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2010-2017年高考北京卷语文散文阅读汇总(附答案),推荐文档.pdf

    • 资源ID:5629145       资源大小:129.23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0-2017年高考北京卷语文散文阅读汇总(附答案),推荐文档.pdf

    (2010 年北京卷)本大题共4 小题,共 25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 海棠花 早晨到研究所去的路上, 抬头看到人家的园子里正开着海棠花,缤纷烂漫地开成一团。 这使 我想到自己故乡院子里的那两棵海棠花,现在想也正是开花的时候了。 我虽然喜欢海棠花, 但却似乎与海棠花无缘。 自家院子里虽然就有两棵, 但是要到记忆里去 搜寻开花时的情景, 却只能搜到很少几个断片。 记忆中最深刻的是一个黄昏, 在家南边的一个高屋 上游玩,向北看,看到一片屋顶,其中纵横穿插着一条条的空隙,是街道。虽然也可以幻想出一片 海浪,但究竟单调得很。 可是在这一片单调的房顶中却蓦地看到一树繁花的尖顶,绚烂得像是西天 的晚霞。当时我真有说不出的高兴, 其中还夹杂着一点儿渴望, 渴望自己能够走到这树下去看上一 看。于是我就按着这一条条的空隙数起来,终于发现,那就是自己家里那两棵海棠树。我立刻跑下 崖头,回到家里,站在海棠树下,一直站到淡红的花团渐渐消逝到黄昏里去,只朦胧留下一片淡白。 但是这样的情景只有过一次, 其余的春天我都是在北京度过的。北京有许多机会可以作赏花 的韵事,但是自己却很少有这福气。我只到中山公园去看过芍药,到颐和园去看过一次木兰。至于 海棠,不但是很少看到, 连因海棠而出名的寺院似乎也没有听说过。北京的春天是非常短的,最初 还是残冬,可是接连吹上几天大风,再一看树木都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已经是夏天了。 夏天一来, 我就又回到故乡去。 院子里的两棵海棠已经密密层层地盖满了大叶子,很难令人 回忆起这上面曾经开过团团滚滚的花。晚上吃过饭后, 就搬了椅子坐在海棠树下乘凉,从叶子的空 隙处看到灰色的天空,上面嵌着一颗一颗的星。这时候,自己往往什么都不想,只让睡意轻轻地压 上眉头。 等到果真睡去半夜里再醒来的时候, 往往听到海棠叶子 窸窸窣窣 地直响, 知道外面下雨了。 似乎这样的夏天也没有能过几个。六年前的秋天,当海棠树的叶子渐渐地转成淡黄的时候, 我离开故乡,来到了德国。一转眼,在这个小城里,就住了这么久。我们天天在过日子,却往往不 知道日子是怎样过的。以前在一篇什么文章里读到这样一句话:“我们从现在起要仔仔细细地过日 子了。 ”但是过了一些时候,再一回想,仍然是有些捉摸不住,不知道日子是怎样过去的。到了德 国,更是如此。我本来是下定了决心用苦行者的精神到德国来念书的,所以每天除了钻书本以外, 很少想到别的事情。 可是现实的情况又不允许我这样做。而且祖国又时来入梦, 使我这万里外的游 子 心情不能平静。就这样,在幻想和现实之间,在祖国和异域之间,我的思想在挣扎着。不知道 怎样一来,一下子就过了六年。 哥廷根是有名的花城。来到这里的第一个春天,这里花之多。就让我吃惊。家家园子里都挤 满了花。五颜六色,锦似的一片,但是我却似乎一直没注意到这里也有海棠花。原因是,我最初只 看到满眼繁花。多半是叫不出名字。只是眼花缭乱而已。 但是,真像一个奇迹似的, 今天早晨我竟在人家园子里看到盛开的海棠花。我的心一动。仿 佛刚睡了一大觉醒来似的, 蓦地发现,自己在这个异域的小城里住了六年了。 乡思浓浓地压上心头, 无法排解。 在这垂尽的五月天,当自己心里填满了忧愁的时候,有这么一团十分浓烈的乡思压在心头, 令人感到痛苦。同时我却又爱惜这一点儿乡思,欣赏这一点儿乡思。它使我想到:我是一个有故乡 和祖国的人。故乡和祖国虽然远在天边,但是现在他们却近在眼前。我离开他们的时间愈远,他们 却离我愈近。我的祖国正在苦难中,我是多么想看到他呀!把祖国召唤到我眼前来的,似乎就是海 棠花,我应该感激它才是。 晚上回家的路上,我又走过那个园子去看海棠花。 它依旧同早晨一样。缤纷烂漫地开成一团, 它似乎一点儿也不理会我的心情。我站在树下, 呆了半天, 抬眼看到西天正亮着同海棠花一样红艳 的晚霞。1941 年 5 月 29 日德国哥廷根(取材于季羡林的同名散文) 16.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 分) A文章串联起作者生命中从故乡到异域的一些片段,运用了首尾照应寓情于物的手法。 B第 段写作者故乡单调的房顶及同样单调的海景,透现出家中海棠花晚霞般的绚烂。 C作者虽然十分渴望“从现在要仔仔细细得过日子”,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未能如愿” 。 