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大工作研讨发言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党领导人民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是在我国政治发展史乃至世界政治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全新政治制度。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了民主与集中的统一民主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潮流
2、民主的形式对一个国家十分重要,而民主的实现形式,在不同国度、民族和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并没有统一的模式。在人类政治发展史上,大体有三种权力结构:一是行政权高于立法权和司法权,或是立法司法权融于行政权之中,于是就形成了专制、独裁的权力结构;二是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主要表现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总统共和制、议会共和制;三是立法权高于行政权和司法权,也就是马克思所称的议行合一”的权力结构,现以中国为主要代表。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组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在我国的政治实践中,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政治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根本原则。这首先体现在人
3、民代表大会的制度安排上,人民性是人大制度的首要特征,贯穿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各个方面:第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人员都是由广泛、平等的定期选举产生的,人民有权监督、罢免其代表。第二,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来源于人民的委托,它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具有全权性。第三,掌握全部国家权力的人民代表大会将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别委托给由它产生的一府两院,并保持对其进行监督。第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接受人民的监督。国家权力是按照“人民一人民代表大会一一府两院”这样一种逻辑序列展开的,人民是主权的最终来源。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既要有程序性的民主形式,也要有能将各种程序民主统合起来的制度安排,也就是我们所讲的集中性,否
4、则就如同我们看到的很多国家陷于代议制民主之下的党争民主而不能自拔。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我们实行的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这最符合中国实际。如果政策正确,方向正确,这种体制益处很大,很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避免很多牵扯。正是在民主集中制原则指导下,人民代表大会得到了依法有序的运转。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机关,在这里民主得到充分的发扬,人大代表依法享有出席会议权、审议权、议案权、建议批评意见权、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而且享有言论免责权、人身保障权等。同时,在这里不但代表的民主权利得到法律的保障和尊重,而且民主的表达也得到法律的规范和约束。因为,在人民代表大会体系中,一切行为都是依照法
5、律和制度进行的,都是按照程序和规则展开的,因而是有序的。在民主集中制原则指导下,人民代表大会实现了人民民主的依法有序运转,这一点也是我国的民主制度不同于西方民主的一个重要特点。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了监督与支持的统一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政府、法院、检察院进行监督是宪法和监督法赋予的一项重要职权,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这种监督,既是一种制约,又是支持和促进。人大和“一府两院虽然是决定与执行、监督与被监督、制约和被制约的关系,但又都是党领导下的国家机关。虽然职责分工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同唱一台戏、共谋一盘棋,维护
6、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大对一府两院”工作的监督,同时也是一种有效的支持,通过监督更好地支持和促进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因此,人大监督既不是唱对台戏”和相互掣肘,也不是不问是非的橡皮图章,它将支持寓于监督之中,通过监督推动其他国家机关改进工作。而在实行三权分立与制衡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议会是各党派争权夺利的场所,因此,它对行政机关的监督是为了监督而监督,旨在实现党派的特殊利益。纵向合作主要是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合作。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单一制国家,依托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个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我国各级地方政权在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行使职权,两者之间合理地划分权限,实现了两
7、者之间的合作与沟通,有效发挥了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保障宪法、法律的正确实施,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首要职权。对一府两院工作依法进行监督,促其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纠正偏差,是人大的本职工作。肯定成绩是一种支持,帮助解决问题更是一种支持。人大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对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监督,是最具权威性的监督,这种监督是任何其它形式的监督所不能代替的。人大要理直气壮、严肃认真地对“一府两院的工作进行监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支持工作的目的。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了合法与合理的统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先进性根源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8、政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证国家政治生活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治理的最重要主体,处于核心地位,通过国家政权机关依法治理国家和社会;各级国家机关作为重要的国家治理主体,经由民主程序产生,获得人民的同意和授权,依法履行职责;社会组织、人民群众作为国家治理主体,同样要依法有序参与国家治理活动,依法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施依法治国,实现国家各项事业有序开展和推进的制度保障。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原则
9、和制度设计的基本要求,就是任何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都要受到制约和监督。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具有监督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具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在本行政区域内得到遵守和执行的职责。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加强对宪法和法律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通过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坚决纠正违宪违法行为,既能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全面发展的权利,又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尊重和保障人权,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同时,国家治理仅仅是合法的还远远不够,它还必须是合理的,这样的国家治理才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合理的国家治理,就是指国家治理要合乎情理或者道理,符合客观的规律和要求。这是国家治理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
10、题,因为国家治理活动产生的问题很多是解决方式的合理性问题,并不属于政治合法性问题。合理的国家治理包括:挑选值得人民信任且负责任的治理者,保证权力为民所用;具有公平性,能够认真对待政治共同体中的每一位成员的意见和建议,无论是强大的或弱小的,都应受到尊重,都可以发表意见,并且违反国家治理规则的时候要受到一样的惩罚;能够体现差异性,既坚持普遍性和维护一致性,也尊重多样性和照顾特殊性,避免治理过程中的“一刀切;体现公开性,按照社会普遍认可的价值理念和原则进行治理,确保整个国家治理过程处于人民的监督之中。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制度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方面,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赢得战略主动的重要优势。踏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牢牢把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掌握在人民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