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印光大师文钞》选读【净界法师】新版.pdf

    • 资源ID:5403336       资源大小:355.34KB        全文页数:16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印光大师文钞》选读【净界法师】新版.pdf

    1 净界法师:印光大师文钞选读 第一讲监学法师、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这次学人很欢喜,有这个殊胜的因缘,来跟诸位共同的学习印光大师文钞。在我们正式讲到课程之 前,我们先说明一下,我们学习这个课程的目的。 在法华经当中,佛陀告诉我们,所谓的开权显实,会三归一。整部法华经,它就是强调一个很 重要的观念,所谓的:诸佛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故,而出现 于世。佛陀所说的教法当中,开出来有五乘的教法:有人乘、天乘、声闻、缘觉、菩萨。每一个教法都 有它相应的因,跟相应的果。到了法华会上,就把这个五乘的功德,作一个拢总的会归。佛陀说:弟子 们,佛陀出世说法,我究竟的目的,并不是要你们生天的,也不是要你们成就阿罗汉、辟支佛的。佛陀 之所以出世,是为了一个重要的目的,一大事因缘 , 什么因缘呢?佛陀是要用一切的方法,来启发 我们的佛性,使令我们内心佛的功德,能够开展出来,所以佛陀才出世。 所以在法华会上,所谓的常不轻菩萨品,常不轻菩萨,他是佛陀释迦牟尼佛的前生。他弘扬法华 经是怎么弘扬呢?他就是用礼拜的方式为众生授记。他看到四众的弟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 婆夷,他就跪下去跟他们顶礼说: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普遍的为一切众生授成佛的记。 在古德的批注当中,解释这个常不轻菩萨,他就是在弘扬法华经,他就是在弘扬法华经的大义, 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基于这个理由,就是整个大乘修行的目的。虽然我们有各式各样 的法门,但是每一个人的目的就是要成就佛道。 在整个成佛的过程,道绰大师在安乐集把它分成二个法门:第一个就是圣道门;第二个是净土门。 圣道门就是以自力断惑超生死. 就是说,我们要用自己的这一念的自力,发起菩提心。持戒为本,止观双 运。先把戒波罗蜜持清净,使令我们的身业、口业,能够如法如律;在这个持戒清净的基础之下来修止 修观。由这个禅定的帮助来修我空观、法空观,把我们无始的无明,有次第的给消灭,这个就是以自力 断惑超生死。这种情况,蕅益大师他说:事难而功渐。就是我们在因地的时候,我们从无明妄想的当中, 要建立戒波罗蜜的功德,禅定波罗蜜的功德,般若波罗蜜的功德,这个事相是很困难的,而且他所成就 的功德是有次第地的,有渐次的。从外凡而内凡,由内凡而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乃至于到成佛。 它有一个明确的次第。这个是我们选择圣道门的办法,事难而功渐。这当然包括了所有的大小乘,唯识、 天台、华严,所有的法门都是圣道门所收摄。 另外一个特别的法门就是净土门。这个净土门,是以佛力接引生西方,这是一个很特别的法门。就是说, 佛陀是以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他在因地的时候,许下了一个愿力,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 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佛陀在面对十法界众生,发 下这个愿以后,他经过长时间的积功累德,这个愿总算成就了,这个愿就存在这个法界,永远不消失掉, 他的功德力,昼夜六时加被了一切众生。 但是我们怎么跟这个愿力接触呢?我们的信愿持名,众生的信愿持名是能感,佛陀的大悲愿力是应。 换句话说,我们要看阿弥陀经很清楚的想到一个观念说: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 佛极乐国土。我们一个净土人的目的,就是要在临终的时候心不颠倒。换句话说,是一个正念分 明的情况,把我们的信心、把我们的愿力、把我们的佛号,三种功德很清楚的表现出来。 2 这个时候,你的信愿持名跟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能念所念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就是这样接 触了。