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校安全工作奖惩和事故责任追究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保障学校师生的安全,规范安全工作管理,明确安全责任,促进安全文化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本制度旨在通过奖惩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提升学校安全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确保学校安全工作持续、健康、有序地开展。第二章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校全体教职员工、学生及相关工作人员,涵盖学校日常安全管理、突发事故应急处理及安全责任追究等方面。第三章管理规范第一节安全工作目标1 .安全目标:确保学校环境安全,减少事故发生,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2 .安全文化:倡导安全第一的文化理念,提高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安全
2、意识。3 .责任落实:明确各级人员在安全管理中的责任与义务。第二节安全工作责任分工L校长:全面负责学校安全工作,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和评估,确保安全制度的实施。4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日常安全管理、隐患排查及整改工作,制定安全工作计划,定期向校长汇报安全工作情况。5 .教职员工:各自负责所承担领域的安全工作,配合安全管理部门的工作,及时上报安全隐患和事故情况。6 .学生:自觉遵守学校安全规定,积极参与安全教育活动,及时报告安全隐患。第四章奖惩制度第一节奖励措施L安全工作先进个人:对在安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职员工,学校将给予表彰和奖励,包括但不限于证书、奖金或其他形式的奖励。2 .安全工作优秀部门:
3、对在安全管理中表现突出的部门,给予集体表彰,配合开展安全工作相关活动。3 .评选年度安全工作优秀案例:定期评选出年度安全工作优秀案例,给予相关人员荣誉称号及物质奖励。第二节处罚措施1 .违反安全规定:对于不按规定履行安全职责、造成安全隐患的教职员工,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降职或解雇等处分。2 .事故责任追究:因违反安全规定或失职导致事故发生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及相关规定追究责任,给予相应的经济赔偿。3 .未履行安全检查职责:未按要求进行安全检查、隐患排查的部门及人员,给予通报批评,并要求限期整改。第五章事故责任追究制度第一节事故分类1 .轻微事故:造成轻微伤害或财产损失的事故。
4、2 .一般事故:造成较大伤害或较大财产损失的事故。3 .重大事故:造成重伤、死亡或特别严重财产损失的事故。第二节事故处理流程1 .事故报告:事故发生后,责任人应立即向学校安全管理部门报告,填写事故报告表。2 .现场保护:事故发生后,及时对事故现场进行保护,避免二次事故发生。3 .调查处理:安全管理部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事故调查,查清事故原因,形成调查报告。4 .责任认定:依据调查结果,明确事故责任,按规定追究责任。第三节责任追究1 .责任认定:根据事故调查报告,依据责任分工和有关规定,明确责任人及责任等级。2 .法律责任:对因失职、渎职造成事故的责任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3 .经济责任:对因安全
5、管理不当、未履行职责造成损失的,追究其经济赔偿责任。第六章监督机制第一节监督检查1 .定期检查:学校安全管理部门每季度开展一次全校安全隐患排查。2 .专项检查:针对特殊活动或节假日,进行专项安全检查。第二节反馈机制1 .意见收集:定期收集教职员工和学生对安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并改进。2 .事故反馈:对每起事故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及时向全校通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第七章附则1 .解释权: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学校安全管理部门。2 .生效日期: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所有教职员工和学生应严格遵守。3 .修订流程:本制度可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的变化进行修订,修订流程由学校安全管理部门提出,报校长审批后实施。通过实施本制度,学校将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确保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