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最后的完美世界.html.pdf

    • 资源ID:5518467       资源大小:1.35MB        全文页数:8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8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最后的完美世界.html.pdf

    推荐序二 跨越时空的管理思想 20多年来,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关于德鲁克先生著作的出版计划在国内学术界和实践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每本书一 经出版便会占据畅销书排行榜,广受读者喜爱。我非常荣幸,一开始就全程参与了这套丛书的翻译、出版和推广活动。尽管这套 丛书已经面世多年,然而每次去新华书店或是路过机场的书店,总能看见这套书静静地立于书架之上,长盛不衰。在当今这样一 个强调产品迭代、崇尚标新立异、出版物良莠难分的时代,试问还有哪本书能做到这样呢? 如今,管理学研究者们试图总结和探讨中国经济与中国企业成功的奥秘,结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想,企业成功的原因 肯定是多种多样的。中国人讲求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其中一定少不了德鲁克先生著作的启发、点拨和教化。从中国老 一代企业家(如张瑞敏、任正非),及新一代的优秀职业经理人(如方洪波)的演讲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来自先生的真知灼 见。在当代管理学术研究中,我们也可以常常看出先生的思想指引和学术影响。我常常对学生说,当你不能找到好的研究灵感 时,可以去翻翻先生的著作;当你对企业实践困惑不解时,也可以把先生的著作放在床头。简言之,要想了解现代管理理论和实 践,首先要从研读德鲁克先生的著作开始。基于这个原因,1991年我从美国学成回国后,在南京大学商学院图书馆的一角专门 开辟了德鲁克著作之窗,并一手创办了德鲁克论坛。至今,我已在南京大学商学院举办了100多期德鲁克论坛。在这一点上,我 们也要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为德鲁克先生著作的翻译、出版和推广付出的辛勤努力。 在与企业家的日常交流中,当发现他们存在各种困惑的时候,我常常推荐企业家阅读德鲁克先生的著作。这是因为,秉持奥 地利学派的一贯传统,德鲁克先生总是将企业家和创新作为著作的中心思想之一。他坚持认为:“优秀的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是 一个国家最为重要的资源。”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家总是面临着效率和创新、制度和个性化、利润和社会责任、授权和控 制、自我和他人等不同的矛盾与冲突。企业家总是在各种矛盾与冲突中成长和发展。现代工商管理教育不但需要传授建立现代管 理制度的基本原理和准则,同时也要培养一大批具有优秀管理技能的职业经理人。一个有效的组织既离不开良好的制度保证,同 时也离不开有效的管理者,两者缺一不可。这是因为,一方面,企业家需要通过对管理原则、责任和实践进行研究,探索如何建 立一个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制度,而衡量一个管理制度是否有效的标准就在于该制度能否将管理者个人特征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另一方面,一个再高明的制度,如果没有具有职业道德的员工和管理者的遵守,制度也会很容易土崩瓦解。换言之,一个再高效 的组织,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者和员工,组织的效率也不可能得到实现。虽然德鲁克先生的大部分著作是有关企业管理的,但是 我们可以看到自由、成长、创新、多样化、多元化的思想在其著作中是一以贯之的。正如德鲁克在旁观者一书的序言中所阐 述的,“未来是有机体的时代,由任务、目的、策略、社会的和外在的环境所主导”。很多人喜欢德鲁克提出的概念,但是 德鲁克却说,“人比任何概念都有趣多了”。德鲁克本人虽然只是管理的旁观者,但是他对企业家工作的理解、对管理本质的洞 察、对人性复杂性的观察,鞭辟入里、入木三分,这也许就是企业家喜爱他的著作的原因吧! 