我们这一念的信愿持名跟阿弥陀佛十八愿一接触的时候,佛陀的化身就显现了,显现了以后,佛 陀就放光照我们,接引到极乐世界去。这个是一个很特别的法门,乃至于五逆十恶,都是佛陀所收摄的 根机。到了极乐世界,那当然是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就在那一个生命而能够成佛。 所以净土法门可以说是一个带业往生,横超三界,乃至于一生。你就在你这一生的努力,你只要你努力 一生,就能够彻底的把无始的生死解决,你只要你这一生就够了,所以这个法门的确是很难相信。这个 法门的特色,就是你怎么能够达到临终的心不颠倒,这是关键。 我们这次印光大师文钞的主题,就是针对这个而设计,我们如何透过平常的熏习,能够从平常的正 念,而达到临终的正念,这个是我们课程的一个主题。当然,我们临终的正念,绝对不会自然出现,也 不是那一个菩萨会送给我们,是我们平常的栽培。但是怎么栽培呢?我们这学期的印光大师文钞选 读,我们希望透过印光大师的开示,能够指引我们一条道路出来,指引一条净土法门的道次第。我们 真正能够:第一步怎么走,第二步怎么走,真正能够达到万修万人去。每一个人透过这个修持,都能够 真正一生成佛,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这是我们研究印光大师文钞课程的一个目的。 我们现在就正式看着讲义第一面。我们先解释标题。印光大师文钞选读。印光大师他是能说法 的人。文钞是所说的法。这是一个能所,能说所说来安立这个题目。能说的人是印光大师,所说的 是文钞。这个文钞我简单解释一下,这个钞,就是一个文字的记录。如果这个法是透过语 言的表达,表达以后,把这个文字记录下来流传后世,就叫做钞。就是经过了文字的记录以后的法, 就叫做钞,就是这样子文字记录就叫做钞。选读,我们根据印光大师文钞当中,有关 净土修学的内容,我们选择重要的来跟大家共同研究叫选读。好,就简单的解释这个标题。我们看 大科说明,我们这次的课程有三大科。 大科说明: 乙一、作者略史 甲一、前言 乙二、教起因缘 乙一、真为生死,发菩提心。 乙二、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甲二、正文乙三、深信因果,断恶修善。 乙四、禅净双修,理事无碍。 乙五、临终开导,助成往生。 甲三、结劝结示劝修今初 乙一、作者略史。我们首先介绍作者,就是印光大师他简略的历史,我们介绍印光大师是怎么样来自修, 怎么样弘法,为我们末世的净土行人,安立一个怎么样的榜样,这是第一科。 乙二、教起因缘。我们介绍净土教法生起的因缘,任何一个教法特别注重它的清净传承,所以我们必须 要探讨,这个净土法门是怎么有的?从经典上来印证它真是佛说的,来启发我们一个修行的信心,这是 教起因缘。这二科,第一个是介绍人,第二个介绍法,这个是前言。 3 甲二的正文,就是我们这次研究的主题,有五科。乙一、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乙二、以深信愿,持佛 名号。乙三、深信因果,断恶修善。乙四、禅净双修,理事无碍。乙五、临终开导,助成往生。我简单 的解释一下,这个每一科的大意。 第一科是告诉我们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我们修净土,要达到临终的正念,第一个条件,就是我们 要有一种所谓的真正的发心。真正发心就是说:我们念佛的目的,并不是要求现生、乃至于后世的人天 福报。不是说我念佛要干什么呢?我下辈子要做国王、做转轮圣王,不是这个意思。为什么呢?真为 生死,我们真正是觉悟到生死的痛苦、觉悟到自身的苦、觉悟到众生的苦,依止这个苦的这种觉悟, 生起一个追求无上菩提的心,这个三界的有漏果报太苦恼了,我应该要追求无上菩提,这是第一个真正 发心。这个就是在瑜伽师地论上说,这是一个根本法门,一个愿力,这是一个成就佛道的根本,乙 二、 乙三、乙四就是一个方便法门。瑜伽师地论是这样定义,愿力是根本,修行的方法是方便。 乙二、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单单有愿力是不够的,还要怎么做呢?要以一个深重的信心跟愿力,来执 持阿弥陀佛的名号。由信心而念佛,由念佛而增长信心。这一科是告诉我们,我们怎么栽培信心跟愿力。 由信心引生愿力,由愿力而引生另一层的信心。这是这一科的主题,也是净土的一个修行的正行,主要 的法门,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乙三、深信因果,断恶修善。这是一个助行。我们单单祇是有一个佛号,这当然有一个信心愿力的支持, 也是很重要。