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pdf

    • 资源ID:5595341       资源大小:329.42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6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pdf

    。 -可 编 辑 修 改 - 工程 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 ××××××(监测资质单位) ××××(编制日期) 。 -可 编 辑 修 改 - 责任表 ×××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 编写 校核 审查 核定 批准 编制 单位 编制 日期 。 -可 编 辑 修 改 - 目录 1 前言 . 1 1.1 任务由来及方案编制情况 1 1.2 监测目的 1 1.3 监测原则 1 1.4 方案编制依据 2 2 工程概况. 3 1.1 项目区概况 3 2.2 工程概况 3 2.3 施工分区布置 3 2.4 工程占地 3 2.5 损坏水土保持设施及数量 3 2.6 移民搬迁及安置 3 2.7 水土流失量预测与评价 3 2.8 水土保持防治设计 4 3 监测范围及内容. 5 3.1 监测范围 5 3.2 监测内容 5 4 监测方法. 7 4.1 气象水文监测 7 4.2 水土流失因子的监测 7 4.3 水土流失状况的监测 9 。 -可 编 辑 修 改 - 4.4 水土保持设施效果的监测. 12 5 监测站点的布设 12 5.1 水土流失因子监测布点. 13 5.2 水土流失状况监测布点. 13 5.3 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的布点. 14 5.4 监测点(断面)的的布点. 14 6 监测计划及工作安排 14 6.1 监测计划. 14 6.2 监测工作安排. 15 7 设施设备及人员组织 16 7.1 设备设施. 16 7.2 监测人员组成与分工. 17 8 成果提交 18 附表目录 附图目录 。 - 可 编 辑 修 改 - 1 前言 1.1 任务由来及方案编制情况 1.2 监测目的 按照有关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法规及技术规范,在开发建设项目施工期间和运行期 间,需对建设项目防治责任区的水土保持情况进行监测。其目的是: (1)可及时掌握工程建设所引起的水土流失状况,评价工程建设对水土流失和工 程区域生态环境的的实际影响; (2)了解工程项目区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运行状况、对水土流失的防治实施效果 及合理性; (3)为提高工程建设水土流失工作及防治效果提供技术依据和补充措施的设计依 据; (4)服务于工程的安全生产建设、运行和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 (5)为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防治工作和科学研究积累基础资料。 1.3 监测原则 根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和项目建设水土流失的特点,本次保持监测工作布 置和安排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应按临时站点设置原则。工程建设的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 枢纽工程施工期间,以及施工结束后的植被恢复期。由于电站的大规模施工活动已基本 结束,因此水土保持监测的时段主要是工程施工后期和工程完工后的植被恢复期,同时 对工程措施防治效果进行监测; (2)典型性原则。水土保持监测站点的布设密度和监测项目的控制面积,应根据 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面积确定,结合新增水土流失预测结果,选择典型场所进 行监测站点的布设和监测工作,重点地段应重点监测。由于建设所产生的水土流失主要 集中在施工区,水土流失重点地段为弃渣场、料场、施工公路、加工管理区等地点,故 将监测站点主要布设在这些地段,其它区域的水土流失状况采取宏观调查,了解其变化 。 - 可 编 辑 修 改 - 情况; (3)可操作性原则。水土流失监测站点主要布设在工程建设对原地貌及植被破坏 较严重,容易产生弃土、弃渣而且可能造成较大水土流失的地区。工程建设期间,在工 程建设区及直接影响区建立适当的监测点,以能有效、完整的监测两个区的水土流失状 况、危害及防治措施的效果为原则。运行期间,在工程建设期监测点的基础上,在挡水 坝两侧增加监测点,以能反映人类活动对水土流失及生态环境的影响为原则; (4)水土保持监测站点的观测方法、观测时段、观测周期、观测频次、观测设施 等应根据项目可能导致和产生的水土流失情况确定。