德鲁克先生从研究营利组织开始,如公司的概念(1946年),到研究非营利组织,如非营利组织的管理(1990 年),再到后来研究社会组织,如功能社会(2002年)。虽然德鲁克先生的大部分著作出版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然而其 影响力却是历久弥新的。在他的著作中,读者很容易找到许多最新的管理思想的源头,同时也不难获悉许多在其他管理著作中无 法找到的“真知灼见”,从组织的使命、组织的目标以及工商企业与服务机构的异同,到组织绩效、富有效率的员工、员工成 就、员工福利和知识工作者,再到组织的社会影响与社会责任、企业与政府的关系、管理者的工作、管理工作的设计与内涵、管 理人员的开发、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中层管理者和知识型组织、有效决策、管理沟通、管理控制、面向未来的管理、组织的架 构与设计、企业的合理规模、多角化经营、多国公司、企业成长和创新型组织等。 30多年前在美国读书期间,我就开始阅读先生的著作,学习先生的思想,并聆听先生的课堂教学。回国以后,我一直把他 的著作放在案头。尔后,每隔一段时间,每每碰到新问题,就重新温故。令人惊奇的是,随着阅历的增长、知识的丰富,每次重 温的时候,竟然会生出许多不同以往的想法和体会。仿佛这是一座挖不尽的宝藏,让人久久回味,有幸得以伴随终生。一本著作 一旦诞生,就独立于作者、独立于时代而专属于每个读者,不同地理区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时代的人都能够从中得到启发、 得到教育。这样的书是永恒的、跨越时空的。我想,德鲁克先生的著作就是如此。 特此作序,与大家共勉!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商学院名誉院长 博士生导师 2018年10月于南京大学商学院安中大楼 推荐序三 彼得·德鲁克与伊藤雅俊管理学院是因循彼得·德鲁克和伊藤雅俊命名的。德鲁克生前担任玛丽·兰金·克拉克社会科学与管理学 教席教授长达三十余载,而伊藤雅俊则受到日本商业人士和企业家的高度评价。 彼得·德鲁克被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他的作品涵盖了39本著作和无数篇文章。在德鲁克学院,我们将他的著述加以浓 缩,称之为“德鲁克学说”,以撷取德鲁克著述在五个关键方面的精华。 我们用以下框架来呈现德鲁克著述的现实意义,并呈现他的管理理论对当今社会的深远影响。 这五个关键方面如下。 (1)对功能社会重要性的信念。一个功能社会需要各种可持续性的组织贯穿于所有部门,这些组织皆由品行端正和有责任 感的经理人来运营,他们很在意自己为社会带来的影响以及所做的贡献。德鲁克有两本书堪称他在功能社会研究领域的奠基之 作。第一本书是经济人的末日(1939年),“审视了法西斯主义的精神和社会根源”。然后,在接下来出版的工业人的 未来(1942年)一书中,德鲁克阐述了自己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的展望。后来,因为对健康组织对功能社会的重要作用 兴趣盎然,他的主要关注点转到了商业。 (2)对人的关注。德鲁克笃信管理是一门博雅艺术,即建立一种情境,使博雅艺术在其中得以践行。这种哲学的宗旨是: 管理是一项人的活动。德鲁克笃信人的潜质和能力,而且认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通过人来做成事情的,因为工作会给人带来社 会地位和归属感。德鲁克提醒经理人,他们的职责可不只是给大家发一份薪水那么简单。 对于如何看待客户,德鲁克也采取“以人为本”的思想。他有一句话人人知晓,即客户决定了你的生意是什么,这门生意出 品什么以及这门生意日后能否繁荣,因为客户只会为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东西买单。理解客户的现实以及客户崇尚的价值是“市场 营销的全部所在”。 (3)对绩效的关注。经理人有责任使一个组织健康运营并且持续下去。考量经理人的凭据是成果,因此他们要为那些成果 负责。德鲁克同样认为,成果负责制要渗透到组织的每一个层面,务求淋漓尽致。 制衡的问题在德鲁克有关绩效的论述中也有所反映。他深谙若想提高人的生产力,就必须让工作给他们带来社会地位和意 义。同样,德鲁克还论述了在延续性和变化二者间保持平衡的必要性,他强调面向未来并且看到“一个已经发生的未来”是经理 人无法回避的职责。经理人必须能够探寻复杂、模糊的问题,预测并迎接变化乃至更新所带来的挑战,要能看到事情目前的样貌 以及可能呈现的样貌。 (4)对自我管理的关注。一个有责任心的工作者应该能驱动他自己,能设立较高的绩效标准,并且能控制、衡量并指导自 己的绩效。但是首先,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须能自如地掌控他们自己的想法、情绪和行动。换言之,内在意愿在先,外在成效在 后。 (5)基于实践的、跨学科的、终身的学习观念。德鲁克崇尚终身学习,因为他相信经理人必须要与变化保持同步。但德鲁 克曾经也有一句名言:“不要告诉我你跟我有过一次精彩的会面,告诉我你下周一打算有哪些不同。”这句话的意思正如我们理 解的,我们必须关注“周一早上的不同”。 这些就是“德鲁克学说”的五个支柱。如果你放眼当今各个商业领域,就会发现这五个支柱恰好代表了五个关键方面,它们 始终贯穿交织在许多公司使命宣言传达的讯息中。我们有谁没听说过高管宣称要回馈他们的社区,要欣然采纳以人为本的管理方 法和跨界协同呢? 彼得·德鲁克的远见卓识在于他将管理视为一门博雅艺术。他的理论鼓励经理人去应用“博雅艺术的智慧和操守课程来解答 日常在工作、学校和社会中遇到的问题”。也就是说,经理人的目光要穿越学科边界来解决这世上最棘手的一些问题,并且坚持 不懈地问自己:“你下周一打算有哪些不同?” 彼得·德鲁克的影响不限于管理实践,还有管理教育。在德鲁克学院,我们用“德鲁克学说”的五个支柱来指导课程大纲设 计,也就是说,我们按照从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到组织如何介入社会这个次序来给学生开设课程。 德鲁克学院一直十分重视自己的毕业生在管理实践中发挥的作用。其实,我们的使命宣言就是: 通过培养改变世界的全球领导者,来提升世界各地的管理实践。 有意思的是,世界各地的管理教育机构也很重视它们的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事实上,这已经成为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 (AACSB)认证的主要标志之一。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始终致力于增进商界、学者、机构以及学生之间的交融,从而使商业 教育能够与商业实践的需求步调一致”。 最后我想谈谈德鲁克和管理教育,我的观点来自2001年11月BizEd杂志第1期对彼得·德鲁克所做的一次访谈,这本杂志由商 学院协会出版,受众是商学院。在访谈中,德鲁克被问道:在诸多事项中,有哪三门课最重要,是当今商学院应该教给明日之管 理者的? 德鲁克答道: 第一课,他们必须学会对自己负责。太多的人仍在指望人事部门来照顾他们,他们不知道自己的优势,不知道自己的归属何在,他们对自己毫 不负责。 第二课也是最重要的,要向上看,而不是向下看。焦点仍然放在对下属的管理上,但应开始关注如何成为一名管理者。管理你的上司比管理下 属更重要。所以你要问:“我应该为组织贡献什么?” 最后一课是必须修习基本的素养。是的,你想让会计做好会计的事,但你也想让她了解其他组织的功能何在。这就是我说的组织的基本素养。 这类素养不是学一些相关课程就行了,而是与实践经验有关。 凭我一己之见,德鲁克在2001年给出的这则忠告,放在今日仍然适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需要修习自我管理,需要向上管 理,也需要了解一个组织的功能如何与整个组织契合。 彼得·德鲁克对管理实践的影响深刻而巨大。他涉猎广泛,他的一些早期著述,如管理的实践(1954年)、卓有成效 的管理者(1966年)以及创新与企业家精神(1985年),都是我时不时会翻阅研读的书籍,每当我作为一个商界领导者 被诸多问题困扰时,我都会从这些书中寻求答案。 珍妮·达罗克 彼得·德鲁克与伊藤雅俊管理学院院长 亨利·黄市场营销和创新教授 美国加州克莱蒙特市 前言 在我写的许多本书中,本书是第一部我能够称之为小说的作品。不过,说它是“小说”,主要是指它的篇幅,在结构上,它 倒更像是一部小型室内乐,类似于安东尼·德沃夏克(Antonin Dvorak)创作的那些貌似简单的四重奏他和书中某些人物恰 好来自同一个时代、同一个国家,创作这些作品的时间也仅比书中事件略早了几年;抑或像一个世纪前的交响协奏曲,由同一组 乐器的小型协奏贯穿始终,但每个乐章各自以其中一种乐器的独奏作为主体。 本书的大多数情节发生在1906年6月,主要地点在伦敦。那个年代的成年人至此书出版时在世的寥寥无几,只有凤毛麟角的 几位耄耋老人,俱已年近百岁了。而在我们这些后世之人眼中,那段岁月、那个世界早已属于尘封的历史,遥远得不啻法老时代 的埃及,或是身披铠甲的骑士纵横驰骋的比武大会尽管当时已经有了电灯、电话和汽车。