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安徽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规程(试行征.docx

    • 资源ID:561258       资源大小:112.92KB        全文页数:6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安徽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规程(试行征.docx

    1、附件安徽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编制规程(试行,征求意见稿)安徽省农业农村厅2025年2月1 范围52 规程引用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标准52.1 法律法规52.2 规范性文件52.3 规范标准63 术语和定义83.1 高标准农田Wellfacilitatedfarmland83.2 高标准农田建设Wellfacilitatedfarmlandconstruction83.3 耕地地力cultivatedlandproductivity83.4 耕地质量cultivatedlandquality93.5 灌溉用水定额irrigationwaterquota94初步设计文件构成94.1 初步

    2、设计报告构成94.2 初步设计图件构成94.3 初步设计概算构成95初步设计报告编制91.1 综合说明91.2 项目区概况141.3 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影响因素分析161.4 项目区耕地占补平衡分析161.5 项目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171.6 项目区土方供需平衡分析171.7 项目规划布局171.8 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设计181.9 农田地力提升工程设计241.10 科技推广措施设计251.11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51.12 项目实施生态环境影响及其减缓措施261.13 项目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261.14 项目预期效益分析271.15 工程管理271.16 附件286 初步设计图件编制28

    3、6.1 一般要求286.2 图纸目录296.3 设计总说明296.4 相对位置图296.5 现状图296.6 规戈IJ图306.7 单体工程设计图326.8 其他图件337 初步设计概算编制337.1 概算编制说明337.2 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方案357.3 概算表358 编排格式说明358.1 项目名称格式358.2 初步设计报告编排格式358.4 初步设计概算书编排格式408.5 A428.6 录B458.7 C508.8 录D518.9 E548.10 录F561范围本规程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的内容和要求、初步设计图件编制的内容和要素、初步设计概算书编制的内容构成和取费标

    4、准、文本格式及一般性要求作了规定。本规程适用于安徽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其他自筹自建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可参照执行。初步设计图件应满足施工图深度要求。2规程引用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标准所列文件对于本规程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程。8.11 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12年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年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2021年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年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

    5、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2011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21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2016年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19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2024年实施)8.12 范性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国办发2019)50号)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农业农村部令2019年第4号)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的通知农业农村部关于建立农田建设项目调度制度的通知(农建发(2019)3号)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管理办法(

    6、试行)的通知(农建发(2021)1号)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办法的通知(农建发20215号)农业农村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关于加强高标准农田电力设施建设和管理的通知(农建发2024)3号)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工作指引(试行)的通知(农办机201913号)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规范统一高标准农田国家标识的通知(农办建(2020)7号)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耕地建设与利用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农202312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海关总署国家林草局关于印发农业领域相关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农经规(2021)1273号安徽省高标准农田建

    7、设规划(20212030年)安徽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规划(20232035年)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皖农建(2019)153号)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农田建设工程管护规定的通知(皖农建(2019)157号)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安徽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工作规定的通知(皖农建2019)155号)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安徽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激励实施细则的通知(修订)(皖农建2023150号)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等7部门关于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监管的意见(皖农建202440号)8.13 范标准GB/T30600高标准农田建设通

    8、则GB/T33130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规范GB31003102-1993量和单位GB/T20257.1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1010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33469耕地质量等级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50288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GB50201防洪标准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265泵站设计标准GB/T50625机井工程技术标准GB/T50600渠道防渗衬砌工程技术标准GB/T32748渠道衬砌与防渗材料GB/T50363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标准GB/T50769节水灌溉工程验收规范GB/T30949节水灌溉

    9、项目后评价规范GB/T20203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50085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T50485微灌工程技术标准GB50707河道整治设计规范GB50286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T50596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T1645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50817农田防护林工程设计规范GB/T18337.3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GB/T51224乡村道路工程技术规范GB12527额定电压IKV及以下架空绝缘电缆GB14049额定电压IOKV架空绝缘电缆GB50053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T1179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GB500603

    10、IlO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19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T50065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NY/T1119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程NY/T1121土壤检测NY/T889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的测定NY/T1634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NY/T2194农业机械田间行走道路技术规范NY/T525有机肥料NY/T3442畜禽粪便堆肥技术规范SL/T4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SL/T246灌溉与排水工程技术管理规程SL482灌溉与排水渠系建筑物设计规范SL379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SL73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SL265水闸设计规范SL386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SL191