本次水土保持监测的成果,报上级 水土保持监测机构; (5)水土保持监测应有相对固定的观测设施,并做到地面观测与调查监测相结合; (6)此外,由于工程保持方案编制工作完成于工程施工建设期,并且水土保持监 测工作始于工程建设基本完工以后,因此,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必须考虑实际情况,要体 现具体情况具体对待,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按照新开工建设项目来做。 1.4 方案编制依据 (1) 开发 建设项目水 土保持方案 编报审批管 理规定(1995 年5月30日水利 部第5号 令); (2)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2000年1月31日水利部第12号令); (3) 开发 建设项目水 土保持设施 验收管理办 法 (2002年l 0月22日水利部 第16号令 ) ; (4) 关于加强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的通知 (水利部) ; (5)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 (SL204 98) ; (6)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 (SL277 2002 ) ; (7) 水土保持试验规范 (SD239 87 ) ; (8)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SL190 96 ) ; (9)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规划通则 (GB/T157721995 ) ; (10 )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GB/T16453.1 16453.6 1996 ) ; (11 )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效益计算方法 (GB/T157741995 ) ; (12 ) 防洪标准(GB5020l 94); (13 )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技术标准 (SL44 93,水利部) (14 ) 造林技术规程(GB T 15776 1995) ; (15 )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GB6000 85); 。 - 可 编 辑 修 改 - (16)云南 省云政发 1999 5l 号云南 省人民政府关 于划分水土 流失重点防 治区的公告 ; (17) 云南 省土壤侵 蚀遥感调查 报告云南 水利厅、水 利部天津勘 测设计院(2000年8月 ); (18 ) × × × 工程性研究报告(× × × 年× × × 月); (19 ) × × ×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 (× × × 年× × × 月) ; (20 ) × × × 水土保持监测任务书 (× × × 年× × × 月). 2 工程概况 1.1 项目区概况 2.2 工程概况 2.3 施工分区布置 2.3.1土料场(分述基本情况) 2.3.2石料场(分述基本情况) 2.3.3存弃渣场(分述基本情况) 2.3.4场内外公路(分述基本情况) 2.4 工程占地 2.5 损坏水土保持设施及数量 2.6 移民搬迁及安置 2.7 水土流失量预测与评价 。 -可 编 辑 修 改 - 2.8 水土保持防治设计 2.8.1 防治目标 根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结合项目特点和项目区的实际情况,居 甫渡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实施要实现的总体目标是在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区范 围内,采取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管理措施,有效控制因工程建设而导致的新 增水土流失,并在此基础上治理工程区域原有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工程区域的生态环 境。具体防治目标如下: (1)扰动土地治理率:; (2)水土流失治理度:; (3)水土流失控制量:; (4)拦渣率:; (5)植被恢复系数:; (6)林草覆盖率:。 2.8.2 防治分区及布局 2.8.2.1防治分区 2.8.2.2防治措施 2.8.2.3防治措施总体布局 2.8.3 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工程量 区内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包括两部分,即工程治理措施和植物治理措施。