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题汇编.pdf

    • 资源ID:5608687       资源大小:159.60KB        全文页数:4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6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题汇编.pdf

    2008 年中考散文阅读题汇编 (08·南京)古诗词中的色彩美 “诗中有画”,诗歌虽然不能像绘画那样直观地再现色彩,却可以通过语言的 描写表情达意,唤起读者相应的联想和体验,展示出一幅幅多彩的画卷。 许多诗人写诗在运用色彩上往往追求复色搭配之荚。用色时,或组合,或对比, 方法多样。 诗人通过多种色彩的组合给诗歌带来了浓郁的画意。“两个黄鹂呜翠柳,一行 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 着无垠的空间延伸。 这里,明丽的色彩组合, 绘出了诗人舒展开阔的心境。 诗人爱用鲜明的色彩对比, 来增加感情的浓度。 白居易回忆江南春色之荚:“日 出江花红胜火,春采江水绿如蓝。” 杨万里赞美西湖荷花风韵:“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些佳句都是用鲜明的对比色,使画面显得十分绚丽,使情 感表现得明朗而热烈。这种“着色的情感”,具有绘画的鲜明性和直观感,增强 了诗歌意境的感染力,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诗人还善用色彩的暗地对比,初看似不觉得, 一加玩味, 就感到富有含蓄的画 意荚。杜甫的“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李贺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 日金鳞开”,都是先用大块黑色,用暗色调作底色,又用亮光点染,色调明暗差 别很大,构成一幅色调分明的画面。 诗人用色有时还不局限于一句一联,所写诗词全篇用色, 色彩更加丰富, 诗的 境界更为开阅。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 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开始使出人意料地用洁白的梨花 比喻落在树上的积雪, 生动地勾画出塞外八月飞雪的奇景。接着又以空旷荒凉的 塞外、乌云沉沉的天空、 纷纷扬扬的白雪构成了送别的背景。 “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在一片银白的世界中,诗人特弗1 描绘了那面鲜艳的红旗。 在整个背景和个别事物的映衬上,在色彩的调配上, 是那么美丽而又和谐, 真是 “独树一帜”。全诗展现出一幅色彩鲜明、奇异壮伟的边塞图景。 有时诗人不用复色搭配, 而是追求单一色调深浅浓淡的变化之荚。这样也能浸 润情感,收到很好的抒情效果。“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杨万里宿 新市徐公店 ),淡黄深黄相互对衬,蝴蝶和花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的喜爱之 情。 还有的诗不用直接表示色彩的词语,各种景物巧妙组合, 形成色调之荚。 北朝 民歌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 吹草低见牛羊。”苍天、草原、牛羊,这些具有不同色彩的形象构成了一幅苍茫 的画面。 诗歌中的色彩饱蘸着感情, 在诗人笔下可以产生神奇的魅力。它已经超越了客 观的写景效果, 而成为独特的抒情手段。 从色彩荚的角度来欣赏诗歌, 我们对诗 歌的荚便有了更深层的认识。 13阅读全文,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3 分) 14说说小节中“着色的情感”的含义。(2 分) 15、两小节都是介绍运用色彩的对比表现画意美,能否调换它们的顺序? 为什么?(3 分) 16结合本文,请你也从色彩美的角度,对下面的诗句作一点赏析。(3 分)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 17不仅诗歌讲究色彩的画意美,园林设计常常也着眼于此。下面苏州园林 中的一段文字,与本文在巧用色彩创造美感方面,有哪些道理是相通的?(3 分) 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 墙壁白色。 有些室 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 淡灰色和白色对村。 