    11、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654水利水电工程合理使用年限及耐久性设计规范TD/T1012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规范DL/T5118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DL/T5220IO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477农村电网低压电气安全工作规程DZ/T0219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SL72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T769农田灌溉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JTG/T3311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设计规范JTGD60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GB50014室外排水设计标准DB34/T679安徽省行业用水定额3术语和定义除下列术语和定义外,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30600中界定的术语和定义亦

    12、适用于本规程。3.1 高标准农田wellfacilitatedfarmland田块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节水高效、农电配套、宜机作业、土壤肥沃、生态友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耕地。3.2 高标准农田建设wellfacilitatedfarmlandconstruction为减轻或消除主要限制性因素、全面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而开展的田块整治、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农田输配电、其他工程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壤改良、障碍土层消除、土壤培肥等农田地力提升活动。3.3 耕地地力cultivatedlandproductivity在当

    13、前管理水平下,由土壤立地条件、自然属性等相关要素构成的耕地生产能力。3.4 耕地质量cultivatedlandquality由耕地地力、土壤健康状况和田间基础设施构成的满足农产品持续产出和质量安全的能力。3.5 灌溉用水定额irrigationwaterquota在规定的位置和规定的保证率下核定的某种作物在一个生育期内单位面积的灌溉用水量,包括为满足作物种植需求而必需的播前灌水量。4初步设计文件构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文件包括:初步设计报告、初步设计图件、初步设计概算书。4.1 初步设计报告构成初步设计报告构成为:封面、扉页(编制单位资质信息页、项目各参与人员签署页)、工程概况表、目录

    14、报告正文和附件。4.2 初步设计图件构成初步设计图件构成要求:4.2.1 项目初步设计图件包括:项目设计总说明、图纸目录、相对位置图、现状图、规划图、单体工程设计图和项目所需其他图件七部分;4.2.2 项目初步设计图件应装订成册,图册构成为:封面、扉页、目录、图件;4.2.3 单体工程设计图一律采用A3幅面,其他图件根据相关部门要求进行绘制。4.3 初步设计概算构成初步设计概算书构成为:封面、扉页(编制人员签署页)、目录、编制说明、概算表格。4.4 设计报告编制5.1 综合说明5.1.1 建设背景简要说明政策背景、立项过程、项目建设前期准备,农民群众对项目建设的意愿等情况。5.1.2 基本情

    15、况概述1项目建设地点及规模简要说明项目所在的县(市、区)、镇及涉及的村数量及名称。明确项目区四至、项目区总土地面积、耕地面积、建设规模、占补平衡、预计新增耕地面积。明确项目区是否集中连片,如不连片,应说明分片数量,并列出涉及的镇、村数量与名称,说明不连片原因。2项目建设内容及工程量说明项目建设内容,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八个方面主要建设内容,列出以及主要工程类型、规格、数量等情况。3项目设计目标简要说明项目设计要达到的目标:适宜种植作物类型、耕地地力提升目标、提升农田宜机化程度、提升农田灌溉保证率和排水标准、提高道路通达度、构建农田防护林、完善生产设备所需的电路网络、引入智慧农业生产模式目标等。4

    16、项目实施要求与进度安排简要说明项目建设的实施管理要求和施工进度安排。5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简要说明项目总投资及投资构成等情况。6效益分析与经济评价简要说明项目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以及国民经济评价情况。7建设项目概况表列表说明建设项目概况。格式见表5.1。表5.1项目概况表名称单位数值备注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2.建设地点3.涉及乡(镇)个4.涉及行政村个5.总人口万人6.农业人口万人7.土地总面积万亩8.耕地面积万亩9.建设任务万亩其中:新增建设面积亩改造提升面积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亩10.项目区耕地质量等级等IL建设期年12.总投资万元其中:中央资金万元地方资金万元其他资金万元二、建设目标

    17、L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亩2.改善灌溉面积亩3.新增灌溉面积亩4.改善排涝面积亩5.新增排涝面积亩6.新增粮食产量万kg7.耕地质量等别提高等8.工程设计使用年限年三、建设内容(一)田块整治L田块修筑亩2.耕作层剥离和回填亩3.细部平整亩(二)地力提升1.土壤改良亩2.障碍土层消除亩3.土壤培肥亩(三)灌溉和排水1.塘堰(坝)座2.拦水堰座3.农用井座4.小型集雨设施座5.泵站座6.疏浚沟渠公里7.衬砌明渠(沟)公里8.排水暗渠(管)公里9.渠系建筑物其中:水闸个渡槽个倒虹吸个农桥个涵洞个跌水个其他个10.管灌(高效节水灌溉措施)亩11喷灌(高效节水灌溉措施)亩IZ微灌(高效节水灌溉措施)亩13.

