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液透析感染事件监测分析示例一、监测结果血液透析室XX月共监测血液透析患者XX例,血液透析感染事件XX例,血液透析感染事件发生率为XX%o其中使用抗菌药物XX例,抗菌药物使用率为XX%;血管穿刺部位感染XX例,血管穿刺部位感染发生率为XX%;发生血管通路相关血流感染XX例,血管通路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为xx%OXXXX年XX月血液透析感染事件汇总表者别患类一通路类型患者总数(网血液透析感染事件类4世静脉使用抗菌药物血管穿刺部位感染血管通路相关血流感染使用例数(例)使用率(%)感染数(例)发生率(%)感染数(例)发生率(%)门诊内痿XXXXXXXXXX隧道式中心静脉置管颈内静脉XXXXXXXX股静
2、脉XXXXXXXXXX非隧道式中心静脉置管XXXXXXXXXXXXXX股静脉XXXXXXXXXXXXXX住院内痿XXXXXXXXXXXXXX隧道式中心静脉置管颈内静脉XXXXXXXXXXXXXX股静脉XXXXXX非隧道中心静脉置管颈内静脉XXXXXXXXXXXX股静脉XXXXXXXXXX二、监测分析(一)存在问题门诊患者血液透析感染事件发生率远远高于住院患者:与门诊患者缺乏医务人员的监管和宣教有关。(2)门诊患者血管穿刺部位感染发生率较高:与门诊患者遇到敷料污染脱落等特殊情况处置不当有关。隧道(颈内静脉)血管通路血液透析感染事件发生率高于其他类型通路:与留管时间较长、消毒不到位有关。(4)住院
3、患者静脉使用抗菌药物发生率高于门诊患者:与住院患者抵抗力较低,存在其他感染有关。(二)下一步干预措施针对门诊患者血液透析感染事件发生率高问题,医务人员应熟练掌握相关操作规程,定期对导管进行评估、感染监测,对患者及家属做好导管相关知识宣教,包括导管维护、突发情况处理等内容。针对门诊患者血管穿刺部位感染发生率较高问题,采取以下措施:尽量使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数料覆盖穿刺点,对高热、出汗和穿刺点出血、渗出的患者可使用无菌纱布覆盖。定期更换穿刺点敷料,无菌纱布至少1次/2日,无菌透明敷料至少1次/周,如果敷料出现松动、湖湿、污染的情况,应及时进行更换。医务人员操作时严格执行手卫生、无菌技术操作。建议
4、使用氯已定乙醇溶液进行皮肤消毒,消毒范围直径大于15cm,消毒液自然待干后,覆盖敷料。告知患者沐浴或擦身时注意保护导管,避免淋湿或浸入水中。针对隧道(颈内静脉)血管通路血液透析感染事件发生率高的问题感控专兼职人员应加强防控措施依从性监测:规范操作,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观察患者导管穿刺点及全身有无感染表现,当出现局部炎症或全身感染表现,怀疑发生导管相关感染时,综合评估决定是否拔管。定期对保留导管的必要性进行评估,不需要时应当尽早拔除导管。(4)针对住院患者静脉使用抗菌药物发生率较高问题,需要:关注患者的营养状况,鼓励患者进食优质蛋白、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增强抵抗力。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并发症。三、上一监测周期问题整改完成情况相较于上一周期,本月住院和门诊血液透析感染事件发生率均有所下降住院患者血液透析感染事件发生率处于历史最低水平,整改措施有效,门诊患者血液透析感染事件发生率虽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正在努力整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