但是还有一些次要的因素,就是说我们生命的第八识当中,你要达到临终的正念,有一个 条件,你的恶业的势力不能太强大,这恶业会破坏佛号的!你临终的时候,恶业的力量太大,使令你身 心的苦恼太厉害,你很难保持正念。反过来,善业力强的人,他有堪能性。我们看到有些人,他修一贯 道,他临终的时候也能够保持安详,身心柔软而生天!他那个持善的业力也能达到这一点。所以这个善 业是有一种堪能性,使令我们身心安乐。所以我们不但是信愿持名,你还要注意,要能够尽量的去息 灭你身口意的恶业,来增长你的善业,来帮助这个佛号,就像一个国王旁边有些将军。来护持这个佛号! 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增上缘。 乙四、禅净双修,理事无碍。前面是从事相上的断恶修善,这个是从理性上的一种修持。禅净双修 这个禅,不是指禅定,而是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就是心经所谓的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苦厄,能够观照我们的五蕴皆空的那个空性的智慧。这个净当然就是信愿持名,由真空的理性而 信愿持名。由信愿持名,而又能够跟真空理性相应。这样子是理事无碍,真空的理性跟信愿持名的思 想,彼此不互相障碍。我解释一下这一科的大意。前面的断恶修善,是针对业力来说的,这一科是针对 烦恼。我们今生造很多善业,也不错,身心安乐,但是烦恼也不能太炽盛。烦恼障,烦恼即是障碍,就 是说你佛号现前的时候,你在还没有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之前,你不能有贪烦恼、瞋烦恼的活动,否则 它会障碍你,它会构成你跟弥陀本愿中间的一道墙。所以我们有般若波罗蜜来调伏烦恼,也是有需要的。 前面是针对业力,这个是针对烦恼,这两科都是一种增上缘的力量。 乙五、临终开导,助成往生。前面的乙二、乙三、乙四是约着平常的修持,这一科是临终开导,我 们如何借着临终的开示跟引导,来帮助我们成就往生极乐世界。这一科是透过印光大师的开示,我们能 够做好临终的关怀,怎么样为自己准备临终,怎么样为众生作临终关怀,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我们这 学期就以这五科来探讨印光大师文钞。这五科的一个会归处,就是达到临终的正念,依止这个目标, 开示这五科,这是甲二的正文。再看甲三、结劝,结示劝修。我们最后以印光大师的一段开示,作为 我们净土修行的一个总结。这是我们的一个主要的内容。 4 我们看今初,先看甲一前言里面的第一科、作者略史我们先介绍这个说法主。我们对说法主有信心, 有认识,我们再研究他的法也容易相应。学人根据印光大师文钞的内容,把它会归成五科来跟诸位 说明印光大师的略史。第一科是舍儒出家,我们看内容。 甲一、前言 乙一、作者略史 舍儒出家师讳圣量字印光,别号常惭愧僧,陕西合阳赵氏子。幼随兄读儒书,颇以圣学自任,和 韩欧辟佛之议。后病困数载,始悟前非,顿革先心。年二十一,出世缘熟,投终南山南五台莲华洞寺道 纯和尚出家,时清光绪七年辛巳岁也。这是印光大师他出家的因缘。我们分成三段,先看第一段介绍印 祖的身世。师讳圣量字印光。这个讳,就是一个回避的意思。我们出家人有内号跟外号。这个 内号,就是所谓的印光大师讲的圣量,一般的内号只有自己的师长,还有国王才能够称呼你。我们 一般同参道友是应该称外号,就是字印光。所以这个圣量要加一个讳,就是我们要尽量回避去 念大师的内号,这是尊重的意思。 别号常惭愧僧。前面的圣量跟印光,是师长所给的。这以下是印光大师他自己取的一个别号,叫 常惭愧僧。我们解释一下常惭愧这句话。这句话,对印光大师整个修持有很大的影响。先解释这个 惭跟愧。惭在百法上说:依自法力,崇重贤善。就是说,我们依止我们自心的力 量。自自己的自,自心的力量。法就是教法。这个意思就是我们以一种尊重心,尊重自心,以 及尊重教法。我们由于尊重我们的自心,以及尊重教法的缘故,使令我们能够崇重贤善,能够推崇 尊重贤善的人,这个叫做惭。 换句话说,我们一个修行人,看到有些人:哎呀!这个人能够诵法华经、诵华严经,这个人待 人处世老实厚道。如果我们内心当中嫉妒,甚至于排斥他,这就不是崇重贤善。或者我们有些人,看到 这些人有功德,他也无所谓:哎!你的功德,那是你的事。他一点都不在乎,这样子也不是崇重贤善。 所以这个惭,就是我们对于有贤善的人或事,内心能够真诚的推崇、很尊重。虽然我做不到,但 是我内心当中,我推崇你、我尊重你,这个就是惭。其次愧,就是依世间力,轻拒暴恶。 就是说我们依止世间的讥嫌,来轻拒暴恶。 我们看到一些暴恶的人士,我们内心要轻视他,来排斥他。轻拒,拒绝的拒,轻拒暴恶。为什么我 们这样做呢?事实上,我们的烦恼深深的爱着这种暴恶的事情,但是我们为什么愿意去拒绝他呢?