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区“智慧消防服务”信息化建设项目需求说明1 .建设要求1.1 项目概述LLl项目背景根据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XX省消防“十四五”规划的通知(X办函2021)257号)、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消防“十四五”规划的通知(阳府办函2021)131号)、XX市XX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XX区消防工作“十四五”规划的通知(X府办函2021)74号)等文件要求,提升XX市社会火灾防控、消防救援信息化应用水平,按照“全省一盘棋、纵横齐联动”、“省市联建、市县统建”的整体思路,依托省“一网统管”规范体系,充分结合“X治慧”平台,实现跨业务、跨部门的联动处置和协同指挥,推动XX区“智慧消
2、防服务”信息化建设项目(一期)建设,建成后业务应用系统全市消防部门推广使用。LL2项目现状、存在问题及需求分析L1.2.1项目现状1.1.2.2消防指挥调度中心建设现状XX区消防救援大队和XX市消防支队合署办公,XX区消防救援大队未建设消防指挥调度中心,市消防支队计划在2024年内完成办公场地搬迁,市消防支队原指挥中心移交给XX区消防救援大队使用。现指挥中心已部署一套LED小间距显示大屏系统,大屏系统的控制设备为单机使用,与系统网络不互通,仅通过HDMl高清线对坐席终端画面进行投屏显示;操作终端为非国产设备,且使用年限长,技术老旧;会议系统等随市消防支队搬迁至城南消防站。镇街消防站暂未建设会议
3、调度系统,城南消防站新建消防值班室、会议室和战术研讨室,暂未建设信息化系统设备。LL2.3信息化终端建设现状XX区消防感知终端及救援通信系统建设薄弱。一方面,消防火灾、电气、消防用水、可燃气体无信息化监管手段,消防通道、九小场所、“三合一场所”、消防控制室等重要场所主要通过人力监管,消火栓点位及设备状态完全由人工记录和巡检。另一方面,消防执法、救援信息终端及自组网通信装备不完善,救援通信能力弱。其他区/县,包括阳春市消防救援大队和阳东区消防救援大队已通过运营商建设烟感探测器感知终端,对监管场所实时采集烟感数据。1.1.2.4XX市本地消防业务系统现状目前,XX区消防救援大队本地未建设消防业务应
4、用系统。1.1.2.5存在问题分析XX区消防救援大队暂未建设本地应用系统,在用XX消防支队消防安全监管平台市垂系统仅停留在信息上报层面,数据的分析价值未得到发挥,缺乏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立大数据智能风险分析模型。市垂系统在建设初期未能很好的协调当地信息化需求,XX区消防大队在消防监管、执法监督手段、社会服务方式和队伍管理机制信息化水平薄弱,救援资源包括救援队伍、消火栓、救援装备等无信息化管理手段,在火灾防控和灭火救援等方面仍有差距。主要体现如下:1、各镇街消防救援站统筹治理能力难以发挥目前,全区10个镇街挂牌成立了消防救援站,解决了基层消防工
5、作“无实体机构、缺专业力量”等一系列难题。但各镇街消防救援站部署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对常态化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机制建立缺乏系统性支撑,难以统一开展有规划、有侧重的集中专项整治工作。2、无法切合实际进行协同指挥作战XX区消防救援队伍应急救援和作战指挥的未形成全过程监管指挥作战信息化体系,随着社会制度的改革,目前系统缺少大队与消防站的管理及响应调派,甚至只能进行电话呼叫,在灭火应急救援上,综合应急救援指挥体系还不够顺畅高效;消防装备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战效能不足。3、消防安全巡查形式单一、耗时长巡查员人海撒网式的现场巡查,且巡查步骤繁琐、纸质文档、法律文书多。4、消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1)市
6、政消火栓没有有效的监管措施消火栓是城市供水管网附属设施之一,也是火灾控制重要设备。在实际应用中消火栓存在安装分散、易破坏、保养难、管理复杂等特点,传统消火栓管理方式的依靠消防救援大队人工记录位置分布,据统计全区市政消火栓在用率仅约60%,救援过程中遇到水压力不足、消防设施损毁严重,延误了灭火的最佳时段,造成重大人身财产损失。(2)消防感知终端建设缺失XX区“九小场所”、“三合一场所”、重点单位、小区消防通道等场所具有数量多、范围广特点,其中“九小场所”数量高达2.6万个,目前未建设任何感知终端。且缺乏大范围的消防视频监控系统,缺乏城市高空瞭望信息化监管手段,针对上述场所消防监管能力弱、预防手段