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 这些颜 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 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 花开时节, 更显得各种花明艳 照限。 13(3 分)(1)单一色调的变化之美(2)全篇用色(3)多色组合 14(2 分)诗歌中表达色彩的词语寄托了诗人的情感。(意思对即可 ) 15(3 分)不能。因为前者明显,直观,后者需稍加玩味。这样的顺序符合人 们的认知习惯。(意思对即可 ) 16(3 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不用直接表示色彩的词语,各种景 物巧妙组合, 形成色调之美。 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 橘红色的夕阳辉映着闪 着白光的河水,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意 思对即可 ) 17 (3分)追求单一色调深浅浓淡的变化之美运用多种色彩的组合 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 (08·无锡)泉贾平凹 我老家的门前, 有棵老槐树,在一个风雨夜里, 被雷击折断了。 家里来信说: 它死得很惨,是拦腰断的,又都列开四块,只有锯下来,什么也不能做,劈成木 柴烧罢了。我听了,很是伤感。 后来,我回乡去,不能不去看它了。 这棵老槐,打我记事起, 它就在门前站着, 似乎一直没见长, 便是那么的粗, 那么的高。我们做孩子的, 是日日夜夜恋着它, 在那里落秋千, 抓石子,踢毽子, 快活得要死。 冬天,世上什么都光秃秃的, 老槐也变得赤裸, 鸟儿却来报答了它, 落得满枝满梢。立时,一个鸟儿,是一片树叶;一片树叶,是一个鸣叫的音符: 寂寞的冬天里,老槐就是竖起的一首歌子了。于是,他们飞来了,我们就听着冬 天的歌,喜欢得跑出屋来,在严寒里大呼大叫。 如今我回来了, 离开了老槐是多年的游子回来了。一站在村口, 就急切切看 那老槐,果然不见了它。进了院门,我立即就看见了那里那老槐,劈成粉碎片, 乱七八糟地散推在那里, 白花花的刺眼, 心里不禁抽搐起来。 我大声责问家里人, 说它那么高的身架,那么大的气魄,骤然之间,怎么就在这天地空间里消灭了 呢?!如今,我幼年过去了,以老槐慰藉的回忆再也不能做了,留给我的,就是 那一棵刺眼痛心的树桩了吗?! 我在也硬不起心肠看这一长沧桑的残酷,蕴藏着 一腔对老槐的柔情,全然化作泪水流下来了。 夜里。我无论如何都睡不着,走了出来,又不知身要走到何处,就呆呆地坐 在了树桩上。树桩筐筛般大,磨盘样圆,在月下泛着白光,可怜它没有被刨了根 去。那桩四周的皮层里,又抽出了一圈儿细细的小小的嫩枝,极端地长上来,高 的已经盈尺,矮的也有半寸了。 小儿从屋里出来,摇摇摆摆的,终伏在我的腿上,看着我的眼,说: “爸爸,树没有了。” “没有了。” “爸爸也想槐树吗?” 我突然感到孩子的可怜了。 我的小儿出生后一直留在老家, 在着槐树下爬大, 可他的幸福、快乐并没有尽然就霎时消失了。 “爸爸, ”小儿突然说,“我好像又听到那树叶在响,是水一样的声音呢。” 唉,这孩子,为什么要偏偏这样说呢?是水一样的声音,这我是听过的,可 是如今,水在哪儿呢? “爸爸,水还在呢!”小儿又惊叫起来,“你瞧,这树桩不是一口泉吗?”我 转过身来,向那树桩看去,一下子使我惊异不已了:真是一口泉呢!那白白的木 质,分明是月光下的的水影, 一圈儿一圈儿的年轮, 不正是泉水绽出的涟漪吗? 我的小儿,多么可爱的小儿,他竟发现了泉。我要感谢他,他真有发现了新大陆 的哥伦布一样的伟大! “泉!生命的泉!”我激动起来了,仅仅握住了我的小儿,想这大千世界, 竟有这么多出奇, 原来一棵树便是一条竖起的河,雷电可以击折河身, 却毁不了 它的泉眼,它日日夜夜生动,永不枯竭,那纵横蔓延在地下的每一根每一行,该 是那一条一道的水源了! 我有些不能自已了。 月光下,一眼一眼看着那树桩皮层里抽上来的嫩枝,是 多么的精神,一片片的小叶绽了开来,绿的鲜鲜的,深深的:这绿的结晶,生命 的精灵,莫非就是从泉里溅起的一道道水坝柱吗?那锯齿一般的叶峰上的露珠, 莫非是水溅起时的泡沫吗?哦,一个泡沫里都有了一个小小的月亮,灿灿地,在 这夜里摇曳开光辉了。 “爸爸,这嫩枝儿能长大吗?” “能的。 ”我肯定地说。 “我说完了, 我们就在没有言语, 静止地坐在树桩的泉边, 谛听 着在空中溅 起的生命的水声 。 18、 文章第三自然段中的画线句展开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情感?( 3 分) 答: 19 文章开头说“很是伤感”,第四自然段又说一腔柔情“全然化作泪水流下 来了。 ,作者伤感流泪的真正原因是什么?