然而,本书并不是一部“历史小 说”;不会有人高呼“Egad”1,穿着缀满褶边的衣服,动辄拔剑出鞘。书中会涉及一些历史名人,比如俾斯麦、马克思、迪 斯雷利、古斯塔夫·马勒、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等。不过他们甚至连龙套都算不上,只存在于背景中,存在于人们的谈话里,因为 那个时代的人们在交谈时大抵会提到这些名字。书中的人物都是虚构的,假如说这些人物有任何意义,那么并非因为他们的“角 色”,而是因为他们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 这本书的书名实则是一个文字游戏,源自伏尔泰的老实人中“众多可能的世界之中最好的一个”之语2。至于这个书名 究竟是影射英王爱德华时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那道日薄西山的余晖,还是暗指人芳华落尽的垂暮之年,我把它留给读者来判 断。 彼得·德鲁克 1 古语,温和的感叹词,意为“天哪”“喔唷”。 2 原文为“the best of all possible worlds”。该语最早出自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的乐观主义理论,他认为我们所在的世界是上帝创 造的众多可能的世界之中最好的一个。本书书名的原文为“the last of all possible worlds”,与前者仅有一字之差,意为“众多可 能的世界之中最后的一个”。囿于书名的限制,译者不得不将之改译为“最后的完美世界”,与原意并不完全吻合。 第一篇 索别斯基 第1章 亨里埃塔 第2章 玛吉特 第3章 约瑟法 第4章 欧文爵士 第5章 哥尔多尼故事一则 第1章 亨里埃塔 头天下午,当画商从箱子里取出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的新作时,索别斯基亲王(Prince Sobieski)顿时觉得自 己被一阵莫大的喜悦和幸福淹没了。这是一幅鲁昂大教堂(Rouen Cathedral)的正面画,深浅不一的蓝色喷薄欲出,间以斑驳 的褐色以及宏伟的圆花窗那瑰丽的深红色。他每看一眼这幅画甚至不用看,只需闭着眼睛回味,那种汹涌的喜悦和幸福感 就会再次将他淹没。 这样的体验他一生只有过两回,都是几十年前的事了。 40年前,他20多岁,初次邂逅了那个年方十一、长着一双长腿的小姑娘。若干年后,女孩成了他的妻子,但彼时她还只是 个稚气未脱的孩子。她满怀信赖地把自己的小手放到身边这个陌生人手里一个从没见过甚至从没听说过的远房表哥;她拽 着他,沿着那个奥地利边塞小镇上尘土飞扬的街道走了很久,向他倾吐她的寂寞、绝望,以及她那赌鬼父亲和背着人酗酒的怨妇 母亲带给她的羞耻。那一刻,他胸口涌动着的是同样的欢喜和柔情。 几年以后,索别斯基年届30岁,在拿破仑第三帝国的宫廷里做一名见习外交官。他在巴黎的情妇为他生了个女儿,这是他 的第一个孩子。当亲眼见到刚刚出世几分钟的小生命时,同样的欢喜和柔情再一次溢满了他的心扉。 如今老之将至,他居然又重新感受到了那种莫名的欣喜、款款的柔情,那种身心愉悦和谐的感觉。“这会不会是最后一次 呢?”索别斯基在心中自问。 而伟格纳博士(Dr.Wegner)那副狼狈相使索别斯基觉得这种身心愉悦的感觉更强烈了确切地说,是更鲜明了。 当莫奈的这幅作品装上画架后,被收到了楼下的“图书室”里。索别斯基刚被委派到圣詹姆斯宫1(St.Jamess)担任驻 英大使那年,曾买下一幢18世纪的宅邸作为他在伦敦的寓所,现在这间办公室兼会客厅就改自原来的舞厅。早上泡完澡、做完 按摩,索别斯基一时心血来潮,想再多看看这幅画,便决定把早餐地点从楼上的起居室换到这里;在伦敦寓居27年,这还是他 第一次打破惯例呢。他的私人秘书伟格纳通常会在早餐时把当天的报告念给他听,内容包括亲王从早到晚的日程安排,维也纳的 外交部连夜送来的急件,英国王室的宫廷公报(The Court Circular)、泰晤士报(The Times)、晨报(The Morning Post)和晚到两天的维也纳新自由报(Neue Freie Presse)上的主要新闻和头版社论,为索别斯基打理家族企业 和地产的总管每天发来的业务电报,等等。原先在起居室里,伟格纳身前是有讲台挡着的,此刻站在偌大一间图书室的正中央读 报告,身前空荡荡的,令他极不自在。于是,往常身为效率典范的伟格纳,这回居然口吃起来,平日里烂熟于心的名字,比如奥 地利现任高级外交官、索别斯基名下的木材公司和炼糖厂之类,都被他念得荒腔走板;要不是亲王及时提醒,他甚至连宫廷公 报都要漏过去了。 这时,索别斯基忽然想起早年学校里流传的一个故事:过去有一位校长极其严厉专横,学生想整整他,就一齐死死地盯着他 裤子的前裆部位看,结果那位校长竟紧张得当众摔了个大跟头。