D上世纪 30 年代赴德国留学的作者始终用苦行者的精神钻研学问,以致无暇顾及海棠花。 E文章写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映了作者对战争年代德国社会现实的思考与省察。 17 通过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7 分) 文章第段开头说 “我虽然喜欢海棠花, 但却似乎与海棠花无缘” ,作者与海棠花真的是 “无缘” 吗?为什么 ?(3 分) 简要分析“海棠花”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4 分) 18 第段划线部分描写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这与下文有什么关联。(4 分) 19 第段“ 故乡和祖国虽然远在天边,但是现在它们却近在眼前。我离开它们的时间越远,它 们却离我越近” 该句表达了作者对于 “距离”的怎样的体验?试结合你的成长记忆或读过的的文学 作品谈谈自己对这一距离体验的感受(不少于200 字) (10 分) 【参考答案】 16. 答案: (4 分)A C 解析: B 项第 段写作者故乡单调的房顶及同样单调的海景,是表现自己似乎与海棠花无缘。D 项是写作者决心用苦行者的精神到德国来念书的,可是现实的情况又不允许他这样做。而且也做不 到不看海棠花。 E项文章写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映的战争年代作者十分浓烈的思乡之情。 17答案:并非无缘。文中的一些片段看似与海棠花无缘,但海棠花最终唤醒了作者浓烈的相 思,使“有缘”构成了文章的归终点。 解析:解释作用题 “,这一题型的特点就是问考生某一段落、某一事物、某一事件或某一人物的作 用或原因。其答题套路是先答结构,再答内容,内容部分则是先答表面,再答本质。题干中问为什 么,显然就是问原因。 而且出题人还提示考生 “ 真的是无缘吗 “,显然答案分成两部分,一个是表面 上是无缘的,一个是本质上却又是有缘的。 所谓无缘,指的是作者在国内外总是与海棠花失之交臂; 所谓有缘,指的是深层次的情感,海棠花能唤醒作者的思乡之情。 答案:海棠花构成了文章的行文线索。海棠花寄托了作者的乡思,升华了作者的爱国情感。 解析:这属于标志非常明显的“ 解释作用题 “ ,直接问你某一事物的作用。按我们刚才说的套路,先 答结构作用,显然是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再答内容作用,则是寄托乡思,抒发爱国之情。 18. (4 分) 答案:状写了作者挣扎在幻想和现实、祖国和异域之间,无法获得安宁的心境。对心情的描写为 下文作者被海棠花唤醒思乡之情做了心理与情感的铺垫。 解析:按照语句理解题的套路,我们首先要“ 从形象到抽象 “,找出句子中的抽象词,即“ 幻想和现 实、祖国和异域 “ 以及“ 心情不能平静 “ ,然后把这两点连成一句话就是答案了。此外,题目还问,“ 这与下文有什么关联 “ ,这就已经对答题方向有明确指示了,显然是让你指出这句话铺垫了下文什 么内容,只要根据刚才得出的抽象词和下文的大意,就可以得出答案了。 19. (10 分) (略) 解析:现代文阅读延伸题,以 “ 结合当下的社会生活 “为答案之间的区分度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距离“与文学作品的关联,构成了区分度,而“怎样的体验 “ ,则以题干明确要求的形式再一次保证 考生不会偏题。可以说, 阅读延伸题的实质已经非常清楚:“阅读“ 是题干应有之义, 它保证了考生 具有大致相同的起跑线, 分数差距不至于过大; 而“延伸“则为试题区分度开疆拓土, 这里只能凭真 才实学,或者积淀,或者视野,很难来得半点虚假,“ 干货“才是王道。 (2011 年北京卷)本大题共4 小题,共 25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6-19题。 祁连雪 千里河西走廊,在我身临其境之前,总以为那里是黄尘弥漫、 阒寂荒凉的,显然是受了古诗的 浸染, “千山空皓雪,万里尽黄沙”之类的诗句,已经在脑海里扎了根,这次实地一看,才了解到 真相。原来, 河西走廊竟是甘肃最富庶的地区,这片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如今已被国家划定为重要 的商品粮基地。当你驻足武威、张掖,一定会为那里的依依杨柳、森森苇帐、富饶的粮田、丰硕的 果园所构成的“江南秀色”所倾倒。 当然也不是说,整个河西走廊尽是良畴沃野,它的精华所在,只是石羊河流域的武威、 永昌平 原,黑河、弱水流域的张掖、酒泉平原,疏勒河流域的玉门、敦煌平原。这篇膏腴之地,是仰仗着 祁连山的冰川雪水来维系其绿色生命体系的。祁连雪以其丰美、 清冽的乳汁汇成了几十条大大小小 的河流,灌溉着农田、牧场、果园、林带,哺育着河西走廊的子孙,一代又一代。 