(4 分) 答: 20 小儿将树桩比作一口泉,“我”觉得小儿的发现很伟大,你觉得这个比喻 好吗?为什么?请作具体分析。 (4 分) 答: 21文章最后说“ 谛听” “生命的水声”,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3 分) 答: 18 (3 分)老槐树上落满了可爱的鸟儿, (1 分)鸟儿的鸣叫声使得寂寞的冬天 很热闹,富有生气。(1 分)表达了作者崇敬、赞赏、喜爱的感情。(1 分)9 答 一点即可得 1 分) 19 (4 分)老槐树给了作者童年生活无限的乐趣和无穷的遐思;作者同情、可 怜老槐树死得很长惨, 消失得很惨; 老槐树的消失使作者再也不可能有对老槐树 慰藉的回忆了。(第一点 2 分,后面两点每点1 分) 20 (4分)好。月光下树的年轮像泉水的涟漪,所以月光下的树桩很像一口泉; (1 分)老槐树的生命没有结束,它像泉一样生命永不枯竭,因为嫩枝又长了出 来; (1 分)所以这个比喻显得生动形象,很新鲜,寓意很深刻。(2 分) (答对两 点即得 2 分) 21 (3 分)老槐树死了,但她的生命仍在延续; (1 分)嫩枝一定会长大,对未 来充满着期盼和信心; (1 分)对生命力强大的崇拜与敬仰。 (08·苏州)苏州,最后的园林 1979 年夏天我第一次来到苏州,那时候苏州看起来很旧,千年历史的城市给人 的印象当然是旧的。 我去了几乎所有开放的园林,这些园林过去并不是公园, 而 是别人的家。 这种变化给后来搞建筑的一个错误印象,以为园林只是一种国家风 景区的概念。园林其实就是中国人一生梦想中的家。 我记得那时候园林里面游客很少,很幽静,门面混迹于寻常巷陌。有些去处,不 经别人指点,还看不出来,很不起眼的一道门,偶然闯入,发现里面居然“山光 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苏州城里那些寻常百姓家里,也藏着大大小小的园林, 哪怕就是一盆假山, 一笼修竹。那些伟大的园林是在苏州的文化气氛和日常生活 习俗里生长出来的, 而不是为附庸风雅进行移植的结果。现在旅游团队成天在几 个景点对着那些茂林修竹奇石假山指指点点,任何一个缝都要说出点文化意思 来,倒使苏州园林看起来更像与日常生活无关的所谓“园林艺术”展览了。 苏州,这是最后的园林。一个园林要当得起园林这个祢号,就像贵族一样,要三 百年。一块奇石或者一只水缸的位置,在百年间调整多次, 直到园子主人从看山 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直看到顺 眼,这或许要用园主人的一生,甚至几代。他们信任自然,崇尚自然,追求自然 与人工的浑然天成,这也是园林的最高境界。在中国,园林是一种居住样式。俗 语说,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国式的天堂是在大地和人间。苏州园林是一个 可以安心的地方。 它是中国古代思想和生活经验、工艺传统、 经济能力的完美结 合,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不是随便说的,它说的就是昔日中国的生活理想。 园林就是这种理想的最高体现之一,它既暗示了中国哲学最深奥的部分,可以修 身养性,同时它又是一个让人可以“过日子”的地方。可以修身养性,就是所谓 的“安心”,这是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最根本的区别。西方建筑也许更讲实用, 心是无所谓的,令人提心吊胆的摩天大楼在美国那么流行,足见在栖居方式上, 修身养性、安心这些“空灵”的追求,对实用主义的西方来说,完全是匪夷所思 的。 苏州园林体现的是所谓“诗意的栖居” 。 “诗意”不只是小桥流水,也不只是茂林 修竹、奇石假山、 画栋雕梁这些所谓借景的艺术,而是体现着存在的根本意 义,是关系到人要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上这个必须要搞清楚的认识。高速 公路、水泥楼房、玻璃钢筋塑料汽油固然不错,可以加快我们的生活速度,但在 加速改造之后的这一切的尽头是什么,是新的失眠纪录, 还是苏州园林?是沙尘 暴和污水池, 还是“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现代人被现代化的过程所迷惑, 中国铺天盖地的“马塞克帝国”已经使“苏州园林”成为我们最后的文化遗址之 一。哦,看哪,中国人,你们曾经有那样美轮美奂的建筑,你们本来是指望在那 样的地方安你们的心的。 昆明最近有个热闹的争论, 就是因为很多小区的楼盘都 盖成西式,取西方名字,有文章的题目叫做:这是哪国的昆明。可想见当代中国 人在文化上的自卑已经到了什么程度,中国人真的连如何住在大地上都不会了 么?我在这个意义上说 “苏州园林” 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圣殿, 确实像希腊的那些 神庙,是有悲剧意味的。 