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在苍茫中点灯(珍藏版).html.pdf

    • 资源ID:5518979       资源大小:853.08KB        全文页数:5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8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在苍茫中点灯(珍藏版).html.pdf

    序 你最贵重的财产和最伟大的力量, 常常是看不见和摸不着的, 没有人能拿走它们。 你,只有你, 才能够分配它们。 这是10年前我曾经做班主任时给全班同学写过的一段话,作为送给他们的毕业留言。10年后,同学们回到学校,再一次看 到这段文字,心生很多感慨。 5月以来,我们一直被感动,一直被灾难和因灾难而焕发出的人性光辉所震撼,没有人成为旁观者,只有行动,这才是人最 贵重的财产和最伟大的力量,因为付出和分享。也许每个人都很渺小,每个人都无法判断自己能够承受什么,但是一旦决定付出 的时候,拥有的力量就无法战胜。 持续的管理研究,一方面需要自己不断地关注变化,关注企业;另一方面也需要回归本心,需要自己不断地关注内心,关注 人性。曾经以为每个人都沉迷在物质世界的追求里,认为一个被物质文明所惯纵的人,怎么可能有着强韧精神?没有强韧精神的 人,又怎样可以具有品格,又怎样可以具有“商道”呢?现在我不这样认为,人们在不断地为了摆脱物质贫困的状态,为了过上 富裕的生活而拼命劳作的时候,精神同样获得了富足的提升,也理解和力行着财富的价值。 因而,我也回归到本心的思考上,才有了这本小书的呈现。 陈春花 早餐凉了 一个人刚入禅门,在第二天吃早餐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向老禅师请教问题: 第一,我们的灵魂能不能不朽呢? 第二,我们的身体一定会化为乌有吗? 第三,我们真的会投胎转世吗? 第四,我们如果能投胎转世,那么能不能保留这一世的记忆呢? 第五,禅能让我们解脱生死吗? 这个人一口气问了老禅师十几个问题,还要准备问下去的时候,却被老禅师的一句话打断了: “你的早餐已经凉了。” 在苍茫中点灯 在去新加坡的飞机上,还在看机械工业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德鲁克先生的管理经典,但是没有想到,下了飞机却得到了德鲁克 先生去世的消息,我竟然不知道如何接受这个消息,也许生命的本体我还没有能力理解。 在这个混乱的现代世界,拥有“活眼”乃成为追求智慧的人所必需。佛陀在无量寿经中说的一段话,唤起了我此时的感 受: 世人薄俗,共诤不急之事。 无尊无卑,无贫无富,少长男女共忧钱财。 有田忧田,有宅忧宅。 适有一,复少一,有无同然。 人在世间爱欲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 正如佛陀所言,我们对于人生的计算都在钱财之中,而对于真正急切的问题,我们却很少真实地了解,比如:我们是不是比 昨日更有智慧?我们是否更深刻地理解和体验市场的客观规律?我们有没有与万物一心的慈悲之念?我们有没有彻见生命的真的 价值? 这些对于生命真价值的观照、思维,就是生命的“活眼”,德鲁克先生无疑具有这样的“活眼”。我们需要这些“活眼”, 与生命环境保持若即若离、不即不离的态度,“活眼”虽小,却可以望见百里以外的云山。对于今天的管理世界来说,我们有幸 拥有德鲁克先生,为我们开出了几方“活眼”管理的实践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使命、责任、实务旁观 者1,等等。这些书籍就像在管理者苦恼不安的生命中点起的一盏灯,让我们有观照生命实像、理解管理者使命和责任的“活 眼”,德鲁克先生的思想有妙观察智、有成所作智、有大园镜智。向外,看见事物的本体;向内,体察人性的真实。这种体察和 观察如果能够落实,就如同在渺渺茫茫的原野,突然看见草原尽头有一盏灯,那种感觉真的很好。安心了,从此大安心了! 这些年为了自己的研究课题东奔西跑,一直处在跋涉之中。记得从10年前对中国家电企业的实际寻访开始,以后逐渐涉猎 不同的行业和地区,但是深入企业实际寻访的习惯却保持了下来,无法停步。这样的研究习惯,今天回想起来,的确是受到德鲁 克先生的影响。记得10年前看到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就被这本书的思想深深打动。一是这本书的结论:管理者必须卓 有成效;二是德鲁克先生得出这个结论的方法深入企业实际。这10年间,我正是跟随德鲁克先生的思想和实践的步伐,寻 找自己研究的方向和方式。 事实上,任何一个企业的课题,都会在当时环境中留下一些集中体现其精髓的痕迹,一些无法在文字中体会的周遭气韵。