工程治理措 施主要针对渣场,采取拦渣、护坡和排水工程措施。对施工区各类用地,根据其立地条 件,采取植物治理措施。根据对工程施工区的调查分析,需对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设 计以下水土保持措施: (1)存弃渣场、料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措施 (2)施工公路 (3)工程管理区、临时占地区 (4)主体工程永久占地区水土保持措施 (5)施工期临时水土保持措施 (6)移民安置区水土保持措施 2.8.4 防治措施实施进度 2.8.4.1基本原则 。 -可 编 辑 修 改 - 2.8.4.2实施进度 水土保持实施进度计划详见表3-3。 3 监测范围及内容 根据×××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中制定的水土流失监测计划和×××工 程水土保持监测任务书要求,并按照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和 水土保持监测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定了×××工程水土保持监测的主要范围、 内容、方法、时段、频率和站点布设等。 3.1 监测范围 ×××工程水土保持监测范围按照水利部审查批准的×××工程土保持方案报告 书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确定,即工程项目建设区 (包括水库淹没) 、直接影响区, 总面积为××× hm 2。其中,工程施工区占地总面积为××× hm 2,直接影响区(不含移 民安置区)面积为××× hm 2。工程水土流失重点地段为弃渣场、 料场、施工公路等地段。 ×××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详见表1。 3.2 监测内容 根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的要求和×××工程水土保持 方案设计报告书确定的水土保持监测内容,结合项目区的实际情况,本次水土保持 监测通过设立典型观测断面、观测站点、观测基准(标准地)等定点地面观测以及实地 调查等方法,对居甫渡水电站工程建设区进行水土保持监测,主要包括水土流失量 和水土保持效益的监测。以定点监测为主,定点监测的内容有面蚀、沟蚀等项目,通过 布设雨量站、水土流失观测小区、标准地等措施,用以分析掌握各项目分区水土流失状 况、林木生长状况以及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效果。宏观调查监测的内容主要有施工区域的 水土流失状况、水土保持设施的运行情况以及水土保护措施的生态环境效益,对出现的 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居甫渡水电站施工期的存弃渣场、土石料场、大型开挖破坏面、 。 -可 编 辑 修 改 - 场区内外公路以及绿化美化区和运行期的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效果等是本次监测的重点。 监测因子主要为:对地貌、植被的扰动范围和扰动强度及扰动时段;复核各施工区段所 产生的弃渣量;监测弃渣流失量;监测水土保持措施完好率及防治的效果。对于与侵蚀 相关的气象因子,如降雨量、降雨强度、水位、径流量、泥沙含量、风向、风速等不单 独监测,可参照当地气象水文监测资料。 本次监测的主要内容具体为: 1、项目区与水土流失相关的水文气象因子的监测 (1)降雨量、降雨强度; (2)气温、风、水位、流量、泥沙量等,不单独监测,可参照当地气象监测资料。 2、项目区水土流失因子的监测 (1)地形、地貌、植被的扰动面积、扰动强度的变化; (2)复核建设项目占地面积、扰动地表面积; (3)复核项目挖方、填方数量、面积和各施工阶段产生的存弃渣量及堆放面积; (4)项目区林草覆盖度。 3、水土流失状况的监测 (1)弃土、弃渣场坡面的水土流失面积、流失量及程度的变化情况; (2)土、石料场坡面的水土流失面积、流失量及程度的变化情况; (3)水土流失对周边和下游地区造成的危害及其趋势。 4、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的监测 (1)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的数量和质量; (2)林草的生长发育情况(树高、乔木胸径、乔灌冠幅)、成活率、保存率、抗 性及植被覆盖率; (3)工程防护措施的稳定性、完好程度和运行情况; (4)各种已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的防治拦效益(渣保土效果)监测,包括控制水 土流失量、提高拦渣率、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等。 。 -可 编 辑 修 改 - 4 监测方法 根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 测应有相对固定的观测设施,监测采取定位观测和实地调查相结合。 