30 年前我在苏州最喜欢的是网师园。那园林就像已经达到最高境界的散文。理 趣、禅意,石头、书法、匾额,荷花、修竹、暗香,屋宇、亭台、水榭,看起来 似乎都已经是造化之功,浑然一体,本来就在那里。我的心慢慢安静下来,像无 家可归的旅游者那样想入非非,我的家在这里面就好了。 (节选自祭坛上的苏州 ,作者于坚,标题为编者所加) 19作者认为“园林其实就是中国人一生梦想中的家”。请联系全文,简要说说 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 分) 20下面对文中关于苏州园林特点的理解,哪一项不恰当?(2 分) A它是在苏州的文化气氛和日常生活习俗里生长出来的,体现了真正的本土特 征。 B它是几百年来人们崇尚自然、追求自然,使之达到最高境界的中国式理想的 产物。 C它可以“安心”,是中国古代思想和生活经验、工艺传统、经济能力的完美 结合。 D中国铺天盖地的“马塞克帝国”已经使“苏州园林”成为我们最后的文化遗 址之一。 21 作者不厌其烦地写园主人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变化过程,有什么用意? (2 分) 22 写苏州园林为什么要提及西方的建筑?作者认为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最根本 的区别是什么?( 2 分) 23结合全文, 细细品味文中画线的句子, 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这样结尾有什么好处?(4 分) 24作者认为,把苏州园林说成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圣殿”,这是“有悲剧意味 的” 。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 (2 分) 19. 这些园林过去并不是公园,而是住人的家。这是中国人的生活理想的最高体 现之一,它既可以修身养性,同时又是一个让人可以“过日子”的地方。基本意 思对即可。 20D 21强调苏州园林“信任自然,崇尚自然” ,一切都“已经是造化之功,浑然一 体” ,在那里居住、生活可以安心。基本意思对即可。 22提及西方的建筑是为了比较中西方在栖居理念和栖居方式上的不同。中国建 筑与西方建筑最根本的区别是: 西方建筑也许更讲实用, 传统的中国建筑更多的 讲究修身养性、安心这些“空灵”的东西。基本意思对即可。 23表达了作者对网师园的喜爱之情,更流露出作者对这种“梦想中的家”的向 往、期待和对现代生活中文化传统缺失的无奈之情。这样结尾,在结构上,“我 的家在这里面就好了”与开头。园林其实就是中国人一生梦想中的家”相呼应, 使文章浑然一体。在内容上,进一步强调园林是中国人的生活理想,“是中国人 一生梦想中的家”,从而凸现了文章的中心。基本意思对即可。 24.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试题,同意或者不同意,言之成理即可。同意的回答 可以从民族文化的缺失这个角度去分析,发展经济、“加快我们的生活速度”的 同时不能抛弃传统文化,更不能产生“文化上的自卑”,如作者所说的那样,当 代中国人在文化上的自卑程度已经十分严重,中国人似乎成了一个连如何住在大 地上都不会的民族。 不同意的回答可以从兼收并蓄这个角度去分析,即追求“安 心”的同时也可以讲究“实用” 。中国的土地上也是可以盖西式的楼房的,关键 是不能抛弃传统文化 。 (08·淮安)生命之芯 李雪峰 庭院的上空是一架纵纵横横的葡萄藤。A 初春时节,昏睡的葡萄藤醒了, 它们先是睁开一粒粒紫红色看似惺忪的叶芽。不久,叶子便很快毛茸茸地伸展开 了。它们很快就把庭院里的阳光剪得支离破碎斑斑驳驳,不半月,院子的上空就 一片摇曳的苍翠,连一片金黄阳光也漏不下来。B清风徐徐地一摇,几片碎碎的 阳光偶尔从叶缝间掉落下来,但那是稍纵即逝的,像梦的碎片一样。 我是十分喜爱这些张张扬扬的葡萄叶子的。清晨推窗一望,绿叶田田,满 眼碧绿的饱满苍翠,让人感觉到了新一天的爽朗和清新。 暮秋时节,满藤的叶子都已枯黄了,飒飒秋风一吹,便不停有三三两两的 叶子从藤架上飘飘扬扬地凋落下来,落在庭院里、 墙角和台阶上, 像一只只再也 不能飞的蝴蝶。 这时,素爱清爽的妻子便不得不时时清扫那些落叶。但那落叶总 像扫不尽似的, 往往清晨刚刚扫过, 但中午或傍晚时就又落了厚厚一层,有时一 天扫了五遍,但还总是扫不净,仿佛你一转身它就又落下了。 妻子也想了许多的办法,费尽了周折,院子里却落叶依旧,这让妻子又气 恼又无奈。这情景往往一直要到落雪时才能结束。 去年的中秋, 满架的葡萄又变紫了。 剪摘葡萄时, 妻子不是挑紫透的先摘, 把那些没有熟透的葡萄串子留着,而是一次全早早摘了, 不论有没有熟透, 摘得 一串不留。