7、不足。(3)执法及班组救援通信设备不完善消防执法、救援信息终端及自组网通信装备不完善,救援通信能力弱。1. 1.2.6需求分析1.1. 2.6.1业务需求分析1.2. 应用需求分析通过建设消防信息化业务应用系统,建设监管服务、运维值守、指挥决策、三维可视化等应用,对消防业务工作进行有效监督和跟踪、信息采集和分析、风险研判和预警、指挥调度等,满足消防防控“自动化”、日常执法工作“系统化”、消防救援协同联动等实际要求,解决困扰消防监管的一系列问题,打破以往消防监管手段单一的瓶颈,推行准确、高效的消防执法、监管、指挥调度方式。2、用户角色分析本项目用户角色包含业务用户、管理用户、运维用户三类,用户范
8、围为全市消防部门用户。业务用户:各级业务用户约5000用户,包括市级、各区/县及镇街消防部门的业务人员和主管领导,业务用户需要基于本项目平台,使用相关应用服务。管理用户:约25用户,包括业务部门管理员、平台系统管理员和运维管理员。其中业务部门管理员负责本级部门的人员管理工作,需要拥有本部门的人员、组织架构、数据资源等内容的管理权限;平台系统管理员负责统筹整个平台的运行管理工作,需要拥有平台内所有人员、组织单位等内容的管理权限;运维人员负责保障系统平稳运行,确保系统满足用户需求和业务需求。运维用户:约6用户,为系统运维人员提供后台管理和系统平台维护服务,实现对业务开发的全流程自动化管理和支撑。提
9、供各行业业务应用接入规范化、标准化流程,对系统进行配置、优化,完成系统平台的软硬件升级优化,解决各类突发事件。社会角色用户:面向社会消防服务单位和九小场所等监管对象单位,约5万用户,包括维保单位用户、评估公司用户、监测公司用户等用户,基于本项目平台,进行信息上报、信息通知、消防业务开展情况登记等应用功能。1.3. 2.6.2基础设施需求分析1、公共基础设施需求分析本次项目系统部署于XX市政务云平台,由政务云平台提供系统运行的计算、存储、网络和安全等服务,为系统提供稳定、安全、高可用的运行环境。所涉及政务云平台资源、政务外网等基础设施已完善,本次项目不需考虑对上述基础设施进行扩容或升级。2、其他
10、基础设施需求1、消防指挥中心建设及镇街会议系统建设。其中,区消防指挥中心利旧市消防支队指挥中心场所,市消防支队已建设LED小间距显示大屏、音频会议系统,本次项目完大屏控制系统、操作终端及备份系统、视频会议系统;镇街消防站方面完善视频会议系统建设;城南消防站战术研讨室及会议室建设显示及音频扩声系统,消防值班室配套信息化设施。2、建设消防救援信息化基础设施,包括救援自组网无线通信系统、无人机系统、布控球及单兵终端等。主要设备有布控终端、防爆对讲机、单兵、无人机等,自组网通信、多卡聚合终端等,解决消防救援三断场景下的通信网络问题;3、建设消防物联感知系统,包括火灾/电气/消防用水/可燃气体检测系统、
11、Al视频检测感知系统、高空瞭望感知系统等内容。1.1.2.6.3功能性需求分析1、运维值守需求消防监督检查是消防队伍常态化工作,开展火灾防控和执法工作的基础,其工作量大、频次高、程序复杂。城市物联网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综合利用无线传感、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依托有线、无线、移动互联网等现代通信手段,实现系统报警联动、设施巡检等功能,实现对前端采集数据的统计分析、管理展示及集中预警预测。(1)监控中心需求实现监控中心,对项目的资源、报警、系统的运行情况统一展示。(2)设备监测与运维需求实现对烟感、消火栓压力检测、三合一场景住人检测、消防通道堵塞检测、电瓶车入电梯检测、电瓶车充电桩检测、电气火灾监测、
12、燃气火灾检测、消防用水监测、消防室值班监测等功能,并且实现对XX区重要单位小区的消防主机数据进行连网接入统管与运维。(3)警情监控需求实现对上述设备或现有消防主机所产生的警情、隐患、故障等信息进行监控、汇总分析以及处置功能。(4)其它需求能够提供相关基础配置与报警配置,能够对隐患处、消控室日常巡查点等进行巡查管理。2、消防监管需求城市消防监管旨在通过城市/行业消防数据联网,提高城市消防管理平台,或行业消防管理能力。监督下属单位消防安全工作的规范化管理能力。(1)物联管理需求实现对物联的信息、基础数据如单位、消防设施、报警、故障等进行检测、统计分析等。(2)风险评估需求通过风险评估模型实现对区域
