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民族政策常识》复习指导.doc.pdf

    • 资源ID:5622285       资源大小:234.98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民族政策常识》复习指导.doc.pdf

    第一课:我国是同一的多民族国家 1 ?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这种分布格局是长 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互相交往、交流、流动而形成的,反映了我国各民族之间 的密切联系。 2?我国少数民族的一般特点:地域广大,人口较少;位于祖国边疆,物产资 源丰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占重要地位。 3?我国各民族语言文字特点:民族多(56 个)语言多(超过80 中),文字 也多(近 30 中)。通用文字现象比较普遍(汉回满同操汉语,一种民族同时掌握 几种语言)。 4?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公元前221 年,秦灭六国,建立了 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随后经历了汉、唐、元、明、清等各朝 的巩固和发展,在长期的民族交流和民族融和过程中,最后形成了包括 56 个民族 在内的统一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伟大的祖国达到了空前的统一和民族团 结。 5?我国各族人民对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都做出了贡献: (1) 祖国辽阔的疆域是各族人民共同开拓的;(西藏地区自古以来就是藏 民生活繁衍的地方,自唐代与内地中央封建王朝建立了关系,元代正式纳入了中国 版图) (2) 祖国的多种经济是各族人民共同发展的; (3) 祖国灿烂的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4)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各族人民共同捍卫的;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第二课: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进来开辟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时 代,建立了新型民族关系。 1 ?我国民族政策的总原则:要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 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胡景锦涛语) 2.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政策: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3?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及关系: 民族平等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 信仰异同,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具有同等的地位和权利。 民族团结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的和睦、友好和互助、联合的关系。 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结果, 是促进 个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 4?民族平等原则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核心: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民族歧 视。同等的地位和权利。 5? 我国少数民族享有平等权利的主要标志:少数民族人民以平等地位和汉族 人民一起参与国家事务管理。 6?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协调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大力培养和任 用少数民族干部 7.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重要保障: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繁荣 8?民族关系上的“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 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10.怎样维护民族团结和谐的局面? 培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民族团结和谐的局势,继承发扬民族大团结的优良传 统,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做不利于民族团 结的事;多伤害民族感情的言论和行为,要进行劝阻和批评; 对破坏民族团结只在 民族分裂的言论和行为,要坚决反对和抵制。 11? 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内涵(表现): 首先是经济的发展繁荣。其次是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科技教育, 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12. 怎样加快民族地区发展? 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繁荣首先要靠国家大力扶持。其次要靠经济比较发达地区 的帮助。主要还要依靠本地区本民族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必须实施 科教兴国战略,优先发展科育学教事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培养少数民族人 才。 13.西部人在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繁荣中应怎样做?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繁荣,西部人除了国家扶持和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帮 助外,主要还要依靠各民族地区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 因地制宜,充 分发挥本民族本地区的特点和优势,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第三课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 ?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 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它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 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基本内容: (1)建立民族自治地方。它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首要内容。 (2)设立自治机关。它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障少数民族平等权利的基 础和条件 . (3)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自治权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 3?民族区域自治的级别,划分三级行政地位的依据:三级即自治区、自治 州、自治县。聚居区人口的多少,区域面积的大小。 4.自治地方与国家的关系:各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 分,隶属于中央人民政府领导,它们的关系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5?民族区域自治的自治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6.区域自治地方人大主任或副主任,政府主席、州长、县长有谁担任?应当 由区域自治的本民族公民担任; 7?民族自治权利是:少数民族在自己的聚居区建立区域自治,管理本民族本 地区内部地方性事务的权利。 8?自治权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自治权有: 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的内部事务。享有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 利。 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保 持和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自主安排、管理、发展经济建设事业。自主发展教 育、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 9.民族区域自治的自治的优越性: (1 ) 、民族区域自治保障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极大满 足了各少数民族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愿望。(2)、适合我国民族分布状况,有 利于促进各民族团结。(3)、有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具体实际结合 起来,把国家的发展和少数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发挥各方民的优势。