妻子说,葡萄摘尽了,叶子落得就快,就不用像往年那样总是扫叶子 了。 果如妻子所说的那样,葡萄摘下后三四天,满架的叶子一下子就黄了,然 后开始汹涌地凋落, 一夜的工夫, 庭院里就落了厚厚的一层, 那些叶子显得十分 憔悴,有的叶脉还青着,只是叶缘黄卷了一些,但却早早地凋落了。 不到半月,葡萄藤上的叶子竟全落尽了,只剩下那些灰黑的老藤和那些褐 色的新条在庭院上空寂寂地缱绻着。偶尔飞来三两只鸟雀,怔怔地 栖落在上面, 然后啁啾几声就怏怏地 飞走了。 难道作物也有它们自己的灵魂吗?它们在泥土和风雨中生长,它们萌芽、 抽叶、开花,全都是为了自己的果实, 果实是它们生命的灯芯, 一旦果实夭折了, 它们的生命也就夭折了; 一旦果实夭折了, 它们的岁月也就黯淡了, 无论这世界 还有多么美好,无论岁月还有多么漫长,但它们却已走到了自己生命的秋天里。 果实或许就是作物们的梦想,或许就是作物们生命的纯粹使命,或许就是 作物们的灵魂,过早丢失了自己的果实,作物们生命的秋天就提前来临了。 坐在静静的葡萄架下,仰望那一簇一簇摇曳的绿叶,我对一切都充满了敬 意 ,无论是生命的,还是被我们视为非生命的,无论是一粒青青的葡萄,还是我 们脚下的一粒泥土 一切都是有着自己的梦想和灵魂的。 (选自时文选粹 . 精品散文 , 南方出版社。有改动) 9联系上文,体会第 段中“ 偶尔飞来三两只鸟雀,怔怔地 栖落在上面, 然后啁啾几声就怏怏地 飞走了。 ”一句中加点字的妙处。 (4 分) 答: 10本文语言优美,韵味悠长,请从第段划线句中的A、B两句中任选一 句加以赏析。(4 分) 选句序号() 赏析: 11文中第段中写到 “我对一切都充满了敬意 ” ,请结合上下文谈谈 “我” 充满了怎样的“ 敬意” 。 (4 分) 答: 12你是否赞同文中“妻子”摘尽所有葡萄,让叶子尽快落完的做法,请 说明理由( 5 分) ,见解深刻独到,语言简洁流畅,最多可加工2 分) 答: 9、(4 分)“怔怔地” “怏怏地”拟人化地表现出小鸟看到葡萄叶子全部落 完,了无生气时( 2 分)发愣、不高兴、很失望的样子,表现“我”看到叶子全 部凋零时的痛惜之情( 2 分) 10、(4 分)参考答案: A:运用拟人的手法( 1 分)形象生动地( 1 分)写出初春时节葡萄藤长出紫红叶 芽的情态,写出葡萄藤叶的灵性,(1 分),表达作者对清新叶子的喜爱。(1 分) B、运用拟人的手法( 1 分),生动地( 1 分)表现出清风吹拂的状态, (1分), 表达出作者看到如此美景的轻松愉悦的心情。(1 分) 或者运用比喻的手法( 1 分)形象地( 1 分)后勤描绘出阳光从叶缝间透出的状 态(1 分),从侧面写出葡萄的茂盛(1 分) 还可从词语欣赏的角度来赏。 11、(4 分)参考答案:在我眼里无论是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都有自己的梦想、 使命和灵魂( 3 分),都值得崇敬和珍爱(1 分) 12、参考答案提示:(原则不赞同写得好可或加分) 如赞同,可从妻子素爱清爽、怕麻烦,每天叶子影响院子卫生与情绪的角度谈; 如不赞同,可从妻子漠视生命,不尊重葡萄生长规律,欠缺生活情趣方面作答。 (08·常州)镜泊湖的黄昏 黄昏有时是一个错误。 譬如观飞瀑, 黯淡的光线使你无法领略飞腾的气势;譬 如草原上的故友重逢,天不假以阳光,无法纵马驰骋,只好入室把盏,醉里挑灯 看剑了。但有时,黄昏又是一个不可复制的美丽。譬如暮霭降临时,桂子树下情 人的相拥;譬如泛舟,泛舟在山环水曲的湖上。 如今我正在湖上, 在镜泊湖的游船中, 倚着舷窗, 看夕阳在波浪中书写活泼的 禅机。 说到禅机,似乎有些突兀,但我如此表述,绝非心血来潮。说它之前,让我们 还是先来追寻一下镜泊湖的历史吧。 用地质学家的说法, 镜泊湖属于高山堰塞湖, 海拔高度世界第二, 仅比瑞士的 日内瓦湖低了 25 米。所谓堰塞,就是被堵塞的河道。镜泊湖乃牡丹江故道,造 物主却赶着青山打了一个滚,牡丹江被截断,只好改道而走。于是,一个美丽的 高山湖泊,留在了长白山支脉张广才岭的腹部。 张广才岭并非以某位汉人的姓氏命名,它是满语,读“遮根采良”,意为吉祥 如意。镜泊湖在历史上亦有多个称谓。汉朝时,它叫湄沱河;唐高宗时,改称阿 卜湖;唐玄宗时,又名呼汗海。明代称镜泊湖,清代称毕尔腾湖。这满语的毕尔 腾,仍然是“水平如镜”的意思。辛亥革命后,复改为镜泊湖,沿用至今。 既是牡丹江故道,镜泊湖便不像洱海、洪湖、太湖那样一片浩瀚,泛舟湖心, 有横无际涯的感觉。它虽然有90 公里的水域,但仍然曲折如河道,唯其曲折, 我们才能见到别致的生动。 下湖时,已经五点多钟,枕着山脊的夕阳,已经不再炽烈,你可以用肉眼去细 细观察它, 看它像太极图一样散发的光晕。这最好的生命的蛋白汁, 在饲养着那 一双旋转不息的阴阳鱼。被阴阳鱼啄剩的光粒,散散地洒落湖中,它们飘荡着, 浮漾着,像金箔打造的浮萍。 游船入湖深深,船头向东,切开的是渐渐凝集的暮色。两岸的青山,将葱茏投 入湖中,孵化出翡翠般的大宁静。而船尾,那金箔般的浮萍,却是穷追不舍。船 头的翡翠,船尾的金箔,在夕阳中穷极变幻。