祁连山古称天山,西汉时匈奴人呼“天”为“祁连”,故又名祁连山,一过乌鞘岭,那静绝人 世、复列天南的一脉峦叠峰, 就投影在我们游骋的深眸里,映着淡青色的天光,雪岭的素洁的脊线 蜿蜒起伏,一直延伸到天际,一块块咬缺了完整的晴空。 面对着这雪擎穹宇、 云幻古今的高山丽景, 领略着空际琼瑶的素影清氛,顿觉凉生襟腋,情愫高洁,它使人的内心境界趋向于宁静、明朗、净 化。 大自然的魅力固然使人动情,但平心而论,祁连山确也沾了神话和历史的光。这里难以计数 的神话传闻和层层叠叠的历史积淀,压低了祁连山、涂饰了祁连山,丰富了祁连山。在那云做梦的 少年时代,一部穆天子传曾使我如醉如痴,晓夜神驰于荒山瀚海,景慕周天子驾入骏马巡行西 北三万五千里,也想着要去西王母那里做客。当时把其中的故事都当成了信史。真正知道它“恍惚 无征,夸言寡实”,是后来的事,但祁连山的吸引力并未因之稍减,反而益发强化了,四十余年的 渴慕,近照终于得偿,其欢忭之情是难以形容的。 旅途中我喜欢吧记忆中的有关故事与眼前的自然景观相叠合,车过山丹河(即古弱水) 时,我 想到了周穆王曾渡弱水会西王母于酒泉南山。 淮南子里也有后羿过弱水向西王母 “请不死之药” 的记载,神话传说汇集着一个民族关于远古的一切记忆,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思维、情感、体验以至 行动的载体,深入的窥察一个民族以至人类史前的发展轨迹。 观山如读史,驰车河西走廊,眺望那笼罩南山的一派空濛,仿佛能谛听到自然、社会、历史的 无声倾诉,一种源远流长的历史的激动和沉甸甸的时间感被呼唤出来,觉得有许多世事已经倏然远 逝,又有多少天涯过客正在匆匆走来,我们这些河西走廊的过客,与祁连雪玲朝夕相对,自然就把 它当做了热门话题,有人形容它像一位仪表堂堂,银发飘洒的将军,俯视着苍茫的大地,守护着千 里沃野;有人说祁连雪岭像一尊圣洁的神祗,壁立千寻,高悬天半,给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隔膜 感,可是在我的心目中,它却是恋人、挚友般亲切,千里长行,依依相伴、神之所游,意之所注, 无往而不是灵山圣雪,目力虽穷而情脉不断,一种相通相化相亲相契的温情,使造化与心源合一, 客观的自然景物与主观的生命情感交融互渗,一切形象都化作了象征世界。 也许正是这种类似的情感使然,150年前的秋日,林则徐充军西北路过河西走廊时,曾写下 诗句: “天山万笏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甘、青路上,我 也即兴赋诗,寄情于祁连雪: “依依只有祁连雪,千里相随照眼明.”(取材于王充阁的同名散文,有删改)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 分) A.文章旁征博引,大量引用神话传说,并触及了当下现实,把河西走廊的精华所在与江南相提并 论。 B.神话传闻和历史积淀“压低” 、 “涂饰”了祁连山,反映了历史带给祁连山以无法摆脱的沉重负 担。 C.河西走廊的过客对祁连山的形容之所以见仁见智,是因为雪岭常被一派空蒙笼罩,真相难以认 清。 D作者在游历河西走廊的同时, 也以恋人、挚友般的心态去贴近祁连山, 试图体验祁连山的“心史” 。 E.本文即从空间的视野描述祁连山特有的自然美景,也从时间的角度传达一种绵长凝重的历史感。 17. 作者在文章的开关和结尾均引用了古人的诗句,请分别说明其用意是什么。(5 分) 18. 作者曾说:“雪”是祁连山的“文眼” ,其有重要的作用,请通读全文,谈谈文中“雪”的 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6 分) 19. 文中说“观山如读史” ,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请联系你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说说从“观山 如读史”中获得的启示。 (不少于 200 字) (10 分) 【参考答案】 16、 【参考答案】 BC 17、 【参考答案】开头以古诗渲染作者从前的印象,在强烈的对比中反衬现实真相;起笔大气,在 引起下文的同时,也透露出文章特有的书卷气。 结尾的引用既印证了前文自然景物与生命情感交融的关系,引发作者的诗句来收束文章,同时 又以林则徐寂寥无奈的心境映衬作者明朗向上的情绪。 【解题思路】作用类题要注意从内容和写作手法两方面来回答。 18、 【参考答案】雪是贯彻全文的线索;雪化成水汇成了河流,哺育着河西走廊世世代代的子孙; 雪赋予祁连山以壮丽景观;雪充当的是作者抒发思想感情和表达历史感悟的载体;雪作为生动鲜 明的感性意象,使文章富于艺术感染力。 【解题思路】先要理清作者行文思路,然后再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写作手法。 