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体育作业设计新思维摘要:体育与其他学科一样也应有课外作业,但因为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书面作业,所以往往没有引起老师与学生的重视。只有有效合理地组织好学生完成课外体育作业,才能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对体育基本技术、技能的掌握,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好习惯。关键词:体育作业作业设计小学体育锻炼一、作业内容1 .体育作业内容组织原则首先要有明确的组织要求,这节课上什么内容,学生的学习目标,需要给出清晰的指示,达到有针对性的体育知识培养;第二点,需要体现教学内容、模式的趣味性,体育教师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内容、不一样的教学手段,给学生愉悦感,学生会主动积极地参加训练和比赛;最后就是安全性为重,在体
2、育锻炼中必须注重安全性,且要符合科学规律。2 .作业内容契合教材作业的内容要与小学体育与健康的课程教材密切配合,健康和体育课程相互促进,有效帮助学生对有一些弱势体育项目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让体育课堂更高效。3 .作业内容系统科学体育课为基本,作业内容主要分为层次阶段练习和阶段性练习,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特征,以速度、灵敏、柔韧素质为主要的培训锻炼科目。依据体育新课程标准和学生身体发展的敏感期理论,我们可以知道:一年级为身体灵活性和柔韧素质的发展敏感期;二年级为身体灵活性、柔韧和速度发展的发展敏感期;三年级为身体速度和反应发展的发展敏感期;四年级为身体速度、反应、节奏和有氧耐力的发展敏感期;五年级为
3、身体速度、节奏、平衡素质和有氧耐力的发展敏感期;六年级为身体速度、平衡素质和有氧耐力的发展敏感期。二、作业形式1、巩固型作业这一类的作业主要是根据体育课的内容而定,要求学生在作业中巩固课上所学运动技术、运动技能的具体练习,一般情况下体育课当天都布置一部分。我们把巩固型作业分为速度、耐力、灵敏、力量和柔韧五种。在布置课外作业时要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不能过量,也不能量太少。当然,巩固型作业不是绝对分开的,而应综合利用。2、趣味型作业新颖有趣的作业内容是激发学生认真完成的重要条件。如果学生每天都重复同一种练习,缺乏应有的形式,势必会造成学生厌战情绪。所以我们布置体育课外内容的时候要适当地从学
4、生的兴趣方面入手,选择一些难度适中、易于开展、学生喜欢的内容,如乒乓球、篮球、足球、羽毛球等。作业既要有跑、跳、投的田径内容,又有球类、游戏,既有素质锻炼内容,又有知识型的如观看比赛、体育展览等活动佐之,使活动内容尽量做到全面,符合小学生身心特点。3、探索性作业通过完成一些研究创造性的体育作业,对提高学生创造力很有帮助,如让学生创编简单的游戏、徒手操和制造体育器材等,学生在这过程中会自觉地去查阅、收集许多资料,从而会学到许多与此相关甚至无关的知识,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让学生既锻炼了身体,感受了运动的快乐,又深深地接受一次次地方文化的熏陶,培育了学生美好的人文情怀。三、作业应用四、作
5、业效果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尝试,我们发现,布置体育作业的做法,既能让学生减轻课业负担,又能有更多的时间和动力进行体育锻炼。学生经过锻炼,有效地提高了力量、速度、耐力以及灵敏和柔韧等运动素质,同时也培养学生愿意锻炼、喜欢锻炼、勤于锻炼的好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阶段的学生身体的各个机能都处于旺盛的发育期,身体的各个系统都还没有发育成熟,身体的可塑性非常强。不仅是普通的给学生教授一定的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带动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运动起来,去塑造学生的形体、增强学生的体质。体育是一门实践的、需要学生共同参与的一门课程,例如一项技能的练习很多时候,都是两人或两人以上的同学共同去配合完成,体
6、育课里的游戏需要同学们共同参与、合作。帮助学生更好的认清自我,摆脱自我为中心,树立起集体意识。在这样的实践过程中学生就慢慢的体会到集体的重要性,在不知不觉中就培养起集体主义精神。五、注意事项1 .体育作业的布置要考虑季节性由于各地气候的不同,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科学安排,考虑到当地气候特点,给学生布置适合本地气候的活动项目,根据不同季节特点布置不同内容,如冬季布置耐力跑、跳绳、踢犍子、掷沙包,夏季可布置游泳、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2 .体育作业的布置要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在教学中往往发现一些学生缩手缩脚,缺乏勇气。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结合多种重大的国内外体育比赛,布置一些以体育时事为主要内容的作业,
7、让学生通过听广播、看电视等途径及时了解比赛的战况及运动员那种敢打敢拼的动人事迹,让学生被这种精神所感召。3 .体育作业布置要重视安全性由于课后体育作业由学生课后独立或合作完成,学生的安全问题很难保障。这就要求教师布置作业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能力,体现作业的科学性和安全性,有计划地由易到难,内容由少到多,循序渐进布置作业。同时交给学生一些安全自救常识,这样不但能让学生得到科学的锻炼,还能让学生掌握急救、逃生等的方法。4 .体育作业的布置要适量过多的作业会使身体产生疲劳,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会出现应付现象,达不到有效的效果。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候,要实现从关注作业数量向重视作业质量的转变,力争通过少而精的作业,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5 .体育作业的布置要形式多样由于学生的素质、体能、特点的不同,同样的活动项目学生完成的情况也会不同,效果自然也就不同。教师在布置体育作业时,应该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在设计、布置作业的时尽可能做到有梯度、有区分度,对优秀学生、中等生和学困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可以让不同的学生分层进行,让学生都有能力完成,都能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参考文献:张小田.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几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81-83.2范雪峰.“课课练”有效提高学生体育素质的探究J.才智,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