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贯彻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心得体会贯彻落实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结合心得体会学习贯彻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心得体会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政府投资基金定位,突出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原则规范运作政府投资基金,发展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这是首次在国家层面出台促进政府投资基金发展的重要文件,并发出明确信号:发展壮大耐心资本应该成为政府投资基金的重要职责和使命。近年来,各地纷纷设立政府投资基金,“千亿基金俱乐部”持续扩容,热潮方兴未艾。政府投资基金具有稳定资金来源、明确政策目标、长期
2、投资优势,适合成为耐心资本市场的“压舱石”。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提升专业化市场化运作水平,规范基金运作管理,还要建立健全容错机制,提高投资效率。耐心资本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原因在于其在稳定资本市场、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作用不可替代。作为专注于长期投资的资本形式,耐心资本不以追求短期收益为首要目标,而是更重视长期价值,对资本回报有较长期限展望且对风险有较高承受力,特别是适应科技创新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的要求。政府投资基金由各级政府单独出资或与社会资本共同出资设立,采用股权投资等市场化方式,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支持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及创新创业
3、从全球实践看,政府投资基金是耐心资本的一个重要来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鼓励和规范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发展耐心资本。我国政府投资基金发展势头强劲,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创新创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更应该担当起长期资本、耐心资本的重任。政府投资基金之所以应该当好耐心资本,根本原因是其发展定位决定的。政府投资基金的设立具有政策目标,不能与民争利,而是要聚焦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市场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薄弱环节,吸引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些领域,既需要资本耐心“陪跑”,也需要长期投资。政府投资基
4、金具有稳定资金来源、明确政策目标、长期投资优势,适合成为耐心资本市场的“压舱石”。政府投资基金要当好耐心资本并不容易。我国政府投资基金发展历程不长,还存在缺乏容错免责机制、退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如何当好耐心资本还需要一个磨练的过程。在宏观上,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政府行为越规范,市场作用就越有效。政府投资基金应坚守政策目标,聚焦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市场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薄弱环节,优化投资项目选择机制,发挥好政府“有形之手”的引导带动作用。充分尊重市场规律,采用市场化方式支持创新创业和相关产业发展,提升基金专业化市场化运作水平。充分发挥基金管理人作用,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在运作上,
5、要提升专业化市场化运作水平,规范基金运作管理。比如,合理确定政府投资基金存续期;在需要长期布局的领域,采取接续投资方式,确保投资延续性。近年来,不少地方设立政府投资基金的存续期拉长,适应了科技创新长周期的特点,有利于更好发挥耐心资本的作用。此外,要建立健全容错机制,提高投资效率。科技创新发展过程充满不确定性,基金投资具有较大的风险性,”既要重视成功,更要宽容失败”。在考核中,容忍正常投资风险,优化全链条、全生命周期评价体系,破解“不想投、不敢投”困境,推动更好地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有效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运作规范、科学高效的政府投资基金,将为稳增长、稳投资注入强劲动能,更好地支持经济
6、社会高质量发展、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贯彻落实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结合心得体会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着重解决行政检查事项多、频次高、随意性大,以及任性检查、运动式检查、以各种名义变相检查等突出问题。去年以来,国家层面连续发力,直击企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2024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2024年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2024年11月,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公布“强化企业服务,提升减负成效”典型案例,63个案例上榜。“无事不扰、无感服务”成为打造新型政务环境的重要标志。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相互
7、统一。有为政府并不是管得越多越好,相反,政府必须减少对市场的过多干预,尽量减轻企业负担,不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无事不扰”正是明确政府权力边界、尊重市场规律的重要体现,是有为政府的重要标志。政府“无为”不是当“甩手掌柜”,“无为”是为企业提供“无处不在”又“无事不扰”的高质量服务。只有政府“无事不扰”,企业才能真正放开手脚,遵循市场规律,专注于生产经营和自身发展。近年来,各级政府“无事不扰、无感服务”的工作作风正在形成。浙江运用数字技术实施营商环境“无感监测”,以企业“无感”的方式开展营商环境监测、评价和整改,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企业的干扰;海南实施“预约制”管理,统筹监测涉企检查、调研等活
8、动,赋予企业拒绝不合理调研的权利。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本质上是进一步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减少政府干预,减轻企业负担,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最大限度激发企业活力、增强企业信心、挖掘发展潜力的又一重大举措,标志着“有为政府”建设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也要看到,尽管近年来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政府行使职能的效率明显提高,但是国内外形势已经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都已经发生重要转变,一系列形势变化对如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政府履职方式正在从管理走向治理,政府自身则从管理者走向服务者,成为多元治理主体中的重要一员。特别是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数字
9、技术、人工智能向各领域全面渗透,数据作为新型要素在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政务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最多跑一次“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等政务服务数字化创新举措层出不穷,政府决策、执行、监督等各环节都面临流程再造。下一阶段,应从两个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提升政府“无事不扰、无感服务”的履职水平,为企业增强信心、放开手脚、大胆施为创造有利条件。一方面,抓改革,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的作用边界,促进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推动各级地方政府完善政府责任清单、建立政府权力清单、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通过“列单”,梳理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主要责任,推动经营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最大限度减
10、少政府对企业和市场的过多干预;通过“晒单”,将政府的责任和权力公之于众,让人民明白政府应该做的事是什么,什么部门具体负责什么事;通过“跟单”,跟踪检查权力运行的内外流程和效果,客观评估权力行使效能,建立健全政府部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通过优化调整行政权力配置,改革行政权力运行机制,构建和完善行政权力的运行体系,进一步明晰政府职能边界,更好地向市场放权、向企业放权,创造良好营商环境,筑牢有效市场的底座支撑。另一方面,抓创新,强化场景引领,进一步推动政府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政府服务效能。近年来各地涌现出一批政务服务创新典型做法,已经不是对原有政务服务模式的“修修补补”,而是最新技术手段与现代治理要求深度融合的产物。特别要注意的是,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快速迭代升级的大背景下,场景创新已经成为引领政务服务提档升级的重要引擎。应鼓励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回应企业诉求,因地制宜打造、推广一批引领性、示范性、带动性强的政务服务创新场景,充分运用数字化、智能化前沿技术,深度挖掘自身数据资源优势,全面改造传统政府工作模式,重塑政府工作流程,创造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新型体制机制环境,让企业放下包袱、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在有效市场中展现活力、增强动力、提升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