19、 【参考答案】第一问,祁连山为当地古往今来的历史提供了自然条件,历史文献中的积淀也赋 予祁连山以丰厚的人文内涵,史中有山,山中有史;眼前的自然山景也触发作者的历史记忆,唤 醒了作者的历史感。 第二问略 (2012 年北京卷)本大题共4 小题,共 25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 心灵的篝火 张海迪 我写这部长篇时很多次都在想,人们最好在下个千年翻看这部小说。我不是什么预言者, 但我 坚信,我在这本书里所描述的关于攀登雪山峰顶的一些艰险,到那时也许就不存在了, 人们很容易 就能登上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的山顶上已有了我们的研究站点,如同昨天和今天在南极 建立的长城站。珠穆朗玛峰上的站点最好也叫长城站世界上最高的长城站。不过我也在想, 假如 8848 米不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世界上还有什么高峰要攀登呢?只要地壳不变动,8848 米 将是有限的数字和高度,而人类的探索精神则是无限的。 人类总是想超越极限,却又被无数的障碍阻挠,劈开了重重叠嶂,人也就跨越了千山万水。开 始写这部书时, 我总感到有一种无形的束缚, 它始终不让我的想象展开翅膀到无边无际的天地里翱 翔,可我说不清那紧紧束缚自己的是什么。我常常被这种困惑搅扰,同时也为超越困惑,获得心灵 的解放不懈地寻找飞往更大空间的方向。我为此等待了很多年。有一天,我终于看见了梅里雪山! 接下来的很多个夜晚, 我都是在网上度过的, 我被迷住了。 那里有成百上千条关于梅里雪山的文字 介绍,还有很多绮丽的风光图片,于是我看见我的一个主人公回头对我笑了,在此之前,我一直让 他在一个不知名的空旷地带徘徊,在本书里他是梅里雪山的攀登者。 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海拔只有6740 米。可它的地理环境却很复杂, 山上终年积雪, 陡峭的 山体,风化的岩石,还有瞬息万变的气候,会让攀登者突然陷入绝境。卡瓦格博至今还是一座人类 未及山顶的处女峰。只要人们达不到顶峰,它就永远是一个神秘的向往,一个神秘的存在。 人们可能还记得 1991 年中日联合登山队的惨剧, 十七个登山勇士无一人生还。 为什么鲜活的 生命要去荒无人烟的地方, 在那里经受暴风雪的袭击, 面临雪崩随时发生的危险, 陷入人生的绝境? 天光黯淡,无边的黑夜,厚厚的积雪,看不见一线星光,周围也没有篝火,不灭的只是心灵的 篝火,最后那火也覆盖在冰雪之中 当太阳重新照耀时,冰盖上又多了几座新的冰雕,他们的面容都十分安详,好像还在酣睡, 却 再也醒不过来了也许在多年之后,地球进一步演化,它变暖了,冰川坍塌,雪山融化,十七个 勇士还会获得新生。他们会站起来,抖掉身上的积雪,掏出揣在胸前的旗帜,迎风抖开,一簇火红 猎猎地飘舞着,发出哗啦啦的脆响。他们看见远处美丽的城市,葱茏的绿树,盛开的鲜花,一座高 大建筑物的计时牌上清晰地显示着:3000 年某月某日 我想这丝毫无损他们千年之前攀登高峰的意义。物质是坚实的, 如同大地,而精神则如同天空 或宇宙,是柔软的,无尽头的空漠。人的脑实质就是这种天空或宇宙,有限与无限都在其中,人的 脑实质是比自然界的宇宙还要广阔的。无穷尽地开拓成为人类永生永世的寄托。西西弗斯整日推着 一块大石头上山,其实是一个哲学寓言,它是时间与空间的规则周而复始,永无止境。 我写这部长篇也是一种攀登,如同真正的登山者,一次次向高峰冲击,又一次次撤退, 回到大 本营, 回到平淡无奇的生活中。 这种攀登让我的体力和精力消耗很大, 在经历了四十年的病痛之后, 身体瘫痪部位的肌肉萎缩了,我越来越难以支撑自己, 总有一种明天就会因疲惫而死去的感觉。其 实,我对长篇小说的创作已经力不从心了,激情常被肉体的麻木疼痛和精神的忧郁绝望掩埋 我想这将是我最后的一部长篇小说了 精神攀登的路途异常艰苦, 我有时也畏惧, 害怕路途遥不可知, 但冥冥之中又仿佛看见我的主 人公在远处等待,等待我给他们一个结局。我有时急于接近他们,有时又小心翼翼地避开,我怕我 笔下的主人公会在途中遭遇不测,也怕有的人会因为我给他们的结局而失望。 其实我是清楚的生命永远不会完结,我们的攀登也是如此。 (取材于张海迪长篇小说绝顶的前言,有删改) 注:张海迪,当代作家。 1995 年生于济南,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失去 知觉。 16.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 分) A作者坚信当下个千年到来,珠穆朗玛峰的山顶上已建立起“长城”研究站点的时候,人类将无 高峰可攀。 B前四段以黯淡的天光、无边的黑夜烘托“心灵的篝火”; “覆盖在冰雪中”则暗指十七勇士生命 的终结。 C时至 3000 年,地球变暖,冰雪融化,勇士重生;作者在一个想象的情境中,寄寓了自己美好 愿望。 