索别斯基小时候始终没机会亲自试一试。他从小到大都由私人教 师在家辅导,只在16岁和17岁短短两年里上过学,去的是维也纳附近卡尔科斯堡(Kalksburg)的耶稣教会高等贵族学校,学校 里的老师都是神父,穿着清一色的教士袍,从头裹到脚,在人前总是神态俨然地端坐着,不是坐在高高的讲坛上,就是坐在宽大 的书桌后面,从来看不到他们站立或走动的样子,令人无机可乘。想到这里,索别斯基一时玩心大起,便目不转睛地盯着伟格纳 那个部位看了片刻私人秘书顿时老脸通红,连稀疏的淡茶色头发的发根都红透了,他局促不安地挪动着身子,还失手把文 件撒了一地。他的痛苦那么真切,可那副样子又实在令人发噱,以至于索别斯基故意装出一副关心的口气问:“伟格纳博士,您 是不是哪儿不舒服?” 这情形很像几年前索别斯基在海牙的一次皇家晚宴上吃到的东印度巧克力点心。这种点心很甜,厨师在里头洒了些红辣椒 粒,辣得要命,吃一口简直满嘴都要喷火,但这种突如其来的灼痛感反而更能衬托出巧克力的甜味。同样的道理,平时高傲自负 的伟格纳此刻所忍受的万般煎熬,反倒微妙地衬托出莫奈的画所表现的那种温馨与和谐、那种静谧的完美,而索别斯基沉浸画中 时感受到的极致的喜悦,也因为伟格纳而变得更加鲜明起来。 总的说来,这是一个异常美妙的早晨,索别斯基跟以往的每天一样,出去骑了两个钟头的马。虽说已经到了6月,但因为有 大雾,他出门时天还没亮。不过这正是他所钟爱的伦敦:各种声响模糊地交织在一起,被夜色吞噬,凝滞成一片诡异的寂静;雾 气打着旋儿,倏忽聚散,变幻出各种奇异的景象,一会儿掩住熟悉的街区,使之瞬间变得陌生怪诞起来;一会儿又飘荡开去,骤 然显露出远处的街景。由于雾太大,再加上起雾前还下过一场暴雨,公园里杳无人迹,几乎完全成了索别斯基的地盘。他一个人 在这儿骑马时,常常觉得波琳(Pauline)正陪在他身边,跟他并驾齐驱,就如同当年热恋时一样那时候,在无边无际的波 兰森林深处,在失落已久的韶华时光里,他俩住在城堡里,他是白马王子,而她是睡美人,每天清晨她都会陪着他在林中纵马。 恍惚间,他似乎又闻到了她青春姣美的身体散发出的香气,这气息如此清新,盖过了马匹刺鼻的体味,盖过了弥漫在这座大城市 里的更为浓烈的浊臭:黄雾里漂浮着的煤灰,汽车在前一天积下的尾气,还有成千上万具满是尘污汗垢的身体挤在肮脏公寓里酿 出的酸臭味。 当索别斯基骑马归来时,太阳已开始掷下无数金晃晃、银灿灿的“长矛”,刺戳着弥漫的浓雾;俄顷,终于有小片小片湛蓝 的天空露了出来,透过袅袅蒸腾的雾气窥视着大地,这时他正好转入阿瑟顿广场(Atherton Square)。 新来的美国按摩师给他推拿了一番。这个按摩师是银行家辛顿(Hinton)在数星期前发现并推荐给他的。感谢那双巧手, 他的肩膀几个月来头一回不再酸痛了。当年他试图教波琳上马,自己却从马背上摔下来,扭伤了肩膀;回想起来,这仿佛都是无 数个世纪之前的事了。总管从维也纳发来电报,克拉科夫2(Cracow)的博洛尼亚酿酒厂(Polonia Brewery)股票上市后, 获得了巨大成功,目前获利数百万是英镑,不是奥地利克朗。这笔收益相当可观,而令索别斯基更为志得意满的是,开办 博洛尼亚酿酒厂和发行股票都是他提出的主意,也是他力排众议、一力推行的。当时两位银行家伦敦的辛顿和维也纳的莫 森索尔(Mosenthal)都对此提出了质疑,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市场上有太多的啤酒、太多的酒厂,酒厂股票已经多得不能 再多啦!”可事实证明他们都错了。 最后,他又跟住在霍恩阿比庄园(Horne Abbey)的玛吉特(Margit)通了一次电话,纾解了心头的焦虑感。最近他每天 早上醒来都会焦虑不安,不过玛吉特的语气总能立刻叫他明白,一切都很正常,王妃与欧文·里斯·尼维斯(Owen Rhys Nevis) 的交往依然风平浪静,她依然信赖她的情人,坚信他一如既往地爱着自己。事实上,他们的关系已经时日无多,她毕竟50岁 了。终有一天,这段情缘会风流云散,王妃将不得不面对事实,承认自己已经不再是刚从修道院寄宿学校毕业的那个豆蔻少女。 索别斯基很怕那一天的到来;她一定会来找他求助,因为她认定索别斯基是上天回应她的祈祷而特地赐给她的奇迹,是专门为了 拯救她而来的骑士。自从多年前他从天而降,第一次出现在那个孤独的孩子面前时,她就一直抱着这个信念。可这种事,他能有 什么办法呢?谁会有办法?不过至少眼下王妃的心情很平和,她在电话里兴致勃勃地跟他扯了一通街头巷尾的小道传闻,八卦得 十分开心。 这是一个异常美妙的早晨本来应该是的,但是亨里埃塔的信让这个美妙的早晨有了瑕疵。 某些时刻,比如当他看着莫奈的画,在心里回味它,或者把伟格纳博士捉弄得手足无措时,他可以努力把这封信抛诸脑后, 不去想它。尽管如此,自从他第一眼看到这封信,他的心里就始终盘旋着一种焦虑、一种隐忧、一种模模糊糊却又挥之不去的不 祥预感,仿佛前头有什么可怕的危机在等着他。 