因为 依止世间的讥嫌,因为我这样子做,人家会讥嫌我,我是一个比丘、沙弥,我有护戒的善神在我的旁边, 护法神他有神通力!他有他心通!他看到我这样子的行为、这种念头,他会讥嫌我:你看某某比丘!受 了比丘戒,还起这个念头。我们就是依着这个世间的讥嫌,使令我们不敢去造恶,乃至于内心当中看到 暴恶的事情,内心产生轻视跟排斥,这个就是愧。 在百法上说,我们在所有的善心所当中,我们刚开始学佛,第一个生起的是信心。这是善心所第一 个。 你一定是有信心,才能够进入到佛法,才能够做佛弟子,佛法大海,信为能入。你有信心以 后,第二个要生起的就是惭跟愧。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在佛法当中来忏除罪障、积集资粮,不是一下 子就成就的,这是一种长时间的熏习。整个过程当中,我们一定是有惭跟愧,对于善法的推崇,对于恶 法的排斥,才能够使令我们慢慢能够断恶修善,所以这个惭愧也是很重要的。印光大师又加一个常, 这个常就是恒常相续,这是不容易。我们凡夫遇到逆境的时候,我们偶尔会生起惭愧心,但是我们一顺 境的时候,就会把惭愧心的心所给忘掉。但是印光大师常惭愧,他不管是顺境逆境,乃至于尽形寿, 内心当中惭跟愧的心所恒常现前,这是不容易的,不容易!这是印光大师他以这个法号来自我期许, 叫 常惭愧僧。就是说纵有修持,总觉我功夫很浅,不自矜夸。我的心态是怎么回事呢!观 5 一切人,皆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我功夫最差,大家都是我的善知识,这样子呢,我们这种 心情,很容易使令我们的恶法很快的消失掉,所有的善法很快就生起,这个就是惭愧的功德。 陕西合阳赵氏子。这是讲他的身世,陕西省合阳县赵氏的儿子,这个姓赵。幼随兄读儒书,颇以 圣学自任,和韩欧辟佛之议。这一科,是讲他幼年的学习情况。他小的时候,跟随他的兄长读儒家的 书籍,颇以圣学自任,就是很有心得。这个圣学是指儒学。自任,就是自我期许。就是说孔 子十五而志于学,孔子在十五岁的时候,就立志要做一个君子,从最初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修身的自利,乃至于能够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利他。当初的印光大师也是这种境界,颇以圣学自 任,立志要做一个君子来自利利他。但是呢,和韩欧辟佛之议,他就是受了韩愈、欧阳修的辟佛, 这个辟,就是驳斥,反驳、排斥,对于佛法的这种议论。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儒学,蕅益大师 说:五乘格之,仅属人乘。要以五乘格之,这个格,格物的格,就是以五乘的标准来衡量, 就是属于人天乘。换句话说呢,儒学所诠释的是一个人天的因果。人天的因果在整个佛法当中,它是一 个基础,而佛法是广泛的探讨十法界的因果,更广泛了。但是如果我们在人天乘当中产生执着以后,可 能会对于更高深的境界,这种不可思议的境界产生怀疑,甚至于毁谤。所以就有这个问题,产生辟佛 之议。印光大师当初也没有接受佛法,也受了这个影响,就造了谤法的罪。 后病困数载,始悟前非,顿革先心。年二十一,出世缘熟,投终南山南五台莲华洞寺道纯和尚出家, 时清光绪七年辛巳岁也。 后来,谤法是重大的罪业,就花报了,那就是病困数载。病困数 载以后呢,这个病苦的刺激,哦!启发他过去的善根,所以我们这个善根,生生世世是不会退失的。这 个时候他的善根,虽然他没有接受佛法,但是他内心当中的善根,因为苦的刺激,他怎么样呢?始悟 前非。觉悟做这个不对,不应该毁谤佛法。这个时候呢,顿,马上革除这种谤法的相续心,就起 忏悔心,把这个相续心给消灭掉。乃至于二十一岁就出世的善根成熟,就跟终南山南五台莲华洞寺道纯 老和尚出家,那个时候是在清朝光绪七年辛巳岁也。这个是说明印光大师在年轻的时候,他是怎么 样由儒学而出家的因缘。 再看第二段归心净土。就是他出家以后的情形。 归心净土 师生六月即病目,几至丧明,后虽痊愈,而目力已损,目稍发红,即不能视物。受具戒时,以师善书, 凡戒期中所有写法事宜,悉令代作。写字过多,目如血灌,因此目疾,乃悟身为苦本。 这是第一段。印光大师在出生六个月的时候,就有眼睛的毛病,乃至于几乎是丧明,几乎完全看不到。 后来经过治疗,慢慢的有好转,但是目力已损,虽然好,但是这个眼睛很脆弱。怎么个脆弱法呢?目 稍发红,即不能视物,只要眼力用的太过疲累,一发红眼睛就看不到了,就有这个毛病。他出了家, 受具足戒以后,师善书,印光大师的毛笔字写得很好,所以凡戒期中所有有关写字的事情,这个戒 坛就请他来做,写戒牒、写超度名单等等。后来,写字的时候写得太多了,眼睛用的太厉害,目如血 灌,就是眼睛充血了。这个时候,因此目疾,乃悟身为苦本。 这件事情是很重要的,身为苦本,在修净土法门,这个思想太重要了!