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领导班子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围绕“四个带头”对照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情况方面检查材料存在问题的8篇(条)1、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情况。X班子能够严格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将其纳入党建目标责任制,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做到与其他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通过持续推动,意识形态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在深入查找问题时,依然发现了一些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强化整改。一是意识形态管控:“防风险”的力度不足、“控舆情”的手段欠缺。意识形态领域的管控力度仍需加强,尤其是在政治责任落实方面还有短板。部分同志对抓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工作力度不够。例如,2024年以来,X会议题中仅安排过
2、X次意识形态工作,意识形态领导小组仅召开过2次会议。此外,在面对重要舆情时,缺乏有效的应对处理手段。比如,一些门户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发布缺乏监督机制,导致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隐患始终存在。这些问题反映出意识形态管控的“防线”还需巩固,“盲区”仍待消除。二是政治意识强化:“斗争观”的缺失、“鉴别力”的不足部分同志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认识不到位,政治意识薄弱,缺乏必要的警惕性和鉴别力。例如,在微博、朋友圈、微信群中发现宣扬西方意识形态的信息时,仅采取“简单删帖”的方式,而未能从发扬斗争精神、维护党的形象的高度进行针锋相对的反驳和批判。这种“就事论事”的处理方式,暴露出部分
3、同志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缺乏斗争担当,没有真正形成“以守为攻”的思想和行动自觉。2、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情况。班子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将其纳入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列为年终考核的重要考核项目,与其他工作同谋划、同执行、同考核。但通过深入查找,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意识形态管控不够有力。抓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责任感不够强,执行力度仍需加大。比如,常委会全年仅对意识形态工作作出两次专题安排,意识形态领导小组仅召开过两次会议。此外,面对突发舆情事件,缺乏有效的处置策略,尤其是在门户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平台的监督方面,仍存在漏洞,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防控较为薄弱。二是政治意识不够敏锐。有的同志对意识形态领域
4、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认识不深,缺乏必要的警觉性和鉴别力,对其潜在风险和可能造成的后果估计不足。比如,面对微博、朋友圈、微信群中宣扬西方价值观的信息时,仅简单删除,未能从提升斗争意识、维护党的形象的高度开展有力的反驳和批判。这些问题提醒我们,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不断加强政治敏感性和斗争能力,以更高要求推进各项工作落实。3、在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方面。一是思想认识不够深刻。部分班子成员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重业务、轻意识形态的思想倾向,没有将意识形态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例如,在制定工作计划和安排工作时,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内容涉及较少,没
5、有充分认识到意识形态工作对保密工作的重要保障作用。二是工作机制不够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落实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在舆情监测、分析研判、应对处置等方面的工作机制还不够完善,导致在应对一些突发舆情事件时,反应不够迅速,处置不够及时有效。三是宣传教育效果不够理想。在意识形态宣传教育方面,方式方法不够灵活多样,内容不够丰富生动,导致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够强,干部职工的参与度不高。如在组织学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时,多以集中学习、宣读文件等方式为主,缺乏深入的解读和交流互动,干部职工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不够深入。4、在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方面。一是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班子成员
6、认为意识形态工作是虚的,不如业务工作重要,存在重业务轻意识形态的现象。例如,在工作安排中,将大部分精力和资源都投入到了业务工作中,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投入相对较少。二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方式方法不够灵活,在宣传教育方面,存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的问题。如在组织员工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时,只是简单地照本宣科,缺乏生动形象的案例和互动交流。三是对网络意识形态的管理不够严格,对员工的网络言行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引导。如在一些网络社交平台上,偶尔会出现员工转发不实信息的情况,说明我们在网络意识形态管理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5、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方面。一是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视程度还需提高。部分班子成员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
7、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意识形态工作是虚的,不如抓生产经营工作实在,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情况。如:在安排工作时,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不够明确具体,对相关工作的检查和考核也不够严格。二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方式方法不够创新。在开展意识形态工作时,方式方法比较陈旧,缺乏创新性和吸引力,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下职工群众的思想特点和需求。如:在企业宣传工作中,主要依靠传统的报纸、宣传栏等方式,对新媒体的运用不够充分,宣传效果不够理想。三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防控能力有待加强。对意识形态领域可能出现的风险隐患缺乏足够的敏锐性和洞察力,应对措施不够有力。如:在网络舆情监测方面,存在监测不及时、处置不迅速的问题,对一
8、些负面舆情未能及时进行有效引导和化解,给企业形象带来了一定影响。6、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情况。一是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党组成员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重业务、轻意识形态”的倾向,没有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二是理论学习不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浮于表面,缺乏系统性、深入性,在学懂弄通做实上存在差距,不能很好地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导致在面对复杂意识形态问题时,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不够强。三是责任落实不到位。虽然制定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责任划分不明确、具体任务不细化等
9、问题,导致一些工作无人负责或相互推诿,难以形成工作合力。四是网络阵地管控薄弱:对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运用和管理能力不足,缺乏有效的网络舆情监测和应对机制,面对网络谣言、负面信息等,不能及时进行辟谣和引导,导致不良信息在网络上传播扩散,影响单位形象和社会稳定。7、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情况。一是重视程度不足。部分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可能没有充分认识到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他们可能将主要精力放在业务工作上,认为意识形态工作是软任务,看不见、摸不着,对单位形象和工作推进没有直接的、实质性的影响。例如,在一些局的工作会议安排中,很少涉及意识形态相关内容的研讨和部署,或者只是简单提及,没有深入分析和规划
10、二是责任落实不到位建立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打折扣的情况。例如,没有明确每个岗位、每个人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具体职责,导致出现问题时互相推诿。或者在责任追究方面缺乏力度,对于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出现失误或违规行为的人员没有进行严肃地处理,不能起到有效的警示作用。8、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情况。一是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不够到位。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工作机制不够健全。比如,企业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发挥不够,分析研判不够及时,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执行不够严格。对各级各类媒体宣传工作把关不够严格,存在管理漏洞。二是企业文化建设力度不够大。企业文化建设缺乏系统规划,阵地建设不够有力。比如,企业官网、内网、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平台建设不够规范,内容更新不够及时,吸引力和影响力不够。职工思想教育工作开展不够深入,正面宣传引导不够有力。三是舆情管控能力有待加强。舆情监测预警和应对处置机制不够完善,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敏感节点的舆情防范意识不够。比如,对企业改革发展、生产经营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研判不够,舆情应对不够及时有效。对新媒体管理不够规范,存在管理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