4.1 气象水文监测 (1)降雨量、降雨强度的监测, 以收集工程区内或临近区域已知气象站的气象观 测资料数据为主,也可建立简易气象站,采用自计雨量计、标准雨筒实时观测。简易 气象观测装置安装布局见图4-1 ; (2)水位、流量、泥沙量等,以收集工程或临近区域观测资料数据为主; (3)气温(采用专用温度计)、风速(采用专用风速仪)、湿度(采用干湿 球法)等,不单独监测,参照当地气象监测资料。 10cm 土壤 埋深 100cm 铁丝网 空隙 水泥桩围栏 150cm 12cm 水泥桩 横截面 12cm 200cm300cm300cm200cm 围栏 标准百叶窗 围栏 标准雨量桶标准雨量桶 围栏 自计雨量桶 200cm 500cm 300cm 100cm 自计雨量桶 图 4-1 简易气象站布局与典型设计图 4.2 水土流失因子的监测 项目建设区水土流失因子采用SL2772002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中 7.4 规定的方法。 。 -可 编 辑 修 改 - (1)地形、地貌、植被的扰动面积、扰动强度的变化 采用实地勘测、 线路调查、 地形测量等方法, 结合 GIS和 GPS 技术的应用, 对地形、 地貌、植被的扰动变化进行监测。 (2)复核建设项目占地面积、扰动地表面积 采用查阅设计文件资料,利用高精度GPS和 GIS 技术,沿扰动边际进行跟踪作 业,结合实地情况调查、地形测量分析,进行对比核实,计算场地占用土地面积、扰 动地表面积。 (3)复核项目挖方、填方数量及面积和各施工阶段产生的弃土、弃石、弃渣量及 堆放面积 采用查阅设计文件资料,利用高精度GPS和 GIS 技术,沿扰动边际进行跟踪作 业,结合实地情况调查、地形测量分析,进行对比核实,计算项目挖方、填方数量及面 积和各施工阶段产生的弃土、弃石、弃渣量及堆放面积。人工开挖与填方边坡坡度、存 弃渣体高度等采用地形测量法。 (4)项目区林草覆盖度采用抽样统计和调查、测量等方法,并结合GIS 和 GPS 技术的应用进行监测,即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分别确定调查地样方,并进行观测和计 算。 项目区林草覆盖度利用高精度GPS 定位,结合 GIS分析技术,采用抽样调查和测量 等方法进行监测。即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确定调查地样方,先现场量测、计算种盖度 (或郁闭度),再计算出场地的林草覆盖度。具体方法为: (1)林地郁闭度的监测采用树冠投影法。在典型地块内选定20m ×20m的标准地, 用皮尺将标准地划分为5m ×5m的方格,测量每株立木在方格中的位置,用皮尺和罗盘 测定每株树冠东西、南北方向的投影长度,再按实际形状在方格纸上按一定比例尺勾绘 出树冠投影,在图上求出林冠投影面积和标准地面积,即可计算林地郁闭度。 (2)灌木盖度的监测采用线段法。用测绳或皮尺在所选定样方灌木上方水平拉过, 垂直观察灌丛在测绳上的投影长度,并用卷尺测量。灌木总投影长度与测绳或样方总长 度之比,即为灌木盖度。用此法在样方不同位置取三条线段求取平均值,即为样方灌木 盖度。 (3)草地盖度的监测采用针刺法。用所选定样方内,选取2m ×2m的小样方,测绳 。 -可 编 辑 修 改 - 每 20cm处用细针( =2mm )做标记,顺次在小样方内的上、下、左、右间隔20cm的点 上,从草的上方垂直插下,针与草相接触即算有,不接触则算无。针与草相接触点数占 总点数的比值,即为草地盖度。用此法在样方内不同位置取三个小样方求取平均值,即 为样方草地的盖度。 (4)林地的郁闭度或灌草地的盖度计算公式为: D=fd/fe 式中:D林地的郁闭度(或草地的盖度),% ; fd样方面积, m 2; fe样方内树冠(或草冠)的垂直投影面积,m 2。 (5)项目建设区内各种类型场地的林草植被覆盖度(C)计算公式为: C=f/F 式中:C林木(或灌草)植被的覆盖度,% ; F类型区总面积, km 2; f 类型区内林地(或灌草地)的垂直投影面积,km 2。 本次纳入计算的林地(或草地)面积,其林地的郁闭度或草地的盖度取大于20% 。 样方规格乔木林为60m ×20m ,灌木林为 10m ×10m ,草地为 2m ×2m 。本次监测采用的 GPS 定位和 GIS技术,具有对监测对象的位置、边界准确定位的高精度特性,可在实地调查 基础上,结合对地形图件和施工图件的综合分析,提取建设项目占地面积、地表位置及 变化情况的数据信息准确可靠。 4.3 水土流失状况的监测 水土流失状况的监测包括存弃渣场、土石料场及其它人工挖填方坡面的水土流失面 积、流失量、程度的变化情况(包括坡面水土流失、重力侵蚀等)及对周边和下游地区 造成的危害及其趋势,应在水土保持方案中的水土流失预测的基础上进行。通过对报告 书预测的重点流失区的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获得现状监测资料,并进行各次监测成果 的对比分析,以及与原预测成果的对比。×××工程建设区水土流失量采用水土保 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 2002)中 7.3.3和 7.3.4规定的方法。 (1)水蚀量监测 。 -可 编 辑 修 改 - 工程建设区扰动地表、弃渣等施工活动引起的水土流失数量,以及变化情况,可通 过典型调查、小区观测法、简易水土流失观测场法,以及简易坡面量测法等地面观测方 法进行监测。 本次坡面水蚀量监测主要采用简易水土流失观测场法或简易坡面量测法进 行监测。 1)简易水土 流失观测场法:主 要适用于弃渣场等 分散堆积场地及边 坡。布设样地规格 为 5m × 20m 。 将直径 0.5 1cm 、长 50 100cm 的钢钎,在 选定的坡面样方小区按照1m × 5m的间距分纵横方向共计20 支钢钎垂直打入地下,使钢 钎钉帽与坡面齐平,并在钉帽上涂上油漆,编写编号(图4-2)。以后,在每次暴雨后 和汛期结束,观测钉帽距地面的高度,以此计算土壤侵蚀厚度和总的水土流失数量。计 算公式为: A=ZS/1000cos 式中: A土壤侵蚀数量( m 3); Z侵蚀厚度( mm ); S水平投影面积( m 2); 斜坡坡度。 2)简易坡面量测法: 主要 适用于公路边坡土质开挖面、 土或土石混合或粒径较小的石 砾堆等坡面的水土流失量的测 定。在选定的坡面,量测坡面 图 4-2 水土流失简易观测场示意图 图 4-3 水土流失简易坡面量测场示意图 。 -可 编 辑 修 改 - 形成初的坡度、坡长、坡面组成物质、容重等,并记录造成侵蚀沟的次降雨。在每次降 雨或多次降雨后,量测侵蚀沟的体积,得出沟蚀量,并通过沟蚀占水蚀的比例(50% 70% ),计算水土流失量(图4-3)。当观测坡面能保存一年以上时,应量测至少一年的 流失量。 (2)重力侵蚀状况监测 对于重力侵蚀状况,采用SL277 2002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中7.3.6 规定的 方法。在汛期开始、每次暴雨过后和汛期终了,按照类型(崩塌、滑塌、泻溜),调查 发生重力侵蚀的次数、地点、原因、面积、总的土方量及洪水冲走的土方量,以及每次 暴雨后冲沟的泥石流发生情况、运动特征及固体搬运物质等。 可采用排桩法监测滑坡。在大坝左坝肩下游发育表层滑坡H1,潜在威胁电站的安 全。为了及时了解该滑坡及类似滑坡的发育机制及变形情况,为电站的安全提供 及时的预警预报,可建设滑坡监测点。 观测采用排桩法,从滑坡后缘稳定岩体开始,沿可能出现的滑坡变形最明显 的轴向等距离布设一系列排桩。各桩间距为10m,埋深0.5 0.8m。按汛期每周 一次、非汛期每月一次,量测各桩之间的距离(包括相临排桩地表直线间距、相 临排桩桩端直线间距)。两两排桩间距采用皮尺读取,多个排桩间距用水准仪测 量。根据下式可计算位移量,其中: 位移:Lik= Lij+1 Lij 水平位移:Xik= Lik cos i 垂直位移:Yik= Liksin i 式中, i = 1, 2, 3, 12,表示桩数;j = 1, 2, 3, m, m 表示测次; k = j = 1, 2, 3, m-1, m 表示测次; Lik表示第 j 次测量时第i 桩与第 i +1 桩 之间的斜坡距离(m );Lik 表示第 k 次测量与第k +1 次测量之间,第i 桩与 第 i +1 桩之间的距离之差;i表示第i 桩与第i +1 桩之间的斜坡坡度(o )。 根据定期量测数据,可用于研究和判断滑坡的变形规模、机制及发展趋势。 (3)土壤性质指标量测 涉及的土壤性质指标(容重、含水量、抗蚀性等)观测方法采用土壤理化分 。 -可 编 辑 修 改 - 析手册和国家有关技术规范规定的标准方法。 4.4 水土保持设施效果的监测 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数量,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通过实地调查核实;水土保持措 施的质量,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对于工程防治措施,主要调查其稳定性、完好程 度、质量和运行状况,按照SL2772002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中7.4.3规定 的方法,并参照 GB/T157721995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 、 GB/T16453.1 16453.6 199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的规定;植物措施主要调查其林草 的成活率、保存率、生长发育情况(林木的树高、胸径、冠幅)、抗冻性及其植被覆 盖度的变化,采用 SL2772002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中 6.5.16.5.4和 7.4.4 规定的方法,参照SD23987 中第 6.5.2条规定的方法。 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主要通过实地调查和核算的方法进行。 水土保持措施的保土效益按照GB/T15774-199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 法进行;拦渣效益通过量测实际拦渣量进行计算。 