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常见古代文化常识教案.pdf

    • 资源ID:5517254       资源大小:188.96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6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常见古代文化常识教案.pdf

    1 常见古代文化常识 一、自我诊断知己知彼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8 届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萧劢字文约,喜愠不形于色。位太子洗马,母忧去职,殆不胜丧。每一思至,必徒步之墓。或遇风雨, 仆卧中路,坐地号恸,起而复前,家人不能禁。景特所钟爱,曰:“吾百年后,其无此子乎。”使左右节 哭。服阕,除太子中舍人。景薨于郢镇,或以路远,秘其凶问,以疾渐为辞。劢乃奔波,届于江夏,不进 水浆者七日。庐于墓所,亲友隔绝。会叔父昙下诏狱,劢乃率昆弟群从同诣大理,虽门生故吏,莫能识之。 除淮南太守,以善政称。迁宣城内史,郡多猛兽,常为人患,及劢在任,兽暴为息。又迁豫章内史, 道不拾遗,男女异路。徙广州刺史去郡之日吏人悲泣数百里中舟乘填塞各赍酒肴以送劢劢皆为纳受随以钱 帛与之至新淦县岓山村,有一老姥以盘擎鳅鱼,自送舟侧奉上之,童儿数十人入水扳舟,或歌或泣。 广州边海,旧饶,外国舶至,多为刺史所侵,每年舶至不过三数。及劢至,纤豪不犯,岁十余至。俚 人不宾,多为海暴,劢征讨所获生口宝物,军赏之外,悉送还台。前后刺史皆营私蓄,方物之贡,少登天 府。自劢在州,岁中数献,军国所须,相继不绝。武帝叹曰:“朝廷便是更有广州。”有诏以本号还朝, 而西江俚帅陈文彻出寇高要,又诏劢重申蕃任。未几,文彻降附。劢以南江危险,宜立重镇,乃表台于高 凉郡立州。敕仍以为高州,以西江督护孙固为刺史。征为太子左卫率。 劢性率俭,而器度宽裕,左右尝将羹至胸前翻之,颜色不异,徐呼更衣。聚书至三万卷,披玩不倦, 尤好东观汉记 ,略皆诵忆。刘显执卷策劢,酬应如流,乃至卷次行数亦不差失。少交结,唯与河东裴子 野、范阳张缵善。卒于道,赠侍中,谥曰光侯。 ( 选自南史·萧劢传 ,有删改 )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 A.徙广州刺史 /去郡之日 /吏人悲泣 /数百里中 / 舟乘填塞 / 各赍酒肴以送劢/劢皆为纳受 / 随以钱帛与之/ 第22讲 常见古代文化常识 教材版本全国通用课时说明2 课时 知识点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 复习目标 积累称谓姓名、官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常识、礼俗常识、服饰器物、历法刑罚、古 代音乐等文化常识 复习重点 积累称谓姓名、官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常识、礼俗常识、服饰器物、历法刑罚、古 代音乐等文化常识 复习难点加强对古代文化基础知识,融会历史知识,对中国传统思想的发展脉络有基本的了解 2 B.徙广州刺史 /去郡之日 /吏人悲泣数百/ 里中舟乘填塞 / 各赍酒肴以送劢/ 劢皆为纳受 / 随以钱帛与之/ C.徙广州 / 刺史去郡之日/吏人悲泣 /数百里中 / 舟乘填塞 / 各赍酒肴以送劢/劢皆为纳受 / 随以钱帛与之/ D.徙广州 / 刺史去郡之日/吏人悲泣数百/ 里中舟乘填塞 / 各赍酒肴以送劢/ 劢皆为纳受 / 随以钱帛与之/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首先结合语境理解划线句的意思, “徙广州刺史/ 去郡之日 / 吏人悲泣 / 数百里中 /舟乘填塞 / 各赍酒肴以送劢/ 劢皆为纳受 / 随以钱帛与之/ ”, 这句话是说“后调任广州刺史当离开 豫章时 , 官吏百姓都悲痛落泪, 沿途几百里车墙塞, 人们都各自带来酒来给他送行劢, 劢都接收下来 , 但随后 有给予他们钱财”; 然后抓中的专有名词, 比如“广州刺史”,“吏人”“数百里” , 然后根据故事的发展断句。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服阕,守丧期满除去丧服。在古代,人们谨守“事死如事生”的原则,为官者为父母守孝一般要解 除官职,“服阕”意味着守丧完毕,可以重新任职。 B.迁,泛指官职的升降和调动。一般情况下,“转迁” “迁调” 表示调职;“左迁” “迁谪” 表示贬官;“右 迁” “迁除”表示升职。 C.敕,指帝王的诏书、命令。在古语中,与“敕”组成的词一般与皇帝有关,如“敕书”指皇帝行文 给臣僚的文书, “敕符”指书有皇帝命令的凭证。 D.薨,是诸侯死的讳称。依照周礼,“死”在讳称上按尊卑分为五个等级: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 夫曰死,士曰不禄,庶人曰卒。 【答案】 D 【解析】 D项文化常识错误,应是“大夫曰卒, 庶人曰死”,回答此类题目, 必须熟记文学常识的主要内容, 区分文学常识的各种概念,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如A项,服阙,为父母守丧,守丧期满除去 丧服,为官者为父母守孝一般要解除官职,“服阙”意味着守丧完毕,可以重新任职,并不是为了守丧而解 除官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萧劢为政有方,深受爱戴。