我 们真的很有幸,能够在这些企业实际的运作中,因循着德鲁克先生,感悟他的研究,整个企业生命的课题,整个管理的课题得以 释解。流连于德鲁克先生的思想中,痴而忘返,那是管理的精髓,也是企业生命的精髓。 以我自己浅薄的认识,一个人生命的价值,就看他曾被多少重要的课题融汇过。这种融汇的体验是一种重大的人生享受,也 许能够表述出来,也许无法表述出来,甚至有些时候表述本身倒成了一种失落。当德鲁克先生离开时,我有很失落的感觉,在他 完全被管理所有课题融解的生命中,他所享受的并不仅仅是“大师中的大师”的称号,而是他能精准回答21世纪管理所能够面 临的挑战,但是我无法再看到他睿智的新观点了。 我一直很想成为德鲁克先生的一个交流者,这种交流在路上、在书房中、在课堂上、在企业的细微管理上。每每翻看德鲁克 先生的书籍,就仿佛路上遇到了投缘者,常常喜不自禁。夜晚,我常常在先生的书前静想,当夜幕把现代浮华全都遮掩之后,所 有风尘满面的管理跋涉者,又有多少差别呢? 记得自己很用心地去看德鲁克先生的旁观者,解读德鲁克先生成为大师的真正缘由。一个能够影响世界的旁观者,源自 一种沉潜极深的内心冲动,继而内心冲动成为思维的习惯,最后思维习惯化为生命的本能。 了解了德鲁克先生,你就会了解这种内心的冲动缘何而起。这是一种来自于鸿蒙的责任和道义,对土地、对人类、对国家、 对文化、对历史、对人生,都是那么的热切关注,都是那样的感同身受。对于德鲁克先生来说,企业和管理远不只是现实意义上 的那一种,他知道有一个巨大的空间存在,他更清晰地知道这个巨大空间所蕴涵的非凡价值,因此而领悟了自己的使命。如果没 有对于这一切命题的真切感受,如果不是对于世事和管理的痴迷,我想不会有德鲁克先生这些透彻的思考和精确的阐述。 我们欠缺的是否正是这种内心的冲动呢? 就要参加新加坡国立大学EMBA学生的毕业答辩了,对于理论的辩解似乎是容易的事情,但是对于思辨之后的行动却是非常 困难的事情。这些学生是在管理岗位上工作8年之后再来学校读书两年,我想每一个学生都会试图解释清楚他所学、所用、所 想,我也知道经过学习和努力之后,学生会如愿毕业获得学位,这个硕士的阶段也仅仅就是一个管理者所跋涉路程的一小段而 已,但我们需要经常地告诫自己:对于人们心底潜藏的那份可能,我们不可以掉以轻心。我们固然可以对以往的努力给予肯定, 但是更需要关注的是我们周遭的人群,必须像德鲁克先生那样,把脚踩在大地上,踩实踩稳这大地就是茫茫的人心。 德鲁克先生之于我,就是这盏灯,他让我明了管理者体现生命价值的真法他给每个管理者在苍茫中点起一盏引路灯。 1 以上德鲁克著作已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无心之茶 柳绿花红 2002年年底,我一个人问自己:在将要过去的一年里,为什么自己心目中梦想的东西还是停留在梦想中?在这个时候,恰 好看到从优秀到卓越和追求卓越的激情两本书,我知道这正是我想看到的书,也是我想做的事情。于是我决定放下教 学,专心把近10年的梦想变成现实。 事实上,近10年来,中国各个领域的管理者都在反思自己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行为。而且,实践也证明,所谓的管理理论和 管理原则往往无助于他们的组织,企业到底如何发展?企业怎样才能够摆脱面临的困境?似乎是有解又无解。因为我们总是无法 判断企业到底能够活多久,从历史上看,能够活到300年历史的企业已经是寥寥无几。 但是,这又何妨?我想到一段“禅”: 一休禅师的弟子珠光创立了“茶道”,一休禅师就问道:“珠光!你是以何种心态在喝茶呢?” 珠光回答道:“为健康而喝茶。” 一休禅师叫侍者送来一碗茶。当珠光捧茶在手时,一休禅师大喝一声,并将他手上的茶碗打落在地,然而珠光依然一动也不动。过了一会儿, 珠光向一休禅师道过了谢,便起座出门。 一休禅师叫道:“珠光!” 珠光回头道:“弟子在!” 一休禅师问道:“茶碗已打落在地,你还有茶喝吗?” 珠光两手做捧碗状,说道:“弟子仍在喝茶!” 一休禅师不肯罢休,追问道:“你已经准备离此他去,怎可说还在喝茶?” 珠光诚恳地说道:“弟子到那边喝茶!” 一休禅师再追问道:“我刚才问你喝茶的心得,你只懂得这边喝、那边喝,全无心得,这种无心茶到底怎么喝?” 珠光平静地回答道:“无心之茶,柳绿花红。” 一休禅师大喜。 我亦大喜,真的是“无心之茶,柳绿花红”!我们在包罗万象中感受茶道,同样可以在万千企业的变化中感受企业成功之 道。记得迈克尔·波特说过,做战略,务必学会取舍。进行管理也应该娴熟此道,因为企业本质上来讲,应该会永远面对问题, 而且必须解决问题,如果不知道怎样取舍,有可能会在有限的资源下陷入问题的泥潭中而无法自拔。我所关心的正是那些可以有 效利用资源解决问题的企业,他们的管理之道。 10年来一个理念一直支撑着我的教学和管理研究,那就是:中国企业应该有着不同于世界上其他企业的管理模式,中国企 业应该可以为管理研究贡献自己的模式和经验。