他还没来得及细读亨里埃塔在信里写的内容,只匆匆扫过一眼。信是昨天下午送到的,他刚把它拆开,画商就带着莫奈的新 作登门了;之后又有个大惊小怪的外交部官员,为了个不是问题的问题造访,说是有个曼彻斯特商人被怀疑藏匿了失窃的赃物, 想以巴尔干某国名誉领事的身份申请外交豁免权。索别斯基是外交使节团的最高官员,所以这件事必须通报给他,并且他还得回 答各种没完没了的细节咨询。随后,他急匆匆地换了套衣服就去参加英国外交大臣为派驻大不列颠的各国使节举办的官方晚宴 了。宴会上充斥着空洞乏味的讲话、千篇一律的祝酒词,一直持续到午夜才结束。 当然,这些都是他这个职业的日常公务。早在40年前就曾有人教导索别斯基,不要为此抱怨。那是他的第一位导师,奥地 利驻法大使理查德·梅特涅-桑德尔亲王(Prince Richard Metternich-Sandor)。当时索别斯基刚开始在亲王手下见习,他生平 第一次列席国宴,宴会长达四个小时,无聊透顶,回来后他忍不住向导师发牢骚。 接下来的对话他至今记忆犹新。“难道一点儿让你感兴趣的事都没有吗?”梅特涅-桑德尔问道。 “噢,有的,我很喜欢听弗朗茨·李斯特弹的钢琴,”他答道,“可他只弹了20分钟。”梅特涅-桑德尔轻笑起来,说:“你 怎么不想想,为了你能享受到这20分钟,李斯特每天至少要弹四个钟头最最枯燥的音阶练习呢。” 于是,索别斯基学会了一项每个外交官都必须掌握的本领:怎样不动声色地熬过长达两小时的情况通报会或者长达四小时的 晚宴,而不至于打瞌睡,打呵欠,抠鼻孔,或是无聊至死。昨晚他转移注意力的办法是,在脑海中回顾这些年收藏的所有印象派 绘画。40年前,作为收藏生涯的起点,他入手的第一件藏品是德加(Degas)3的小幅水粉画,画着一个正在练习芭蕾的舞 者;当时买下这幅画的初衷并不是他特别喜欢或是懂得品鉴,主要还是为了取悦露西尔后来她成了亨里埃塔的母亲,因为 刚认识她时,她就在芭蕾舞团里学跳舞。莫奈的新作甫一入手,他就立刻意识到印象派绘画已臻完美巅峰,不可能再进一步了, 因此这件珍品,作为他的藏品之冠,将是他购入的最后一幅画。 然而,亨里埃塔的信还是时不时地突破他的心理防线,闯入他的脑海,每当这时,他的心脏就会被一阵无言的焦虑紧紧攥 住,简直像是生了病一样。他强迫自己等听完伟格纳的晨间报告再去看信。下午1点钟,他要步行去大使馆,主持使馆工作人员 的午餐会,他在伦敦时天天如此。不过1点钟以前没有别的日程安排,他可以有两三个小时仔仔细细地阅读、研究、分析和思 考。当然,对这封信他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很可能这个印象是可靠的,因为经过长期训练,他基本上可以做到过目不 忘。然而对于外交官来说,信任印象是一桩不可饶恕的罪过,是一条必将通往错误的歧途。这个道理,也是梅特涅-桑德尔当年 教给他的。 多年后,索别斯基自己也成了一位年高德劭的长者,一名位高权重的大使。他被派驻到伦敦,在那儿结识了阿维拉公爵 (Duke of Avila)。当时阿维拉已经担任了1020年的西班牙驻英大使,索别斯基对他十分推崇,认为他是那一代外交界的大 师。若干年后,他们成了莫逆之交,阿维拉私下里给他看自己写了20年的一部著作,书名叫外交家的艺术。他当时说就快 写完了。(“不过,”索别斯基想,“眼看着又过了20年,他早就卸任了,现在已经是80多岁、老眼昏花的人了,还在继续写 呢。”) 这部书的开篇第1章就告诫道:“切勿相信印象。阅读时务必要字斟句酌。” 伟格纳已经走了,屋子里除了他本人,就只剩两个站岗的卫兵,一个在门外,一个在楼梯口;挨着门口的长凳上还坐着三四 个听差,随时听候差遣。索别斯基终于打开了书桌里的秘密抽屉,取出亨里埃塔的信。 他先是按照梅特涅-桑德尔教导的那样,仔细看了看字迹。这是一种法国女学生常用的斜体字,看似笔画清晰,实则很难辨 认。这的确是亨里埃塔平常的笔迹。接着看信封,信封上写着: 索别斯基亲王殿下 兼普热梅希尔公爵(Duke of Przemysl) 驻圣詹姆斯宫之 特命全权大使兼外交大臣 扬·卡西米尔九世(Jan-Casimir IX) 奥匈帝国大使馆 伦敦,英格兰4 信封的角落上注着“私函”,并签有姓名缩写H.D.S.(亨里埃塔·杜吉特-索别斯基,Henrietta Duguit-Sobieski),表明这 是一封家书,伟格纳博士不能拆看。 亨里埃塔写信封地址时一贯这样严谨,每个细节都滴水不漏。在信封上将英法文混着写也是她的习惯,他有一次拿这个笑话 过她。“可是爸爸,”亨里埃塔当时是这么说的,“我必须用英文写您的名字和头衔,您总不能指望伦敦邮局的职员能看懂法文 吧?写城市和国家的时候又必须用法语,因为巴黎的邮局职员很可能不懂英文。” “亨里埃塔,”他抗议道,“你的做法前后不一致啊!我每年回奥地利的那几周里,你可是只用法文写信封的。” “可是,爸爸,”她反驳道,“无论哪个奥地利职员都知道,法语是象征文明的语言,没人敢承认自己不懂法语。” 