他因善于治政而被称颂,其治所豫章郡民风淳朴,路不拾遗,男女守礼; 做广州刺史离任之时,无论老少皆至情相送。 B.萧劢为子至孝,守丧尽礼。他在为母亲守孝时因无力承担丧事而痛苦不堪,常常到母亲墓前表达哀 思;父亲去世后,他在墓旁结庐而居,断绝亲友往来。 C.萧劢为官清廉,不谋私利。他到广州任职后,一除此前官员贪得积弊,因他丝毫不侵扰、盘剥,外 国商船来往频繁;一年里多次向朝廷进奉,供给国家军政所需。 D.萧劢为人大度,博闻强识。随从曾经将菜汤不慎洒到他身上,他并未怪罪;他治学勤奋,刘显曾经 拿着书提问他,他对答如流,甚至卷次和行数都不出错误。 【答案】 B 【解析】 B项理解错误。“他在为母亲守孝时因无力承担丧事而痛苦不堪”有误,“殆不胜丧”是由于悲痛伤 身几乎难以操办丧事。 3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会叔父昙下诏狱,劢乃率昆弟群从同诣大理,虽门生故吏,莫能识之。 未几,文彻降附。劢以南江危险,宜立重镇,乃表台于高凉郡立州。 【答案】正逢他叔父萧昙被朝廷逮捕下狱,他于是带领家中兄弟们一起赶到大理上诉,即使是他家的门 生故吏也没有人认出他来。不久,陈文彻投降归附。萧劢认为南江地方险要,应该设立重镇,于是上表 朝廷, (建议)在高凉郡设州。 【解折】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 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 省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关键词 : 会、昆弟、诣、莫、以、宜、 表。 【参考译文】 萧劢字文约,喜怒不形于色。位居太子洗马时,因母去世而辞官,由于悲痛伤身几乎难以操办丧事。 每当想到母亲,必定要徒步到墓上去。有时遇到风雨,摔倒在半路上,便坐在地上痛哭,然后起来再往前 走,家里人也阻拦不住。父亲萧景特别喜爱他,曾说:“我百年之后,怎能少了这样的儿子呢。”吩咐左 右人关照他节哀。服丧期满后,被任为太子中舍人。萧景在郢州去世,有人因为路远,就对他隐瞒了凶讯, 而用病重作为托词。萧劢于是奔波前往,赶到江夏,已是七天水米未进。埋葬父亲后,他在墓旁结庐而眠, 断绝亲友往来。正逢他叔父萧昙被朝廷逮捕下狱,他带领家中兄弟们一起赶到大理上诉,即使是他家的门 生故吏也没有人认出他来。 作淮南太守时,因治理有方而被称颂。后改任宣城内史,境内多猛兽,经常危害人民,萧劢到任后, 野兽的危害得到治理。又改任豫章内史,结果境内路不拾遗,男女有别而道不同行。后调任广州刺史,当 离开豫章郡时,官吏百姓都悲痛落泪,沿途几百里舟车堵塞,人们都各自带着酒食来给他送行。萧劢都接 收下来,但随后又给予他们钱财。走到新淦县岓山村时,有一位老太太用盘子托着泥鳅,从送行的船侧奉 献上来,又有几十名少年跳进水里给他拉船,又是唱歌,又是流泪。 广州地处沿海,向来是富庶地区,外国商船到此,多被当地刺史盘剥侵夺,所以每年来船不过三几次。 自萧劢到此,对他们秋毫无犯,于是一年就有十几趟到来。当地的俚族人不顺服,多数做了海盗(经常在 海上行凶抢劫) ,萧劢对他们进行讨伐,俘获的人口财物,除犒赏军队外,全部送交朝廷。他以前的刺史们 都营私中饱,当地的土产贡品多被私吞,很少能进入朝廷仓库。自从萧劢到任,一年里向朝廷进奉数次, 国家军政所需的资财,源源不断地输送。梁武帝感叹道:“朝廷算是又添了一个广州。”有诏令让他以原 来的官号还朝,这时西江的俚人头领陈文彻进犯高要,于是又下诏让萧劢再任原职。不久,陈文彻投降归 附。萧劢认为南江地方险要,应该设立重镇,于是上表朝廷,建议在高凉郡设州。朝廷下令改为高州,命 西江督护孙固为刺史。征召萧劢回朝任太子左卫率。 萧劢生性率直有节制,而且气量宽宏。一次手下人曾把一碗菜汤不慎打翻在他胸前,他脸色不变,慢 声叫人给他换衣服。他收藏图书多达三万卷,披阅观览而不知疲倦,尤其爱读东观汉记,大部分都能背 诵下来。刘显曾经拿着书考问他,他对答如流,甚至卷次和行数都不出错误。他很少结交朋友,只和河东 4 裴子野、范阳张缵关系密切。在回京路上去世,追赠侍中,谥号光侯。 二、温故知新夯实基础 高考考查的古代文化常识主要有以下几类:称谓姓名、官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常识、礼俗常识、 服饰器物、历法刑罚、古代音乐等。具体说:一是必修教材1-5 ;二是选修教材。例如,中国文化经典研 读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研读中国民俗文化等。 1. 常考知识点梳理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内涵十分丰富,并且有许多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演变, 这就更显示出它的复杂性,从高考命题特点来看,常考知识点大致可分为以下八个方面。 ? 姓名和称谓 (1)人称、姓名。 大致有三种: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 “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2)谦称、敬称、贱称 如,谦称可以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敝,谦称 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 在内。