不知为何,这情景让我想起阮籍的 诗句: “朝为媚少年,夕暮成丑老。 ”我不明白,放逸与纵酒的阮步兵,为何心境 如此苍凉。中唐的李商隐吟咏“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虽然含蓄一点,也 是过分地感伤。 这两位诗人, 均生存于中国的禅宗诞生之前,尚不能借助禅家参 透生命。 美的东西,大多转瞬即逝。把握生命之内的东西,才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就像 我此刻站在船尾, 眺望夕阳由猩红变成淡红时, 我才真切地感到, 生命的每一种 境界,都是无法替代的历程。它既有色彩,也有温度;既是灿烂,也是淡泊。就 像这镜泊湖,成为河道时,它流得欢畅;堰塞成湖,它仍然逍遥。 不知不觉,三分之二的夕阳,已经沉入了山脊。剩下的半弯,似乎激情更为充 沛;投放到水中的光晕,金灿灿的更为明亮。船尾的排浪中,水花更为璀璨。这 最后的辉煌实在太美了。我突然想到应该拍下一帧照片,于是揿下快门 刹那间,夕阳完全沉没,湖上的金光也骤然收尽。我捡拾刚才拍摄的湖波,取 景框中的画面一出来,我不免大吃一惊。潋滟的金波中,有一尊完整的弥勒佛, 正冲着我微笑。 (选自新民晚报2007年 10 月 30日) 11镜泊湖的黄昏美在哪里?试用文中的几个词语加以概括。(3 分) 12文章第 46 段对镜泊湖作了具体介绍,请用短语依次概括各段的内容。(3 分) ()() () 13阅读下面句子,联系上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4 分) (1) “这最好的生命的蛋白汁, 在饲养着那一双旋转不息的阴阳鱼”一句中加点 的“生命的蛋白汁”是什么意思? (2) “剩下的半弯, 似乎激情更为充沛; 投放到水中的光晕, 金灿灿的更为明亮。 船尾的排浪中,水花更为璀璨”中加点的“更”有什么表达作用? 14 选 出 对 文 章 的 理 解 和 分 析 有 错 误 的 一 项 。( 2分 ) 【】 A开头通过对比描写,强调黄昏是一个“不可复制的美丽”,并自然引出本文 的写作对象。 B文章引用阮籍和李商隐诗句的宗旨是为他们不能参透生命而感到惋惜。 C文章按时间顺序描写镜泊湖的黄昏,跳跃的文字,大胆的想像,在读者面前 呈现出水上黄昏的优美画卷。 D文章不仅写景,还渗入了禅机,从太极、阴阳鱼,到生机、生命态度的慢慢 感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积极而又超然、宽广的胸怀。 15结合本文主旨,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积极的人生态度”的理解。(4 分) 11. 活泼、生动、宁静、欢畅、辉煌。(3 分。也可以用名词性词语回答,如夕 阳、波浪、禅机、光粒。答到其中任意3 个词语即可得满分) 12(形成原因)(名称沿革)(河道特点)(3 分) 13(1)散发光晕的夕阳(或“夕阳散发的光晕”)。能给镜泊湖提供生命的 能量。能启迪作者思考生命的价值。(2 分,答到任意 2 点即可) (2)强调镜泊湖半弯的夕阳的活力和辉煌,镜泊湖水的清澈和明亮。 (2 分) 14B(2 分) 15无标准答案。可参考下面的要点联系实际来分析:(1)要及时把握生命之 内的东西。( 2)保持乐观的心态,坦然地面对生活,善于发现生活的美。(3) 人生的每一种经历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需要加以珍惜。 (08·南通)抽打心中的樱桃花 年少时家中的院子里种了两棵樱桃树。每年春天,樱桃树上总会挂满红得晶莹 透亮的樱桃。摘一颗放到嘴里,令人唇齿留香、心旷神怡! 有一年的春天, 樱桃树开满了花, 开得比以往哪一年都要多。 蜂蝶在樱桃花间 飞舞,馋嘴的我似乎已经闻到了樱桃那种特有的香甜味,就连在睡梦中, 都是满 树的樱桃在冲我微笑。 一天早晨, 我还躺在床上, 就听到院子里传来 “噼里啪啦” 的树枝摇晃的声响。 我赶快爬起来, 冲到院子里。 竟看到母亲正拿着一根竹竿在樱桃花间抽打,其中 的一棵好像已经抽打完了, 樱桃花像下雨一样落了一地。 她正准备抽打另一棵樱 桃树呢! 我赶忙跑过去一把抱住了母亲。任凭母亲如何解释, 我都紧紧抱住她的双臂不 放手。母亲无奈之下只能住手,她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也好,到了樱桃成 熟的时候,你就知道我抽打樱桃花的用意了!” 转眼间, 樱桃花落了, 两棵樱桃树都结满了青青的樱桃。尤其是我从母亲手中 保护下来的那一棵,樱桃结得密密麻麻,数也数不清。我炫耀似的指给母亲看, 她笑了笑,摇了摇头。 到了樱桃成熟的季节, 那棵经母亲抽打的樱桃树硕果累累,一颗颗樱桃仿佛一 盏盏挂在树上的小灯笼。 而那棵未经抽打的樱桃树上的果实仍然是一片青绿。我 坚持不吃已经成熟了的樱桃,静候着那片青绿变成点点唇红。 