(4)、有利 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稳定。 10.为什么大量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大量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实行民族自治的关键。民族问题的最终解决要求 培养造就一支德才兼备、密切联系群众的少数民族干部。少数民族干部了解 本民族的历史和现状,熟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同本民族群众有 广泛的密切的联系,能更好地体察本民族群众的感情和疾苦,反映他们的意 见和要求是党和人民政府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这种特殊作用是其他民 族干部不可替代的。 11? 怎样正确认识国家集中统一领导与少数民族区域自治的关系? 民族区域自治与国家利益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的,体现了国家充分 尊重和保障各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力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把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和少数民族的平等自主 结合起来,把国家的方针政策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把国家的发展 富强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繁荣结合起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各民族人民 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经 济社会全面发展,完全符合中国国情和各族人民的愿望,得到各族人民的拥护,有 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 第四课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 1 ?什么是民族风俗习惯?指各民族在衣饰、饮食、居住、生产、婚姻、丧 葬、节庆、礼仪等物质文化生活方面广泛流传的喜好、风气、崇尚和禁忌等。民族 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的重要特征,是一个民族共同心理感情的表现。 2. 民族风俗习惯的特点:(1)相对稳定性(2)广泛群众性(3)民族性 (4)很强敏感性 3. 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的意义。民族风俗习惯对民族关系有很大影响。 尊重民族风俗习惯,有利民族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团结。 4. 国家的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保持和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 由 5?怎样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从思想上认识它的重要意义(不是个人 的小事,具有广泛而深刻的群众性和民族性,处理不好就会伤害民族感情、影响民 族团结)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中,要从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中体现出来。 6.宗教活动与迷信的区别:宗教活动是在宗教活动场所按照宗教习惯在教徒 自己基加利进行的诸如拜佛、诵经、烧香、礼拜等活动。迷信则是指神汉巫婆、算 命先生等利用封建迷信愚弄群众,危害社会治安的活动。正常的宗教活动受法律保 护,而迷信活动依法取缔。 7?宗教与民族的关系:有的民族只信仰一种宗教,有的民族信仰多种宗教, 有的民族的全民族信教。民族问题具有民族性和群众性。 &我国五大宗教并行流传:佛教(2000 年历史)、道教(1700 年历史)、 伊斯兰教( 1300 年历史)、天主教、基督教(150 多年)。 9. 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10. 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本内容: 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不强制公民信教或不信教,不歧视信教和不信教 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政教分离政策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 势力的支配。 11.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目的: 引导宗教团体和人士把爱教和爱国结合起来,把宗教活动纳入宪法和法律的 范围,逐步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2. 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使宗教信仰成为公民个人自愿选择的问 题,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 13. 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加强信教和不信教群众 的团结,把他们的力量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上来。 14?作为中学生,怎样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一要在言行中认真贯彻宗教政策,尊重各民族合法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 二要树立正确的宗教观,从小培养科学的世界观,用科学的方法认识物质世界。三 要坚决反对抵制利用宗教破坏民族团结、分裂祖国或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第五课独具特色的回族文化 1.回族的分布特点:1 )人数相对多( 9816805 人,居55 个少数民族第三 位,排壮、满之后);2)居住分布广(98% 以上的县都有回族居住生活)。3 ) 大分散、小集中。 2?回族的形成:回族的形成是历史上中亚、西亚等地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因经 济文化交流进入中国,与中国本土的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人等通婚、融合入形 成的。 13 世纪初,蒙族崛起,因蒙古人西征强行政调来数十万中亚、西亚等地穆 斯林东迁中国,他们被称为“回回人”。随着元朝统一中国战争的完成,回回人分 布全国各地,从政、经商、屯田、从事手工业制造其中以西北、中原及云南为主要 聚居地,形成了大分散小集中的居住格局,为回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到明代,因 通婚、信仰伊斯兰教等原因,大量的汉人、蒙古族、维吾尔族人融入回回人之中, 加速了回族的形成。民国政府只允许称为“内地生活习惯特殊之国民”。新中国成 立后的 50 年代经过民族识别运动,回族正式得到国家法律的认定。 3.绚丽多姿的回族文化:) (1)在数学方面:阿拉伯数学知识引进中国,弧三角法的传入,郭守敬大 受其益,间接推出流传大360 年精确度很高的授时历。阿拉伯数字传入中国 运算加倍简便,促进中国数学的进步。 (2)在医药学领域:五代时,波斯人李口著海药本草,丰富了传统中 医药物学的使用范围切口排脓” “宽布带高位绑扎止血” “放血疗法” “拔火罐” (3)天文地理方面:元代天文学家扎马鲁丁建议主持修纂元大一统志 地球仪的制作;郑和创造航海之先河,第六次行号队航海归来,编绘 郑和航海图 4?回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明学者李贽在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著有焚 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明末清初的王岱舆称为与儒家文明对话的第 一人。清代状元诗人马世俊流传作品800 多首收入匡奄诗集清代诗人沙琛著 有点苍山人诗钞 5.回族的风俗习惯: (1)语言文字:操汉话写汉语字,汉语中保留了阿拉伯语、波斯语词汇。 (2)回族姓氏:保留了阿拉伯、波斯人的传统,明代实行汉化政策,禁止 使用本民族姓名习惯,汉姓汉名取代传统名姓出现了新的姓氏,女口:赛、纳、 喇、哈、海、回、冶、铁、韦、岩、等,同时使用经名。 (3)特色服饰:男子多戴白帽,女子多戴盖头。 (4)清真饮食:受教规影响,不饮酒不食猪肉、血液、自死的和未按穆斯 林方式屠宰的畜禽,不吃狗、驴、马、骡等动物的肉,不吃一切凶禽猛兽、奇形怪 状. 丑陋的东西。清真食品以“性善” “佳美,“洁净” “安全” 为原则。 (5)信仰:伊斯兰教 ( 五功:即念清真语 . 礼拜、封斋、天课、朝觐。六 信:信真主、信先知、信经典、信天使、信前定、信后世。)凡是回族穆斯林聚居 的地方都建有清真寺,清真寺是穆斯林履行宗教功课的地方。 (6 )婚礼:以自愿为原则,以情感为基础,如一方非穆斯林的,一般以入教 为同意条件。婚礼程序包括提亲、定亲、娶亲、念“尼卡哈”和举行婚礼,回门。 同时向政府领取结婚证书。反对近亲结婚,不提倡女寡男鳏。 (7)葬礼:葬礼总原则是土葬、速葬、薄葬。土葬是要埋在土中,脉是指 用白布缠身,不用棺材。速葬时要3 天内入土,不停尸。薄葬是不论富贵贫穷,一 律都是三丈六尺白布裹身,不陪任何物品。程序一般包括报讯、洗尸、穿“卡 凡”(殓衣 ) 、站“者那孜” (殡礼 ) 、转经、下葬。亡故后的 40 天内以及每年的忌 日、节日都要念经、上坟,以示怀念。 (8)三大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

    注意事项

    本文(《民族政策常识》复习指导.doc.pdf)为本站会员(tbuqq)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