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 敬称可以称字、号,官职等。 (3)名、字、号。 称字,如苏轼为苏子瞻,苏辙为苏子由等。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 莲居士。 (4)谥号、庙号、年号、改元、尊号、微号。 如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而称奸 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5)年龄称谓。如,总角、始龀、束发等。 (6)作品命名。如以书斋命名,以官职命名等。 ? 官职和科举 (1)官职:如郎中、太史令等;有关官职升降的词语,如擢、黜、除等。 (2)科举:如察举、征辟、孝廉、乡试、会试、会元等。 ? 地理常识 包括地区名、政区名、山川关隘名、城市村镇名等。 如:中国: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但在古代文献中它是一个多义性的词组。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 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如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司马光赤壁之战 : “若能以 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 5 西河: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会于西河外渑池。 ” 过秦论: “于是秦 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 江左: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群英会蒋干中计 : “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 ? 宗法和礼俗 包括宗法、礼俗、尊卑、忌讳、避讳等。如春节、元宵、太牢、少牢等。 ? 服饰和器物 如,皿(盛饭食的用具,两边有耳),盂(盛饮之器,敞口,深腹,有耳,下有圆形之足),裳等。 历法和刑罚:如干支纪年等。 ? 古代音乐 包括音乐知识和古代名曲,如,五声:也称“五音”,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zhi)、 羽五个音级。 复习策略 熟悉高考,把握规律。 历年高考文言文阅读常识类试题仍是复习的重点。通过对高考题目(尤其是近三年的高考题)的研究, 可以了解高考常考文化常识类试题命题特点以及高频考点,可以有效提高复习的效率。 高度重视,化整为零。 文化常识记忆作为一种语言积累,需要循序渐进,长时间进行。有计划地每天背诵一部分,天长日久, 积沙成塔,记住的常识也便越来越多。那种以为单靠高考前一时半刻突击便可即时奏效的想法是幼稚的, 也是不足取的。 回归课本,适当拓展。 从多年高考命题来看,考查的文化常识还是以课文为主,由于高考的竞争性和选拔性,命题也必然涉 及到一些课外知识,而这些课外知识又往往是课内知识的迁移或延伸,考题还没有出现过特别艰深、冷僻 的偏题、怪题。 分门别类,准确记忆。 文化常识内容繁多,涉及的时空广,分门别类的去记忆,容易提高准确率。近年高考语文涉及到的文 化常识有:姓名称谓、官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器物、历法和刑罚、古代音乐知识以及古籍 注释体例知识等。所有这些都要求学生清晰准确的记忆,如果记忆模糊或似是而非,答题时就无所适从。 了解干扰手段和错误设置点。 如混淆朝代,说错国别,将作品颠三倒四、张冠李戴、归错类别等等。高考选择题常见的错误点有如 下五个方面:对时代的错误判断,对作家作品的错误配对,对文学体裁的错误表述,对作家主张 的错误归类,古代地理类常识错误,古代官职类常识错误,古代朝代类常识错误,古代年龄类常 识错误。 掌握正确阅读方法,结合语境理解答题。 高考突出考查考生在语境中理解词语的能力,强化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文化常识注重记忆,但 6 因为是在语境中考查,考生在解答时就可以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得出答案,这样可有有效减小试题的难度。 2. 古代文化知识怎样识记 分类记忆法。如: 联想记忆法。识记文化常识要进行相关的联想,或相似联想,或相反联想。如记忆官职变动,可以 进行如下相关联想: 任、拜、除、征 迁、擢、拔 调、出、徙 罢、贬、左迁 授官职提升官职调动官职免除或降低官职 3. 分类识记文化常识附录 古代官职 兼:兼任。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指南录后序) 领:兼任。如:桓温镇江口,复引(乔 ) 为司马,领广陵相。( 晋书·袁乔传) 行:代理官职。如:太祖行奋武将军。(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署:代理、暂任。