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保障本单位消防安全,确保在火灾等突发事件发生时人员能够安全、迅速、有序地疏散,特制定本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旨在规范疏散设施的管理,确保疏散设施的有效性与使用安全,维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单位财产安全。第二章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的管理与维护,包括但不限于:1 .疏散通道2 .安全出口3 .疏散指示标志4 .灭火器及其他消防器材5 .其他与消防疏散相关的设施设备第三章管理目标1 .确保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的完好性和有效性,满足消防安全标准。2 .提高全体员工
2、的消防安全意识,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正确使用疏散设施。3 .定期检查和维护疏散设施,确保其操作性和可用性。4 .建立完善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并解决消防安全隐患。第四章管理规范第四节疏散设施的设置1 .疏散通道疏散通道应畅通无阻,宽度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要求,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容纳人员快速疏散。通道内不得堆放任何物品。2 .安全出口每个楼层应设置至少两个安全出口,出口应明显标识,且标志应符合国家标准。安全出口应具备防火功能,确保在火灾情况下人员能够安全通过。3 .疏散指示标志应在显著位置设置疏散指示标志,指示标志应符合规范要求,确保在任何情况下均可清晰可见。定期检查标志的完好性及清晰度
3、及时更换损坏或不清晰的标志。4 .灭火器及消防器材所有灭火器应定期检查,保证其有效性。各类消防器材应按照规定位置存放,并设置明显标识。定期对器材进行培训,确保员工熟练掌握使用方法。第五节责任分工1 .消防安全责任人由单位指定专人负责消防安全工作,具体负责疏散设施的日常管理与维护,定期进行检查,确保各项设施的完好。2 .各部门责任各部门应指派专人协助消防安全责任人进行疏散设施的管理,确保部门内的疏散设施符合规范要求,并定期向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情况。3 .全体员工责任每位员工应提高消防安全意识,熟悉单位的疏散路线和设施,参与定期的消防演练,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正确地使用疏散设施。第五章操作
4、流程第六节疏散设施的检查与维护1 .检查频率疏散设施应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确保其完好性。检查内容包括: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出口是否正常、指示标志是否清晰、灭火器是否在有效期内。2 .记录与反馈每次检查后,应填写消防安全疏散设施检查记录表,并提交给消防安全责任人审核。发现问题应及时整改,整改情况应在记录表中详细注明。3 .维护措施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责任人应制定整改计划,明确整改时间和责任人,确保问题及时解决。整改完毕后,应再次检查确认。第七节疏散演练1 .演练计划每年至少组织两次消防疏散演练,演练内容包括:了解疏散路线、使用灭火器、疏散指示标志的应用等。2 .演练组织演练应由消防安全责任
5、人组织,确保每位员工参与。演练结束后,应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记录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3 .演练评估演练结束后,应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员工反馈,评估演练效果,为下一次演练提供改进依据。第六章监督机制第八节监督检查1 .定期监督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定期对疏散设施进行检查,确保各项管理规定得到落实。2 .隐患排查每半年组织一次消防安全隐患排查,针对隐患制定整改措施,并进行跟踪落实。3 .外部监督应定期邀请消防部门或专业机构对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进行检查与评估,确保符合相关法规要求。第九节记录与报告1 .记录保存所有检查、演练、整改及评估记录应保存不少于三年,便于随时查阅。2 .报告机制每季度向单位领导汇报消防安全工作情况,提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重大隐患应立即上报,确保领导层及时掌握情况。第七章附则本制度由消防安全责任人解释,自颁布之日起实施。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的变化,定期对本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其有效性和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