13、单位进行风险评估、统计、排名等功能。(3)档案管理需求实现对区域、单们、报警、故障、风险、分析报告等信息进行档案管理功能。(4)视频管理需求实现对项目中的视频监控设备与相关元素如网络、运维等进行管理,实现视频的接入、显示、回放等功能。(5)监控服务需求实现监管用户查询区域下的资源信息、单位物联信息、报警故障信息、档案信息等功能。(6)隐患排查需求实现由消防相关部门对社会单位进行隐患排查的功能,可对单位的隐患进行录入、整改等流程。(7)技术服务机构管理需求实现提供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进行维保相关管理需求如维保规范、维保计划、维保设施等。(8)部门检查管理需求实现由各部门如消防监督部门、镇街单位
14、派出所等相关部门对社会单位进行防火检查与管理的功能。(9)辅助执法需求实现对消防违规违法行为进行辅助执法的需求,具备生成执法任务工单信息以及对工单的处理流程。3、调度决策需求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建筑群落增加、建筑结构日益复杂、新材料新技术新产业等问题的出现,无疑为灭火救援工作增加了难度。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消防救援队应该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断提升灭火救援能力。现代化信息技术对提升消防救援工作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需通过新技术以及新方法构建功能更加完善优化的灭火救援信息系统,实现消防业务和灭火救援信息数据的采集与分析等功能,提升消防救援工作层次,提升实际工作效率,为消防灭火救援
15、指挥提供数据信息支持,提升消防救援服务实际工作水平,辅助作战指挥决策。(1)图上调度需求地理信息系统是消防救援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撑。需基于“X治慧”地图服务进行适配,并根据业务的实际需求,在大队部署本级基础地理信息图层数据以及地图缓冲服务,作为XX区“智慧消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供大队业务部门调用。地图支撑服务统一提供包括地图基本功能、特殊图层管理功能、重点单位信息管理功能。(2)平战融合调度需求系统能够在平时、战时两种状态下,对通信设备、会议设备、监控设备、救援设备等,形成融合通讯以及指挥调度。(3)结构化预案需求结构化消防预案需要能够帮助处理人员,尤其是经验还不够丰富的基层人员正确、及时、
16、有效地处理各种突发事件,让行动方案更具备条理性和规范性。通过对各级各类消防预案的数字化管理,实现事故灾害快速关联响应和预案的查询。需要对预案进行分类管理,便于快速查询展示;数字化管理,快速定位预案指标体系、指挥部信息、专家信息等每一部分结构内容,及时关联信息、辅助决策。(4)辅助决策需求辅助决策功能需在战斗过程中,结合人员、车辆管理系统,实时追踪车辆位置,宏观掌控力量部署状况;展示单车效能,量化干线供水可靠性,结合单兵图传,直观掌握每个进攻点控火效果;研判火场车辆利用率,分析主战车出枪数量合理性,辅助决策增援力量调派;标注内攻人员状态,提醒内攻时间,分图层绘制作战力量,圈画危险部位,估算灭火剂
17、用量,评估安全风险,推荐战术战法,提醒注意事项等,为作战提供辅助决策。(5)救援物资装备管理需求实现物资日常储备管理、装备管理、消防救援力量管理、避难场所管理、专家管理、防护目标管理等工作,需要包括:物资装备信息展示、筛选、增删改查、位置展示。(6)总结评估与信息发布需求实现根据突发事件的消防处置流程,再现消防过程,实现对消防处置过程的时效性、有效性等综合效果总结评估,为消防指挥能力提升提供支撑。主要包括记录总结评估、评估报告审核、评估评估管理功能。汇总各部门安全生产、自然灾害相关预警信息,建立信息审核、发布策略,通过与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新闻网站等对接,实现预警灾情信息的多渠道、多策略
18、一键式发布。(7)移动指挥功能需求能够实现移动端端事件上报、即时通信、会商决策、视频转发、任务管理、应急通讯录等移动指挥应用。(8)执法取证需求能够实现执法记录仪拍摄上传的视频、音频和图片文件资源等电子证据管理、执法事件管理与关联,实现事件台账、监督评价与统计功能。(9)辅助训练需求能够实现训练场点名、训练项目信息管理、体能考核与消防六熟悉功能。(10)车辆管理需求能够实现对消防执法车、公务车以及私家车进行分类管理。(11)人员管理需求能够实现对人员的执勤值班进行记录。(12)可视化指挥需求能够实现对重点火灾场所进行三维可视化应用,能够通过三维可视化,直观地呈现重点场所的消防设施以及火警实时情