D最后一段作者流露出对笔下人物有时想接近,有时欲避开的复杂心态,在“怕”的背后是对人 物的挚爱。 E本文可以看作是关于绝顶的创作谈,交代了小说主人公的生平背景,同时也折射出作者的 心路历程。 17. 梅里雪山在作者的小说创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文意,谈谈这些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6 分) 18. 作者为自己的小说取名“绝顶” ,结合这篇前言,说说作者所理解的“绝顶”包含了哪几层内 涵。 (5 分) 19. 中国古代神话中有“夸父追日”的故事: “夸父与日逐走道渴而死,充其仗,化为邓林(树 林) 。 ”有人认为,文中殉难的登山者有如追日不得的夸父,是当代社会中的悲剧英雄。结合原文 并联系现实,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不少于 200 字) (10 分) 【参考答案】 16、A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辨析,A选项,原文中作者说坚信千年后攀登雪山已不再艰难,并没 有说人类将无高山可攀;文中并无对小说主人公生平背景的详细交代,因此E选项错误。 17、梅里雪山对于作者的创作有如下三点作用:1,让作者突破了原有的写作束缚,启发了一个飞往更高空间的 方向; 2,成为了小说中故事发生和主人公活动的环境背景;3,在梅里雪山曾经发生过的17 人遇难的惨剧同样 启发了作者的思考。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本题其实就是文章内容要点概括题,只需要在文章中寻找提到梅里 雪山的段落并加以概括即可。 18、在作者理解中,为小说命名的“绝顶”包含如下几个层次的含义:首先,绝顶是指小说中主人公希望攀登 的梅里雪山绝顶;其次,从攀登雪山中抽象出的“绝顶”,象征着人们在人生中不懈追求希望超越的极限;最 后,作者也把创作这部小说当做自己写作生涯的“绝顶”,它或许是最后一部作品,而作者仍试图翻越。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本题应该算是内容概括和重要词语含义两个题型的融合。5 分是一个 很暧昧的分值,可能是答两点,也可能是答三点,从本文来看,答三点较为稳妥。第三层意思可能比较难以发 掘,作者在最后三段的说法可以为我们提供佐证。 19、略 【答案解析】本题是近几年新增加的题型,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语言的表达运用、扩展联想、知识迁移等 能力。 本题首先要联系原文,谈谈对殉难登山者的身份性质的感受,然后再联系现实,对“当代社会悲剧英雄” 进行一番理解,由此,我们可以将二者进行比较,并得出结论。题干中的“有人认为”只是一种观点,考生可 以选择支持也可以选择反对,只要通过上文的二者比较能够言之成理地得到自己的答案即可。 (2013 年北京卷)本大题共4 小题,共27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0 题。 浙江的感兴 我很想追怀自己在浙江的童年,却只记起了一些片段:随着母亲去一个庙里看初期的电影,去曹娥江头看潮 水,随着小舅舅到河埠头石桥边的馆子里吃馄饨,那样好吃的馄饨,后来似乎再也没有吃过。如此等等,连不起 来,而且越来越模糊了。 于是我怀疑自己是否配称浙江人。 这一次到杭州,住在西湖旁边,又有幸去了绍兴,看到鲁迅故居,还在咸亨酒店里喝了加饭酒,并且站在门 外吃了一串油豆腐,上面涂了厚厚一层辣酱,吃着吃着,心里感到不管配不配,我是喜欢这乡土的。 这里主要的色泽是黑和白,黑的瓦顶,白的粉墙,冲洗得发白的石板路,连木柱子也是黑的,严谨、素净, 然而空间是庞大的, 人有足够的地方可以移动,物件也是厚实可靠的, 像那间大大的厨房里的那口大大的腌菜缸, 在朴质的生活里有温厚的人情,正如那三味书屋里,既有严厉老师的戒方,又有那顽皮学童的小小乐园,在门前 的石板路下则是潺潺的流水。 水是浙江灵秀所在,是音乐,是想象力。 在鲁迅的艺术素描里不是也有这样的黑泥、白石和绿水的配合么?多么朴质,又弥漫着多大的温情!你看他 用笔何等经济, 总是短短几句话就勾画出一个实实在在的人生处境,而同时他又总是把这处境放在一片抒情的气 氛之内。他是最严格的,有事最温情的,这就使得他最平常的叙述也带有余音,富有感染力他的闰土成了 我们一切人记忆中的童年好友。他的乌篷船成为我们每个人梦里的航船,他的忧郁、 愤怒和向往也成为儿代读者 难以排遣的感情。 看着绍兴的街道、店铺和水乡景色,我以为我对这位大作家多一点了解了。 回到杭州,又是另一番景色。1981 年我第一次来,忙于游览名胜,但也抽时间陪一位老友去追寻他年少时 代的踪迹。 走了一个旧的市区,像是有一家过去很有名的布鞋店,那里依然卖着素净而又雅致的黑面白底的舒服 鞋。