自己从事管理教学和研究已经10年,尤其是在中国家电行业中浸泡了10年,当 我们承认国际家电巨头对于中国市场占有的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海尔、TCL、科龙、美的、康佳、创维、春兰、海信等一大 批中国本土家电企业的崛起,并与国际家电巨头分制天下。而近10年的中国企业总是让人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因此自己常常梦 想着,去找寻中国本土企业的管理特点。 更令人欣慰的是,中国不但有一批像联想、华为这样的行业领先企业,还有一大批紧随其后的正在成长发展的本土企业。 “让中国沉睡吧,因为它一旦醒来,就将震撼世界。”金融时报的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曾在2003年11月13日的专栏 中引用了拿破仑这句200年前的名言,紧接着他写道:“不久前,世界还是轻轻松松,不在意拿破仑的上述警告。但现在,中国 正在震撼世界。” 事实证明,中国力量在国际舞台表现得坚定而执着。当摩托罗拉、诺基亚、丰田、通用汽车等国际巨头向中国投入成千上万 亿美元的时候,中国先锋企业同样开始以全球视角来审视并组织自己的企业,它们希望获得真正的竞争力,它们追求的目的不是 国际化本身,而是持续发展的目标:让中国的变成世界的,融入全球经济,与全球经济的脉搏一起跳动。 作为一名管理学者,我真的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因为中国企业的迅猛发展,我们有机会得以拓展管理研究。事实上,美国之 所以可以贡献先进管理理论,正是因为美国拥有微软、IBM、沃尔玛、可口可乐这些世界级领先企业;日本之所以可以孕育 出“精益制造”的理论,是因为丰田制造引领行业。中国的管理如果可以为世界贡献价值,首先应源于中国企业的实践。当中国 企业能够真正引领市场,引领全球行业的时候,我们也会有机会贡献中国的管理理论。 因而,我珍惜中国企业的每一个进步,也珍视中国企业所累积的每一点成就。有一次在公众论坛上,一位听众提问:“人们 很担心中国企业,觉得它们非常脆弱,而且做了很多错误的投资和行动,陈老师怎么看?”我非常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观 点:“中国企业的确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缺点,但是我更喜欢去寻找它们成功的因素和规律,因为只有这些因素才会具有 管理的价值,而分析和评判它们的缺点和不足,并没有任何的意义,也无法促进进步和提升。” 还是深切地记得这段禅: 一休禅师再追问道:“我刚才问你喝茶的心得,你只懂得这边喝、那边喝,全无心得,这种无心茶到底怎么喝?” 珠光平静地回答道:“无心之茶,柳绿花红。” 每一次走到企业中间,每一次和企业家、管理者探讨问题和寻找方法,我总是被企业的成长和创新所震撼,我的研究伴随着 中国本土企业的成长,而我自身更得到了成长的机会和动力。一方面,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体验者,这个复杂而严肃的研究让我 深深领悟和体会到中国在20世纪以来所经历的情感和精神上的折磨。这20多年来中国人自己正在进行着痛苦的重塑,无论是依 靠人民创造物质财富的激情,还是国家英明的政策,无论是经历了创业的洗礼,还是把国有企业创造为全新的形态,20多年来 中国人所关心的最终问题,是在面临和克服众多激烈的变革之后,如何令中国崛起。另一方面,正是和中国的企业在一起,我自 豪地看到一股积蓄已久的中国力量正在喷薄而出,它更多的是一种自发的、任何人都无法驾驭的“势”,一种“疾风骤雨之 势”。不断涌现的中国企业,改变着制造的成本,改变着市场的格局,改变着全球经济的趋势。我所学习和研究管理的这10多 年,中国企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让世人叹为观止。 李东生说过:“如果再过5年、10年,在国际大舞台上仍没有我们的位置,那就是中国企业家的失职。”只是我需要做些更 正,如果再过5年、10年,在国际大舞台上仍没有我们的位置,那不仅是中国企业家的失职,更是中国所有管理学者和研究人员 的失职。 因为中国企业已经展开了更加宏大的进程,已经开始面对全新的课题和挑战,对于研究学者来说,如果我们依然固守自己的 观点,而不能融入企业的变化中去,我们是无法贡献理论价值的。 跟随着企业的步伐,我们就有机会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自伞自度 我总是会不断地想到一段禅。 雨下个不停,一个人躲在屋檐下,一个禅师撑伞走过。“禅师!普度一下众生,带我一程吧!”屋檐下的人急喊。“我在雨中,你在檐下,檐下 无雨,你不需要我度。”禅师高声回答,连脚步也没有放慢。“现在禅师该度我了吧!”这个人立即站到雨中。