我们一个功德的成就,他的 根本法门就是你的内心的一个意愿,你积聚再大的功德,如果你不想改造你现在的生命,那个功德是没 办法去成就的。换句话说,我们要不能够觉悟这个苦,这个三界的果报是苦,你很难去解脱这个三界果 报的束缚,很难! 6 念佛也是这样,你念了很多的佛号,你的佛号的念力,念到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银墙铁壁相似。 你能够专心的在佛号当中,专一安注,相续安注,而且你能够花很长的时间去修习这个佛号,但是 你内心当中,深深的爱着你这个三界的果报,你不能往生极乐世界。因为你那个念佛的力量,并没有引 导到净业的地方去,变成人天福报。所以这个马车,前面那个马是最重要的,你的速度跑得再快,这个 马车方向有错误就完蛋了。 所以这句话身为苦本,我们在下一科会比较详细的解释,这个地方简单的说一下,这个苦谛,要以 净土法门来说就是厌离娑婆,要以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这种愿力。就是说我们要观察,我们有时 候我们这念心,不要老是随顺过去的思想,这种邪知邪见,我们要观察所谓的观受是苦。就是说, 观察我们所领纳的三界的正报跟依报都是苦的,包括生老病死、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 炽盛之苦,而这所有的八苦是依止我们的正报而有。我们为什么会有老病死呢?就是有身体,你在三界 里面,你要是阿罗汉,他无生!他根本三界他不得果报,你这个苦从哪里生起,那个苦没有一个依止处! 所以,你只要在三界里面得一个果报,就表示说你这一期生命,有无量无边的苦会从你的身体生起来, 这个就是苦谛。所以身是苦本,我们一个净土人,我们就是依止这种的思想,我们不要再去受一个三界 的果报,我们愿意到极乐世界去受一个极乐世界的意生身,这个地方是很重要的,印光大师他也从这个 地方觉悟到身为苦本。即于闲时专念佛号,夜众睡后,复起坐念佛,即写字时,亦心不离佛。故虽 力疾书写,仍能勉强支持。及写字竟,而目亦痊愈。由是深解念佛功德不可思议,而自行化他,一以净 土为归,即造端于斯也。 印光大师前面是一种愿力。这以下是讲他主要的修行径途。 即于闲时专念佛号,在戒期当中,他除了参加戒期的活动、写字以外呢,他就专念佛号。不过这个 地方我们再补充一下,印光大师在这个时候,他看到一本重要的著作,就是龙舒净土文,王龙 舒居士的,这本书对印光大师有很大的启发。这个时候,他对净土法门信心生起来了,就专念佛号,所 有的法门都放下了,一心的念。一句弥陀念、诵、听,念这句佛号,念到什么境界呢,这以下说了。 夜众睡后,复起坐念佛,即写字时,亦心不离佛。念到这种功夫,晚上睡觉,大家都睡了以后, 他起来,就是心于佛号专一安注;心于佛号相续安注,乃至于在写字的时候,身体在写字,内心也不离 开佛号。这个时候的念力很强,即使不是一心不乱,至少功夫成片,就是他那个佛号的力量,不是很容 易破坏。我们的念力薄弱,我们佛号一举起来,稍微有一点昏沉,稍微有一个掉举,佛号就断掉了,这 个忘失所缘,这个念力薄弱。但印光大师他不是,写字的时候,那个佛号的念力还能够相续,这也是一 个功夫,功夫成片。 故虽力疾书写,仍能勉强支持,这念佛的功夫,能够摄身,还能够支持,乃至于及写字竟,而目 亦痊愈。由是深解念佛功德不可思议。这个时候念佛,他眼睛也没有去治疗,就把这个眼睛给治好了, 所以有一点宗教体验,也是不错!从此以后,深解念佛功德不可思议,这个解,我们要看看一些文 字的记载,也能够启发我们对净土的信心,哦!我了解净土法门,但是这个地方的解,就是有更深 的意义了,就是胜解。就是他有一种坚定不可破坏的理解,理解什么呢?念佛功德真实不可思议。 这个地方我们说到了,后面还会说到,这个念佛功德不可思议。这个念佛法门,我们说过它是一个自力 跟他力的感应道交的法门,从我们自身这方面的力量来说,一句弥陀念诵听,就是你那个念力,念力不 可思议,我们这一念心呢?心能造业,心也能够转业,这个心力不可思议。就着佛这边来说,就是我们 所念的名号的功德,法力不可思议。心力不可思议,法力不可思议,佛力不可思议,所以讲念佛功德不 可思议。 7 这个时候当然是现身业障消除,福慧增长,临终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所以他这次体会以后,而自行 化他,一以净土为归,完全以净土为归属,就是从这个地方开始。这个是讲印光大师他归心净土的因 缘,从最初的觉悟身为苦本,乃至于到念佛。 再看第三段老实修行。 印祖后来的修行,我们分成二段。先一个总说,再结示。 先看总说,师修净土,久而弥笃。这是一个总说,印光大师修净土。有些人修净土以后,他修一修 就退转了。但是印光大师他不是,久而弥笃。随着时间越久,这个佛号越念越有味道,越念信心越 坚强。这个笃就是真实,越加的真实。是怎么个真实法呢?这以下分二段来说明,先看第一段。 