5 监测站点的布设 根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 中监测点布设原则和选址要求,在 实地踏勘的基础,针对×××工程项目区工程特点、施工布置、水土流失的特点和水 土保持措施的布局特征, 并考虑观测与管理的方便性, 本次监测在不同类型区域分别 设置长期和临时观测(监测)站点或断面,在9 个区域设置临时观测(监测)站点 或断面,包括 1 #弃渣场、 2#存弃渣场、 3#弃渣场、 4#弃渣场、 5#弃渣场、××石料场、× ×土料场、工程管理区范围内和1 个区域为工程周边不受影响的地区(设1 个对照观测 地段)。按照监测点计算,简易气象观测站1 个,雨量观测站1 个,地形地貌及扰 动场地变化观测点有8 个,林木生长发育情况和植物措施质量监测点10 个,林 木抗性和林草覆盖度监测点有10 个,坡面水土流失量监测断面有10 个(其中有 1 个 为对照监测断面),水土保持措施质量和防治效果监测点有10 个,共计 50 个。同时, 通过抽样监测这些站点(断面),监测工程建设区水土保持工程的完成及其效益情 。 -可 编 辑 修 改 - 况,掌握工程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及变化和各种水土保持防治措施的效益。具体水土流 失监测站点布设见布置图(图略)。 2005 年 5 月,各监测站点建立完毕,当年雨季(即2005 年 5 月底)即投入 监测使用。 5.1 水土流失因子监测布点 (1)调查监测 对于项目建设区地形、 地貌和植被的扰动变化, 建设项目占地面积、 扰动地表面积, 挖方、填方数量及面积,主要采取调查的方式进行监测。 监测范围分布在项目建设施工区内各存弃渣场、土石料场、场内施工公路及工程管 理区等,也就是除移民安置区和水库淹没区以外的其他所有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设 置 10 个地形、地貌和植被的扰动变化监测点。 (2)地面观测 拟在 1 #弃渣场、 2#弃渣场、3#弃渣场、4#存弃渣场、 5#弃渣场等 5 个存弃渣场实地测 量核实弃土、弃石、弃渣量及堆放面积,并在5 个存弃渣场、 2 个土石料场、工程管理 范围绿化美化区和场内施工公路设置10 个林草覆盖度监测点。 5.2 水土流失状况监测布点 (1)地面观测 对于工程建设区扰动地表、弃渣等施工活动引起的水土流失数量,以及变化情况, 拟在项目建设区存弃渣场、 土石料场和场内施工公路设置9个坡面水土流失量监测断面, 重力侵蚀观测不设置监测断面(点)。 为了准确分析坡面水土流失的数量,拟在工程区周边不受影响的, 与存弃渣场地表 覆盖物、自然条件相似,坡度相同的地方选择1 个坡面水土流失数量对照监测断面。 (2)调查监测 工程建设区水土流失面积变化情况,以及项目建设对下游和周边地区造成的危害, 。 -可 编 辑 修 改 - 拟通过对上述 9 个监测点所在的弃渣场和公路进行路线调查(如果有必要还适当安排测 量调查工作)。重力侵蚀观测设调查监测点。 5.3 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的布点 (1)地面观测 拟在在 5 个存弃渣场、 2 个土石料场、工程管理范围绿化美化区和场内施工公路设 置设置 10 个林木生长发育状况监测点和10 个林木抗性观测点。 (2)调查监测 拟对在 5 个存弃渣场、 2 个土石料场和场内施工公路等三个区域抽样调查水土保持 设施质量和运行情况,调查内容包括拦渣坝、拦水坝、挡墙、护面工程、截排水沟和引 洪沟等。 5.4 监测点(断面)的的布点 按照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 2002的具体要求,在指定的区域(施工场 区)根据实地踏勘情况确定。 6 监测计划及工作安排 6.1 监测计划 ×××工程大规模的施工建设正在进行,因此本次水土保持监测的时间安排考虑为 3.0 年,共监测 10次。即建设施工期为2.0 年,每季监测 1 次,共监测 8 次;运行期为 1 年,每半年监测 1 次,共监测 2 次。根据水土保持措施的特性,水土流失量的地面观 测工作安排在每年汛期枯水季节一次,汛后一次;植物措施的地面观测安排在每年春季 和秋季各一次。调查监测工作除重力侵蚀等应在汛期结束之前进行外,其它项目的调查 监测工作原则上安排在枯水季节进行。 。 -可 编 辑 修 改 - 6.2 监测工作安排 本次水土保持监测的范围分区、 内容、方法、时段和频次等工作安排, 具体见表 4-2。 