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党组织服务党员和党员服务群众制度第一章总则为进一步推动党组织服务党员和党员服务群众的有效实现,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服务能力,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党的有关政策,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旨在规范党组织和党员在服务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程序和标准,确保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实现服务的规范化、常态化和制度化。第二章制度目标1 .增强服务意识:提升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的意识,使服务成为党员的自觉行动。2 .规范服务行为:建立健全服务规范,确保服务行为的标准化和一致性。3 .提高服务效率:通过科学的管理流程,提高服务的时效性和满意度。4 .促进党员成长:通过服务群众,促进党员的思想觉悟和能力提升,实现党
2、员与群众的紧密联系。第三章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党组织及其党员,包括但不限于基层党支部、党小组及党员个人。所有参与服务活动的党员和党组织需遵循本制度。第四章服务管理规范第1节党组织服务党员1 .建立服务机制:党组织需定期召开党员大会,了解党员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及时解决党员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党员联系制度,指定专人负责与党员沟通、交流,确保党员的声音被听到。2 .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定期组织培训,提升党员的政治素养和专业技能。鼓励党员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3 .开展关怀活动:-定期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关心和帮助困难党员,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增
3、强党员之间的凝聚力。第2节党员服务群众1 .明确服务内容:-党员应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和工作岗位,明确服务的重点领域,如教育、医疗、环境保护等。-设立服务承诺制,党员需向群众公开承诺服务内容和时间,接受群众监督。2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一组织党员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如义务教育辅导、医疗咨询、环境整治等,增强党员的服务意识。鼓励党员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个性化服务活动,满足群众的多样化需求。3 .建立反馈机制:-建立群众意见反馈渠道,定期收集群众对党员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服务工作。通过定期召开群众座谈会,了解群众的需求,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第五章执行流程1 .服务计划制定:党组织根据党员和群众
4、的需求,制定年度服务计划,明确服务目标和内容。-制定服务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2 .实施服务活动:组织党员开展服务活动,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党员在服务过程中应记录活动情况,包括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效果等。3 .服务总结与评估:-活动结束后,党组织应组织党员进行总结,评估活动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根据评估结果,优化服务方案,为下次服务活动提供参考。第六章监督机制1 .内部监督:-党组织应定期开展服务活动的检查与评估,确保党员服务行为符合规范。-对于服务活动中表现突出和问题突出的党员,分别给予表扬和整改要求。2 .群众监督:开通群众反馈渠道,鼓励群众对党员服务进行评议,及
5、时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建立群众监督员制度,邀请群众代表参与服务活动的监督,提高服务的透明度。3 .考核与奖惩:对于服务工作表现优秀的党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于服务不到位的党员,给予必要的批评和整改要求。-将服务群众的情况纳入党员年度考核,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第七章附则1 .解释权:本制度由党组织负责解释,具体实施细则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2 .适用条件: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党组织和党员,特殊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3 .生效日期: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定期评估和修订,以确保其适用性和有效性。结语通过制定本制度,我们旨在进一步明确党组织和党员在服务过程中的责任与义务,提高服务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党员的主动服务,使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增强他们对党的信任和支持,为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