如:太守奇之,除补书佐署守属监狱。( 汉书·王尊传) 权:暂代官职。如:时韩愈吏部权京兆。( 刘公嘉话 ) 判:高位兼低职。如:除镇安武胜军节度使,司徒兼侍中,判相州。( 宋史·韩琦传) 人的称谓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 男 20 岁、女15 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 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 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 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 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陶潜号五柳先生。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称王安石为王文公,范 仲淹为范文正公。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天文历法 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 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左传·殽之战: “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 7 指鲁僖公三十三年。 廉颇蔺相如列传 :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岳阳楼记“庆 历四年春”、 琵琶行“元和十年”等。 干支纪年法。如五人墓碑记: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丁卯”指公元1627 年。近 世还常用干支纪年来表示重大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丑条约”“辛亥革命” 。 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 古代地理 山东: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但需注意的是,因“山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 等数种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下面是以崤山为标准的“山东”。如汉书曾提到“山东出相, 山西出将”。 鸿门宴: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 过秦论: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关东: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曹操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 兴兵讨群凶。 ”指潼关以东地区。 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 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 科举制度 童生试:也叫“童试” ;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 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 秀才 ) 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 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 包括京城 ) 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 闱,考 场) 。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 ) 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 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 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 状元 ( 鼎元 ) ,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 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风俗礼仪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 。 左传·曹刿论战中有这样的话:“牺牲玉 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三牲:一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一指夏、商、周三代所用牺牲 的总称。 