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安全成长,提升学校的卫生管理水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及相关教育卫生管理规定,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旨在规范学校安全卫生管理工作,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第二章目标与适用范围1 .1目标L保障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与健康,预防和减少意外事故及传染病的发生。2 .提高全校师生的安全卫生意识,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3 .建立完善的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确保安全卫生工作有序进行。本制度适用于本校所有教职员工、学生及校园内的各类活动。第三章管理规范3.1 学生安全责任1 .学校应建立安全责任制,明确校长为安全卫生工
2、作的第一责任人,各部门负责人为各自领域的安全责任人。2 .教师应在课堂及课外活动中加强安全教育,确保学生了解安全知识及应急处理措施。3 .2卫生管理责任1 .学校应设立卫生管理岗位,指定专人负责校园卫生工作,包括校园环境卫生、食堂卫生、宿舍卫生等。2 .教职员工应定期开展卫生知识培训,提升卫生管理能力和意识。第四章操作流程4.1安全管理流程1 .安全隐患排查-每月定期组织各班级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应立即上报并整改。-学校应建立安全隐患档案,记录排查情况及整改措施。2 .应急预案演练每学期开展火灾、地震等应急疏散演练,提高师生应急反应能力。一演练后应进行总结,发现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3 .
3、2卫生管理流程1 .校园环境卫生检查每周组织卫生检查,评分并公示各班级卫生情况,评选“卫生标兵班级”。针对卫生不达标的班级,限期整改并进行复查。2 .食品安全管理学校食堂应按规定定期进行食品安全培训,确保从业人员持证上岗。食品采购需严格把关,确保来源合法、安全。3.传染病防控一遇到传染病疫情,学校应及时向卫生部门报告,并根据相关规定采取隔离、消毒等措施。定期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提高师生防控意识。4.3教师与学生的卫生习惯养成1 .卫生知识教育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卫生知识讲座,内容包括个人卫生、公共卫生、传染病预防等,增强师生的卫生意识。2 .健康体检-学校应定期组织学生健康体检,发现健康问题及时进
4、行跟踪和干预。第五章监督机制5.1监督检查1 .学校安全卫生管理小组应定期对各项安全卫生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将检查结果向全校通报。2 .学校应建立安全卫生信息反馈机制,鼓励师生积极举报安全隐患和卫生问题。3 .2评估与改进1 .每学期末,学校应对安全卫生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2 .根据评估结果,适时调整和完善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确保其与时俱进。第六章附则本制度由学校安全卫生管理小组负责解释。3 .2生效日期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所有教职员工、学生及相关人员均应遵守。4 .3修订流程如需修订本制度,应由学校安全卫生管理小组提出,并经校务会议讨论通过后实施。结语通过建立和落实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学校将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其创造一个安全、卫生的学习环境。希望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积极参与到安全卫生管理中来,共同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