表 6-2 ×××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安排表 监测分区 及监测点 ( 断面 ) 位 置 监测内容 监测方法监测时间监测频次 全区 降雨量、雨强等观测 简 易气象站观测或 利用电站资料 施工期、 运行期 每日一次 , 自 计式雨量计 复核占地面积、扰动地表面积现场调查、 地形测量施工期每季度一次 复核挖填方的数量、占地面积现场调查、 地形测量施工期每季度一次 主 体 工 程 坝 基 础 开 挖两侧 降雨量、雨强等观测 简 易气象站观测或 利用电站资料 施工期、 运行期 每日一次 , 自 计式雨量计 水位、径流量利用电站资料运行期每年 5、9 月 泥沙流失量利用电站资料运行期每年 5、9 月 存弃渣场 (4个弃渣 场、 1 个存 弃渣场 ) 地形、地貌及植被扰动变化现场调查、 地形测量施工期每季度一次 渣体坡度、地高、存弃渣量、堆放面 积 现场调查、 地形测量施工期每季度一次 损坏水保设施数量和质量现场调查施工期每季度一次 坡面水蚀面积、 流失量、 程度及危害 调查 观测小区法、 沟槽法 施工期、 运行期 视降雨而定 坡面重力侵蚀数量、类型、位置、规 模及危害调查 现场巡视、调查法 施工期、 运行期 汛期终了一次 已实施水保措施数量和质量现场调查 施工期、 运行期 每年一次 工程防护措施的稳定性、完好程度及 运行情况 现场巡视、观察法 施工期、 运行期 汛期前后各一 次 林木生长发育状况等调查标准地法运行期每年 5、9 月 林草植被覆盖度标准地法运行期每年 5 月 植被恢复情况(绿化率)标准地法运行期每年 9 月 林木抗性(林木越冬受害)标准地法运行期春、夏季 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效果观测现场巡视、调查法运行期 每年 5、9、12 月 土石料场 地形、地貌及植被扰动变化现场调查、 地形测量施工期每季度一次 挖方边坡高度、坡度、挖方量、扰动 地表面积 现场调查、 地形测量施工期每季度一次 损坏水保设施数量和质量现场调查施工期每季度一次 临时坡面水蚀量 观测小区法、 沟槽法 施工期、 运行期 视降雨而定 坡面重力侵蚀数量、类型、位置、规 模及危害调查 现场巡视、调查法 施工期、 运行期 汛期终了一次 已实施水保措施数量和质量现场调查 施工期、 运行期 每年一次 。 -可 编 辑 修 改 - 工程防护措施的稳定性、完好程度及 运行情况 现场巡视、观察法 施工期、 运行期 汛期前后各一 次 林木生长发育状况等调查标准地法运行期每年 5、9 月 林草植被覆盖度标准地法运行期每年 5 月 植被恢复情况(绿化率)标准地法运行期每年 9 月 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效果观测现场巡视、调查法运行期 每年 5、9、12 月 工 程 管 理 区 ( 施工场 ( 营) 地、业 主营地、 各 类仓库 ) 范 围 绿 化 美 化区 地形、地貌及植被扰动变化现场调查、 地形测量施工期每季度一次 占地面积、扰动地表面积现场调查、 地形测量施工期每季度一次 已实施水保措施数量和质量现场调查运行期每年一次 工程防护措施的稳定性、完好程度及 运行情况 现场巡视、观察法运行期 汛期前后各一 次 林木生长发育状况等调查标准地法运行期每年 5、9 月 林草植被覆盖度标准地法运行期每年 5 月 植被恢复情况(绿化率)标准地法运行期每年 9 月 林木抗性(林木越冬受害)标准地法运行期每年 2 月 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效果观测现场巡视、调查法运行期 每年 5、9、12 月 场 内 施 工 公路 ( 干支 线 及 临 时 公路 ) 地形、地貌及植被扰动变化现场调查、 地形测量施工期每季度一次 损坏水保设施数量和质量现场调查施工期每季度一次 坡面水蚀面积、 流失量、 程度及危害 调查 观测小区法、 沟槽法 施工期、 运行期 视降雨而定 坡面重力侵蚀数量、类型、位置、规 模及危害调查 现场巡视、调查法 施工期、 运行期 汛期终了一次 已实施水保措施数量和质量现场调查 施工期、 运行期 每年一次 工程防护措施的稳定性、完好程度及 运行情况 现场巡视、观察法 施工期、 运行期 汛期前后各一 次 林木生长发育状况等调查标准地法运行期每年 5、9 月 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效果观测现场巡视、调查法运行期 每年 5、9、12 月 注 : 1、施工期监测时限为2.0 年,运行期监测时限为1 年 ; 2、坡面水蚀量在每年每次大暴雨和汛期终了后各监测一次; 3、林木生长发育状况等包括林木的植被类型、育苗方法、种植方式(含株间距、行间距、坑深)、 苗木 规 格 和 林 木 的 树 高 、 胸 径 ( 乔 木 )、冠 幅 (灌草 ) 、保 存 率 和 成活 率 等。 造 林 成 活率 在 造林 当 年秋季调查监测1 次,造林保存率在每年5 月调查监测1 次,林木的树高、胸径(乔木)、冠幅(灌 草)在每年9 月调查监测1 次。林木抗性在每年春季初调查监测1 次。 7 设施设备及人员组织 7.1 设备设施 本水土保持监测方案实施需要配备的监测设施和设备详见表5-1 。 。 -可 编 辑 修 改 - 表 5-1 ×××工程水土保持监测设施和设备一览表 序号设施和设备型号单位数量备注 一设施 1 简易观测小区(场)个10 包括截 ( 排) 水沟、沉沙池和集流 槽 2 简易气象站个1 场地平整、防护围栏及安装 3 钢钎、皮尺、卷尺、卡 尺、罗盘等 套2 用于观测侵蚀量及沉降变化, 植 被生长情况及其它测量 4 用品柜个2 试剂、物品、资料贮存 5 实验室改造个1 操作台、隔墙、水电安装等 二设备 1 自计式雨量计套3 用于简易气象站建设 2 标准雨量筒套3 用于简易气象站建设 3 百叶箱套1 含温度计、湿度计 4 风向 - 风速仪套1 便携式 5 气象速测系统套1 便携式, 5 要素 6 三级水准仪SD3型套1 测多标桩间距 7 水位计套2 便携式 8 三角堰修建套2 用于库区河水流量测定 9 梯形堰修建套2 用于库区河水流量测定 10 土壤水分仪套1 测 4 个深度 11 泥沙浊度仪套1 泥沙快速测定 12 精密天平AG-204 型套1 1/10000g 13 烘箱 101A-2II 型 套1 带鼓风 14 手持式 GPS GPSIV型台1 用于监测点、场地及现象点的定 位和量测 15 数码照相机台1 用于监测现象的图片记录 16 计算机台2 用于文字 ,图表处理和计算 17 制图软件MapGIS 套1 用于图件的绘制和数据处理 18 制图软件AutoCAD 套1 用于图件的绘制和数据处理 19 易耗品 样品分析用品、玻璃器皿、化学 试剂、分析纯、打印纸、等 20 幅材及配套设备 用于各种设备安装补助材料、小 五金构件及易损配件补充 7.2 监测人员组成与分工 本项目监测工作由×××承担,具体人员和分工见表5-2。 。 -可 编 辑 修 改 - 表 5-2 ×××工程水土保持监测人员安排和组织分工 姓名性别职称、职务专业监测工作分工 黄兵女副教授环境工程负责项目的组织和实施 薛传东男副教授 / 博士地质工程负责水土流失状况监测 钟德明男高工水工设计负责工程防护设施监测 李荣华男工程师植物工程负责植物恢复措施监测 李保珠男讲师 / 博士GIS 技术负责数据处理和制图 骆少勇男硕士工程地质参加水土流失状况监测 施春女讲师 / 硕士计算机技术参加数据处理和制图 魏海霞女硕士区域规划负责图件资料的综合整理 8 成果提交 ×××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分3.0 年共 10 次完成。每次监测结束后,需对监测 结果和原始调查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做出简要评价,编写监测分析报告,及时 报送业主与当地水土保持主管部门。若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业主与当地水土保持 主管部门,进行水土保持补救措施。每年年末,进行一次资料整理及归档,编制年度监 测报告,内容包括监测时间、地点、监测项目和方法、监测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下一 步水土流失防治的建议等,并报送业主、工程建设单位、当地水土保持主管部门和上级 水土保持监测管理机构备案。 全部监测工作结束后,根据各阶段的监测情况,综合分析整理成果,编制提交骆 少勇水土保持监测总报告 。 注:本格式只供参考,其中附图表只是说明应有的项目形式不固定。 。 -可 编 辑 修 改 - 附表 1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调查表(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 ) 地 点 地 块 损坏和 压占面 积 (m 2) 地面 扰动 类型 地 形 部 位 地面组 成物质 原地 面坡 度 ( o) 现 地 面 坡 度 ( o) 挖深或堆 置高度 /m 坡向 ( o) 坡 长 (m) 周边植 被状况 植被恢 复状况 土壤侵 蚀类型 土壤侵蚀 强 度 t/( km 2· a) 水土流失 危害情况 调查人 : 填表人 : 核查人 : 填写日期: 年月日 。 -可 编 辑 修 改 - 附表 2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综合调查表(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 ) 图 斑 编 号 图 斑 面 积 (m 2 ) 土 地 利 用 类 型 地貌 部位 坡 度 ( o) 海 拔 (m) 基岩类型土壤类型 植 被或 作物种 类 覆 盖 度 生 长 状 况 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措施 类 型 强 度 t/(km 2· a ) 数 量规 格质 量 调查人 : 填表人 : 核查人 : 填写日期: 年月日 。 -可 编 辑 修 改 - 附表 3 开发建设项目重力侵蚀调查表(根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编制) 位置 侵 蚀 类 型 发 生 时 间 诱因形成条件 发生 规模 危害 及防 治 平面图剖面图场 地 X 坐 标 Y 坐 标 ( 大) 暴雨 人 为 活 动 其 它 地形地貌 植被 状况 地质 构造 水文 地质 物质 组成 土地 利用 雨量 /mm 历时 /h 类 型 部 位 坡 长 /m 坡 向 / o 原 坡 度 / o 现 坡 度 / o 调查人 : 填表人 : 核查人 : 填写日期: 年月日 。 -可 编 辑 修 改 - 附表 4 雨量站逐日降水量观测表(水土保持试验规范

    注意事项

    本文(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pdf)为本站会员(tbuqq)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