老实修行师修净土,久而弥笃。二十六岁,闻红螺山资福寺,为专修净土道场,乃辞师前往,三载之 中,除念佛正行外,犹研读大乘经典,由是深入经藏,妙契佛心,径路修行,理事无碍矣! 这是印光大 师他最初的参学,入众参学。印光大师是二十一岁出家,他前面的五年是依止师长而住。到二十六岁以 后,他就到外面去参学,而在当时有一句话说:南有高旻,北有红螺。在这个大陆当中,南边的是金山 的高旻寺,参禅的地方,这个道风最好。北方呢?是红螺山资福寺。就是十二祖彻悟大师的道场,不过 那个时候彻悟大师已经往生了,但是他的道风留下了,所以印光大师就仰慕这个道风而来,到了这个净 土道场去,这个时候就拜辞了师父,在那个地方又住了三年。这三年当中,他最初的六个月是做行堂, 他还没有进入念佛堂,有半年的时间做行堂,再次第的到念佛堂去。这三年当中,除了念佛正行以外, 他也研读大乘经典。这个大乘经典也是很重要,我们要发菩提心,建立正知见,就是要依止大乘经典的。 你有这种菩提心跟正知见,你念佛才有力量,这也是有需要。研读经典以后有什么好处呢? 由是深入经藏,妙契佛心,径路修行,理事无碍矣!这个时候深入经藏,不过印祖的深入经藏, 我们从文钞来看,他主要以天台宗为主。你看他的文钞,很明显,他的若教若观都是依天台。 妙契佛心,合乎佛陀真实的智慧。在所有的法门当中,选择径路。,这个径,就是直截 了当而不弯曲,直直的。在整个成佛当中,有些人是从这个地方去弯一个地方再回去。他不是,直截的, 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乃至于理事无碍。 这个是印光大师他最初的参学。这当中总共是花了五年的时间,亲近红螺山资福寺,这个是在大众的参 学。再看到第二个影响他这一生的因缘。 越二年,入住普陀山法雨寺藏经楼,凡三十余年,终清之世,始终韬晦,不喜与人往来,亦不愿人知其 名字,以期昼夜弥陀,早证三昧。 他在红螺山前后差不多有五年的时间以后,他就入住普陀山法雨寺藏经楼。在那个地方等于是阅藏经, 前后有多久呢,凡三十余年。这个三十余年当中,他坐了二期的闭关,有六年的时间闭关,前后是二期, 一期三年。在那个地方他也讲一部经。印光大师一生很少讲经,但是他讲一部经,讲什么呢?他就讲 阿弥陀经要解便蒙钞,讲过一部,后来就没有,我在文钞的记录里面,就没有看到他有讲经的 情况,有三十余年在那个地方自修。终清之世,乃至于清朝的结束。始终韬晦,这个地方很重 要,从始到终都是韬光养晦。这个韬是隐藏,把我们的功德隐藏起来,不要让人家知道。这个 晦是昏暗,我们表现出来一副没有修行的样子,表现出一副很平常的样子。怎么表现?不喜与人 往来,亦不愿人知其名字,他也不喜欢跟人家往来,也不愿意人家知道他名字,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以期昼夜弥陀,早证三昧。 8 所以我们在因地的时候,如果对我们自己的要求,如果说我们只想散散乱乱的持戒修福,那当然就不讲 了,我们就是只喜欢一个小小的境界,我们就很满足了,当然这一生就是这样子,一天过一天也就可以 了。如果我们想今生成就大功德,这件事情,息诸缘务一心行道,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在你的功 德还没有成就坚固之前,你万缘都要放下。你看印光大师凡三十余年,始终韬晦,不是三年,是三十余 年,这件事情是不可思议的。所以这件事也是他以后能够影响很多在社会上有地位、有学问的人,这个 基础是打下来的。 我曾经听一个老和尚说,他说学佛,不是一个短跑,而是一个马拉松。就是说,你刚开始跑很快,这不 一定哦,它不是百米赛跑,它是怎么回事呢?它是一个马拉松,看谁有耐力,这个恒常心,这件事情也 是很需要,三十余年。这是印光大师他从最初的参学,到最后的专修,总共是有三十五年的时间。后来 他就在六十八岁的时候离开普陀山,创建了灵岩山寺,六十八岁到灵岩山,八十岁往生。不过他到灵岩 山以后,他等于是一个幕后的住持了。 我们再看印祖的弘法利生。 前面的是印祖的一个自修的情况,这一科是讲到他怎么样来弘法,怎么样利益众生。 先看第一段,先讲他弘法的内容。 弘法利生 【师之耳提面命,开导学人,本诸经论,流自肺腑。故不拘贵贱贤愚,男女老幼,凡有请益,必以诸恶 莫作,众善奉行,因果报应,及生死轮回之实事真理,谆谆教诲,令人深生憬悟,以为立人处世之根基。 进以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之坦途要道,教人切实奉行,以作超凡入圣之快捷方 式。】 这是第一段,印光大师他弘法的一个开示的内容。当然印祖他不再是自利,经过三十余年的自修以后, 他就是开始教化众生。耳提面命,对众生的开导,是本诸经论,流自肺腑,从文字上他是完 全依止经论,我们看印祖文钞,很清楚,字字都是有天台宗的根据,没有说他自己想出一个方法来, 没有这件事情。