19、况。能够帮助消防部门了解火灾现场的地形、建筑结构等信息以便快速生成灰火决策。4、三维可视化需求通过三维可视化应用数字学生技术构建重点火灾场所模型,反映火灾场所的空间地理信息与防火设备设施的实时工作状态。通过空间地理的模拟以及防火设备监测数据进行可视化结合,可以实时发展火情状态,推测火情趋势,为灭火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可以帮助消防部门了解火灾现场的地形、建筑结构等信息,为灭火行动提供便利。本次项目三维建模范围为XX市盈信广场和XX市XX区人民医院。1.1.2.6.4非功能性需求分析1、系统关键性能指标平台建设需充分考虑对系统的处理能力、存储能力和传输能力等多方面性能,当平台需要扩容时,可做到灵活
20、扩展,平滑升级;并对系统响应时间、吞吐量、资源率等性能需求,模块性、可复用性、易分析性等可维护与可扩展性需求,可恢复性、容错性、成熟性等可靠性需求,易学习性、易操作性、用户界面美观、用户错误防御机制等易用性需求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评估,针对以下关键性能指标参数进行了需求分析:(1)基础数据系统最大安保区域数量2万系统最大安保区域层级三10级系统最大组织数量25万系统最大组织层级数量210级系统最大用户数量三20万系统最大同时在线用户数量N5000系统最大并发登录用户数量N5000系统最大角色数量Nl万系统最大人员数量三30万事件最大接收能力(不带图片)三500条/秒(2)系统性能需求简单操作响应
21、控制在IS以内;一般查询控制在1-2s;(3)系统响应速度需求页面响应时间(用户点击操作页面后的反应时间)不超过1秒;数据响应时间(用户点击后的到结果的时间);普通页面不超过1秒;一年内历史数据查询最大不超过1秒,两年内数据查询最大不超过3秒,三年以上数据查询最大不超过5秒。(4)系统可靠性指标,系统应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具体的要求如下:1)系统正常运行率99.9%(或7x24小时不间断运行);2)年系统影响业务的功能不可使用的次数不超过3次,且平均修复时间在1小时以内;3)意外宏机次数每年不超过3次;4)由于软件问题导致的操作失败率不超过0.5%。2、采用安全可靠的技术和软硬件产品需求本次项目
22、系统部署于XX市政务云(国产云)平台,部署于国产安全可靠环境,系统应采用安全可靠的技术和软硬件产品,且需适配政务云(国产云)平台,并要求系统为正版系统。本项目相关感知终端、会议系统、计算机终端等设备CPU、操作系统及数据库等关键部位,应选用“安全可靠测评”不低于I级产品,不在“安全可靠测评”范围的优先采购国产产品。1.1. 2.6.5安全需求分析1、系统安全本次项目系统部署于XX市政务云(国产云)平台,项目系统应符合安全可靠的国产化应用相关要求,要求定制开发的软件需适配国产系统环境。系统利用XX市政务云平台资源统一提供的设备和服务,享有相应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以及密码应用安全保障体系。本项目系统
23、按等级保护三级标准发开,竣工后,由采购人委托第三方机构对系统进行每年一次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以及进行每年一次的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测评。2、数据安全本项目充分利用XX市政务云存储资源,实现数据备份服务,项目主要采用本地备份服务或同城备份服务。对虚拟机、数据库、文件对象等内容进行备份,备份策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备份存储量本项目的备份需求针对数据库的备份。2 .备份的时间报警数据保存时间应永久保存。监测数据保存时间应不低于6年。隐患数据保存时间应不低于6年。3 .数据库服务器的备份策略每日备份数据库系统的数据部分,在每个工作日对数据库作增量备份,在周末对数据库作全备份;在差量备份之间作一次或者
24、多次的LOG备份。4 .文件的备份策略每周备份系统文件部分,在每个工作日对文件作增量备份,在周末对文件作全备份,存放副本至少1份。5 .恢复策略的制定恢复策略:当服务器发生系统或者是硬件故障时,可以通过这个功能快速地恢复服务器的系统及相关的应用。当数据库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最近的备份进行恢复,使数据恢复到最近的状态,如全备份增量备份等。1. 1.3项目目标按照“全省一盘棋、纵横齐联动”、“省市联建、市县统建”的整体思路,依托省“一网统管”规范体系,充分结合“X治慧”平台,并针对XX市消防信息化建设和使用情况,深入分析消防业务需求及开展手段,推进消防隐患治理流程优化、救援模式创新和履职能力提升,
