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场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BIM施工方案一、方案的目标与范围1.1目标本方案旨在通过Bl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应用,优化机场新建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确保项目的高效、绿色和可持续实施。具体目标包括: 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 降低施工成本,合理配置资源; 提升施工安全,减少事故发生; 加强各方协同,确保信息共享。L2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某国际机场的新建工程,包括跑道、航站楼、停机坪及配套设施的施工组织设计。具体涵盖以下内容:-施工前准备;-施工过程管理;-施工后期验收及维护。二、组织现状与需求分析2.1 组织现状当前机场新建工程的施工组织相对传统,信息流、物流和工作流的协调不足,导致资源浪费和工期延
2、误。通过BIM技术的引入,可以有效整合各类信息。2.2 需求分析根据项目特点和要求,需满足以下需求: 施工精度高,减少返工; 施工过程可视化,便于管理; 资源调度高效,降低闲置; 安全管理规范,确保零事故。三、详细实施步骤与操作指南3.1 施工前准备3.1.1 BIM模型建立数据收集:收集设计图纸、工程量清单、施工计划等基础数据。-模型构建:运用BlM软件(如ReVit、Navisworks)建立3D模型,包含构件信息和施工进度。3.1.2施工方案优化碰撞检测:利用BIM的碰撞检测功能,提前发现设计缺陷,避免施工阶段的返工。-施工模拟:进行施工过程的模拟,优化施工流程及资源配置。3.2 施工过
3、程管理3.2.1 信息共享-协同平台建立:搭建BlM信息共享平台,实时更新施工进度、资源使用情况等信息。定期会议:每周召开施工协调会议,确保各方信息畅通。3.2.2 施工质量控制现场管理:利用移动设备实时记录施工进度和质量,确保符合设计标准。-数据分析:定期分析施工数据,及时调整施工方案。3.2.3 安全管理-安全培训: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BlM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安全监测:在BIM模型中嵌入安全监测系统,实时监控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3.3 施工后期验收及维护3.3.1 竣工验收BIM模型交付:竣工后将最终的BIM模型交付业主,作为后期维护的依据。验收标准:依据BIM模型与实际施工情况进行
4、验收,确保工程质量。3.3.2 维护管理-数字化维护手册:根据BlM模型,提供数字化的维护手册,方便后期维护工作。-定期评估:定期对设施进行评估,利用BlM模型优化维护计划。四、方案文档与具体数据4.1 施工计划 工期安排:总工期预计为24个月,具体阶段如下: 前期准备:3个月 基础施工:6个月 结构施工:10个月 装饰及设备安装:5个月4.2 成本预算- 总预算:预计总投资为5亿元,具体分配如下:- 土建工程:2.5亿元- 装饰工程:1亿元- 设备采购:1.2亿元- 其他费用:0.3亿元4.3 资源配置- 人力资源:预计需动用800名施工人员,分类如下:- 管理人员:50人- 技术工人:300人- 普通工人:450人- 设备资源:需配置主要施工设备如下:- 挖掘机:10台- 起重机:5台- 混凝土搅拌机:8台4.4风险管理-风险识别:识别项目可能面临的主要风险,如天气影响、资金短缺、技术难题等。-应对措施: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如增加预算预留、优化施工计划、引入专家顾问等。五、总结通过实施BIM技术,机场新建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将实现信息化、可视化和智能化,提高整体施工效率,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该方案具备普遍性,易于理解和实施,并充分考虑到成本效益,适合广泛推广应用。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相关部门需严格遵循实施,以确保机场新建工程的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