“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雨没 有淋到我,是因为我有伞。你需要的是伞来度你,不是我度,请自找伞吧!”禅师说完,继续走他的路。 常常有人会问:中国企业如何面对市场?中国企业如何面对竞争?常常有人试图运用成熟的营销理论来指导企业的营销实 践,也有人学习成功的跨国企业的个案,试图为自己的企业找到可以运用的经验。正如这段禅,企业需要的是自己面对市场的思 考,自己面对市场的选择和行动,我们需要的是“伞”,不是现成的理论,也不是别人的经验。自伞自度,自性自度,只有备好 伞,我们才可以在雨中自度。 2005年以来,我一直被一种情绪所影响,我曾经列出这些影响我情绪的因素,我知道那是我对于中国企业发展所感受到的 不安。我回到德鲁克先生对于中国管理者的忠告上去找寻这些不安产生的根源,德鲁克先生说:“管理者不同于技术和资本,不 可能依赖进口。中国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要培养一批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他们应该是中国自己培养的管理者,他们熟悉并了解自 己的国家和人民,并深深根植于中国的文化、社会和环境中。只有中国人才能建设中国。”我们并没有做到德鲁克先生所断言的 那样,这是我不安的真正来源,因为我们没有准备好可以自度的伞。 一年前,有人问我,做教授和做总裁有什么区别,我回答说,做教授要有更多的使命感,做总裁要有更多的责任感。使命感 来源于我们必须以自己的专业知识,理性、客观地理解面对的环境,并能够不断地以自己的专业知识把对这个变化的环境所思考 的内容转化为人们的理解和知识,当我们做这些努力的时候,我们需要有旁观者的清醒,需要有高度的专业精神,需要有对环境 和人的深切的热爱。责任感来源于我们必须以自己的能力,专注、有效地理解每一个成员,并能够不断地以自己的能力帮助每一 个人发挥长处,使得所有相关人员的绩效得以发挥,当我们做这些努力的时候,我们需要有管理者的效率,需要有高度的职业精 神,需要有对组织效率和人的长处的敏感。正是研究者的使命感,让我们在混沌的商业世界里有着清醒的判断;正是管理者的责 任感,让我们在变化的组织环境里有着绩效的发挥。 正是这样的理解,使我一直有种冲动:要以观察者的身份,专业、理性、客观地理解中国市场。 这是来自于一种鸿蒙的责任和道义,来自于内心的冲动。 中国企业所面临的挑战不是今天才出现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所接受的管理训练和管理经验与所面对的市场事实格格不 入,甚至截然不同。我们生活在一个巨变的时代,在这个时期所发生的变化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来得猛烈,也来得彻底。许多 人会感到失望和不知所措,我在写作领先之道中国管理问题10大解析回归营销基本层面以及超越竞争1的时 候也有同感。这是因为在许多情况下,当我们面对新的现实以及要求的时候,我们曾经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方法不再有效,企业家 的观念需要更新。 我常常在想,作为一个管理领域的研究人员,到底什么才是他必须承担的责任,什么才是他行为的基本准则?如果一个研究 学者不能够不断地根植于实际当中,不能够理解世事的变化,不能够理解环境的变迁,不能够让内在的知识和外部的条件互动, 那么这样的知识和理论又有什么价值呢? 事实上,任何一个企业的课题,都会在当时的环境下留下一些集中体现其精髓的痕迹,一些无法在文字中体会的环境气韵, 我们真的很有幸,能够在这些市场实际的运作中,寻找到我们自度之伞。 1 以上图书已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相遇是美 应公司的邀请,出席他们在张家界召开的全国经销商大会。有一个上午的空闲,张总陪我登五子峰,下山的时候,随意选择 了一个小餐馆坐下来,我们两个都是初次到这里,张总凭友人的推荐点了菜,意想不到的美味随之呈现:蘑菇炖鸡、山葱炒鸡 蛋。邻座韶关来的游人欣赏地看着我们的菜,关心到底值多少钱,而我们没有关心价格,因为真的是无法标价,我们只是会意地 感受菜的美味。 我想起休谟曾经说的话,看来理智的判断与情感的评价是极不相同的两回事,一切情感都是正确的,因为情感无求于外,不 管在什么场合,只要一个人意识到它,它总是真实的。在听不相识的韶关朋友讨论菜价的时候,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我们缺少了真 实的鉴赏力。 随着技术的推进,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进入了纳米时代,甚至对于基因的认知也已经足以复制人类本身。