太牢、少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 ,猪) 三牲全备为“太牢” 。古代祭祀所用牺牲, 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 豕,没有牛。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 8 用少牢。 饮食器用 羹:即肉汁。有两种:一种是纯肉汁,供食饮;另一种是肉羹,制成五味调和的浓肉汤,后泛指煮或 蒸成的汁状、糊状、冻状的食品。在古代,肉是“肉食者”才能吃到的,贫苦百姓只能用白水煮菜为羹, 这就是所谓的菜羹。 脍炙: 脍,切细的鱼、 肉;炙,烤肉。 古代鲜肉一般用火炙,就像今天的烤羊肉串;干肉则用火烤。“食 不厌精,脍不厌细” ,可见古代脍食需要很高的刀工技法。脍炙,是人们所共同喜好的,后来把诗文为人所 称颂叫做“脍炙人口” 。 音乐文娱 五声:也称“五音” ,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zh ) 、羽五个音级。五声与古代的所 谓阴阳五行、五味、五色、五官、五谷等朴素的理论形式一样,是我国早期整体化的美学观,被西方人看 作是整个东方音乐的基本形态。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 泪涕泣。”文中的“变徵”是角、徵二音之间接近徵音的声音,声调悲凉。 宫调:音乐术语。古代称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为七声,其中以任何一声为音阶的起点, 均可构成一种调式。凡以宫声为音阶的起点的调式称“宫”,即宫调式,而以其他各声为主者则称“调”, 如商调、角调等,统称为“宫调”。 古代文化常识歌诀 三皇五帝古中国,六合八荒定九州。 炎黄二帝华夏肇,承天景命行禅让。 土社谷稷有江山,左昭右穆建宗庙。 牺牲玉帛弗敢加,三牲总称牛羊猪。 少牢无牛诸侯祭,谒庙家祭祖道禊。 夏商周朝立宗法,公侯伯子男五爵。 妻生嫡子妾生庶,嫡承王爵庶分封。 卿士大夫治一方,男臣女妾本奴隶。 借贷傅别明债权,质剂买卖立契约。 奴隶牛马质长券,兵器珍异剂短契。 庶人黎民是百姓,布衣黔首成编户。 巫医乐师和百工,褐夫韦带身贫贱。 褒衣博带儒生装,夷蛮戎狄看左衽。 春朝秋觐是定期,小聘年年大夫去。 大聘派卿去代劳,五年躬亲见天子。 古代朝仪有讲究,南面天子北面臣。 折腰膜拜心敬仰,稽首九拜最隆重。 作揖空首君还礼,揖让拱手宾主间。 褒拜再拜言两次,平辈等职作顿首。 虚左待客有规矩,长跪庄重莫箕踞。 坐西面东最尊贵,坐北向南是次位。 坐南面北位不高,最下坐东面西侍。 愚鄙卑敝仆窃微,伏惟陨首结草谨。 家大舍小令外人,谦恭有礼受教化。 殷庠周序到太学,三教九流出圣人。 国子监归祭酒管,博士教授是学官。 三纲定位君父夫,五常仁义礼智信。 孝悌忠义树家风,齐家治国平天下。 初度襁褓孩提幼,总角垂髫笑晏晏。 九龄黄口学指数,幼学十岁习句读。 金钗豆蔻女儿家,十五及笄已成年。 束发志学男十五,弱冠成人到二十。 9 取字方便平辈称,厌恶他人直呼名。 显示志趣号敬意,郡望籍贯不忘本。 斋名官爵可兼称,建功立业荫后人。 剖符丹书不担忧,察举征辟被选荐。 氏明贵贱姓别婚,乌纱深衣科举得。 论语 大学加孟子 , “四书” 中庸要牢记。 诗 书 礼 易带春秋 ,儒家五经影响深。 找到乐经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会。 童生入学考秀才,举人还数解元棒。 会试礼部考会员,院乡会殿层层考。 殿试皇帝来策问,殿试揭晓传胪仪。 金榜题名入仕途,进士及第分三甲。 一甲三人称鼎甲,状元榜眼加探花。 二甲三甲各若干,两甲第一曰传胪。 连中三元人不多,同榜进士皆同年。 脱褐易赭入班列,银鱼绯衣证身份。 吏部考功明陟镌,封赏除授拜官职。 升迁拔擢进加官,转迁徙改出调职。 兼领行摄署假权,一官两职人能干。 左迁贬谪窜放降,罢黜夺免回桑梓。 闾阎什伍到里甲,徭役丁税输朝廷。 北门南牙分曹治,北省南台设掾吏。 三省六部职责清,中书门下尚书省。 草拟诏旨中书令,中书舍人侍郎下。 审核诏书黄门监,黄门侍郎给事中。 诏命执行尚书令,左右仆射做副手。 吏部天官管文官,户部地官收赋税。 礼部春官看典章,祭祀科举加外交。 兵部夏官选武官,军饷钱粮户部给。 刑部秋官掌法律,刑狱诉讼他决断。 工部冬官兴土木,屯田水利工程多。 单门双户建房屋,堂前室后东西阁。 序牖北向开窗户,东阼西阶连厢榭。 宗庙皇宫观阙高,祸起萧墙是内乱。 接遇宾客大鸿胪,将作大匠建宫庙。 手工制造大司空,司马太尉主邦政。 租税钱谷大司农,均输盐引创收支。 大理市卿平冤案,按察采访纠善恶。 皇帝顾问大学士,记录言行起居注。 谏官保氏文王创,规劝皇帝拾遗责。 禁宫守卫执金吾,翰林院里庶吉士。 刺史别驾乘传车,郡守俸禄二千石。 郡县督邮做佐吏,太子洗马侍东宫。 僚属从事经略使,侍中侍郎枢密使。 宦海沉浮经历过,乞身告老归故里。 解官致仕乞骸骨,请老移疾是婉辞。 不禄而卒填沟壑,活受封赏死得赠。 人去有谥显褒贬,不论官谥和私谥。 天子身殂山陵崩,皇后殡天诸侯薨。 尊号庙号加谥号,东宫践祚要改元。 肇始建元汉武帝,年号干支来纪年。 甲乙丙丁戊己庚,天干还有辛壬癸。 十二地支从子始,丑寅卯辰巳午未。 申酉戌亥后跟随,干支纪年立春起 循环组合一甲子,度日如年最难熬。 朔朏望晦看月相,夜半鸡鸣到平旦。 日出食时升隅中,日中日昳到晡时。 日入黄昏人定后,三更五鼓又一天。 日旬月期满一年,元日新春换桃符。 