    18、其他水利措施(四)田间道路1.机耕路公里其中:硬化道路公里(1)沥青路公里(2)水泥路公里(3)砂石路公里(4)其他硬化道路公里2.生产路公里其中:硬化道路公里(1)沥青路公里(2)水泥路公里(3)砂石路公里(4)其他硬化道路公里3.其他田间道路公里(五)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1.农田防护林工程米2.岸坡防护工程米3.沟道治理工程米4.坡面防护工程米5.其他工程(六)农田输配电1.10kv以下的高压输电线路公里2.低压输电线路公里3.变压器台4.配电箱(屏)处(七)科技推广措施1.技术培训人次2.仪器设备台、件3.耕地质量监测处4淇他(八)其他工作及措施5.2 项目区概况5.2.1 自然条件1

    19、地理位置项目区所在地理位置,所属乡(镇)、村(行政村和自然村),四至范围等。2地形地貌项目区地形、地貌条件和海拔高程等。3水文气象项目区气候概况,不同保证率下多年平均降水量,一日或二日或三日暴雨量资料(按排水标准确定)。最高、最低、多年平均气温,湿度、无霜期、蒸发量、日照时间、积温等。1.1.1 土壤项目区土壤类型、土壤分布状况,有机质含量、土壤养分含量、土壤质地、有效土层厚度、障碍层等物理化学性质。5水资源项目区内与排灌相关的主要河流水系特征、地下水相关情况。6工程地质泵站、水闸、拦河坝、蓄水塘、渡槽、挡土墙、农桥等建筑物基础的工程地质条件等。7自然灾害项目区旱、涝、地质等主要自然灾害类型、

    20、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及其对农业生产安全的影响。8耕地种类、数量、质量等级及开发潜力分析说明项目区耕地种类、数量。详述项目区现状不同质量等级耕地的数量、结构及分布状况。9农田生态状况项目区生态环境敏感程度,生态环境质量,农业废弃物处理现状,农田生态系统面临的压力、问题及原因等。1.1.2 社会经济状况1地方财政与农民收入说明项目区地方财政情况及乡(镇)、村的总人口及劳动力状况,项目区农民年收入状况。2农业生产水平说明项目区农业生产经营总体情况、农业主导产业发展情况、种植制度、机械化作业条件、农业科技服务现状、农业总产值等。3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状况说明项目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状况。1.1.3 土地利用

    21、现状及土地权属1 土地利用现状说明项目区内农业种植基本情况、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土地利用率、耕地复种指数和土地利用经济效果。2 土地权属说明项目区土地权属情况。3 .2.4基础设施状况1项目区基础设施现状指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关的现有基础设施的状况,主要包括项目区的交通设施、水源工程设施、灌溉与排水设施、电力设施、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设施、农村居民点建设发展状况和其他一些需要说明的设施。1)水源工程设施说明项目区内现有灌溉水源的类型、位置、取水方式等情况。2)灌溉与排水设施说明项目区内现有输水工程、排水工程、渠系建筑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等设施的类型、等级、结构和尺寸、完好程度、运行

    22、状况、管理单位等情况。如灌渠的断面尺寸、材料、防渗情况、完好程度等,现有泵站的位置、扬程、出水量、灌溉面积、完好程度等。灌、排水可循环利用情况。3)交通设施说明项目区内现有路网状况、通达程度;主要道路的道路宽度、路面结构及利用状况等情况。4)电力设施说明项目区内现有变电站位置、规模、容量及现有输配电线路情况。5)农田防护及生态环境保护工程设施说明项目区内现有农田防护林工程、岸坡防护工程、坡面防护工程、沟道治理工程、生态防护工程等设施的类型、规模、防护效果、完好程度及项目建设后的利用情况。6)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说明项目区内重要管线位置和数量,需要迁移坟墓、杆线的数量等。2项目区耕地宜机化现状项目

