥舞拳头,企图攻击医务人员,制造紧急情况。(二)应急处置保安人员迅速到达现场,实施警戒并隔离患者家属。医务人员对受伤医务人员进行初步救治,拨打120急救电话。心理咨询师对受伤医务人员进
33、行心理疏导,减轻其心理负担。保卫科负责人到达现场,组织协调处置工作。医院领导向公安机关报告事件,启动相关处理程序。(三)事件调查成立事件调查组,开展全面调查。调查组进行详细的原因分析,形成书面报告。根据调查结果,进行责任追究,确保后续处理的公平性。(四)总结评估组织参演人员进行总结,讨论演练中的问题与改进措施。对应急预案进行必要的修订与完善。制定后续培训计划,提升医务人员的应对能力。八、演练要求所有参演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演练脚本执行,确保演练效果真实有效。演练过程中,参演人员应保持高度警惕,确保自身及他人安全。演练结束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提升应对暴力伤医事件的能力与水平。九、演练结束本次暴力伤
34、医应急预案演练圆满结束。通过本次演练,提升了医务人员对暴力伤医事件的应对能力,确保了医院的正常诊疗秩序,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医院暴力袭医应急处置预案1 .目的确保我院医护人员、来院就诊患者及陪伴人员的人身安全,最大限度减少医患伤亡,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和安全稳定。2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全院范围内的暴力袭医、伤医事件。3 .定义本预案中所指的“暴力袭医、伤医”是指任何形式的对医护人员进行的身体伤害或威胁行为。4 .权责5 .1预案制定由安全保卫科负责制定、修订和解释本预案。6 .2预案实施其他各职能科室负责本预案的实施、监督和提出改进建议。5. 内容6. 1组织架构7. 1.
35、1领导小组组长:分管副院长副组长:安全保卫科科长组员:总务科科长、医务科科长、护理部主任、门诊部主任、办公室主任5. 1.2职能组长:全面负责应急领导小组的指挥工作。副组长:负责现场协调指挥,收集信息,及时汇报。组员:负责现场安全保卫,组织警力,控制事态,协调处理相关事宜。5.2 应急措施5.2.1 2.1发生事件科室人员立即报告消控中心。布控,把守病区出口,严禁人员进出。采取防卫措施,协助警力控制暴徒,救治伤员。5.2.2 消控中心人员接到报警后,立即通知110、安全保卫科科长及其他应急领导组成人员。做好应急处理记录。5.2.3 安全保卫科应急梯队第一应急梯队:附近保安5分钟内赶到现场。第二
36、应急梯队:保安队长、副队长、事发区域保安班长。5.2.4 保安职责疏散群众,阻止伤害扩大,保护、疏散其他病人。5.2.5 事发科室确认暴力事件原因,引导暴徒至安全区域,进行争议处理。若无法缓和,通报警方协助。5.3 事后处理5.3.1安全保卫科对受伤员工进行安抚和随访,上报相关部门。5.3.2事件登记备案安全保卫科、消控中心负责。5.3.3不良事件报告事发科室填写报告表,上报相关部门。5.3.4经验总结防止类似事件再发生。6 .应急物资保障钢叉、刚头盔、消防头盔电筒、警棍、盾牌、警戒带、对讲机、荧光棒、自救呼吸机、应急灯、救生绳、橡胶长棍、视频终端、警用喇叭、担架等。7 .培训计划8 .1新进
37、人员入职培训,包括基本知识和技能。9 .2在职人员安全防范和应急知识与技能系统培训。10 3应急管理人员结合职责的知识和技能培训。11 4处置人员安全防护、应急现场状况识别、职责分工、应急处置救援技能、特殊风险防范与应急应对等培训。12 5培训通道宣传周、宣传月、专题片、网络视频、在线学习、应急管理栏;专题知识讲座及技能培训、知识竞赛、专题论坛、应急演练;应急应知应会手册、宣传教育材料等。注意:本预案仅为模板,具体实施时需根据医院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医院暴力袭医应急处置预案一、预案背景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医患关系紧张,暴力伤医事件有所上升。为保障医务人员及患者的人身安全,维护医院正常运
38、营秩序,特制定本暴力袭医应急处置预案。二、预案目的1 .提高医院应对突发暴力伤医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2 .明确暴力伤医事件应急处理流程,减少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3 .加强安全防范措施,预防和遏制暴力伤医事件发生。4 .完善应急响应机制,提升医院整体安全管理水平。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内发生的所有暴力袭医事件,包括但不限于言语威胁、肢体攻击、持械伤人等。四、组织机构1.成立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2 .设立应急指挥部,负责现场指挥和协调各执行小组工作。3 .建立专项应急处置小组,包括现场处置组、医疗救治组、警戒疏散组、信息联络组、后勤保障组等。五、预警与
39、启动1 .预警级别划分:根据暴力事件紧急程度和潜在危害,分为I级(特别严重)、11级(严重)、IH级(较大)、IV级(一般)四个等级。2 .启动条件:依据预警级别和实际情况,由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决定预案的启动级别。六、应急处置措施1 .现场处置:现场处置组迅速到达现场,评估情况并立即上报。根据情况实施必要的控制措施,如制止暴力行为、隔离施暴者等。2 .医疗救治:医疗救治组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并安排迅速转运至医院治疗。确保有足够的医疗资源应对可能出现的伤员数量。3 .警戒疏散:警戒疏散组设置警戒线,维持现场秩序,防止围观人员影响处置工作。疏散无关人员,确保救护通道畅通无阻。4 .信息联络:信息
40、联络组负责收集现场信息,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汇报。联络公安等外部支援机构,协调处置力量。5 .后勤保障:后勤保障组提供必要的物资支持,如医疗器械、防护装备等。保障现场通讯、供电等基础设施运作。七、事后处理1 .事件调查:组织专门团队对事件进行全面调查,查明原因,提出改进建议。2 .心理干预:为受伤医务人员及目击者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降低事件造成的心理创伤。3 .信息报告:将事件处理结果及时通报全院,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4 .法律责任:依法追究施暴者的法律责任,保护医务人员合法权益。八、预案演练与评估1.定期组织暴力袭医应急处置演练,检验预案的实效性。5 .演练后,组织评估会议,总结经验教训,修订完善预案内容。九、附则1.本预案由医院应急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6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相关预案自动废止。通过本预案的实施,能够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暴力伤医事件应急处置体系,最大程度地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生命安全,维护医院的正常运行秩序。同时,通过不断演练和评估,持续优化应急预案,提高全院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构建安全稳定的医疗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