上元灯节吃元宵,寒食清明思先人。 端午龙舟吊屈原,七夕乞巧望鹊桥。 中秋月圆多思念,重阳登高菊花酒。 春分社日祈丰收,除夕守岁又一年。 人生苦短悲迟暮,而立不惑倏忽间。 五十半百知天命,六十耳顺称花甲。 七十古稀悬车年,八十耄耋过伞寿。 百岁高寿是期颐,双稀双庆世难有。 殓窆攒宫葬死者,近亲斩衰穿三年。 10 齐衰如期穿一年,大功九月小功五。 缌麻五服礼最轻,袒免奔丧五服外。 五声八音十二律,黄钟大吕演宫调。 传统文化包罗广,细细品读巧记诵。 11 三、典例剖析思维拓展 考点 1. 称谓姓名官职科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 题。 (2017 年课标卷高考试题)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思,武昌太守。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 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 ,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 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弘微家素贫俭, 而所继丰泰, 唯受书数千 卷,遣财禄秩,一不关豫。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 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 所敬贵,号曰微子。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以弘微。弘微经纪 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自混亡,至 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中外姻亲 , 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 党,恭谨过常。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母忧 去职。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 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 弘微蔬食积时, 哀戚过礼, 服虽除, 犹不啖鱼肉。 弘微少孤, 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 弘微常以它语乱之。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弘微一无 所取,自以私禄营葬。曰:“亲戚争财,为鄙之甚。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 复见关。”十年,卒,时年四十二。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追赠太常。 (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B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 C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D私禄中的“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这里强调未用东乡君家钱财营葬。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涉及古代姓名字号、宗法礼仪、官职奉 禄等 , 这一命题形式拓展了积累的内涵和外延, 引导考生广泛涉猎, 开阔视野 ,形成良好的历 史文化素养 , 同时也体现了人文性的张扬, 对于语文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B 项姻亲“与 血亲有同有异 , 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说法错误, 血亲是指有血缘关系的亲属, 其是以具有共 同祖先为特征的亲属关系; 姻亲是没有血缘关系的, 不属于血亲。 【易错点】对文化常识理解的不够细致 【方法点拨】 古代文化常识重在积累,需要同学们整理课本中涉及到的文化常识,因为这一 命题方式需要考生广泛涉猎,形成良好的历史文化素养,关键是懂文化知识。需采取课内知 12 识回顾法来判断对错。 考点 2. 宗法常识历法刑罚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 题。 (2017 年课标卷高考试题) 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少有节操。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乃 挟兵结客, 后遂往复仇。 而仇家皆疾病, 无相距者。 憙以因疾报杀, 非仁者心, 且释之而去。 顾谓仇曰:“尔曹若健, 远相避也。”