    23、区内耕地宜机化是指项目区内“耕、种、管、收”时,机械化覆盖率的程度。重点描述农田内部现有耕作方式,内部及周边的交通设施现状,是否有下田坡道,何种材质等。5.3 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影响因素分析5.3.1 自然因素分析从地形、土壤、水资源条件、旱涝重现期等方面分析项目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限制性因素及其影响程度。5.3.2 农业基础设施因素分析从交通、宜机化、灌排设施、防洪、水土保持、生态防护等设施状况,分析其对项目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影响状况和影响程度。5.3.3 规划因素分析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农村水利治理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等方面分析其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影响,并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与

    24、相关规划的衔接。5.3.4 其他因素分析从农业生产方式、农业科学技术水平、产业结构、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分析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影响。5.4 项目区耕地占补平衡分析包括:5.4.1 分析项目区新建基础设施占用耕地数量;5.4.2 说明新增耕地来源及面积;5.4.3 分析耕地占补平衡情况。5.5 项目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5.5.1 项目区水资源概况说明项目区水资源总量、构成、特点及可利用水资源量。5.5.2 灌溉水源说明项目区已建成各类水利工程总数量,包括蓄水工程、引水工程、提水工程等数量及规模。项目区现有灌溉水源的类型、位置、取水方式等情况。说明项目区内外水源工程设计水平年可供水量及年内分配情况

    25、5.5.3 灌溉需水量根据项目区内灌溉设计保证率、农作物灌溉定额、种植面积、种植结构、灌溉制度及灌溉水利用系数等参数,计算项目区内设计水平年的农业需水量。5.5.4 水量平衡计算分项目建成前、后两种情况,对设计代表年进行来、用水平衡计算。当供水水量无法满足需求时,提出解决措施,并说明拟建水源设施状况,分析新建水源设施后的水量供需平衡情况。5.5.5水质要求说明项目区灌溉水源符合GB5084的规定。5.6 项目区土方供需平衡分析对项目区内土方供需平衡情况进行分析计算,分项列出土方产生来源、供需数量、利用方式、利用途径、注意的问题等,保持项目建设区内土方供需平衡。5.7 项目规划布局项目布局应包

    26、括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总体布局等内容。5.7.1 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说明项目规划布局的指导思想,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提出项目规划原则。5.7.2 总体布局具体项目工程布局应按照GB/T30600规定执行。总体布局应根据项目建设目标及存在问题,对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田块整治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农田输配电工程、其他工程)和农田地力提升工程(土壤改良工程、障碍土层消除工程、土壤培肥工程)进行全面规划和统筹安排,确定工程布置和规模,并充分说明工程布局的合理性。5.8 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设计根据项目区内规划工程布局、各类单体工程

    27、功能,以及工程所处不同类型区的区域气候、地质、土地利用条件等因素,并结合当地工程经验和村民耕作习惯等要求合理确定单体工程结构型式、断面尺寸、设计强度等指标,并明确其计算过程。宜进行经济技术方案比选,在砂质壤、淤泥质壤等区域的土质排水沟上,小直径管涵或其他浅埋深管涵应采用板涵代替;在山区石料资源丰富地区,可采用干砌石、浆砌石、埋石混凝土等结构型式代替素混凝土结构等。5.8.1 田块整治工程设计田块整治工程设计应符合GB/T30600规定。1条(格)田修筑设计D按耕作田块修筑工程规划,结合灌溉排水要求,进行条(格)田田面高程设计;2)田块整治单元确定的依据;3)条(格)田田面高程设计的方法和过程,

    28、各条田的设计高程;4)挖方区和填方区的位置,及表土层的质量要求和处理要求。2梯田修筑设计1)按耕作田块修筑工程规划,结合地形坡度和灌溉排水要求,进行梯田田面高程设计;2)田块整治单元确定的依据;3)梯田田面高程设计的方法和过程,各梯田的设计高程;4)挖方区和填方区的位置,及表土层的质量要求和处理要求。3田域与田坎设计说明田填设计的宽度、高度、边坡坡度和材料及压实度等要求;说明田坎的高度和田坎坡度等要素的取值依据,田坎材料选择以及来源,田坎清基和修筑的要求,田坎的防护措施及稳定评价。4表土剥离和回填设计耕作层土壤剥离应符合TD/T1048规定。D采用的表土剥离方法和剥离厚度,表土的堆放要求;2)