但结果令我失望, 已经成熟的樱桃被吃光了, 我保护的那棵樱桃树仍是满树青 黄,并且树上的樱桃开始干瘪、变黑、脱落,渐渐的树干上的绿色也退去,变得 干枯,毫无生机。母亲告诉一脸失望的我:这棵樱桃树由于在春天花开得太多, 又未经抽打,所以结的樱桃也太多。由于水分、营养供应不上,它累死了! 母 亲 用 牺牲一 棵 樱桃 树 的代价 告 诉 了我 一 个 道 理:。 人活在世上是不能太贪心的,要学会取舍。心中贪念太多,只取不舍的结果, 就像那棵未经抽打的樱桃树,最终导致你不堪重负、两手空空;而适当的舍弃, 看似是一种失去,但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获得更加丰厚的给予和回报! 15第段中,作者为什么极力状写樱桃花开之盛和“我”对樱桃的憧憬?(2 分) 16第段中, “我炫耀似的指给母亲看,她笑了笑,摇了摇头”,请自己的语言 分别描写当时情境中“我”和母亲的心理。(各不超过 40 个 字) (3 分) “我” : 母亲: 17联系上下文,请写出母亲用牺牲樱桃树的代价告诉“我”的道理。(答案写 在下面的横线上)(3 分) 18根据全文内容,说说标题“抽打心中的樱桃花”的作用。(4 分) 19阅读课文错过选段,结合上文内容答题。(4 分) 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赏窗外的美景、 奇景并不是多么了不得的事,关键是不能错过预定的站台! 我们预定的到站并不等于人生的终点。 但在人生的终点上,我们最好能含笑地说: 我虽然错过的很多很多,却毕竟把握了最关键最美好的,这样,“错过”便仿佛 是碧绿的叶片,把一生中“收获”的七彩鲜花映衬得格外明艳! 人生的历程, 其意义不只是生命的流逝, 还在于要从生命的长河中获得丰富的体 验。刘心武对“错过”的体悟告诉我们要把握住最关键、最美好的机会,含笑对 待“人生的终点”。 请结合以上材料和对 抽打心中的樱桃花 一文的阅读感悟, 谈谈你所受到的人 生启迪。 15、极力状写樱桃花开之盛和 “我“对樱桃的憧憬, 为下文母亲 “抽打”和“我” “护花”作铺垫。 16、示例:我:看,我的那一棵果实那么多,幸亏我执意保护;哼,你那棵就少 多了,后悔了吧? 母亲:毕竟是小孩子,不知道樱桃树疯结的后果,过些日子你就会明白了。 17、 “只有懂得适当舍弃, 你生命的行囊才会装满更多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或“青 涩的青春只有经过抽打的磨砺才能逐步走向睿智与成熟。” 18、概括了全文的主要情节;由物及人,形象地揭示了全文主旨。 19、示例:无论是“错过”还是“舍弃” ,我们心中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在实现 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主动“适当的放弃”。 (08·泰州)郁孤台笑了 一个云清风和的下午,我,怀着几分崇敬、几分兴奋的心情,寻到了位于赣州 市西北角的贺兰山下。仰望着山巅那魁伟的郁孤台,它,三重屋檐,檐角飞翘, 似握拳扬臂,挺起了那一份民族的自尊!它,默默无语,似蹙眉凝神,反省着那 一页沉重的历史 !我,步履匆匆地登上了郁孤台前六层百级石阶! 我是在岳武穆的 满江红词里知道“贺兰山”的,有人说词中所写的 “贺 兰山缺” ,位于宁夏与内蒙古交界处。而眼前的贺兰山,因为承载着一座巍峨慷 慨的郁孤台, 承载着一位血溅战袍、 泪洒宣纸的爱国词人辛弃疾,承载着他用热 血书就的一首悲壮诗篇,同样名扬中华,流芳千古! 这是一座三层楼高的古建筑。跨进门厅,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 壁赫然在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 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深山闻鹧鸪。” 我自然惦记着辛公当年的登临处, 惦记着诗中的清江水。 于是,急忙上楼, 更上一层,推窗而望,远山隐约,近水潺潺。忽然看到底楼的背阴处,竞有一块 开阔地,一座高大塑像的背影跃入我的眼帘。他,一定就是辛弃疾!于是,我匆 忙下楼,来到辛公塑像脚下,豁然明了:这就是辛公当年的登临处,就是感慨愤 激的辛弃疾喷发一腔热血、成就千古名作的地方! 仰视眼前的稼轩公, 右臂撩斗篷于身后, 左手握龙泉于胯部。 他剑眉紧 锁,凝目远眺,短须似乎微颤,深邃的目光中,流露出几多痛楚,几多愤懑,几 多无奈 !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我不禁轻吟起这样两句。放眼望 去:山下正是章江、贡水两道江水交汇处的赣江。溯洄望去,两水茫茫而来;溯 游望去,一江默默流去。虽说那天江水不盈,可是辛公的诗句,依然让人想见当 年的血泪之江。 