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地质雷达在岩溶勘探中的使用.doc

    • 资源ID:55650       资源大小:174.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地质雷达在岩溶勘探中的使用.doc

    1、地下岩溶勘探地球物理前提:岩溶又名karst ,指可溶性岩石,特别是碳酸盐类岩石(如石灰岩、石膏等), 受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溶蚀,有时并加以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地貌。石 灰岩在略 有酸性的水中更易於溶 解,而这 种水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雨水沿水平的 和垂直的裂缝渗透,将石灰岩溶解,并以溶液形式带走。沿节理发育的垂 直裂隙逐渐加宽、加深,形成石骨嶙峋的地形。当雨水沿地下裂缝流动时,就不断使裂缝 加宽、加深,直到终於形成洞穴 系统或地下河道。岩溶的存在,成为工程施工及维护中的重大安全隐患。测量参数:电磁波在地下 传播的过 程中,碰 到介质的 分界面(即空隙的 岩壁),被 反射回地面。通过检测岩壁 反射

    2、的电磁波信号,达到探测地下岩溶的目的。使用地质雷达进行地下岩溶探测,发射和接受 电磁波,主要是测量发射和 接收的时间间 隔,以计算岩溶的深度和位置。测量仪器及其工作原理:地质雷达(/ground pene ting mdar ,简称GPR)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 的一种用于确定地下介质分布的广谱电磁法,以其高分辨率、高效率和无损探测 成为地球物理勘探的有力工具。国内外一些专家已在工程勘察领域中的应用做了 大量的研究工作,尤其在空洞探测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但在岩溶勘察方面的 研究尚还薄弱。地质雷达的基本原理:地质雷达的工作原理基于高频电磁波理论,其 工作方式是由地面发射天线 T向大地发射

    3、主频为数兆至上 千兆赫兹的高频 电磁波。电磁波在地下 传播过程 中遇到 介质的 分界面后被反 射回地 面,再 由接收天线 R接收。根据 接收信号及电磁波在底层中的传播时间便可判断电性界面的存 在及其埋藏深度。其特性参数为:电磁波双程旅 行时间t (ns):假定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之间的间 距为X, m;H为反射点埋深, m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熟读 为V, m/ns,则电磁波传 播的双程旅行 时间t ( ns)为t=(4H 2+X2) 1/2/V。电磁波在介质 中的传播速度 V m/ns):电磁波 传播速度V=c/(,卩)1/2, 其中c为电磁波在 真空中的传播速度(0.3m/ns ) ; 为地下

    4、介质的相对电 常数;卩r为介质的相 对磁导率(卩r1)。电磁波反射系 数r :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当遇到相对介电常数明显变化的地质体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反射系数表征了反射和折射间1 /21 /2 1 /21 /2的能量分配关系,其表达式如下r丁2丄2一 j1.r1;r2一 ;r11/21 /2 1 /21 / 2;r2 丄2 j 亠 | 卫1 .1 | 卫 2 j 亠第一层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第二层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第一层介质的相对磁导率1 ;第二层介质的相对磁导率1则地质分界面 距离地面的深度 H为:2.2 2H =v2(t /2 2 -(X /2Jv2t2 X2地质雷达探测是以被

    5、测目的体(岩溶)与其围岩之间存在明显的电磁性差异 为基础的,被测目的体的电性特征、埋藏深度、规模大小及赋存形态等特性都直 接影响方法的有效性,在实际应用中更应注重场地特有的地球物理特征,通过现场试验来正确选择地质雷达的r作参数,以免由于选择了不合理的或错误的技术 参数而导致应用的失败。应用实例:与钻探方法仅限于“点”相比,地质雷达探测能解决“线”和“面”的问 题,可获得地下完整的面积性资料,且费用较低,因此选择地质雷达方法对场地 的岩溶发育情况进行探测。根据场地条件和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参数表(见表1)选择SIRIOH, 2 system地质雷达,配备中心频率为20MHZ勺天线,工作时测 线间

    6、距10m探测点距0. 5m如图2所示是该场地21测线325355m其中的0n对 应325m)地质雷达剖面图的一部分,从图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曲线反应异常,结 合场地地质资料,将其解释为宽约5m高约10询勺不规则岩溶,成果如图3所示。后 经547号钻孔证实,“该处发育l较大岩溶,起止深度4. 514. 3m,内充填可塑 状棕红色粘土”。实践表明: 在岩溶勘察中,采用钻探与地质雷达探测相结合的方法是行之有效 的,可获得连续完整的地质剖而。采用此方法不但能提高勘察施工效率、保证勘 察成果质量,还可节约勘察投资,建议在今后类似工作中推广应用。 在虚用此方 法岩溶勘察时还应注意:地质雷达探测是以被测目的体(岩溶)与其围岩之间存在 明显的电磁性差异为基础的,被测目的体的电性特征、埋藏深度、规模大小及赋 存形态等特性都直接影响方法的有效性,在实际应用中更应注重场地特有的地球 物理特征,通过现场试验来正确选择地质雷达的 r作参数,以免由于选择了不合 理的或错误的技术参数而导致应用的失败。


    注意事项

    本文(地质雷达在岩溶勘探中的使用.doc)为本站会员(peixunshi0)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