当然了,她说的也没错。 这就是亨里埃塔独特的逻辑,她称之为“讲求实际”。这套逻辑传承自她的母亲露西尔,这个佛兰德5(Flemish)农家姑 娘正是靠着“讲求实际”,最终从荆棘遍地的风月生涯中踩出一条路来:15岁那年,她为一名画家当了一个夏天的模特,随后 就跟着他从敦刻尔克(Dunkerque)附近的一个小村子私奔到巴黎。她在巴黎做过画家的模特,做过芭蕾舞团的候补演员,还 做过一小段时间的交际花,终于靠着“讲求实际”晋身为亲王的情妇;之后又用索别斯基给她的那笔分手费,在中产阶级圈子里 过起了体面的生活,最后嫁了个纺织厂的老板,这个老板是个鳏夫,可能来自图尔宽(Tourcoing)或鲁贝(Roubaix)6,也 可能是别的什么乡下地方。秉着“讲求实际”的处世法则,她把各种角色都扮演得尽善尽美:在上了年纪的纺织厂老板面前,她 是忠实贤良的主妇;在年少轻狂的亲王面前,她是柔顺本分的情人;在穷困潦倒的画家面前,她则是尽职尽责的伴侣,白天给他 做模特,晚上给他暖床。 这种“讲求实际”的态度遵循的是一套冷酷无情的逻辑,毫无道德可言。它曾在情妇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令年轻的索别斯 基惊骇莫名,也曾在女儿的行事风格中展露无遗,令年长的索别斯基恐惧不安。 露西尔当年有一帮年轻的印象派画家朋友,她替他挑选过几幅他们的作品她在这方面的眼光无可挑剔,索别斯基的鉴 赏力还是被她给培养出来的。后来他震惊地发现,当自己在买下那些画时,她居然从中收取了30%的回扣。“可是,”她解释 道,“我比画商拿的回扣少多啦,所以你实际付给画家的钱要比画商给得多呢!况且,你照样用低价买到了最好的画啊!” 直到昨天夜里,索别斯基才意识到,露西尔说得一点儿也不错。 在脑中盘点收藏品时,他顺便把收购这些画的费用也回想了一遍,以便与画商对莫奈这幅新作的报价做个比较。他从不把买 画当作一种投资;露西尔教会了他鉴赏,令他真正地爱上了这些艺术品。然而,这些年收藏印象派画作却着实让他大赚了一笔, 数额之巨,竟然跟整个博洛尼亚酿酒厂的盈利不相上下,甚至可以比拟他那次极为成功的金融操作带来的获利他在波西米 亚(Bohemia)和摩拉维亚(Moravia)的大片领地上原本种的是麦子,但产量完全比不上匈牙利,更不必说美国或阿根廷 了,于是他拍板改种甜菜,随后又建起了炼糖厂,后来这家炼糖厂的规模高居中欧之首,为他带来了巨额收益。 在10年前的德雷福斯7案件(Dreyfus Affair)中,亨里埃塔也表现得同样“讲求实际”。当时她的丈夫皮埃尔还是一名上 尉,刚刚从骑兵部队上调到法军总参谋部。在这起案件中,他不遗余力地四处叫嚣,痛骂艾尔弗雷德·德雷福斯(Alfred Dreyfus)是个“卖国贼”,是个“肮脏的犹太佬,枪毙都太便宜他了”。索别斯基私下里告诫亨里埃塔:“叫皮埃尔收敛点儿 吧,指控德雷福斯有罪的那些证据根本站不住脚。” “可是爸爸,”亨里埃塔反驳道,“其实总参谋部里谁都明白德雷福斯是无辜的。皮埃尔还一直想告诉我真正的间谍是谁 呢,不过我跟他说,我还是不知情为好。” “当然了,”她用一种理所当然的口气继续说道,“真相嘛,要不了几年就会公之于众的。知道内情的人太多了,纸里包不 住火。但是那帮将军们可承担不起翻案的后果,他们说什么也要给德雷福斯定罪的。所以下级军官必须得使劲嚷嚷,嚷得比他们 还响,要不然就是对国家不忠诚,他的事业从此也就完啦!等到最后真相大白,也许某个作战部长会引咎辞职,可对于普通军官 而言,真正倒霉的只会是那些对德雷福斯骂得不够起劲的家伙。像皮埃尔这样的无名小卒,区区一个上尉罢了,何苦要扮演堂吉 诃德(Don Quixote)呢?” 事情后来果然是那样,皮埃尔这么个脑袋空空的草包,居然顺顺当当地一路晋升,成了总参谋部的陆军中校,尽管那时候连 将军们都已经承认了德雷福斯无罪。亨里埃塔这种讲求实际的态度是如此的冷酷无情、毫无道德可言和她母亲,那个农村 姑娘兼交际花如出一辙,令索别斯基深感惊骇和恐惧,但同时也使他深深着迷,因为它彻底撕下了虚伪的面纱。 露西尔最初吸引他的,也正是她那种“讲求实际”的态度,那种坦率的冷酷无情和利己主义。当年介绍他俩认识的是欧文· 里斯·尼维斯的父亲,那时候他还只是阿普里斯勋爵8(Lord apRhys),尚未继承伯爵爵位,也没有和妻子彻底断绝关系。事 实上,几个月之后,他们还做了最后一次复合的努力,欧文就是那次尝试的产物(欧文的出生和露西尔产下亨里埃塔是在同一个 星期)。当时阿普里斯为了躲开妻子,跑到巴黎住了下来,他的一个表亲正好是英国驻法大使,他便想方设法在其门下做了见习 大使,丝毫不顾忌自己那一把年纪他比索别斯基可是整整大了10岁呢!他恣行无忌,“疯子爵士”的名头满城皆知,身边 的歌舞女郎走马灯般地频繁更换,人数之多几乎创下了纪录。