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年兰考县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5月26日在兰考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一、年工作回顾年,全县上下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_县域治理三起来重要讲话精神,持续传承弘扬焦裕禄同志三股劲,拼搏创新,担当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的良好态势。各项增速均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三专项、十突破。生产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完成既定目标,社会索菲亚、欧派、曲美等6家企业投产达效,南彰、红庙、闫楼、东坝头4家乡镇配套园区初具规模,规范提升前端供应加工中小企业1
2、000余家。北京首农许河万头牧场建成运营,正型畜牧龙头企业提质扩模,5+1畜牧产业体系更加完善,优质饲草种植达到9万亩。推进无废城市创建,万华禾香、中电建生物质制气项目开工建设,产业引领、城乡联动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逐步形成。富士康玻璃盖板项目稳定运行,企业用工达到1.1万人。建业红天地开街运行,黄河湾乡村振兴示范项目有序推进,金融小镇、焦裕禄干部学院二期、兰考三农职业学院即将投入运行。城乡融合发展。启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各个专项规划、城市设计和人居环境改善村庄规划等编制工作,干部群众的参与意识明显增强,规划的实用性、可行性更强。新建一批灯光球场、街角花园,实施市民之家、美术馆、档案馆、
3、博物馆等一批公共服务项目。推进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气化兰考建设。完成造林绿化4.6万亩。推进厕所革命和美丽乡村建设,城乡面貌逐步改善。依托一中心四平台,构建城乡统筹的管理格局。发展活力增强。深入推进政务服务+王签约农产品种植基地1万亩,带动土地规模化流转5万亩,形成以销定产的产业模式。培育新型主体。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50家、家庭农场103家,引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四)民生保障提升。完成改扩建幼儿园13所,新改扩建义务学校11所,星河中学等4所中小学正在加快建设。招聘特岗教师270名、中小学教师330名、兰考籍在外地教师回调45名。就业创业。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8万人,农村劳动
4、力就业达到27.3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68.7%。城镇新增就业1.38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亿元,新增创业人员9978人。医疗保障。全县所有乡镇卫生院均已纳入医联体范围,与省人民医院、省中医药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办理人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干部群众,向各位人班子齐上阵,每天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4次调度会,集中研判协调解决问题。迅速建立县乡村三级联防联控机制,规范设置卡点,健全管控网络,实现县域管控全覆盖,干部群众自觉行动,群防群控,在第一时间管住传染源。县里第一时间购置负压救护车、建设负压病房,7天时间改造完成医学观察中心,10天时间改造完成兰考小汤山医院。实行分级诊疗,全县5例
5、输入性病例全部治愈,本地感染率为0。充分发挥中医预防作用,为病人和其他四类集中隔离重点人群配送中药,免费向社会发放中药2.5万剂。投入3000万元,集中购买口罩、防护服和消杀用品,保障群众健康需求。组建700多支配送服务队,开展送温暖、送关怀、送生活物资、村医随访上门暖心活动,为3257户困难群众发放米面油盐。我们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不误农时抓春耕,不失时机促复工,落实援企稳岗、减税降费政策,实施送员上岗、组织体检、安装红外体温筛查系统筹帮扶措施,组织政银企对接会,建立豫东人才市场,开发共享兰考小程序,出台优化营商环境15条意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具体措施,全县38个重点项目
6、在省市率先复工复产,富士康近万名员工两周满员。各位代表!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和全面复工复产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委敢于决策、善于决策、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全县上下群策群力、同舟共济、共治共享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政府向所有参与疫情防控的干部群众,所有关心支持疫情防控的各界爱心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谢!二、2020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2020年及今后一个时期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县域治理三起来为指引,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两攻坚战,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
7、济社会发展,确保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标准编制十四五规划,争当县域治理三起来标杆县、稳定脱贫模范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建设中国共产党治黄故事讲述地,把_的联系点建成县域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示范点!发展定位:壮20306045106765168000.250.471.5亩均税收、亩均产出、亩均投资强度目标表年2020年2025年亩均税收(万元)91015亩均产出(万元)93101164亩均投资强度(万元)80100116180产业集群发展目标表年2020年2025年产值(亿元)增速(%)产值(亿元)增速(%)产值(亿元)