从内心当中流自肺腑,这个肺就是肺脏,腑就是我们的心脏,从我们的内心当中, 真正的大悲心表达出来,叫做流自肺腑。 我们看印光大师的文钞,有一个感觉,就是印祖的口气非常的强硬,他讲话的口气,对就是对!不 对就是不对!中间没有任何的调味料,没有任何客气的人情味,都没有。你不对,他就说你不对,你对, 他就赞叹你对,他不管你是富贵的一家,他不管你,他很清楚的把这个是非善恶划出一条线出来。 所以古人不把佛法当人情,你不对,他就喝斥你,你对,他就赞叹你。他虽然严格,但是他这个严格的 背后,是流自肺腑,他是为了要利益你,为了要帮助你进步。所以不拘贵贱贤愚,男女老幼,不管 你是富贵的、或是下贱的,或者你是一个有学问道德的贤人、或者是没学问的人,男女老幼,只要你来 请益,他对你的开示就祇有两个内容,第一个内容必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因果报应,及生死轮回 之实事真理,谆谆教诲,令人深生憬悟,以为立人处世之根基。第一个,有人来请教,他就是告诉你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因果报应跟生死轮回是约理论来说,把世间上善业有 善业的果报、恶业有恶业的果报,乃至于生死,有生而有死、有死有生,就像这个车子的轮胎一样,它 永远往前走,相续的。有过去的因果,有现在的因果,有未来的因果。基于这种因果的相续,我们应该 怎么办呢?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使令我们可以得到这种人天的可乐果报,这种实事真理来教诲后 9 人,使令我们深生憬悟,这个憬就是憬策,悟就是觉悟,来做一个立人处世的一个根基。待人处世的基 础, 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有了这个基础以后还不够,那怎么办呢?进以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之坦途要道, 教人切实奉行,以作超凡入圣之快捷方式。进一步,那得到人间的果报毕竟是无常的,这个苦恼还是 没有究竟的解脱,应该要进一步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乃至于依止这个菩提心的愿力信愿念佛, 求生西方。这个坦途要道,三根普被,任何人都可以修,教人家切实奉行,以作超凡入圣之快捷方 式,从这个净土当中能够转凡成圣,乃至成佛。 我们看印光大师文钞,他很少谈玄说妙,很少!他要不是讲因果,就是讲净土,不是讲净土,就是 讲因果。就是说感觉到很实际,你照着他的话做,觉得真的是很实际,他的每一步,都能有一个下手处, 能够真正照这个法门来做,你能够感觉到的确能够离苦得乐,所以这是印祖的一个特色,他的开示的特 色。 【年五十二,高鹤年居士,取师文数篇,刊入上海佛学丛报,署名常惭,人虽不知其名,而文 字般若,已足引发读者善根。年五十八,徐蔚如居士,收得师文二十余篇,印于北京,题曰印光法师 文钞。由是师之厚德流光,终不可掩,文钞流通,遂滂浃于海内。】 早期的印祖,他的摄受众生几乎都是一对一的,你来请问,他就回答,并没有普遍的流通,只是一个人 针对一个人,私下书信的往来。但是到了五十二岁的时候,这个因缘就有点变化。高鹤年居士他在一个 因缘当中,他找到印光大师的文钞,有几篇,他觉得非常好,就把它刊登出来,在上海的佛学丛 报刊登出来,他就署名常惭这两个字,这个时候大家也不知道常惭是谁,但是人家读到这个文字 以后,这文字般若,文字诠释般若,这个时候已经足以启发人家的善根,包括世间的善根、出世间的 善根。 五十二岁,大家读到他的文章,得到利益。到了五十八岁的时候,徐蔚如居士就把大师的文章,有二十 几篇,在北京加以流通,就正式的用单行本流通,叫做印光法师文钞。当时的数量只有二十几篇, 但是这一流通不得了,所以有大功德的人的确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由是师之厚德流光,终不可掩, 文钞流通,遂滂浃于海内。这样子一流通以后,他那个深厚的功德就再也隐藏不住,表现出来了, 这个时候文钞流通,滂浃就是水的气势很大的样子,流下来的时候,任何的墙壁都不能阻挡,都不 能够障碍你,滂浃于海内。我们现在要弘扬佛法,要靠媒体,靠媒体的广告,但是我看印光大师他完 全不做任何的意见,你要流通,他也没有意见,你不流通,他也没有意见,他就老老实实的自利利他, 但是他因缘成熟了,五十八岁以后,厚德流光,终不可掩。这功德力具足的时候,任何境界都不能障碍, 很自然的。 徐氏跋云:大法陵夷,于今为极,不图当世,尚有具正知见如师者,续佛慧命,于是乎在! 