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图形的运动三教材分析.docx

    • 资源ID:54364       资源大小:19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图形的运动三教材分析.docx

    1、图形的运动(三)教材分析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第二完全小学 冯昊卿(初稿)浙江省诸暨市教育局教研室汤 骥(统稿)在本单元教学之前,学生已经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认识了图形的轴对称, 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 能在方格纸上将一个轴对称图形补充完整, 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 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本单元将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 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能从对称、平移和旋转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 并运用它们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图案, 进一步感受图形变化带来的美感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起着承上启下

    2、的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时既要关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又要为中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要切实把握好 “图形旋转” 的具体目标及其要求的“度”。一、与实验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同)的主要区别1与实验教材相比,修订后的教材将轴对称的内容安排在四年级下册,这样的编排更能体现螺旋上升式的递进。 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 能画出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和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虽然都是第二学段的内容, 但对于学生来说, 轴对称相较于旋转来说更简单易懂, 因此把内容提前到四年级下册, 学生也能接受和理解。 而五年级下册主要编排图形旋转的内容

    3、这样更加有针对性和统一性。2与实验教材相比,修订后的教材更加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图形的旋转。 比如让学生回忆风车、 道闸挡车杆的起落、 荡秋千等熟悉的实例作为研究旋转现象的素材, 引出图形的旋转运动, 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3与实验教材相比,在学习例3(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前编排了例2(借助三角尺在方格纸上的旋转),让学生初步感知旋转的特征,为例 3 的教学做好准备。4与实验教材相比,修订后的教材将原本的“欣赏设计”改为例4(用七巧板拼出一个小鱼图案) 的活动, 让学生探索多个图形拼租的运动变化。 使学生经历“阅读与理解” “分析与解

    4、答” “回顾与反思”这样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二、教材例题分析例 1:旋转的含义例 1 借助钟面指针的运动,明确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与旋转角度。教学中要注意通过观察、想象、操作、描述等多种活动帮助学生认识旋转变化。比如,先让学生观察钟表的指针,独立思考如何准确地描述指针从“ 12”到“ 1”的旋转过程,然后再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顺时针和逆时针的含义,明确要想表述清楚指针的旋转,一定要说清“指针是绕哪个点旋转” “是向什么方向旋转” “转动了多少度”这几点。也可以将操作和描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钟表上边拨指针边用三要素描述其运动过程,体会旋转的含义。例 2:认识图

    5、形旋转的特点例 2 让学生观察图中旋转前后的三角尺位置变化,明确图形旋转的特征:旋转中心的位置不变,三角形的边都绕。点逆时针旋转了90。还要让学生知道旋转后的三角形的形状、 大小不变, 并且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发现, 每个顶点旋转前后到 O 点的距离都没变,为例 3 的教学画图做好铺垫。例 3:把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例 3 借助前面图形旋转的特征,让学生交流讨论,逐步引出画图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如果有问难,可以提示只要找到三角形AOB 勺几个顶点的对应点, 再连线就可以了。 在确定对应点的位置的时候, 可以利用已经掌握的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把图形的旋转分解为顶点与点O 的连线的旋转

    6、先把。颇*9 90 ,再把。陇转90 ,连接AB即可。例 4:解决问题例 4 以解决问题的形式,编排了用七巧板拼出一个小鱼图案的活动,让学生探索多个图形拼组的运动变化。 “阅读与理解” 重在让学生明确要解决的数学问题: 一是小鱼图案是如何由七巧板的图形拼组出来的, 二是说明每块板是怎样平移或旋转得到小鱼图案的。 “分析与解答” 通过对话展现了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一种是先动手拼拼看, 拼出后再看看七巧板是怎样平移和旋转到相应位置的; 另一种是直接在小鱼图案上分解, 把图案按七巧板的图形进行分解, 找出拼组的方案再移动。 基本思路都是要先完成小鱼图案的构成, 再进行图形的运动。 “回顾与反思”引导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答案的不唯一性,这里的小鱼可以有不同的拼组方案。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旋转的含义、把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解决问题。教学难点是能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以及探索多个图形拼组的运动变化。


    注意事项

    本文(图形的运动三教材分析.docx)为本站会员(飞猪)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