25、分析XX市火灾防控、综合救援等现状,统筹建设全市“智慧消防服务”业务应用系统,建成后全市消防部门推广使用。系统通过“智慧XX”综合事件处置系统、一屏统览等支撑应用,实现XX区跨业务、跨部门的协同合作。“智慧消防服务”信息化建设以“预防为主,防消结合”为理念,围绕消防安全相关的人、车、事、物、数,打通与视频监控系统,整合房屋、地理等基础数据,构建全域覆盖、全时可用、全局可视的火灾防控体系,全面提升XX市社会火灾防控水平;以“除隐患、净环境、防火灾、保安全”为目标,通过消防信息化系统切实掌握辖区内“九小场所”的基本情况,做到底数清、问题准、情况明,全面创新消防管理和防范举措,确保全区火灾隐患从源头
26、上得到有效治理,火灾隐患排查整治长效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项目通过消防业务系统建设及消防物联感知部署,结合数据的采集汇聚和分析,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城市消防信息的有效共享,实现灭火救援能力“精确评定”、火灾风险“精准研判”,有效降低火灾发生频次及火灾风险,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保障生命财产安全。1.2项目依据本项目必须严格依照国家、省和市相关部门下发的相关政策、法规及依据等文件进行规范化建设。项目建设目标、建设原则以及技术架构和所涉及软硬件系统的建设必须符合下列国家法规、标准和规范,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文件:1. 2.1政策依据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意见(
27、2018);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消防执法改革的意见(2019);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开展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安委2017) 4号); 关于全面推进“智慧消防”建设的指导意见(公消2017)297号); 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X省消防“十四五”规划的通知(X办函2021)257号); 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消防“十四五”规划的通知(阳府办函2021)131#); XX市XX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XX区消防工作“十四五”规划的通知(X府办函2021)74#); 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22)14号); XX省数字政
28、府改革建设“十四五”规划(X府2021)44号); XX省数字政府省域治理“一网统管”三年行动计划(X府办2021)15#); 关于印发国家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19)第57号); 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阳府办2023)5号); XX市XX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XX区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X府办2023)2号); XX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关于印发XX市政务信息化项目立项审批细则的通知(阳政数通2024)10#); 关于对XX区“智慧XX”公共服务信息化(一期)项目立项的批复(X政数复2023)1号); 国家、XX省
