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检验科登记制度1、各种检验结果是我们科学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可回顾性总结检验质量、数量,为临床提供科研数据。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健全登记制度。2、设立以下登记本或登记表:各种贵重仪器每日运行情况、维护保养记录本、危急值记录本、标本处理登记本、夜班交接班记录本、室内质控失控记录本、医疗废物处理登记本、高压锅使用及消毒灭菌登记本、冰箱(水浴箱)温度记录表等。3、科室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及时登记,结果准确、清楚、完整。4、违反上述规定者,对其进行处罚。检验科卫生制度1、目的为了明确员工在实验室内的行为规范,从而维护并保持实验室的洁净度,特制定本规范。2、适用范围适用于实验室环境卫生的控制。3、职责3.
2、1品管部负责制订本管理规定并实施;4、管理规定4.1.1 实验室墙壁、地面、顶面、门窗及其它附属设施易清洁、耐清洁、不起尘、不脱落、不吸收和散发有害物质。生产用的工作台板光洁平整,无破损,不起纤;所用设备表面和接触产品的部位易清洁。4.1.2 门窗封闭严密,防止灰尘、昆虫及其它生物进入。4.1.3 每个车间采用防护日光灯照明,日光灯安置排列整齐。按规定要求安装紫外线灯,并设置缓冲室换鞋、更衣、洗手。4.1.4 待检产品不得外露、着地、靠墙堆放,必须装入周转筐统一放置,做好防虫、防潮、防污染工作。4.1.5 有专用清洁工具和垃圾贮存桶。4.2实验室卫生管理4.2.1 实验室的设备、仪器、操作台必
3、须采用无毒、无异味、耐腐蚀、易清洗的材料制作。表面应光滑、无缝隙。4.2.2 实验室内必须有用于仪器设备消毒的设施,并保持齐全有效,设施本身及使用过程中不得对产品产生不良影响。4.2.3 在实验前后使用热水消毒,必要时可使用75%工业酒精或84消毒水进行消毒按4.2.7清洁方式规定进行清洁、消毒,并填写卫生清洁记录。所用的清洁消毒方法应有效又不影响产品的卫生。4.2.4 2.4实验操作台、容器应经常清洗,不得有锈蚀,并保持清洁。4.2.5 实验室的废弃物,必须随时清除,并及时清理出厂,废弃物存放的容器及场地应及时清洗消毒。4.2.6 2.6实验室应定期每天下班后进行统一紫外线消毒30分钟进行紫
4、外线消毒,并填写紫外线消毒记录。4.2.7 清洁方式4.2.8 8检查记录每天执行的情况由品管负责人进行监督检查,已执行且符合要求的在卫生清洁记录中打“,未达到要求的限其立即改正。3.人员卫生要求1 .1实验室人员必须体检合格后方可入厂,并进行卫生知识(包括生产卫生、个人卫生)有关卫生标准,技术规范等进行培训,达到合格方可从事本工作。3 .2实验室人员及有关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须经健康检查并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3. 3如患有有碍产品的传染性疾病、皮肤有轻微外伤、划破、烫伤不宜直接接触产品的职工,由部门负责人将其调至不直接接触产品的岗位。4. 4实验室人员必须保持个人着装干
5、净整洁,不化妆、不戴首饰、不留长指甲进行操作,指甲里面不得有污垢,不得涂抹指甲油,不得将生产无关的个人用品和饰品(如手表,首饰等)带入实验室。5. 5实验室内严禁饮食、吸烟和随地吐痰。6. 6未经允许非实验室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7. 7进入实验室必须穿戴洁净服(无钮扣,无外口袋)、洁净帽、洁净鞋;头发不得外露;洁净服和洁净帽必须保持清洁且定期进行清洗,清洗流程详见洁净区工作服、工作鞋清洗操作规程。8. 8洁净服穿戴程序详见附件一人员进出实验室流程。9. 9实验室应洗手消毒,工作过程中按规程洗手;实验室内严禁存放个人生活用品和生产无关的杂物。10. 0实验室人员和进入实验室的其他有关人员遇下列情
6、况之一时必须洗手:、开始工作之前(2)、上厕所以后、处理被污染的材料之后、从事与实验室无关的其他活动之后(5)、在从事操作期间也应勤洗手4 .物料、容器、工具进出实验室5 .化学试剂管理与使用:5.1 实验室检验员依据检测任务,制定化学试剂台账,写清品名、单位、数量、纯度、包装规格,出厂日期等。5. 2化学试剂陈列整齐,放置有序、避光、防潮、通风干燥,瓶签完整,剧毒药品加锁存放、易燃、挥发、腐蚀品种单独贮存。6. 3称取化学试剂应按操作规范进行,用后盖好,必要时可封口或黑纸包裹,不使用过期或变质化学试剂。7. 玻璃器皿管理与使用:7.1 实验室检验员根据测试项目的要求,建立玻璃器皿台账,详细注明编号、品名、规格、数量等。6.2玻璃器皿使用前应除去污垢,并用清洁液或2%稀盐酸溶液浸泡24h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备用。6.3器皿使用后随时清洗,染菌后应严格高压灭菌,不得乱弃乱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