8、增速(%)品牌家居及木制品3001132795008.8绿色畜牧5413601115020循环经济2513302010027.2优势农业发展目标表省定目标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5年10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122310个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011221000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799101000个省知名农业品牌13192530357000个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189220235245255共享指标指标名称年2020年2025年恩格尔系数(%)34.933.830学前三年毛入园率(%)88.59094高中阶段学生毛入学率(%)91.39293全民执业医师人数(人)15
9、1016572392卫生发展指数(%)134.3136.5147.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753.723.57三馆一站覆盖率(%)125145175PM2.5指标(微克立方米)1079587空气优良天数(天)207244285县域燃气普及率(%)708097城区集中供热普及率(%)61.566.580三、2020年工作安排今年,党中央、国务院要求我们过紧日子,要抓好六保基本盘,促进六稳工作。总理的报告篇幅不及往年一半,应对措施却更加有力,支持政策也更暖人心。所以日子还得过,事情还得做,我们穿的可以朴素点,但要干净;我们吃的可以粗糙点,但要健康;我们不求干得多么轰轰烈烈,但一定要让群众感到用
10、心、用情做事;我们可以节衣缩食,但一定要保证一线同志待遇和机关正常运转,一定要保障所有在兰建设者和农民工的利益,一定要让我们的特困群众过上体面的生活。我们一定要量财而定,但上级政策导向明确、社会资本积极、合作模式清晰的项目不但要做,还要做好,要干一件成一件。今年重点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一)聚焦短板差距,在三发展。建立光彩慈善公益基金,深入开展扶贫扶志。创建星级文明户1.2万户。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围绕争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无废城市目标,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持依法、科学、精准治污,持续开展三散治理和十项清零行
11、动,确保PM10、PM2.5、优良天数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提升镇区污水处理能力,持续推进农村污水治理。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循环利用。打好防范化解风险攻坚战。强化对接,积极争取一般债券、专项债券和特别国债。深入谋划,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性资金。认真研究,积极融入国家重局和谐稳定。(二)聚焦乡村振兴,在三农发展上奋进突破。确保粮食安全。小麦收割在即,要抢晴收割,及时收购,把丰收在望变成颗粒归仓。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加快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51.2万亩以上,粮食产量11亿斤以上。建设高标准农田12.5万亩,优质小麦示范基地1万亩,推动优质小麦种植20万亩。开展主要粮食作
12、物全程机械化行动,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86%。抓好生猪稳产保供工作。优化种植结构调整,粮经比例调整为55:45。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坚持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充分发挥兰考新发地龙头企业优势,象农业、桐裕食品,延长红薯产业链,开发兰考红薯中国气候生态优品。支持类总投资287亿元的51个重点项目。加强生态保护。依托黄河家居建材检测中心投入运营。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推进小麦良种示范基地建设。依托晓鸣禽业,建设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兰考实验站。与兰州皮阿诺、TATA合升等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引导中羊牧业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成兰考县综合检验检测中心。推进三欧派等企业实施更型商业综合体,
13、开展九小行业提升,打造精品小馆(店),培育夜经济,满足生活消费需求,丰富城市业态,增强对年轻人和新市民的吸引力。建设法治型政府。加快法治政府建设,自觉遵法守法学法用法。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完善重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加强审计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建设服务型政府。持续转变政府职能,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全面规范、公开公平、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加强政务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对64个单位数据进行整合,实现一张身份证办理公安、社保、医疗、不动产、公积金等100项民生事项。建设廉洁型政府。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切实履行一岗双责,胜利,谱写新时代兰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名词解释1、12345工作模式:一条主线统揽全局、两个重点夯实基础、三个落实稳定脱贫、四个强化提升本领、五个衔接深入推进。2、五减一优: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减费用、减中介、优流程。3、稳定脱贫151工作模式:1个系统抓好贫困监测,5项工作巩固脱贫成效夯实基础、政策落实、产业发展、就业帮扶、扶贫扶志,1支队伍全面督查验收。4、三区一基地:黄河文化核心展示区、水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黄河流域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生态环境保护、市场监管、文化市场、农业领域、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