接着进入一家咸肉店,面前是一条长长的洗的白白的木柜台,上面摆着十几块干干净净的咸肉,随你挑选。 这铺子的旧式建筑有高的屋顶,店堂里空空荡荡的,没有现代肉店那种血淋淋的屠场味道,人们从容选肉。大刀 切下去,一段醇厚的咸肉香随之而起。 这次重来, 我很想再出去看看那些犹有南宋遗风的街道和店铺,却始终不得空儿,只在汽车里匆匆看了一下 中心区的主要街道。在我游历过的城市里,我总觉得杭州是最富于中国人情味的,即使车站旁边的闹市也闹而不 乱,人行道上人来人往却不拥挤,同时有一些老铺子老字号还以传统的礼貌待客。 杭州难分市区与郊外,环湖的大道既是闹市,又因西湖在旁而似乎把红尘洗涤了。任何风尘仆仆的远来人也 是一见湖光山色而顿时感到清爽。 在阳光下,西湖是明媚的,但更多的时候显得清幽,这次因为就住在湖岸上,朝朝夕夕散步湖畔,总算把湖 的各种面容看了一个真切,清晨薄雾下,黄昏夕照里,湖的表情是不同的,沉沉夜色下则只见远岸的灯火荡漾在 黑黑的湖水里,千变万化,没有太浓太艳的时候,而是素描淡妆,以天然而不是人工胜。 在湖岸散步的时候, 抬起头来, 看到了环湖的群山在天边耸起,也是淡淡的那抹青色。然而它们都引人遐想, 给了西湖以厚度和重量。没有人能把西湖看的轻飘飘的,它是有性格的,从而我也看到了浙江的另一面:水固然 使它灵秀,山却给予它骨气。(取材于王佐良的同名散文) 1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 的两项是( 4 分) A饮食在作者关于故乡的感兴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源于作者无法追怀的童年。 B作者书写的是对故乡的追忆和游历,感物寄兴,表达了对浙江性格的体悟。 C作者插叙初次游览杭州的经过,揭示了这座城市日常生活中的传统特征。 D “水”既是浙江灵秀风景的精髓,也是本文组织结构展开叙述的核心线索。 E文章勾勒出一副融汇了自然山水、风土人情、历史传承等因素的江南图景。 18文中说:“看看绍兴的街道、店铺和水乡景色,我以为我对这位大作多一点了解了。”结合原文,回答下面 问题( 7 分) 作者从鲁迅的故乡环境中看出了哪些特色?(3 分) 作者对鲁迅又多了哪些了解?(4 分) 19作者从湖光山色中感受到西湖哪些特点?(4 分) 20有评论者曾用“一切景语皆情语”来概括本文带给读者的艺术感受,请谈谈你对“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理 解,并结合本文进行具体阐述。(不少于200 字) (12 分) 【参考答案】 17A、D 【解析】 A 选项属于过度推测的无中生有,文中没有证据表明饮食“占有重要地位”,更没有证据表明“根源于作者无 法追怀的童年” 。C选项中的“插叙”知识点,在西城一模的大地清明中已经有所涉及,本题中是正确的。D 选项 中“水”的确是浙江风景的精髓,但并非“本文组织结构展开叙述的核心线索”。 “水”只能算作是前半部分“绍兴与 鲁迅”的核心线索,后半部分回到杭州,虽然末尾也提到了水,但描写日常生活时并不是以水为线索。 18答案示例:颜色的特点:黑瓦白墙,白石板、黑柱子。搭配着绿水,非常素净。空间的特点:空间庞大,人有 足够的地方可以移动。物体的特点:厚实可靠,石板下又流水,质朴中带有温情。 看到鲁迅故乡的真实色彩,更了解鲁迅的艺术造诣、笔力经济。看到质朴中带有温情的鲁迅故乡,更了解鲁迅作 品中的抒情、 温情的气氛。 从石板下有流水、质朴中有温情的生活中,更了解鲁迅最严格又最温情的性格特点,同时, 这也是鲁迅作品中的艺术感染力的来源。 【解析】本题看似是一道关键句含义题,但题干中把题目拆分为两小问后,就变成主要考查概括能力的题目了。 定位信息非常容易,第一问看分踩点,分三点答题就可以了。第二问的概括比较费工夫,需要把“作者看到什么” 和“作者了解到什么”结合起来作答。 19答案示例: (1)清爽。西湖的水把环湖大道上红尘闹市都洗涤了。 ( 2)千变万化。西湖在阳光下式明媚的,更多的时候是清幽的,在不同环境中有不同的面容。 ( 3)淡雅天然。西湖没有太浓太艳的时候,而是素抹淡妆,山色也是淡淡的。以天然而不是人工胜。 ( 4)性格厚重。环湖的群山给了西湖以厚重和重量,使西湖有性格、有骨气。 20答案:略 【解析】“一切景语皆情语”是艺术手法中“情景关系”中常常提到的术语,一般会在诗歌鉴赏中进行考察,这 次放到了现代文阅读的阅读延伸题中,并且题干并没有如往常一样“结合阅读经验或生活经验”而是要求结合本 文,可以说算是比较简单的考察形式了。答题时可以先对“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概念作简要介绍,并用一些耳熟 能详的情景交融的诗词佐证。再从文章中找一两个情景交融的细节进行分析就可以了。 (2014 年北京卷)本大题共4 小题,共 18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 21 题。 