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古诗的幼儿教案设计活动方案三篇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古诗幼儿教案设计方案三篇,供您参考。幼儿教案设计方案1活动目标:1 .让他们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2 .激发幼儿对古诗吟诵的兴趣,让他们初步学习按古诗的节律吟诵。活动准备:课件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导入:清明节又要到了,每年的清明节幼儿园都会组织小朋友们去革命烈士陵园扫墓,悼念我们那些未曾谋面的英雄前辈,是他们用鲜血
2、和生命创造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没有他们的珍贵付出,不会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通过本次幼儿园教案让孩子们了解清明节的重大意义,让孩子们记住清明节的具体时间。二、基本部分(一)出示图片,引导观察,讲述1 .刚才我们看了图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节发生了什么事啊?请幼儿讨论。2 .现在老师要请幼儿再看一副图片,你在图片中都看到了什么呢?他们在干什么呢?天上怎么了?(二)幼儿看图片,引起兴趣1 .教师讲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对,春天到了,小鸟们都飞回来了,花儿也都开了,在春天呢,有一天就叫做清明节,清明节人们都要干什么啊?(幼儿自由回答)2 .教师总结:清明节是人们踏春扫墓的
3、日子,古时候啊,有一位叫做杜牧的诗人啊,就在这天写了一首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好不好?3 .教师播放课件,请幼儿观看。4 .教师向幼儿介绍那个老人就是行人,那个小孩就是牧童,刚才看的那首诗呢,就是描写行人向牧童问路的情节。(三)教师朗诵并帮助幼儿理解1 .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一遍,请幼儿欣赏。2 .教师朗诵第二遍,请幼儿边听边对照图片内容。3 .教师请幼儿回答有没有在诗歌中听到什么?教师朗诵第三遍,请幼儿可以慢慢的跟读。4 .教师请几个幼儿上来给下面的幼儿表演,可以边念边对照图片。教师在一旁进行知道提醒,可以轮流请几批幼儿。5.请幼儿再一起朗诵1-2遍。三、结束部分。请幼儿把学会的古诗
4、在家朗诵给爸爸妈妈听。或者在幼儿之间进行交流。幼儿教案设计方案2一、设计意图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将如期而至了。清明节是我国许多传统节日中的一个重要节日。每一个节日背后,都有一个相应的阐释与表达系统,深入细致地融入民众生活。清明祭祖是中华文明礼仪的优良传统。清明扫墓不仅是人们从感情上与祖先相联系,也是构建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基础。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中华古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与关注。作为一线的教师将清明传统与古诗巧妙地结合,使幼儿在诗情画意里感受由中华古诗词的意境之美,体验清明的民族文化传统,使幼儿性情得以陶冶,真正形成“润物细无声”的欣赏与传承。二、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
5、2、激发对古诗吟诵的兴趣,初步学习按古诗的节律吟诵。3、了解清明节人们踏春扫墓的传统习俗。三、活动准备画有古诗情节的图片一幅,VCD教材。四、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观察讲述,引起学诗兴趣。1、教师根据古诗讲述“清明”的故事。2、出示图片,提问,你在刚才的故事里,这张图片上看到了什么呢?(古时候的一个小孩,一个老人.)他们在干什么呢?(在问路,在说话.)天气怎么了?(下雨)(二)观看VCD片,观赏体验,感受古诗意境。1、教师讲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在春天呢,有一天是清明节,清明节人们都要干什么啊?(幼儿自由回答)2、教师小结:清明节是人们踏春扫墓的日子。古时候,有一
6、位杜牧的诗人,就在这天写了一首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3、教师播放VCD,请幼儿观看。4、问:刚才我们看了碟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节发生了什么事啊?(请幼儿讨论。)5、向幼儿介绍那个老人就是行人,那个小孩就是牧童,刚才看的那首诗呢,就是描写行人向牧童问路的情节。(三)教师朗诵,解读诗句,帮助幼儿理解。1、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一遍,请幼儿欣赏。2、朗诵第二遍,请幼儿边听边对照图片内容。3、教师请幼儿回答有没有在诗歌中听到什么?4、解读其中的诗句,理解个别字词“雨纷纷,欲断魂”、借问,“遥指L帮助幼儿理解古诗内容。(四)学习朗诵,表达感情,幼儿感受古诗意境。1、教师朗诵第三遍,请幼儿慢慢
7、跟读。2、幼儿分组学念,感受古诗意境。3、教师请几个幼儿上来表演,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提醒,注意表达合适的感情,轮流请几批幼儿。4、请幼儿集体朗诵1-2遍,进一补感受古诗意境。五、活动结束1、评价2、总结六、活动延伸1、请幼儿把学会的古诗在清明节来到时朗诵给爸爸妈妈等家人听2、在图书区添设古诗图书,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感受古诗意境。幼儿教案设计方案3设计意图: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清明节期间为幼儿设计一系列的相关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活动目标:1 .通过欣赏古诗、观察图片,初步了解古诗大意。2 .能正确熟读古诗。3 .了解清明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清明节人们扫墓的心情。活动
8、准备:1 .古诗教学的自制PPT。2 .幼儿前期经验准备:了解清明节的风俗习惯。活动过程:一、入场:听琵琶语学古人漫步进场,感受古曲的气氛。二、了解清明节的风俗。1 .请你们回忆一下,清明节你和家人都做了些什么事情?2 .播放“清明介绍PPTL教师做相应的小结。3 .小朋友说了很多清明节做的事,我们看看其他人会做些什么呢?教师:清明节这天,路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带着悲伤的表情,手捧着鲜花去祭拜去世的亲人所以,清明节要去扫墓,是对已经去世的人的尊敬与怀念,也因此在清明前后,人们的心情都比较难过和悲伤。三、学习古诗,初步了解古诗大意。1 .完整欣赏古诗两遍。2 .看背景图,初步了解古诗大意,幼儿看图自由回答。3 .句卡配对,进一步了解古诗大意。4 1)出示图卡,引导幼儿发现诗句与画面的匹配关系5 2)观察图片,幼儿为诗句匹配图片。四、朗诵古诗1 .幼儿整体诵读。2 .记忆大考验两遍。3 .幼儿跟读两遍。4 .表演读。5 .古诗接龙。五、认字活动:学习“明”字并讲述明”的字源故事。丁明,在甲骨文中是由一个日和一个月组成,表示日月照耀、明亮的意思,也解释为带来光明。金文和小篆的名字是由月和一个窗形的结构组成,意思是月光照进窗内,表示光亮之意。现在的明字则确定为日月之明了,一般用为光亮之义。六、结束活动:欣赏歌曲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