我从来没有怀疑过 技术对于真实世界的描述能力,也没有怀疑过人们彻底了解自然的能力,但是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了解自然,而在于是否可以 感知自然。我常常在北京的街头迷失,即便是夜晚坐在上海外滩3号,感受着璀璨的港湾,也会有着深深的困惑,繁华的街市、 华灯灿烂就是真实的全部吗? 我们总是以为眼见到的就是事实,也总是认为理智的判断是真实的,因为可以证明,可以衡量,可以分析。但是我们恰恰忘 了这些证明必须以外物作为标准,这个判断的过程因为需要对照反而忽略了事物本身。所以看到今天的中国城市,人们会发现越 来越趋同,因为大家都在用同一个客观标准来判断,同样人们也就发现每一个城市失去了最真实的东西美。我又想到休 谟,他说:“美不是物自身里的性质,它存在于关照事物的人心之中,每一个人在心中感受到的美是彼此不同的。”我喜欢李 白,他的魅力在于语言明快而有力,构思流畅多变,善于描绘情感,特别是欢乐这类情感的天然画面,无论是大山还是溪水,在 他诗文里都会给我们带来快感,我把这叫作真实。 这样看来,真实来源于情感的外化,来源于美。同一个荷马,两千年前在雅典和罗马受到人们的喜爱,今天在中国和纽约还 在为人们赞美。时间的变迁,宗教信仰的不同,政治、文化、习俗等千变万化,不能磨损真实的光辉。同一朵玫瑰,语言不同, 肤色不同,但是给予每一个人的感受确是非常真实的,那就是美好和爱。 以情感和爱来感受,这是一种永远令人向往的品质,因为它是一切最美好、最纯真的欢乐的源泉,而这种欢乐是最能感染人 的天性的。在这一点上全人类的情感是一致的,也正因如此,全人类才有了对于真实的认知。在张家界的前花园,看到成队的韩 国游客,当地的朋友告诉我们,张家界的广告做到了韩国,传播定位是给父母带来快乐的旅游胜地,而因为这些老人的快乐,所 以张家界成了韩国最受追捧的旅游所选。我没有去追究这个说法的出处,我更愿意相信它,因为看到的的确是老年的游客。我忽 然想起桂林山水,我无法描述两者的差异,但是对于这些韩国游客而言,张家界会更真实一些,而甲天下的桂林却没有什么感 受。 走到五子峰,听见导游在讲解如何寻找峰石五子的形象,我和张总并没有加入到这个行列,只是欣赏地去看人们争相伸出手 指的形态,我想也许他们看到的五子峰是不尽相同的,但是每一个人都有了对五子峰的真实感受。这些纷纷伸出的手指让我清 醒,如果不是安静下来,伸出手指,五子峰又怎会留在人们真实的认识中? 真实正是源于情感和爱,但是这需要经常观察和沉思。只可惜今天浮躁的社会,已经没有了这种气质。真实其实是在我们的 内心中,任何一种激情和感受,其本原存在于任何一个人的心中,只要给予正当的触发,它们就会在生活中发展起来,温暖人们 的心胸,并且把这种快乐传递出去。如果从这一点看,张总和我在张家界小饭馆的感觉,因为欣赏的情感,一碗山鸡蘑菇成就了 张家界的真实。如果这一刻我们不是安静地观察,也就无法有着心灵上的感应,也许会像邻座的朋友一样,放弃山鸡蘑菇,仅仅 是吃了一顿午饭而已,那样对张家界的真实感受也就模糊混乱,一如韶关了。 我常常惊讶于那些优秀的企业对于顾客的理解,它们总是能够把握住顾客真实的需求,现在看来,它们是基于情感和爱,基 于对于顾客的观察和沉思。我一直喜欢一把叫作谭木匠的梳子,一把小小的梳子,因为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因为用心来理 解顾客,使得这样一个简单的产品成为顾客赏心悦目的生活伴侣。没有自己,没有产品,只有顾客,只有与顾客交流的层面,与 顾客的相遇成就了企业自身,因顾客的欣赏而成就了企业的真实。正是因为企业对于顾客所付出的关爱,顾客选择了企业,因情 而鉴。 心定 近来闲暇,开始回问内心,管理到底可以是怎样的状态?做了十几年的管理学教师,看了十几年的管理文章,也写了十几年 的管理文字,总是感觉欠缺点什么,那到底是什么呢?人生真的有很多东西是不能够理解的,就如人生的意义,管理的意义,成 功的意义,事业的意义这些年来,我对陈让的行动很感兴趣,他总是能够很好地享受工作成果,每年带着背包与相约的人上 路,看稻城、看四姑娘山、看喜马拉雅山,即便是东北的小镇,他所拍摄的缕缕炊烟,也会带给我欣喜和赏心悦目。我们一直没 有探讨过这样不断探索新的境地,不断调整工作内容的人生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感觉,只是他这样做让我想起从前一个美国的朋 友,他从2002年1月开始,放弃工作,放弃家庭,到柬埔寨、越南、泰国去看风土人情,一直到来到中国大陆。他告诉我,他就 是想弄清楚: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之后他到禅院里修行半年,又在东南亚走了半年,他的结论是:人生的意义就是心定。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理解了“心定”的境界,但是这句禅语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人不能够了无欲望,但是任何意义都 是“心”的感受的延伸。