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 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憙。嘉年未二十, 既引见, 即除为 郎中,行偏将军事,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光武破寻、邑, 憙被创,有战劳,还拜中郎将, 封勇功侯。 邓奉反于南阳, 憙素与奉善, 数遗书切责之, 而谗者因言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 及奉败,帝得憙书,乃惊曰:“赵憙真长者也。 ”后拜怀令。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 兼,为人所患。憙下车 ,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京师 为请者数十,终不听。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 亲临王,问所欲言。王曰: “素与李子春厚, 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 复言。 其年, 迁憙平原太守。 时平原多盗贼, 憙与诸郡讨捕, 斩其渠帅, 余党当坐者数千人。 憙上言: “恶恶止其身, 可一切徙京师 近郡。 ”帝从之, 乃悉移置颍川、 陈留。 于是擢举义行, 诛锄奸恶。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二十七年,拜太尉,赐爵 关内侯。时南单于称臣,乌桓、鲜卑并来入朝,帝令憙典边事,思为久长规。建初五年,憙 疾病,帝亲幸视。及薨,车驾往临吊。时年八十四。谥曰正侯。 (节选自后汉书·赵憙传)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下车,古代可以代指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 B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 C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 D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三国演义中就经常提到“京师”,现代泛指首都。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文学常识及文化知识的把握情况。B 项, “然后再做考察” 错。 “考”是指拘捕拷问。 “考”是通假字,拷问的意思。 【易错点】“下车”一词按现代汉语理解了 【方法点拨】 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类型的题目是必考点,首先考生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的过 程中可以按照不同类型进行归类,比如官职升迁、国号年号、科举考试、人名称谓等。然后 结合文本的内容做出正确的辨析。 考点 3地理常识、礼俗常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 题。 (2017 年江苏卷高考试题) 13 汪容甫先生行状 王引之 先生名中,字容甫,江都人。少孤,好学。贫不能购书,助书贾鬻 书于市,因遍读经史 百家,过目成诵。年二十,应提学试,试射雁赋第一,补附学生,诗古文词日益进。仪 征盐船阨于火,焚死无算,先生为哀盐船文,杭编修世骏序之,以为惊心动魄,一字千 金,由是名大显。当世通儒如朱学士筠,卢学士文弨,见先生所撰,咸叹赏以为奇才。 年二十九,始颛治经术。谢侍郎墉提学江左 ,特取先生为拔贡生。每试,别为一榜,列 名诸生前。侍郎尝谓人曰:“予之先容甫,以爵也;若以学,则予于容甫当北面矣。” 其见 重如此。朱文正公提学浙江,先生往谒 ,答述扬州割据之迹、死节之人,作广陵对三千 言,博综古今,天下奇文字也。毕尚书沅总督湖广,招来文学之士。先生往就之,为撰黄 鹤楼铭,歙程孝廉方正瑶田书石,嘉定钱通判坫篆额,时人以为“三绝”。 先生于六经、 子、史以及词章、 金石之学, 罔不综览。 乃博考三代 典礼,至于文字训诂、 名物象数,益以论撰之文,为述学内外篇。又深于春秋之学,著春秋述义,识 议超卓,论者谓唐以下所未有。为文根柢经、史,陶冶汉、魏,不沿欧、曾、王、苏之派, 而取则于古,故卓然成一家言。 性质直,不饰容止,疾当时所为阴阳拘忌、释老神怪之说,斥之不遗余力。而遇一行之 美、一文一诗之善,则称之不置 。事母以孝闻,贫无菽水 ,则卖文以养,左右服劳,不辞烦 辱。其于知友故旧殁后衰落,相存问过于生前,盖其性之笃厚然也。年五十一,卒于杭州西 湖之上。 先生,家大人之所推服也。其学其行,窃闻于趋庭 之日久矣。而先生于予所说尚书 训诂,极奖励,以为可读父书,则又有知己之感焉。虽不能文,尚欲扬榷而陈之,以告后之 君子。 (选自王文简公文集,有删节) 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江左:文中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古人叙地理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江左即江东。 B三代:文中指曾祖、祖父、父亲三代,古人参加科举考试须如实填报三代履历。 C菽水:豆和水,指粗茶淡饭。