29、XX市及XX区现行的其它有关法律、法规。1. 2.2标准与规范 消防公共服务平台技术规范第1部分:总体架构及功能要求(GA/T1038.1-2012); 消防公共服务平台技术规范第3部分:信息交换接口(GA/T1038.3-2012); 应用软件接口标准编写技术要素(GA/T1293-2016); 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GB8567-2006); 计算机软件需求规格说明规范(GB/T9385-2008); 信息安全技术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技术要求(GB/T20273-2019);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配置管理(GB/T20158-2006); 系统与软件工程软件生存周期过程(GB/T85
30、66-2022); 系统与软件工程用户文档的管理者要求(GB/T16680-2015); 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完整性级别(GB/T18492-2001); 信息技术软件工程术语(GBT11457-2006); 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设计规范(GB50313-2013); 安全防范高清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1211-2014);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28181-2022); 电子会议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799-2012);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密码应用基本要求(GB/T39786-2021);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39
31、2019);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GB/T25070-2019);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GB/T28448-2019)o1.3总体技术要求1.3.1国产化要求本项目系统部署于XX市政务云平台,需适配XX市政务云国产化安全可靠运行环境。本项目相关感知终端、会议系统、计算机终端等设备的CPU芯片、操作系统及数据库等关键部位。1.3.2建设原则(1)标准性原则本项目应参考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严格遵循信息化建设技术标准规范,并结合XX区实际情况,制定对应的实施方案。(2)统筹规划原则本项目建设按照全区统一标准,以基础支撑平台、网络信息安全和信息资源为基
32、础、以数据服务为依托,在现有数字XX、智慧XX一网统管等信息系统基础上建设全市智慧消防应用系统,建设后全市消防部门推广使用。(3)可落地性原则本项目建设将采用当前主流先进技术及架构进行平台的顶层设计,基于已有的成熟产品基础上进行开发,从系统部署、业务流程等多角度进行统筹,在保障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加速项目开发缩短项目建设工期,实现项目落地。(4)安全性原则本项目系统软件开发建设充分考虑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系统的安全性设计主要体现在网络通信与传输链路、系统容灾运维及数据存储的安全性等四个方面。1)在网络通信与传输链路方面,拟采用防火墙技术、端口扫描与风险防范技术、入侵检测技术、防病毒技术等多重手段保
33、障安全管理数据的通信安全,对5G网络、政务外网、互联网等传输链路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防止被非法入侵、窃取和篡改;2)在数据存储的安全性方面,采用如集群化部署,资源虚拟整合和分布式流数据存储等云存储核心技术,确保在数据存储架构设计上的安全性。3)在系统运行的安全性方面,采用用户身份认证、访问权限控制、用户权限管理等系统综合管理手段对人员、设备和各种信息资源进行统一授权控制;支持多项先进冗余热备技术对关键数据及服务器实现冗余热备、系统数据自动迁移等冗余保护功能。4)通过采集用户网络中各种安全设备、网络设备、主机、操作系统、以及各种应用系统产生的海量日志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汇集到审计中心,进行集中化存储