    29、表土回填的方式和方法。5客土挖填设计1)挖取客土的方式和方法;2)填土要求、方法和步骤;3)压实要求、方法和步骤。6细部平整设计1)细部平整土层厚度、平整的方式、方法;2)计算细部平整的工程量。7沟渠塘填埋措施1)填埋数量、分布;2)填埋原因及产生后果分析;3)填埋计划履行程序情况。5.8.2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应符合GB/T30600规定。1小型水源工程设计1)蓄水塘设计a)说明蓄水塘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建设内容;b)蓄水塘水文计算(复核蓄水塘溢洪道泄洪能力和消能防冲计算);c)蓄水塘坝体、放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的位置、结构、尺寸、选用的材料及结构和稳定计算成果。2)拦水堰

    30、设计a)拦水堰水文计算(复核拦水堰建成后的河道行洪能力和下游消能防冲计算);b)说明拦水堰堰体、取水建筑物、护岸位置、结构、尺寸、选用的材料及结构和稳定计算成果。说明拦水堰引水渠、冲沙孔等布置。3)小型集雨设施设计a)说明小型集雨设施的总容量、数量的计算过程;b)说明小型集雨设施的形状、面积、深度、周边的角度等尺寸和结构设计结果及其过程,选用的材料及防渗要求;c)说明小型集雨设施进水口、溢洪口、出水口的位置、结构、尺寸及其设计过程,选用的材料及选用依据;d)说明小型集雨设施附属设施包括沉沙池、拦污栅、消力池等的形式、结构、尺寸及设计过程,选用的材料及选用依据。4)小型泵站设计泵站设计应符合GB

    31、50265规定。a)说明泵站取水水源分析和采用的作物灌溉制度;b)说明泵站流量、扬程等水力计算过程和结果;c)说明水泵及配套设备的选型情况(包括水泵机组及配套用的动力机、传动设备、管路及其附属设备的选配);d)说明泵站进水池、出水池、管路等结构设计计算过程和结果;e)说明泵房布置与建筑结构设计计算过程和结果;f)说明泵站电气一次、二次设计。5)农用机井设计机井设计应符合GB/T50625规定。a)说明项目区水文地质条件等情况;b)说明农用井井径、井的结构、井数量、间距和井选用的材料;c)说明单井设计的计算公式、过程和结果。2输配水工程设计1)明渠设计a)渠道流量计算(包括设计流量、加大流量);

    32、说明各种流量计算参数选择的依据和数据来源、计算公式和计算结果;b)渠道断面设计包括渠道横断面型式、采用材料、尺寸、渠底纵向坡降、渠底高程、进出口渠底和渠顶高程(各级渠道取水口或分水口的设计控制高程)。复核渠道设计流速是否满足不冲不淤要求;c)渠道衬砌工程设计说明灌溉渠道的衬砌材料、结构尺寸、分缝和止水设置。2)管道设计管道输水灌溉工程建设应按GB/T20203规定执行。a)说明各级管道采用的管材、选用依据及管网布局;b)说明各级管道设计流量的推算过程和结果;c)说明管径初选的计算和结果,各管段的管径及其计算过程和结果;d)说明各级管道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的计算过程和结果;e)说明各级管道

    33、的埋设深度、管槽开挖要求,包括管道相关附属设施的布设、安装要求和试水回填要求。3渠系建筑物工程设计渠系建筑物工程设计按SL482规定执行。对渠系建筑物进行分级,根据其流量、流速、流态分为不同的渠系建筑物类型。对级别较低的小型渠系建筑物,只进行定型设计,对级别较高的渠系建筑物应按下列要求进行设计:D农桥设计a)说明农桥的布置、设计荷载标准、选用材料及依据;b)说明农桥的结构计算过程及成果;c)说明桥面两侧安装护栏的结构、尺寸、选用材料及强度要求;d)对跨沟、河、渠农桥,应复核桥梁是否影响沟、河、渠过流能力。2)渡槽设计a)说明渡槽的布置、设计荷载标准、选用材料及依据;b)说明渡槽水力计算的方法和