想起六祖,幕夜,风过幡有声,两个和尚于是辩论,一个说是幡动,一个说是风动,争论不息,六祖便 说:“不是幡动,不是风动,仁者(对普通人的尊称)心动。”境由心造的确如此。也许管理有时是一件令人惆怅的事情,但是 如果惆怅可以让人细细地体味,本身也是一件好事。所以可以不必担心陈让是否可以继续工作,因为他已经是心定之人了。 曾看超女,湖南卫视总是能够给观众惊喜,这个被誉为“带来2005年全民快乐”的运动,展示了其独有的魅力。大报小 报、大新闻小新闻、大人物小人物都在谈论、评论,喜之洋溢其表,弃之躲之不及,唯独超女显现出超然的气概,令我佩服不 已。我在想,超女用各种武器来打动不同“阶层”的人群,打动我的是李宇春的超然和单纯,我甚至在怀疑这份定力可以持续多 久,因此在内心中祈祷超女能够“心定”。 其实,我们都很清楚,成功只是来源于一个非常简单的要素,那就是单纯,单纯地理解环境,单纯地做事,单纯地对待变 化。我曾经在自己的散文里描述我对于单纯的花的偏爱,如百合、马蹄莲、白玉兰、墨兰。很多诗文赞美荷花的高洁,牡丹的富 贵,菊花的清雅,但是我独爱百合的包容,马蹄莲的孤独,白玉兰的沁香,墨兰的幽逸。我现在明白,其实打动我的是它们单纯 的宁静,这份宁静包容了色彩的缤纷,包含了芳香的四溢,兼容了层次的复杂。一份嫩白,就是一片明矾,倒映在水中,便是一 池爱意溢淌了出来。如果花是诗、是神、是气、是宇宙,那么单纯就是花的精髓,不管风吹雨打,不管气象万千,花以自己的节 气单纯地花开花落,却因带给宇宙无限的芬芳而成就了花。 这几天在学校与2004级管理硕士班的同学谈论今天做管理的困境,班里同学不断地告诉我,他们的困难,在于环境的多 变,在于政府政策的多变,在于人员的素质,在于中国文化的根深蒂固。我很能够感受他们的困难,只是我还是坚持,管理者总 是可以超越环境,顺应政策,超越人员的素质,超越中国文化的糟粕,这里需要一个最根本的东西,就是“心定”,需要像花一 样,单纯地做事,单纯地对待变化,沿着自己对于规律的理解,找到成功的轨迹。 我们对于环境的理解实在是太过现实主义了,环境固然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东西,然而正如佛祖的智慧,非幡动,非风动,而 心动。对于环境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的认知能否超越环境的变化。记得有一次在课堂上,讲授如何应对变化,当我不断 地灌输应对变化最成功的方式,是改变自己而非改变环境的时候,学生才清楚所有的变化只是源于自己的心态,如果自己的心态 接受变化,那么环境的变化只是一个因素而已,因为自己的心态,可以使环境的每一次变化变成自己每一个成功的因素。其 实“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 性,能生万法”。 人的根本就是要静静地观察和了解自己内在的思想和意识,反观内心来感受世事,正如南怀瑾大师所言,我们所感受到东 西,一部分是由于感觉所生的思想和观念,如痛苦、快感、饱暖、饥饿等,都是属于感觉的范围,由它而引发知觉的联想和幻想 等活动;另一部分是由于知觉所产生的意识思想,如莫名其妙的情绪、郁闷、苦恼,对于自己和别人之间所产生的各种事情的不 同思维等,当然包括知识学问的思维,以及自己能够观察自己这种心理作用的功能。所以我们应该知道,我们自己有着感觉和知 觉两部分的思想意识在作怪,因此痛苦、快乐也好,莫名其妙、郁闷也好,其实都是我们自己的感觉和知觉的范畴,如果我们愿 意放弃这些对于思想意识的刻意追逐,你会有一种雁过长空,风来水面的体验。所谓踏雪飞鸿,了无踪迹可得,才知平生所思所 为的,都只是一片浮尘光影而已,根本是无根可依的。因此,你会知道,心中的一切一切,都是庸人自扰。由此再进一步,你就 会明白六祖所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心得境界了,也就能够体会山不是山,水不是水,身 不是身,心不是心,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你的想象沉浮在世间而已。 我这样的解释,只是想告诉自己,对于环境的理解实际上是我们自己心态的一个折射,学会放下自己,学会心定,才会真正 地理解环境和世事,就如同对于六祖非幡动、非风动而心动的公案,并不是禅宗指示明心见性的法要一样。“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恰恰能够让我们明白,如何把自己与环境联系在一起,如何看待环境所带来的价值:境风吹识浪,一切情感 思绪,都是从外境之风吹起的,“依他起”之理,才是“仁者心动”的真实感悟。没有自己,只有本心,只有境遇,结果看到幡 动,看到风动,这才是对于管理者认知的要求。 