这个徐蔚如是当时的一个大居士,他赞叹说:这个大法,说这佛法广泛的说明十法界的缘起,的确是大, 但是这个大法,到了末法以后,就是衰微了,邪知邪见,这个法门就是陷阱,搞不清楚谁是佛法,谁不 是佛法,在这个时候是最厉害的。于今这个可能是清朝末年,或者是民国初年的时候。不图, 想不到在这个末法的时代,混乱的时代,还有具足正知正见如印祖这样子的人,续佛慧命,于是乎 在,就靠印光大师。不过这个续佛慧命,当然一个善知识不可能说所有功德都圆满,印光大师文钞 的续佛慧命的功德,主要的是表现在净土上,所以道源长老写赞叹印光大师传记的时候,他说印光大师 是清末民初中兴净土的一个最大的功臣,净土法门到最后能够再一次的兴盛,就是印光大师,这是在民 国初年的时候,就靠印光大师,他有这样殊胜的佛法因缘。 10 我们再看最后的舍报往生。 就是印祖的最后的临终的情形,我们分三段说明,先看第一段。 舍报往生 师之示寂也,预知时至。民国二十九年春,有云:今已八十,朝不夕保。 又云:光将死之人, 岂可留此规矩?逮冬十月二十七日,略示微疾,至二十九日午后一时,即命召集在山全体职事及居士 等,至关房会谈。告众曰:灵岩住持,未可久悬。即命妙真任之,众表赞同,乃詹十一月初九,为 升座之期,师云:太迟。改选初四,亦云迟了,复择初一,即点首曰:可矣。 这段是表现出印光大师他的预知时至,师之示寂也,预知时至。 这件事情是这样,我们修净业的人,我们在栽培信愿持名这三种功德的时候,刚开始这个功德是脆弱的, 是不决定的,我们可能念了佛,我们自己也觉得没什么改变,别人看我们也没什么改变。但是你要修行 到净业成就的时候,你会知道一些事情,就是说,虽然你往生极乐世界,那个正式的功德还没有显现, 但是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个山雨欲来的时候,那个风吹过来,你就知道一些征兆,你会知道一些消息。 就是说,如果你不是临终的时候,被善知识七推八推的硬推上去的,那不讲,你真正是凭你自己的本事 净业成就的,你来助念,我也往生,你不来助念,我也往生,这种人都能够预知时至,他能够在这个 净业成就的时候,他会知道一些消息,我们看印光大师也是这种情形。 民国二十九年初,这个时候是八十岁了,这是他往生那一年,他有一天说:今已八十,朝不夕保。 我现在是八十岁了,早上保不住晚上,早上在,晚上不一定在。又说:光将死之人,岂可留此规矩。 我是一个将死之人,怎么可以留下这些规矩,我查过文钞的数据,他这个规矩是什么规矩?他也没 详细讲。总之,他这段话意思就是,光将死之人。等到冬天十月二十七日,这个时候是八十岁快结束的 时候,略示微疾,身体上有一些疾病了,到二十九号的时候,午后一点,下午一点,突然间就 把在山的全体执事,及所有护法居士都召集起来,到关房里面会谈,讲一句话,说灵岩住持,未可久 悬。 这个地方我解释一下,这个事情是这样,灵岩山寺本来是一个没落的道场,印祖在离开普陀山以后,他 以他的威德力,去那个地方住持,很多人就来供养,供养以后就把这个灵岩山开创起来,他就安排很多 的制度,念佛的制度,统理大众,一切无碍。但是印光大师的心情,他不喜欢剃度徒弟,也不喜欢做住 持,那怎么办?他就请慈舟老和尚来干这件事,慈舟老和尚也答应来干这件事,后来就是有点意见,是 什么意见?慈舟老和尚的意思要持午,印光大师的意思就是以念佛为主,他晚上是开缘吃东西,这个意 见就是有一点不太一样,慈舟老和尚就离开,离开以后,从此以后灵岩山就没有住持。 这件事情我说一下,我们讲这个普门示现,善知识是在度化众生的方便的确不一样,有些众生必须要这 样度化,有些众生必须要那样度化,不管我们今天是采取什么样的办法来摄受众生,使令他能够转凡成 圣,这是重点上!我们内心不是跟烦恼相应,不是跟个人的贪瞋烦恼相应,完全是清净心、大悲心。所 以虽然每一个善知识的法善巧会有冲突,但是这是个人的因缘问题。 譬如说我们看法华经,智者大师有批注,隋朝智者大师,但是三论宗的嘉祥大师,他有时候也会指 出智者大师讲错。窥基大师他不指名道姓,但是他有时候也会暗示法华文句里面这句话他不同意。 11 但是,善知识这只是对于事情的一种看法,他没有烦恼相,他只是表现法的一种争执而已,他不是随烦 恼而转,不像我们凡夫的对立,不是的。 所以说这时候,灵岩山的住持就没有了,事实上就印光大师做住持了。他临终的时候说,这件事情要解 决,不可以久悬,不可以老是这样放着空着,不行。这时候就命令妙真法师来当住持,当然印光大师 的威德,他一这样讲,大家都表示同意。乃詹十一月初九,为升座之期,这个就好吧!预定十一月 初九,拟订在十一月初九,印光大师说这个太迟了,因为印光大师往生的时间比这个早,他意思要亲眼 看到这个升座,说太迟了。就改初四,他说也太迟了,初一,好,可以! 果然:初三晚,语真达等云:净土法门,别无奇特

    注意事项

    本文(《印光大师文钞》选读【净界法师】新版.pdf)为本站会员(白大夫)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