34、备份、查询、审计、告警、响应,并出具丰富的报表报告,获悉全网的整体安全运行态势,实现全生命周期的日志管理。(5)易用性原则系统采用全中文、图形化软件,人机交互界面清晰、简洁、友好,操控简便、灵活,便于监控和配置。采用稳定易用的软硬件,完全无需借助任何专用维护工具,既降低了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费用,又节省了日常频繁地维护费用。1. 3.3技术路线采用SoA系统开发架构和JaVaEE技术路线,基于大型的关系型数据库,采用主流成熟的中间件系统,支持各类主流的服务器操作系统。需采用如下技术但不仅限于此技术: 微服务技术; 采用微服务网关安全技术; OPenjaVa体系结构; 前后端分离模式技
35、术; 采用SpringBoot技术体系; 应用系统数据库结构;L4服务内容1. 4.1基础设施服务1.4. L1基础设施服务内容1、消防指挥中心建设及镇街会议系统建设。其中,区消防指挥中心利旧市消防支队指挥中心场所,市消防支队已建设LED小间距显示大屏、音频会议系统,本次项目完善大屏控制系统、操作终端及备份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建设;镇街消防站方面完善视频会议系统建设;城南消防站战术研讨室及会议室建设显示及音频扩声系统,消防值班室配套信息化设施;2、建设消防救援信息化基础设施,包括救援自组网无线通信系统、无人机系统、布控球及单兵终端等。主要设备有布控终端、防爆对讲机、单兵、无人机等,自组网通信、多
36、卡聚合终端等,解决消防救援三断场景下的通信网络问题;3、建设消防物联感知系统,包括火灾/电气/消防用水/可燃气体检测系统、Al视频检测感知系统、高空瞭望感知系统等内容。1.4.1.2基础设施服务清单及参数要求序号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品目类别本项目所采购设备名称1A02010104台式计算机坐席国产操作终端、国产操作终端、接处警操作终端2A0201060401液晶显示器坐席国产操作终端、国产操作终端、接处警操作终端3A020911视频设备55寸4K监视器、65寸监视器4A0201060102激光打印机激光打印机序号设备或软件名称技术参数数量单位备注*消防救援信息化基础设施(一)救援自组网无线通信系统
37、1背负式窄带自组网中继台1.窄带自组网中继台能够接入PDT对讲机,有效延伸对讲机通信距离。2,支持PDT制式,频段350-400MHzo3,提供2路通信链路,支持两路半双工语音并发。4.可接入总队无线对讲一级网平3套台,实现支队现有350MPDT专网对讲机与无线对讲一级网公网终端互联互通。5.具有良好的防尘防水,防护等级不低于IP67o2背负式宽带自组网中继台1.实现救援现场到前方指挥部的宽带MeSh信号的自动覆盖,支持Mesh,4G公网、WiFi链路;通过公网/卫星等链路将现场视频信息回传各级指挥中心。2,操作便捷、支持一键式开机、随地架设;支持512-582MHz或1420-1520MHz
38、工作频段。3 .系统设备传输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设备单跳时延小于12ms,设备组网传输速率:系统设备单跳吞吐率不小于95Mbpso4 .支持OLED显示(非触摸)/指示灯/物理按键/蜂鸣告警,支持屏幕显示设备状态,链路状态,相邻设备或者终端的直线距离等功能,支持指示灯状态显示,支持设备按键菜单设置IP,WLAN等功能,支持IP地址冲突检测。5 .发射功率:不小于10肌支持双发双收。6,具有良好的防尘防水,防护等级不低于IP67o2套3手持式1.与背负式宽带自组网中继台配1台mesh终端合使用,支持512-582MHZ或1420-1520MHz工作频段。2 .接口要求:支持USB、网口、音视频接口
39、WiFi/BT等媒体接入。3 .具有良好的防尘防水,防护等级不低于IP67o4消防专用防爆对讲机1.频率范围350-400MHz;信道容量三1024;屏幕三2.0英寸;分辨率2320*240。2.组群:64(每组群三128个组);信道间隔:12.5KHz20KHz25KHz频率稳定度:W0.5pp11输出功率:1-3.5Wo3 .通过国家电气产品防爆认证,防爆等级NEXibIIBT3Gb(爆炸性气体)和ExibD21T155oCDb(爆炸性粉尘)。4 .对讲机通话过程中对语音数据进行加密,加密密钥长度可达256bit,密钥最多30串,随机使用。5 .无需按住对讲机PTT按键,通过喊话可自动发
40、起呼叫,达到解放双手的目的。6 .在直通模式下,对讲机在近距离1.2米时通话,彼此不会产生信号干扰。7 .对讲机通过信道切换旋钮/音20台量调节旋钮即可实现工作模式的切换。8.对讲机支持:(1)喇叭导水功能,在暴雨、消防员高压水枪灭火等工作环境下对讲机。喇叭容易进水,现场工作人员无需甩动对讲机,水就能正常导出,保证对讲机音质清晰、声音响亮。(2)智能消噪功能,噪声抑制能力不小于25dBo不限于噪音源的方向,能保证对讲机在各种嘈杂环境下都能提供清晰的语音,保障每一条声音的清晰传达,提高沟通效率。(3)中文短信收发功能,短信收发界面呈现方式为连续会话形式,短信息文本内容最多支持500个汉字。9.对