我常常怀疑自己能否适应这个“变是唯一不变的法则”的世界,今天才知道自己的误区,不是这个世界是否改变,而是自己 的心态无法调适过来。我曾经羡慕过恩师的从容,佩服她的安然,我知道这是功底和定力,而今天更加知道,这份定力是面对今 天这个环境所必需的境界。 信任 又是陌生的一站了。 从华山下来走到华阴车站的时候,已近傍晚,天出奇的热。 上车后,同座的是一位健谈爽快的年轻律师,也记不起是如何搭上交情的,只是同行的朋友与这位律师都是1979年上大学 的,虽然一个学法律,在西安,一个学电子,在广州,却因为都是79级的,竟然平添了一份亲近。这位79级学法律的同学大呼 大家是“级友”,一下子便不再陌生。一路上听他讲他经办的案子,听他介绍西安的风情,很快就到了西安站,我们握手话别, 觉得相遇真是快乐。 出了车站,没有想到竟然下起了滂沱大雨,这个时候,已经是午夜时分,我们预先没有确定酒店,又是第一次到西安,一下 子想不出该怎么办。忽见车上相识的律师跑了过来,要我们跟他走,他说会帮助我们解决好住宿的问题。 雨还在疾猛地下着,赶上最后一班车,好像走了很久的路,我们才随律师下车,蹚着没过膝盖的积水,又走了一段路,才进 了宿舍。律师匆忙地为我们搞好热水,又安排好住处,才说他第二天要外出公差,必须赶回家里取些材料。交代我们在走的时 候,拉上房门就可以了,房里的一切东西都可以尽管使用。律师交代完这些就匆匆忙忙地离开了,这个时候已经是凌晨两点。 休息好后,按照嘱咐拉上房门,我们走了出来。积水已经退尽,一切都沐浴在雨后的清丽之中,再登上交通车,我们才知道 昨晚我们到了郊外。 一夜的大雨中,我承受了怎样的照顾和信任。我们并不相识,我甚至不知道他姓什么,叫什么,只是知道他1979年开始读 大学,是律师,西安人。匆忙中,我们竟然忘了互通姓名,我很懊恼自己的粗心,可是转念一想,或许这不经意的做法更来得亲 切、真诚,就如同从小到大的好同学一样,直呼你我,不分彼此,那份信任便油然而生。 以自己的经历,似乎欣赏别人不是太难的事情,但其实信任一个人却不是那么容易。也许这是环境复杂所致,古语也常常告 诫我们“防人之心不可无”“逢人只说三分话”。所谓练达人情、通晓世故的人生体验,不仅仅是随时提醒自己“不过如此”, 更让人不再轻易动用感情。它使人学会了如何遇事却步,以便保护自己,使人学会了“洞察”,也使人学会了冷漠。 然而,在这个疾风骤雨下的古都西安,我却深切地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纯真情谊和信任。我们不能否认,人性确实有恶的 一面,但是我们也要承认,人性也有着温暖善良的一面。认认真真想,我们怎样在有形无形之中,得到了别人的帮助和信任,而 我们自己也在有形无形中,怎样信任和帮助了别人,这恐怕是社会得以形成的缘故吧。 一个繁荣昌盛的文明社会,依靠的是人们的习俗和道德,每一个人都渴望其他人承认自己的尊严和地位,每一个人都是通过 与其他人的联系,而派生出满足感。这种满足感来源于人类追求自身价值获得承认的一种本能的欲望,正是这种欲望的冲动,成 为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但是,个人自身价值的获得需要基于群体的认同,群体认同的基础是信任,如果不能够形 成信任,也就无从获得个人的价值。 群体是以相互信任为基础而产生的,没有信任这个条件,群体无法自发形成。因而信任同时也是一种隐含的道德准则,我们 可以依据信任的程度来判断人们的素质,也可以依据信任来判断是否可以形成诚实合作的群体,以及共同遵守的规则。就如我们 会信任一个医生,把自己的生命交付给他,因为我们相信他具有医德,会遵守医生的职业道德。 曾经和学者讨论,合作的前提是什么?很多学者认为依赖信任合作,不如依赖契约合作,甚至有人坚持依赖利益合作更加可 靠。但是,我没有认同这些观点。尽管契约和利益是今天人们结合在一起的重要因素,但是最有效的组织都是建立在拥有共同的 道德价值观的群体之上,这些群体不需要具体的契约,也不需要详细利益的分配,它们谨守相同的道德默契,这种默契所形成的 信任为组织打下坚实的基础。记得我到山西,去看晋商的辉煌,探寻晋商成功背后的因由,正是信任使然。 福山关于信任的研究,给了我极大的触动,福山认为,通向社群生活的道路有三条:第一条是家庭和血缘关系;第二条是血 缘关系之外的自发社团,诸如学校、俱乐部和专业组织;第三条就是国家。上述每一条途径都有相应的经济组织形式,即家族企 业、专业管理型企业和国有或由国家资助的企业。福山认为,第一条和第三条途径是紧密联系的:以家庭和血缘关系作为实现社 群生活基础的文化,在建立大型、稳定的经济组织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困难,于是只能依靠国家来创建和支持这种大型组织。 福山在自己的研究里,具体分析了王安实验室的失败。王安实验室1984年的营业收入就到了22.8亿美元,一度雇用了32.08 万员工,成为波士顿地区最大的雇主,也成为20世纪50年代人们津津乐道的美国新一代伟大的高科技企业成功的故事之一。