出于对马术的共同爱好,他和索别斯基成了朋友,两人惯常在清晨 一起骑马索别斯基记得,自己就是那样学会英语的。一天,阿普里斯邀请索别斯基去朗布依埃森林(Rambouillet Woods)里野餐,他叫上了自己的现任情人,一名在喜歌剧9(Opera Comique)里跳芭蕾的当红女演员,还让她带来一名更 加年轻的同事她带来的这个姑娘就是露西尔。 “你们俩应该很合得来,”阿普里斯用他那蹩脚的法语说道,“你们都是见习生,又都是演喜剧的。你,”他转向露西 尔,“在芭蕾舞团表演,而你呢,”转向索别斯基,“在外交使团表演。所以你俩正好彼此需要。”索别斯基那时还年轻,被这 话闹得很窘,可那个女孩,虽说看着几乎还是个孩子,却咯咯笑了起来。 “你为什么来这里?”索别斯基问她。 她直直地凝视着他的脸,说:“来找个慷慨的保护人啊!” 不,这只是个信封而已,是装着亨里埃塔来信的载体,而不是信息的一部分,可以搁在一边不管它。现在来看看信吧。索别 斯基把整封信慢慢地读了一遍。 “尊敬的阁下,亲爱的父亲大人,”10信的抬头写道。自从亨里埃塔六七岁第一次被怂恿着写信向他讨要生日礼物时,她 的信就一直都是这样开头的。 尊敬的阁? 第3章 约瑟法 索别斯基被派往伦敦时,玛吉特正怀着他们的第三个孩子,也是最后一个。此前她就三番五次跟他抱怨,说她对外交官妻子 过的那种官场生活厌烦透了,最好他能早早辞职,从此无忧无虑地过日子,他们可以住在维也纳的亲王府邸里,也可以去波兰和 波西米亚的领地。可这会儿他非但没有辞职,反倒要举家移居伦敦;而她在听了这个消息后,居然十分欢喜。 “现在我可以请约瑟法过来陪我,做我的女伴了!”她大声宣布道,“自打我们结婚,我就想叫她跟我们一块儿住,可她讨 厌德国,也讨厌德国人,就是不肯去柏林,尽管她在苏格兰给那个冷酷无情、神气活现的伯爵夫人做陪护一点儿也不开心。我真 恨不得我们现在就搬过去,这样她就又能跟我在一起啦!” 当然,对这个约瑟法这个集聪慧、美貌、修养于一身的约瑟法,索别斯基早就耳熟能详了。玛吉特在巴黎那所人情冷 漠的修道院学校里只交到了这一个朋友,玛吉特把她当作最要好的闺蜜,爱她仅次于爱自己的丈夫。约瑟法·卡勒斯卡这个名字 原本就不陌生。卡勒斯卡在奥属波兰是一个颇有名望的家族,其谱系可以上溯到200年前。他们甚至还有“男爵”的封号,不过 由于缺乏足够的底蕴来撑起这个名头,他们家的形象始终在小士绅(“一帮有了爵位却没有手帕的土包子。”索别斯基的祖母曾 嗤之以鼻地如是评论道)和真正的贵族之间摇摆不定。事实上,索别斯基的胸甲骑兵团里就有一名军官姓卡勒斯卡,后来才知道 他原来就是约瑟法的长兄。如今玛吉特身处异乡,语言又不通,索别斯基很高兴能有个她喜爱并信赖的人陪她聊天解闷。于是, 他们刚刚搬到伦敦一两个礼拜,约瑟法就住进了他们家。 索别斯基至今仍对初次见面的情景记忆犹新。那天晚上,约瑟法第一次被引见给他。她落落大方地行了个屈膝礼,并想要吻 他的手,她的容貌就那样蓦然撞入索别斯基的眼里,令猝不及防的他瞬间为之倾倒。要说玛吉特就已经够漂亮的了,非常漂亮 她有匈牙利人特有的那种瑰丽色泽,火红的秀发,粉白的肌肤,碧绿的眼睛璀璨如星;而约瑟法则是另一种古典美,宛如 雕刻圣手仿造古希腊女神精雕细琢而成。她的发色黑如鸦翅,肌肤白腻似上好的奶油,十指尖尖,纤细而修长但她那斯拉 夫人特有的高高的颧骨,令她的脸一反古典脸型的平淡无奇,平添了一种生气勃勃的泼辣的韵味。她与玛吉特一样,有一副清亮 的女高音嗓子,不过玛吉特一激动起来,声音就会变得高亢尖利,而约瑟法的嗓音却有一种轻柔低婉的调子,如深色的蜂蜜一般 柔滑甜蜜。令他尤为惊叹的是她的举止,圣心女子修道院寄宿学校的所有学生都被严格教导过如何行止坐起。玛吉特为了逗他开 心,经常表演给他看,比如头上顶着两本书,仪态万方地走来走去,或是头部和肩膀纹丝不动地坐到椅子上再站起来。但约瑟法 的一举一动简直就像个训练有素的体操运动员,行云流水、优雅自如。 玛吉特注意到他的仰慕之情,十分得意:“我就知道你会喜欢我的约瑟法,她是这世上最可爱的造物啦!”约瑟法虽然愉快 地微笑着,却没有做出任何回应。实际上,她对索别斯基根本就视若无睹。 正因如此,几个礼拜后的某一天,当他走进卧室,发现约瑟法等在床上时,他简直惊讶极了。“是王妃让我来的。”她说。 这句宣告充满了不同寻常的意味,可她的语气禁止他提出任何疑问。第二天一早,玛吉特问他:“我的约瑟法让你满意吧?”他 正满心困惑,便反问道:“你为什么要叫她来?”她只答了一句:“我们在修道院发过誓,要分享一切的。” 在那以后的整整四年时间里,一直都是约瑟法代表着玛吉特,跟他躺在同一张床上。这个代替玛吉特跟他同房的约瑟法,实 质上就是玛吉特的另一个自我,是她的分身。不知怎么的,他自始至终

    注意事项

    本文(最后的完美世界.html.pdf)为本站会员(紫竹语嫣)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