废墟之美 “废墟”在很多中国人的心目中是一个跟文化和美学不相干的贬义词,甚至现代汉语词典对“废墟”一 词的解释也仅仅是“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并没有错;但若 用世界知识来衡量,这样的理解就很不够了。在欧洲,“废墟”的含义自近代以来有了明显的丰富和扩充,这个 语词被赋予了更为深厚的内涵。 “废墟”的词义变化是从欧洲的文艺复兴开始的。早在 15 世纪,人们从偶然的废墟挖掘中发现了古代希腊、 罗马时代那些生机勃勃的壁画、雕塑等绝妙艺术品,受到极大的震撼和鼓舞,于是决心以古代为榜样来复兴文学 和艺术。古代那些巍峨的神庙和宫殿,尽管多半都在战火和天灾中沦为废墟了,但它们依然令人肃然起敬,不仅 引起人们思古的幽情,更激发人们对艺术创造的热情。从那时起,欧洲人就渐渐养成了对所谓“残缺美”的欣赏 习惯。于是各地残破的古建筑遗址越来越成为文学艺术家描写和表现的对象,“文物”的意识也在人们心中萌发 了。 废墟的美学价值及品位的提升,另一个重要进程是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的浪漫主义运动。这一历史时期, 欧洲工业化运动的弊端已开始显现出来,加上启蒙运动中提出的“返归自然”的主张,这些都在浪漫主义运动中 引起强烈的反响。一些浪漫派作家厌恶工业化的喧嚣,缅怀中世纪的田园生活和情调,创作中喜好远古的题材, 追求神奇和神秘,爱好废墟的景象。欧洲常见的古堡遗址很符合他们的审美理想。 第三股推动力量是1820年爱琴海米罗岛上的女性雕塑阿弗洛狄忒,即“断臂维纳斯”的发现。这尊被认 为世界上最美的女性雕塑,多少人想复原她的双臂姿势都以失败告终。“断臂维纳斯”也由此作为残缺美的经 典永远定格,为废墟的残缺美进入美学殿堂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使保护废墟遗址成为一种文化行为。 有位外国作家在观赏希腊卫城废墟的时候,发出这样的惊叹:“那种想象的喜悦,不是所谓的空想的诗,而 是悟性的陶醉。”我国有作家旅欧时也兴发类似的惊叹:“看到一座古堡废墟耸立在多瑙河畔,就像看到了600 年前塞尔维亚人的智慧和力量。”美学家朱光潜说:“年代的久远常常使一种最寻常的物体也具有一种美。”那 些遥远年代创造的宏伟的宫殿、陵寝、庙宇、城墙、古桥、古塔等,包含着前人非凡的智慧和巨大的辛劳,不管 它毁于兵燹还是天灾,都会引起人们的痛惜,抚残体以思整体,产生心灵的震撼和共鸣,而这种震撼和共鸣就是 一个审美的过程。 一见残破的废墟就觉得碍眼,不惜工本修葺一新,这在某种意义上是缺乏文化素养的表现。重修伟大的长城 废墟这一“石头的史诗”,修了一段又一段,然后把这些新长城当作旅游点,吸引游人来看这假古董,这是对国 民文物意识的严重误导!殊不知这种以假乱真的做法,对那些稍有文物意识的游客来说是倒胃口的。笔者曾多次 陪同来自各地的朋友游览长城,人家往往事先就提出要求:“可不要领我们去看新的长城哦!”一次我陪两对外 国夫妇游览司马台长城,起初我也不知道它是“修旧如旧”过的,以为是被岁月特赦了的。直到走完最后一个完 好的岗楼时,眼前突然出现乱石满地的残破的长城遗迹。大家不约而同喊了起来:“长城在这里呢!”不顾一切 地攀爬了起来。不难理解,人家要瞻仰和领悟的是那尽管残破,却带着岁月沧桑,因而能唤起“悟性的陶醉”的 伟大长城废墟,而不是任何用钱就能换来的崭新建筑。 联系近年来重修圆明园的呼声,特别是上世纪90 年代以来无数大拆大建事件,不难看出,关于废墟美的意 识在有些人那里还是“”!(取材于叶廷芳保护废墟,欣赏废墟之美) 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 的两项是( 4 分) A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之一是纠正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废墟”这一语词的错误理解。 B中国的长城废墟中凝聚岁月沧桑,如同希腊卫城废墟一样,给人一种“悟性的陶醉”。 C废墟遗存往往透露着前人的非凡智慧和巨大辛劳,从而带给后人以心灵的震撼和共鸣。 D对废墟的认知事关国人审美意识的改进,也有利于“修旧如旧”文物保护观念的普及。 E文章既蕴含着历史感兴,也渗透了现实关怀,表达了作者对提升民族文化素质的热望。 19通读全文,用一句话简要表述作者所理解的“废墟”。(3 分) 20文章勾勒了欧洲自近代以来理解“废墟”过程中的三个重要历史节点,请分别概括三个节点中人们对“废 墟”的不同审美感悟。(6 分) 21本文认为,已成废墟的圆明园遗址不应重修。你是否同意这种意见,说明你的理由。(5 分) 【参考答案】 18( 4 分) A D 19( 3 分) 指含有历史文化信息、具有文物价值和美学内涵的建筑遗存。 20( 6 分)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从废墟中引发了思古的幽情和创造的热情,生成了残缺美意识。 (浪漫主义运动阶段)人们在废墟中寄托了缅怀田园,喜好远古,追求神奇和神秘的审美理想。 ( 1820 年“断臂维纳斯”的发现)使人们深化了对废墟残缺美的认识。 21( 5 分) 考生可同意,也可不同意;能够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 (2015年北京卷)本大题共6 小题,共24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20 25 题。 说起梅花 我出生的那一天,家门前的梅花初绽,据说是朱砂梅, 很美,家人就给我取名 “梅”字。父亲自小教我古诗, 关于梅花的诗很多,到现在还能一口气背出不少,如“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不受尘埃半点侵, 竹篱茅舍自甘心” 。 我最喜欢曹雪芹的 “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 误吞丹药移真骨, 偷下瑶池脱旧胎” 。 关于梅,人们谈论太多,种梅,赏梅,写梅,画梅,梅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虽知道这名字极美,但每当 别人问起我的名字时,又觉得难以启齿,太俗了,取这个名字的人太多,声音听起来也闷声闷气的,对这个名字 的尴尬,一直不能释怀,到美国后就马上给自己取了一个雅致的英文名字,以为总可以脱俗了,不料一些好事的 西方人非要知道我的中文名字。 记得第一次有个墨西哥人问我名字,我就告诉他我的名字是梅,他又问“梅”是什么意思,我说是一种花, 那人打破砂锅问到底,问什么花。我突然张口结舌起来,记得梅翻译成英语是plum ,就是李子,迟疑了一下, 就说 plum 。那人噢了一声,就不再问了,显然他对这个答案很失望。 第二次一个美国人问起梅花,我接受上次的教训,不再说李子花,就启发他说,是一种花,中国最美的花, 你猜猜看。那人就说“是玫瑰花”。我有点失望,进一步启发说,这种花,很美,在冬天开放,中国人最喜欢, 经常把它画成画挂在墙上,写进诗里。那人想了想说:“是牡丹吧,牡丹又大又美,我看很多中国人的家里挂着 牡丹花。而且牡丹是我唯一认识的中国花。” 我一听又没有希望了,也难怪,很少美国人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何况一种花草。 我说梅花是被中国人挂在墙上,捧在手上,供在心里的,是深入血液和灵魂的一种花。他似乎被我感动了, 突然对梅来了兴趣。 这胖胖的老美认真起来,有一天他突然跑来兴冲冲地告诉我,苏菲,我找到了梅,结一种酸酸的果子,是可 以做色拉醋的, 很好吃。 我讶然了, 是的,有些梅是可以结果子的。大多花草有艳花者无果实,有美实者无艳花, 难得梅两者俱美,梅的美不仅是果实,这老美只知道吃。 第三个问的是意大利人,是搞音乐的,我想这人是有艺术感受力的,反正他没见过梅花,就信口开河起来。 我说梅花是中国最美的花,有几千年的栽培史。梅花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凌寒飘香,不屈不挠,自强不 息,铁骨冰心。中国人倾心于梅的很多,清朝曾有一位叫陈介眉的官员,听说孤山的梅花开了,立即弃官丢印从 京城千里迢迢骑马狂奔至杭州,“何物关心归思急,孤山开遍早梅花”。还有一个叫林和靖的,有一天独自欣赏梅 花时, 一下子被梅花的神姿吸引了,从此入孤山种梅花,一辈子没有下山,以梅花为妻。 那人睁大了眼睛问: “真 的吗?” “真的。”我说, 他有一首写梅花的七律,在所有写梅花的诗中独占鳌头,无人能比。“众芳摇落独暄妍, 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我脱口而出。如果你读了这诗,看了这梅,你一定能作 出美的乐曲,中国有名曲梅花三弄,你可以写出“梅花四弄”。 从此,那人每次见我,必问梅消息,一天被逼无奈,就从网上找出梅花的照片与绘画作品,其中有一幅墨 梅 。那人端详半天,说,很像桃花吗,枯瘦的桃花,还有黑色的,很稀有的颜色。我不再想解释那是墨梅,也 不想再说梅花的美就在于疏、瘦、清、斜。 显然这位艺术家也误解了梅花。我怎么告诉他在万木萧瑟,大雪压境的冬天, 忽然看到一树梅花迎雪吐艳时, 那种惊心动魄。怎么才能告诉他,千年老梅,铁枝铜干,如枯若死,一夜风雪后,突然琼枝吐艳,那种绝处逢生 的沧桑感。怎样才能告诉他,当你为情所困,辗转反侧时,突然一股梅香袭来,幽幽而来,又悄然而去,那种神 魂颠倒。梅花的美是摄人魂魄的,如果赏梅在淡云,晓日,薄寒,细雨,或小桥,清溪,明窗,疏篱,再加上诗 酒横琴,林间吹笛,这时候你很难再做凡人,梅花是人间尤物,人

    注意事项

    本文(2010-2017年高考北京卷语文散文阅读汇总(附答案),推荐文档.pdf)为本站会员(白大夫)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