但 是到了80年代王安准备退休的时候,他坚持让其在美国出生的儿子接管公司,地位超过几位资深的高级经理,包括公司内部公 认为理所当然的接班人约翰·康宁翰,这使得这些经理纷纷离开了公司。而王安的儿子接管公司的第一年,公司首次出现亏损, 在之后四年中,公司90%的利润消失,到了1992年,公司申请破产。王安公司的失败正是王安无法信任非血缘关系的经理的结 果。 家族以外缺乏信任,使无血缘关系或者依赖关系的人很难真正组成有效的组织。林语堂也曾分析过中国和日本的差异,他说 日本社会宛如一整块花岗岩,而传统的中国社会则像一盘散沙,每一粒沙就是一个家庭。但是无法形成有效的组织,我们就无法 真正推动社会的进步。 想起秦始皇。他是中国第一位皇帝,也是皇帝尊号的创立者,同时也是中国皇帝制度的创立者,使中国进入了多民族中央集 权的帝制时代。他也使中国第一次完成了政治上的统一,形成了“车同轨,书同文”的局面,为其后各朝代谋求统一奠定了基 础。秦始皇建立的秦帝国为之后近1700年的时间,中国在政治制度上先进于西方,从而比西方发达奠定了基础。所谓“汉承秦 制”“自秦以来,其制未变”“百代犹行秦法政”,两千年的皇权时代的中国,在政治制度上基本上沿袭了秦朝的制度。李白的 诗古风写道:“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然而就是这个皇帝,人们也有另外的评判,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 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贾谊的过秦论中也有这样的论述:“一 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也许我也不能够评判秦始皇的功过,世人还在不 断的评说中,但是统一大业的盖世之功,相伴的是猜疑和不信任,虽有万里江河,长城绵延,依然逃脱不出秦王朝灭绝的宿命。 在古城墙外默然伫立,那宽大的秦砖,虽已陈旧,却仍坚实美丽,岁月的步履,虽曾在它身上留下风雨剥蚀的痕迹,光阴的 长河,也终淘尽它所曾有过的风采与光荣,但是当我与高大的城墙相对的时候,那传统建筑所隐然透出的雍容气象,破空而来, 使我仿佛置身在宏大祥和的世界,内心引起阵阵激荡。 在若有所悟的深情凝视中,我默默接受着温和的撞击,虽然在历史进化的过程中,我们不宜过分崇拜传统,迷恋过去,但是 透过对传统事物的省思与接触,我们或许才能够更具体地领悟传统,就像眼前这座相法端严的古城墙一样,它没有金碧辉煌的外 貌,然而它所可能有的沉潜渊深,包容丰富,唯有以淡泊宁静之心去相遇,方可与之感应。 人们常说,童年最快乐,通常我们只是想到,那是由于童年的无忧无虑,事实上,童年的快乐更是来自对环境由衷的欣赏, 和对人与人之间绝对的信任。因为信任和欣赏,影响了周围人,因而孩童具有非凡的魅力,使得在孩童身边的每一个成熟的人都 得到净化,帮助孩童实现他们的理想。这份信任才是人生最可贵的性情。 雨后的古城仿佛镀上了一层金,使它更加气派。站在它的面前,感受着陌生朋友带给我的信任,真正明白了不主张“拥 有”的老子,原是用“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来从反而求正的至高哲理,心也随着一抹信任的光辉,温暖了起 来。 新奢侈主义 前几天在南京大学为EMBA的学生讲课,一个学生告诉我说,他只住香格里拉酒店,我内心感到快乐,毕竟我遇到了新奢侈 主义者。我喜欢新奢侈主义者的原因是,他们并不是富有的一族,他们所展示的也绝不是社会地位,他们所展示的却是真情流 露。曾经看到一个这样的故事:杰夫是一个年薪5万美元的美国建筑工人,他花了一年时间攒钱,买了一整套的卡罗韦 (Callaway)高尔夫球杆。在为期8个月的芝加哥高尔夫赛季期间,杰夫早上6点起床,下午4点赶到高尔夫球场,打上18洞。他 说:“买这套球杆的原因是,它让我感到富有。你可以经营世界上最大的公司,成为世界上最有钱的人,但是你买不到比这更好 的球杆。当我在球场上把你们打得一败涂地时,我的感觉好极了,感到平等。我挣的钱比你们少,可我的日子比你们好。”这也 是一个标准的新奢侈主义者。 奢侈品一直以来是作为商业时代的标签,成了个人美好生活与社会身份的象征,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人为了标签他的富有,无 节制地炫耀。如摇滚明星猫王曾驾驶私人飞机,耗费5500加仑1汽油,只为买一个三明治。这是老派的摆阔,新派的做法如 1998年甲骨文公司的亿万富翁埃里森硬要参加海洋帆船比赛,那次比赛

    注意事项

    本文(在苍茫中点灯(珍藏版).html.pdf)为本站会员(紫竹语嫣)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