41、讲机内置:(1)支持多种位置信息上传,如位置信息主动上传、通话中上报位置、识别讲话方位置、当前位置查询等功能。(2)NVOC和AMBE+两个声码器,两个声码器之间可自由切换,且切换不重启。(3)智能按键,可一键在待机界面和多个自定义界面之间循环切换,便于用户快速查看或进行功能设置,确保紧急状况下能够更快速响应。自定义界面不少于3个;(4)蓝牙耳机、手咪等多种配件,便于选择多种佩戴模式,蓝牙协议版本不低于BluetoothV5.Oo10.防尘防水:IP68o5多卡聚合5G发射器1.链路聚合:支持不同运营商的4G及5G网络接入并发聚合,支持有线与无线互联网接入的叠加聚合;支持公网模式、XX消防总队
42、专网VPN模式;运营商网络支持:支持移动、电信联通的5G、4G、3G全网通。2 .业务支持:支持用户现有移动终端设备(单兵图传、布控球图传)以及其他移动终端设备参与指挥调度会议的应用。3 .SIM卡槽配置:具有5G卡槽1个,支持电信、联通、移动任意组合,兼容3/4/5G网络;具有4G卡槽5个,兼容3/4G网络。4 .聚合支持:支持互联网普通流量卡聚合,并支持用户已开通的运营商混插的VPDN卡流量聚合功能。5 .视频接口及编码:具有HDMI输入接口,支持H264/H265标准的108OP视频编码,支持GB28181协议。6 .LCD状态显示:前面板具有LCD显示屏,支持显示各SIM卡的运营商、信
43、号强度、状态、上下行速率1台等信息O7. WEB页面显示:支持显示各SIM卡的运营商、每个SlM卡的状态、上下行速率、VPN配置等信息。8. 网络及接口:千兆WAN口*1,千兆LAN口*2,USB接口*1。9. WiFi模式:WiFi6,支持不低于100用户并发接入。ISWiFi频段:2.4G、5Go11安全协议支持:WEP、WPA、WPA2、WPA-PSKWPA2-PSK802.Ili、802.IXWAPIo12 .安装尺寸:不大于1U。13 .工作温度:不低于-20至(J+55度。14 .天线形态:外置一体化集成天线。6模块箱模块箱定制,配轮子(电动);满足对讲机、多模终端、手持IlleS
44、h终端、卫星电话、5G单兵、布控球等手持式设备收纳运输1套(二)无人机系统1搜救无人机1.起飞重量(无配件)950go2 .对角线轴距:385mmo3 .信号有效距离(无干扰、无遮挡):15kmo4 .飞行时间:三40分钟。5 .可抗风速:12mso6 .一键全景:支持一键全景功能。2台7 .工作环境温度:工作温度范围覆盖TO。C至40oCo8 .视觉定位悬停精度:垂直W0.1m,水平WO.1mo9 .最大上升速度6m/s;最大下降速度6ms;最大水平飞行速度15ms;最大飞行海拔高度5000米。10 .降落保护:在自主降落过程中,无人机飞行器能够检测下方地形.当下方地形为不平整地面或水面,飞
45、行器保持悬停,同时通过地面站软件向用户发出警示信息。n.飞具备飞行器自检功能。12 .支持航点、正射、倾斜、航带、仿地等多种航线作业类型。13 .红外热成像相机:变焦倍数三28倍数码变焦。14 .支持可见光与红外热成像联动变焦。15 .红外传感器分辨率64012o2搜救无人机维修服务三年维修服务,提供额度内免费维修服务2项3救援四轴无人机1.飞行器最大起飞重量三9千克。2.单云台减震球最大负重三950go3.飞行器对角线轴距W900mmo1台4 .最大旋转角速度俯仰轴三300os,航向轴三100/so5 .最大上升速度N611s,最大下降速度N5ms,最大水平飞行速度23ms,最大飞行海拔高度
46、三7000m,最长飞行时间三55分钟。6 .防护等级NIP55。7 .最大可抗风速N12ms08 .无人机系统工作环境温度区间-20oC至50。Co9 .支持云台安装飞行器支持搭载云台负载数量三3。10 .双信号控制传输冗余无人机系统应支持双频通信,当其中一个信道阻塞时,飞行器能自动切换到另一个信道通信。11 .飞行器指示灯飞行器机身需包含机头指示灯和状态指示灯。支持在遥控器中关闭,实现隐蔽作业。12 .飞行器夜航灯飞行器顶部和底部配备夜航灯,便于在夜间飞行时识别飞行器。可在遥控器中手动开启或关闭夜航灯。13 .飞行器补光灯飞行器底部配备补光灯,在光线不足时可自动开启,辅助下视视觉系统工作。可在遥控器中手动开启或关闭补光灯。14 .避障行为无人机系统支持在水平(前后左右)、上方、下方设置告警距离与自动刹停距离,且飞行器避障行为可设置为刹停。15 .FPV相机飞行器应具备FPV相机,分辨率1920X108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