    34、成果(包括进口槽底高程、槽顶高程、坡降等);c)说明渡槽的结构计算过程及成果;d)对跨河(渠)渡槽,应复核渡槽是否影响河(渠)过流能力。3)倒虹吸管设计a)说明倒虹吸管的布置(包括进出口渐变段、进口沉沙池、拦污栅、出口消力池、镇、支墩等)、进出口设计水位、选用材料及依据;b)说明倒虹吸管水力计算的方法和成果(包括倒虹吸管进出口高程、管径计算等);c)说明倒虹吸管的结构计算过程和成果。4)涵洞设计a)说明涵洞的布置(包括进出口渐变段、进口拦污栅、出口消力池等)、进出口设计水位、选用材料及依据;b)说明涵洞水力计算的方法和成果(包括涵洞进出口高程、管径计算等);c)说明涵洞的结构计算过程和成果。5

    35、水闸设计a)说明水闸的布置(包括闸墩、闸室、闸门、上下游翼墙、启闭设施等);b)说明水闸各结构的形式、尺寸和选用材料;c)说明水闸水力、结构及稳定计算过程和成果;d)说明水闸金属结构、机电设备设计成果。6)跌水和陡坡设计a)说明跌水、陡坡的型式和布置;b)说明跌水的水力计算及结构设计过程和成果。c)其他小型渠系建筑物设计其他小型渠系建筑物设计应符合GB/T30600规定。4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指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和微灌。1)管道输水灌溉设计a)管道输水灌溉工程建设应按GB/T20203规定执行;b)管道输水灌溉设计成果包括:管道输水灌溉系统型式选择,管网布置及组成,设计流量、水压

    36、计算过程及成果,水泵及动力设备配套选型,管材选型,附属设施配套等。2)喷灌设计a)喷灌工程建设应按GB/T50085规定执行;b)喷灌设计成果包括喷灌系统型式选择,管网布置及组成,设计流量、水压计算过程及成果,水泵及动力设备配套选型,管材选型,附属设施配套等。3)微灌设计a)滴灌、微灌、微喷和小管出流等形式的微灌工程建设应按GB/T50485规定执行;b)微灌设计成果包括:微灌系统型式选择,管网布置及组成,设计流量、水压计算过程及成果,水泵及动力设备配套选型,管材选型,附属设施配套等。5排水工程设计排水要求应按GB50288规定执行。1)明沟设计a)排涝设计流量计算说明排涝设计流量的计算参数选

    37、择的依据和数据来源、计算公式和计算结果;b)排水沟断面设计说明排水沟横断面形式、采用的材料、尺寸、沟底纵向坡降、沟底高程、进出口沟底、沟顶高程(各级排水沟取水口或分水口的设计控制高程)。验算流速是否满足不冲不淤要求;c)排水沟衬砌工程设计说明排水沟衬砌材料的选用依据、衬砌厚度、分缝和止水设置。对较大断面的排渠及衬砌结构的形式和材料要有技术经济比较方案。并对其稳定性进行成果计算。2)排水暗管设计排水暗管设计应符合GB50014规定。a)排涝设计流量计算说明排涝设计流量的计算参数选择的依据和数据来源、计算公式和计算结果;b)排水暗管断面设计说明排水暗管横断面形式、采用的材料、尺寸、纵向坡降、验算暗

    38、管过流能力是否满足排涝设计流量要求以及设计流速是否满足管道不淤要求;C)附属构筑物设计合理布置进水口、检查井、跌水井、倒虹吸、交叉口、出水口及截流设施等排水管道附属构筑物,并说明构筑物布置、结构形式、尺寸和选用材料等。3)排涝泵站设计排涝泵站设计应符合GB50265规定。参考5.7.2节小型水源工程泵站设计要求。5.8.3田间道路工程设计田间道路工程设计应符合GB/T30600规定,在临空、临水和其他影响安全通行的区域应做好安全防护设计。1田间道路(机耕路)设计1)概述项目区田间道路的现状和类型;2)说明设计的田间道路(含整修)路基的构成、断面结构,路基底宽、顶宽,路基厚度、高程和边坡确定及依

    39、据,路基填方材料及其强度、粒径和压实度的要求,路基护肩的结构、尺寸、采用的材料、路肩砌筑要求及其与路边沟渠的结合情况,路床及路堑的清理、压实度和强度要求,强度不足时采取的加固处理措施;3)说明路面结构、高程及其与田面的高程关系,垫层厚度、宽度、采用的材料、级配要求、密实度和强度要求,面层的厚度、采用的材料、强度要求,在与桥梁或其他固定构筑物相交处横向分缝的设置及处理要求。2生产路设计1)概述项目区所采用的生产路所有类型;2)说明设计的生产路(含整修)路基的构成、断面结构,路基底宽、顶宽,路基厚度、高程和边坡确定及依据,路基填方材料及其强度、粒径和压实度的要求,路基护肩的结构、尺寸、采用的材料、