大敌当前,国势艰危,腐败的南宋朝廷却苟安求和, 不思山河破, 不念金瓯缺,让奸佞当道,为丧权辱国之事,走苟且偷安之路!结果,王室南 渡,甚至太后逃生, 金兵追至造口,太后不得不弃舟登陆而去, 百姓的颠沛流离, 更是不堪回首 !这样的历史耻辱,岂容忘记!江水、泪水,就这样融而为一了。 我步出郁孤台,踱步在与台相连、沿江而伸的古城墙上。城墙很宽,俨然 是一位经风历雨、昂首挺胸的壮汉!它心甘情愿地用自己的胸脯,挡住滚滚的江 浪,抵御敌寇的刀箭火炮。古城墙,它曾经的斑斑驳驳,它满身的伤痕累累,天 地可鉴 !然而,它和辛公一样唏嘘,一样长叹!辛公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 栏杆。此情此景,城墙能够作证,城墙得以共鸣! 我侧过身子,回眸郁孤台的侧影,想起先前楼内的楹联“郁结古今事,孤 悬天地心”。是的,楼台、城墙都在警示我们:莫忘历史。它们也在教导我们: 位卑未敢忘忧国 !如今的郁孤台,修葺一新,绝无当年的伤痕;如今的古城墙, 也无历史的霉点,然而,民族之魂犹在! 眼下,我没有听到当年凄凄楚楚的鹧鸪声,也没有见到“山为翠浪涌,水 作玉虹流”的美景,倒是辛公在这里留下的名句激发起我情思连绵,剪之难断 如今我们生逢盛世,不乏莺歌燕舞,面对郁孤台的沉吟,清江水的抽泣,焉能 置若罔闻 ?此时,我的身边不乏热情的游者,但其中无视楹联的却非个别,楼内 文人墨客的诗作,吸引不了他们;脚踩历史足印,心念古今人事,显然不是他们 的热衷。他们登临楼台的脚步,轻快迅疾,徜徉城墙的心情,轻松愉悦,而“楼 以诗显,诗以楼传”的道理,他们丝毫不想深究我默然了。默诵着八百年前 辛公以刀剑刻成、蘸血泪写就的名诗,我决心把它谱曲吟唱,自己吟,教我的学 生吟,让这首“横绝六合,扫空万古”的词,融入我们师生的心中,融入更多后 人的心中 ! 11 如今,我如愿了,当我一次次吟唱时,当我在郁孤台上吟唱时,我感到: 郁孤台笑了,笑得很欣慰,笑得很深沉 (选自语文学习 2006年第 6 期,有改动 ) 注造口、郁孤台、清江都在江西赣江流域。淳熙二、三年(11751176), 辛弃疾任江西提刑 (掌管刑法狱讼的官 ), 官署在赣州,这首词当作于这一二年间。 龙泉:剑名,这里指宝剑。金瓯:黄金做的盆类器皿,比喻完整的疆土,泛 指国土。 20这是一篇以游踪为线索的游记散文。阅读全文, 从文中找出表明线索的主要 语言标志,加以概括,填在横线上。(每空限 5 字)(3 分) 仰望郁孤台 _ _ _ 21结合语境,解释第段中加点词语“历史的霉点”的含义。(2 分) 历史的霉点: _ 22说说第段开头“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这两句诗在结构和内 容上的作用。 (3 分) 23阅读文中第段和第 11段中画线的句子,联系全文,说说自己的理解。(4 分) (1)古城墙为什么和辛公“一样唏嘘,一样长叹”?(2 分) (2)郁孤台为什么“笑了” ?(2 分) 24 “楼以诗显,诗以楼传。 ”古建筑是历史的印记,更是文化的沉积。华夏大地 上,像郁孤台这样的遗迹又何止一处,请再列举两座这类建筑物, 结合与之相关 的历史人物和杰出诗文作简要表述。(6 分) 示例岳阳楼:范仲淹为之作岳阳楼记,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 下之乐而乐”的名句。 20登临郁孤台、步出郁孤台(踱步古城墙 )、回眸郁孤台。 (3 分,l 空 1 分。) 21历史的霉点: 既指敌寇入侵留下的斑驳伤痕,更指南宋王朝苟且偷安留下的 耻辱印记。 (2 分,l 点 1 分,意思对即可。 ) 22第段开头引用“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两句诗,承上启下。 “郁孤台下清江水”一句,承上, “凝目远眺”,启下,引出眼前所望之景。 “中 间多少行人泪”一句,引出对南宋屈辱历史的回顾,点明辛弃疾作词的背景。(3 分,答出承上启下 l 分;答出“引出所望之景” ,l 分;答出“引出历史回顾”或 “点山背景”,l 分。意思对即可。 ) 23(1)南宋王朝苟且偷安,辛弃疚力主抗金,却只能空怀报国志,唏嘘、长 叹;古城墙甘愿御敌,同样遭遇冷落,只能和辛公“一样唏嘘,一样长叹”。(2 分,答出“唏嘘、长叹”的原因,l 分;答出“一样”的原因即“南宋王朝苟且 偷安” ,1 分:意思对即可。 ) (2)更多的人记住了辛弃疾,记住了这首词,记住了郁孤台,并且融入了心中, 他们脚踩历史足印, 心念古今人事。 郁孤台若有知,当倍感欣慰。 (2 分,答出“记 住辛弃疾或郁孤台”,或“脚踩历史足印,心念古今人事” ,或“牢记历史”。意 思对即可。 ) 24本题系开放题,答山古建筑物名

    注意事项

    本文(中考语文散文阅读题汇编.pdf)为本站会员(tbuqq)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