多形容清贫者对长辈的供养,如成语“菽水承欢”。 D趋庭:论语中有孔鲤“趋而过庭”的记载,后世将子承父教称为“趋庭”。 【答案】 B 【解析】平时做好文言常识储备,通读全文,理解内容,结合句子,调动积累,仔细辨别。 B项,三代:指夏商周三代。 【易错点】积累不够,文化常识识记不够细致。 【方法点拨】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纷繁。包括传统文化中事关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 代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古代音乐和历代刑罚等相关知识。学生 14 平时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须细心比对,防止张冠李戴,防止时代混淆, 防止 基本情节和人物错乱等。 四、举一反三成果巩固 考点 1. 称谓姓名官职科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 题。 (2016 年新课标卷高考) 傅珪,字邦瑞,清苑人。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改庶吉士。弘治中,授编修,寻兼司经局 校书。与修大明会典成,迁左中允。武宗立,以东宫恩,进左谕德,充讲官,纂修孝 宗实录。时词臣不附刘瑾,瑾恶之。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 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正德六年,代费宏为礼部尚书。礼 部事视他部为简,自珪数有执争,章奏遂多。帝好佛,自称“大庆法王”。番僧乞田百顷为 法王下院,中旨下部,称大庆法王与圣旨并。珪佯不知,执奏:“孰为大庆法王?敢与至尊 并书,大不敬。 ”诏勿问,田亦竟止。珪居闲类木讷者。及当大事,毅然执持,人不能夺, 卒以此忤权幸去。教坊司臧贤请易牙牌,制如朝士,又请改铸方印。珪格不行。贤日夜腾谤 于诸阉间,冀去珪。流寇扰河南,太监陆訚谋督师,下廷议,莫敢先发。珪厉声曰:“师老 民疲,贼日炽,以冒功者多,偾事者漏罚,失将士心。先所遣已无功,可复遣耶?今贼横行 郊圻肘腋间,民嚣然思乱,祸旦夕及宗社。吾侪死不偿责,诸公安得首鼠两端。”由是议罢。 疏上,竟遣訚,而中官皆憾珪。御史张羽奏云南灾。珪因极言四方灾变可畏。八年五月,复 奏四月灾,因言: “春秋二百四十二年,灾变六十九事。今自去秋来,地震天鸣,雹降星殒, 龙虎出见,地裂山崩,凡四十有二,而水旱不与焉,灾未有若是甚者。”极陈时弊十事,语 多斥权幸, 权幸益深嫉之。会户部尚书孙交亦以守正见忤,遂矫旨令二人致仕。两京言官交 章请留, 不听。 珪归三年, 御史卢雍称珪在位有古大臣风,家无储蓄, 日给为累, 乞颁月廪、 岁隶,以示优礼。又谓珪刚直忠谠,当起用。吏部请如雍言,不报。而珪适卒,年五十七。 遣命毋请恤典。抚、按以为言,诏廕其子中书舍人。嘉靖元年录先朝守正大臣,追赠太子少 保,谥文毅。 (节选自明史·傅珪传)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挤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B教坊司是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歌舞的教习等演出事务。 C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D历史上的“两京”有多种所指,文中则指明代永乐年间迁都以后的南北两处京城。 【答案】 A 【解析】回答此类题目,必须熟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细察看题 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 15 考点 2. 宗法常识历法刑罚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 题。 (2016 年新课标卷高考试题) 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进士,出鄢陵知县,征授御史,出接辽东,疏陈安 攘十册,又请速首功之赏,改巡山西。还朝,会廷臣方争建储。登云谓议不早决,由贵妃家 阴沮之。十六年六月遂因灾异抗疏,劾妃父郑承宪,言:“承宪怀祸藏奸,窥觊贰,且广结 术士之流, 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吓勋贵簧鼓朝绅不但惠安 遭其虐焰, 即中宫与太后家亦谨避其锋矣,陛下享国久长, 自由敬德所致, 而承宪每对人言, 以为不立东宫之效。干扰盛典,蓄隐邪谋,他日何所不至?”疏入,贵妃、承宪皆怒,同列 亦为登云危,帝竟留中不下。久之,疏论吏部尚书陆光祖,又论贬四川提学副使冯时可,论 罢应天巡抚李涞、 顺天巡抚王致祥, 又论礼部侍郎韩世能、尚书罗万化、 南京太仆卿徐用检、 朝右皆惮之。时方考选科道,登云因疏言:“近岁言官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常见古代文化常识教案.pdf)为本站会员(tbuqq)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