    40、路肩砌筑要求及其与路边沟渠的结合情况,路床及路堑的清理、压实度和强度要求,强度不足时采取的加固处理措施;3)说明路面结构、高程及其与田面的高程关系,垫层厚度、宽度、采用的材料、级配要求、密实度和强度要求,面层的厚度、采用的材料、强度要求,在与桥梁或其他固定构筑物相交处横向分缝的设置及处理要求。3附属设施设计1)对于各级道路交叉工程、错车点、末端掉头点的设计应详细说明,并绘制相应的设计大样图,计算工程量;2)下田设施设计说明下田坡道的形式、结构和尺寸;说明填土夯实密实度要求;采用涵管加钢筋混凝土面板下田坡道时,说明刚性结构的结构设计计算和与之相连的沟渠衔接情况,并设置防滑设施。1.1.4 农田防

    41、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设计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设计应符合GB/T30600规定。1农田防护林工程设计说明林带走向、林网布局、树种选择与搭配、苗木胸径和苗木种植适宜时间,植树行距、株距,挖坑、树木栽植和养护要求,景观效果和生态防护功能等。2岸坡防护工程设计岸坡防护工程、坡面防护工程和沟道治理工程应按GB51018规定执行。D坡式护岸说明坡式护岸的结构型式、选用材料、尺寸及结构设计和稳定复核成果;其他内容参照相关规定执行;2)墙式护岸说明墙式护岸的墙体结构、选用材料、断面尺寸,墙基嵌入堤岸坡脚的深度及其计算过程;冲刷深度要求和护岸的稳定复核成果;墙后和岸坡间的回填料的压实度要求;回填体顶面的处

    42、理要求,墙体排水孔布局、孔径、各类分缝(止水)的设置要求和布置;墙基的承载力复核成果;3)涉及取水平台的岸坡防护工程应说明取水平台的布置位置、形式和尺寸。1.1.5 农田输配电工程设计农田输配电工程设计包括输电线路、变配电装置、弱电工程等,其布设应与田间道路、灌溉与排水等工程相结合,符合电力系统安装与运行相关标准,保证用电质量和安全。具体设计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1农田输配电线路宜采用架空绝缘导线,其技术性能应符合GB/T14049GBT12527等规定;2配电室设计应执行GB50053有关规定;3架空输配电导线对地距离应按DL/T5220规定执行;4根据高标准农田建设现代化、信息化的建设和管理

    43、要求,可合理布设弱电工程。弱电工程的安装运行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1.1.6 其他工程设计其他工程设计应根据项目区建设实际,说明除田块整治、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农田输配电等工程以外其他工程建设的用途、规模、数量等。1.1.7 项目标志工程说明项目公示牌、单项工程标识牌等标志工程的规格、尺寸、材质。项目标志工程应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规范统一高标准农田国家标识的通知(农办建2020)7号)进行设计。5.9 农田地力提升工程设计实施农田地力提升工程的高标准农田,农田地力等级有所提升。5.9.1 土壤改良工程设计说明项目实施前耕地质量情况,包括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有效土

    44、层厚度、耕作层厚度。应说明采用何种措施、目标值、用量、操作要点等。5.9.2 障碍土层消除工程设计应根据耕作层厚度、障碍土层特性等开展消除工程设计。5.9.3 土壤培肥工程设计田块整治的地块是土壤培肥工程设计的重点区域,应该根据田块整治区域的地力以及工程措施落实情况,同步安排地力培肥项目与之配套;其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域,应按照项目实施前的农田地力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土壤地力提升的各种措施。应说明采用何种措施、目标值、用量、操作要点等。参考NY/T525有机肥料标准。5.10 科技推广措施设计5.10.1 科技推广措施科技推广措施应结合项目区实际需求,因地制宜选择和制定,主要包括:1技术培训围绕高标准农


    注意事项

    本文(安徽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规程(试行征.docx)为本站会员(peixunshi0)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